北方露天西瓜種植技術,露地西瓜種植技術

2021-03-03 20:34:05 字數 6120 閱讀 3619

1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我們主要了解的是露天西瓜的種植技術

一、需肥規律

西瓜生長期較長,需肥量較大。據試驗,每生產1000公斤西瓜果實,需氮2.5-3.

2公斤、磷0.8-1.2公斤、鉀2.

9-3.6公斤,三要素的比例約為3:1:

3.5-4 。

西瓜一生經歷發芽期、幼苗期、伸蔓期、開花期和結瓜期。不同時期對養分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幼苗期氮、磷、鉀的吸收量僅佔總吸收量的0.

6%;伸蔓期佔總吸收量的14.6%;結瓜期約佔84.8%。

二、施肥技術

瓜田施肥要做到「足、精、巧」,即基肥要足,追肥要巧。

a、 基肥:基肥是豐產的基礎,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對產量及抗病性影響甚大,一定要施足基肥。一般畝施腐熟的優質有機肥3000-4000公斤、餅肥100公斤,尿素15-20公斤,過磷酸鈣35- 50公斤,硫酸鉀25-30公斤,或三元素複合肥50-60公斤,結合深翻整地施入。

具體施肥量可以根據當地土壤肥力和產量水平而定。

b、追肥:及時追肥是提高西瓜產量、品質和促進西瓜個頭大小的關鍵措施。

苗期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一般不需追肥。確需追肥,每畝可追施高氮複合肥5-10公斤或4-5公斤尿素,施肥時間應掌握在幼苗長出2片真葉後。苗期切忌施肥過多、距根過近,防止傷根燒苗。

c 、伸蔓期,西瓜需肥需水逐漸增加,據長勢進行追肥,一般在瓜蔓長到40-50釐米時,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或高氮複合肥20-25公斤,以促進瓜蔓的生長。基肥充足且施用過提苗肥的少用氮素化肥。

d 、結瓜期,在幼瓜長至雞蛋大小且褪去茸毛時,每畝追施(結合澆水)複合肥25-30公斤,穴施或條施,施後覆土。

露地西瓜種植技術

2樓:遠望著陌生的你

一、深翻土壤

計劃種西瓜地塊,在霜降前後(封凍、封地前)除去前茬作物的病殘體,深翻土地25—30cm,西瓜種植溝深翻35—45cm。經冬季凍晒,多積雨雪,土壤風化、分解,病蟲害減少。增加了土壤的透氣性,有利於西瓜根系的發育和產量的提高。

二、復耕施肥

定植前10天左右,進行復耕施肥,東北地區面積大,管理粗放,每公頃施綠亨豆粕有機肥2250斤(每畝150斤),硫酸鉀複合肥750斤(每畝50斤)集中施於西瓜定植溝內,與土壤混勻,7天后定植。

三、定植

在完全無霜期過後,地溫穩定在14°c以上可定植,定植後澆透穩苗水。(根系和土壤一定穩和好)10天后根據土壤情況澆第二次水。蓋地膜的不需澆第二次水。

定植後3—5天噴綠亨矽豐環+天寶葉面肥一次有利於緩苗早發。定植深度以子葉下2釐米為宜。

四、定植後管理

緩苗後使土壤見幹見溼,苗期一般不澆水(根據商情),注意寒潮天氣。寒潮前澆水防寒(水過地皮溫)澆小水,寒潮前葉面噴施綠亨天寶+葡萄糖和糧食做的好食醋各50克+青黴素500萬單位(30斤水),可防5°c低溫,使西瓜苗不受冷害。

五、蔓期、開花坐果期的管理

蔓期保持土壤潤溼,防止忽幹忽溼,順好蔓,防徒長。提倡三蔓整枝,整枝時選擇晴天上午或下午3時前進行。有利於傷口癒合,防止病害侵染。

三蔓整枝,三蔓都留瓜,最後選一蔓留瓜。(留瓜巴長,瓜巴粗,晴天座的瓜,留瓜胎正的瓜。瓜長至鴨蛋大小時定瓜。

定瓜後施綠亨豆粕有機肥80斤+複合肥40—50斤。5—7天后澆水。東北三省粗放管理的一次性施肥,不再施肥。

(但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六、中後期管

西瓜進入膨大後期,需肥需水量大增,一般10—12天澆水一次(沙質土7天澆一次水,衝一次肥)保持土壤溼潤。西瓜長至300—500克重時,7—10天噴一次綠亨天寶+寶力豐+西瓜增甜素,促使後期膨大快,增加甜度,增加瓜重,效益好。

