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頭最主要的成分是什麼,核彈的主要材料是什麼???

2021-03-04 04:05:14 字數 3815 閱讀 8450

1樓:匿名使用者

彈頭主要是金屬鈾,鈽,氘,氚可以引起核聚變和核裂變的物質。還有高隔熱合成材料,和熱定位系統。

2樓:匿名使用者

核**系統,一般由核戰鬥部、投射工具和指揮控制系統等部分構成,核戰鬥部是其主要構成部分。核戰鬥部亦稱核彈頭,並常與核裝置、核**這兩個名稱相互代替使用。核彈頭由導彈運載。

核彈的主要材料是什麼??? 5

3樓:匿名使用者

核彈分幾種,下面列舉出來已知的分析其主要材料

原子彈原子彈的裝藥,能大量得到、並可以用作原子彈裝藥的還只限於鈾235、鈽239和鈾233三種裂變物質。鈾235是原子彈的主要裝藥。要獲得高加濃度的鈾235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這是因為,天然鈾235的含量很小,大約140個鈾原子中只含有1個鈾235原子,而其餘139個都是鈾238原子;尤其是鈾235和鈾238是同一種元素的同位素,它們的化學性質幾乎沒有差別,而且它們之間的相對質量差也很小。

用普通的化學方法無法將它們分離;採用分離輕元素同位素的方法也無濟於事。

氫彈氫彈是二代原子彈(nuclear weapon),又稱聚變彈 、 熱核彈。

熱核反應基本公式:

(氘+氚→氦+中子+能量)

核**是指利用能自持進行核裂變或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產生**作用,並具有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應的**的總稱。

其中主要利用鈾235或鈽239等重原子核的裂變鏈式反應原理製成的裂變**,通常稱為原子彈;主要利用重氫(dao h,氘)或超重氫(chuan h,氚)等輕原子核的熱核反應原理製成的熱核**或聚變**,通常稱為氫彈、三相彈、氫鈾彈、**效應超級炸彈。

中子彈中子彈的內部構造大體分四個部分:

中子彈下部中心是核聚變的心臟部分,稱為儲氚器,內部裝有含氘氚的混合物。儲氚器外圍是聚苯乙烯,彈的外層用鈹反射層包著,引爆時,炸藥給中心鈽球以巨大壓力,使鈽的密度劇烈增加。這時受壓縮的鈽球達到超臨界而起爆,產生了強γ射線和x射線及超高壓,強射線以光速傳播,比原子彈**的裂變碎片膨脹快100倍。

當下部的高密度聚苯乙烯吸收了強γ射線和x射線後,便很快變成高能等離子體,使儲氚器裡的含氘氚混合物承受高溫高壓,引起氘和氚的聚變反應,放出大量高能中子。

鈹作為反射層,可以把瞬間發生的中子反射擊回去,使它充分發揮作用。