注意病蟲害防治。分別在定植後、定瓜後用綠亨6號+惡黴福,灌根噴葉一次,防西瓜枯萎病。蔓枯病可用戊菌唑,苯醚甲環唑、防治蚜蟲用啶蟲脒或阿維菌素防治。

3樓:匿名使用者

露地西瓜種植要點:

一、土壤

計劃種西瓜地塊,在霜降前後(封凍、封地前)除去前茬作物的病殘體,深翻土地25—30cm,西瓜種植溝深翻35—45cm。經冬季凍晒,多積雨雪,土壤風化、分解,病蟲害減少。增加了土壤的透氣性,有利於西瓜根系的發育和產量的提高。

二、施肥

定植前10天左右,進行復耕施肥,東北地區面積大,管理粗放,每公頃施綠亨豆粕有機肥2250斤(每畝150斤),硫酸鉀複合肥750斤(每畝50斤)集中施於西瓜定植溝內,與土壤混勻,7天后定植。

黃河流域(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河北)復耕時普施綠亨豆粕有機肥150斤,過磷酸鈣50斤,尿素30斤,鉀肥20斤。復耕後,西瓜定植溝內集中施綠亨豆粕有機肥150斤,尿素20斤,鉀肥30斤,過磷酸鈣50斤與土充分混勻,達到種植要求,7—10天后定植。

三、定植

在完全無霜期過後,地溫穩定在14°c以上可定植,定植後澆透穩苗水。(根系和土壤一定穩和好)10天后根據土壤情況澆第二次水。蓋地膜的不需澆第二次水。

定植後3—5天噴綠亨矽豐環+天寶葉面肥一次有利於緩苗早發。定植深度以子葉下2釐米為宜。

四、管理

緩苗後使土壤見幹見溼,苗期一般不澆水(根據商情),注意寒潮天氣。寒潮前澆水防寒(水過地皮溫)澆小水,寒潮前葉面噴施綠亨天寶+葡萄糖和糧食做的好食醋各50克+青黴素500萬單位(30斤水),可防5°c低溫,使西瓜苗不受冷害。

五、蔓期、開花坐果期的管理

蔓期保持土壤潤溼,防止忽幹忽溼,順好蔓,防徒長。提倡三蔓整枝,整枝時選擇晴天上午或下午3時前進行。有利於傷口癒合,防止病害侵染。

三蔓整枝,三蔓都留瓜,最後選一蔓留瓜。(留瓜巴長,瓜巴粗,晴天座的瓜,留瓜胎正的瓜。瓜長至鴨蛋大小時定瓜。

定瓜後施綠亨豆粕有機肥80斤+複合肥40—50斤。5—7天后澆水。東北三省粗放管理的一次性施肥,不再施肥。

(但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六、中後期管理

西瓜進入膨大後期,需肥需水量大增,一般10—12天澆水一次(沙質土7天澆一次水,衝一次肥)保持土壤溼潤。西瓜長至300—500克重時,7—10天噴一次綠亨天寶+寶力豐+西瓜增甜素,促使後期膨大快,增加甜度,增加瓜重,效益好。

擴充套件資料:

西瓜食用禁忌:

不宜多吃:西瓜是最自然的天然飲料,而且營養豐富,對人體益處多多,但西瓜優點雖然很多,大量或長期吃***也不可輕忽。

明·汪穎《食物本草》雲:西瓜,性寒解熱,有天生百虎湯之號,然亦不宜多食。

李時珍《本草綱目》雲:西瓜、甜瓜,皆屬生冷,世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灑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溼之害也。

元·李鵬飛《延壽書》雲:北人稟厚,食之猶慣,南人稟薄,多食易致霍亂。又云:防州太守陳逢原,避暑食瓜過多,至秋忽腰腿痛,不能舉動,皆食瓜之患也。

因此,中醫辨證屬於脾胃虛寒,寒積腹痛,小便頻數,小便量多;以及平常有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於虛冷體質的人均不宜多吃。正常健康的人也不可一次吃太多或長期大量吃,因西瓜水分多,多量水分在胃裡會沖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

變質不能吃:西瓜變質後不可以吃,容易引起胃腸病而下痢。惟清·張璐《本經逢源》雲:

西瓜,甘寒降瀉。子仁甘溫性升,開豁痰涎之理是其本性。又引《相感志》雲:

食西瓜後食其子,即不噫瓜氣,其溫散之力可知。過食瓜果類致使胃腸寒積腹痛者,酌服中藥理中湯可治。西瓜裨益於人雖多,慎記臺灣民間俚語云:

日吃西瓜,半夜反症。

糖尿病人:西瓜約含糖類5%,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部分果糖,也就是說吃西瓜後會致血糖增高。正常人由於會及時分泌胰島素,可使血糖、尿糖維持在正常水平。

而糖尿病人則不同,在短時間內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會升高,病情較重的還可能因出現代謝紊亂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糖類)的量是需要嚴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麼應相應地減少吃飯和麵製品(碳水化合物)的數量,以免加重病情。

腎功能不全者:腎功能不全患者,對排出體內水分的功能大大降低,所以常會出現下肢或全身水腫。這類病人若吃太多西瓜,會因攝入過多的水,又不能及時將多餘的水排出,致使水分在體內超量儲存,血容量增多,因此不但使水腫加重,且容易誘發急性心力衰竭。

故而腎功能不全患者以少吃或不吃西瓜為好。

感冒初期:中醫認為,不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其初期均屬於表證,應採用讓病邪從表而解的發散**方法。並認為在表未解之前若攻之會加重病情。

而西瓜有清裡熱的作用,所以這個時候吃西瓜會使感冒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長。

口腔潰瘍病人:口腔潰瘍在中醫中被認為是陰虛內熱、虛火上擾所致。由於西瓜有利尿作用。

若口腔潰瘍者多吃西瓜,會使口腔潰瘍復原所需要的水分被過多排出,從而加重陰虛和內熱,使病程綿延,不易癒合。

產婦:產婦的體質比較虛弱,中醫認為多吃西瓜會過寒而損脾胃。

飯前及飯後不宜吃:因為西瓜中大量的水分會沖淡胃中的消化液,在飯前及飯後吃都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飯前吃大量西瓜又會佔據胃的容積,使就餐中攝入的多種營養素大打折扣,特別是對孩子、孕婦和乳母的健康影響更大。而對於想通過節食**的人則在飯前吃點西瓜不失是一種減少食物攝入的好方法。

不宜吃得太多:因為西瓜屬於「生冷食品」,任何人吃多了都會傷脾胃,導致食慾不佳、消化不良及胃腸抵抗力下降,引起腹脹、腹瀉。

少吃冰西瓜:雖然大熱天吃冰西瓜的解暑效果很好,但對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脾胃損傷,所以應注意把握好吃的溫度和數量。最好把西瓜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最下層,這裡的溫度大約是8-10℃,這個溫度口味也最好,每次吃的量不要超過500克,且要慢慢地吃。

對於有齲齒(蛀牙)和遇冷後即會感到酸、痛的牙過敏者,以及胃腸功能不佳者就不宜吃冰西瓜。

開啟時間過久不能吃:天氣氣溫高後,適宜細菌繁殖,如果吃開啟時間過久、已被病菌汙染的西瓜,就會導致胃腸道傳染病。因此,吃西瓜應注意選擇成熟的新鮮西瓜。

4樓:於昌斌的

露地西瓜(二茬瓜)的栽培技術如下:

一、品種選擇

選擇品種應首先考慮當地環境(溫度、光照、水分、土壤、肥料)。阿拉善盟常選擇糖分大且對水分要求不高的品種,套作種植必須保證兩茬作物正常成熟,品種的選擇非常關鍵,既不能影響前作的產量,又要保證後作在早霜到來之前正常成熟。西瓜選用早熟的早冠龍、洪勝龍等品種,油葵選用生育期較短的康地105、康地5號等品種。

二、露地西瓜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1、土壤準備

宜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質壤土,旱地5年以內、水田3年以內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塊栽培。冬前瓜田深耕凍垡,移栽前適時整地。

3、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必須對西瓜種子進行消毒和催芽,消毒方法有藥劑消毒和高溫消毒2種,當地常採用高溫消毒的方法。先將種子倒人盆中,隨後倒入70~80℃的熱水,邊倒邊攪動種子,5min後加入涼水使水溫降到55℃進行溫水漫種;催芽,即將浸泡好的種子搓洗乾淨,用溼布包好進行催芽,催芽的適宜溫度是25~30℃,有條件的可採用變溫處理的方法進行催芽。

4、合理密植

適當安排株行距,起高壟寬窄行。西瓜分枝性強、側蔓多,採用雙蔓整枝;而油葵屬高稈作物,幼苗期生長緩慢,對處於中後期西瓜的遮陰作用小,這樣不僅充分利用了農田的空間地面,而且也利用了垂直空間、提高了光合效率。

5、水肥管理

三、病蟲害防治技術

1、病蟲害種類

阿拉善地區西瓜栽培過程中需防治的病害種類很多而蟲害較少,苗期主要是猝倒病,開花坐果以後以枯萎病為主,生長中後期以病毒病、炭疽病、疫病、菌核病為主。上述病害共同特點是:發生頻率高,發生範圍廣;發展迅速,應急防治難;暴發成災,為害損失大。

2、防治方法

在對病蟲害的預防中,首先要進行輪作倒茬;其次要特別注意水肥管理,增施有機肥料,提高植物抗病力;其三,在高溫季節如遇陰雨天氣,在發病前噴施附著性好的農藥保護劑,可對西瓜起到避病和預防的作用。如病蟲害已發生,必須在發病初期噴施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注意在採瓜前7~10d停止施藥。

擴充套件資料:

西瓜二茬瓜要注意事項:

1.培植西瓜新蔓

頭茬的西瓜在採收以後一定要注意及時剪去老蔓,促進西瓜新蔓的生長,可以使西瓜更加有規律的開花坐果,方便西瓜的管理,只有剪去西瓜老的藤蔓,新蔓才會更好更快的生長。

2.澆水追肥

頭茬西瓜採收以後一定要根據土壤現有的狀況進行水肥管理,來促進西瓜更好的生長,待二茬瓜坐果以後要進行澆水施肥,促進西瓜的發育和膨大。

3.清園防病

頭茬西瓜採收後要及時的清晰西瓜園得雜草,殘葉,爛瓜等,進行清園消毒,才能更好的防治西瓜二茬瓜的病害。

4、適合的土地

種植西瓜應選擇旱能澆水、澇能排水、土質較肥沃的沙壤土,最好表層為沙土,底層為壤土,兼有沙土與黏土的優點。若土壤偏黏,可冬翻深耙,增施有機肥,瓜溝壓沙、摻沙等進行土壤改良;若土壤過沙,易漏水、漏肥,應加強後期肥水管理。地塊最好是背風向陽、溫暖、墒好、地勢平緩,以利西瓜早熟豐產。

露地西瓜種植技術,露天西瓜種植詳細方法

看完真正的西瓜種植技術,才知道種西瓜很簡單,快來試試吧!種植西瓜前,需要把土壤進行翻新,在種植前10天需要使用氮鉀複合肥 地溫達到15 時,就可以把幼苗栽種到泥土中 種植後的一星期內不用澆水,預防天氣回寒,在土壤上覆蓋一層枯萎的樹葉,發現害蟲時用惡黴福溶液進行灌根處理。在露地西瓜種植技術中,需要提前...

西瓜怎麼種植,西瓜怎麼種?

想要西瓜 長得好,首先要購買好的種子,如果種子不好,再精心管理也不行,版購買小權花農西瓜種子要到專門的種子公司,不要買地攤上的散種子,在網上購買的時候也要慎重。小花農西瓜一般是經過移栽完成種植的,移栽之前需要先養苗,將種子包裝拆開,拿到室外晾晒八小時左右,然後然後用溫水浸泡種子,待十二小時後,發現種...

露地西瓜種植,育苗時間是幾月幾號

西瓜種植時間在2月中下旬種植最合適。西瓜種植方法推薦 一 栽培季節 氣溫在14 以上均能正常生長。採用不同栽培技術,可從一月中旬至夏季7月下旬播種,5 10月均可收穫。早春保護地栽培 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苗齡35 40天,採用加溫方式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於溫室內,6月初上市。春季裸地栽培 3月下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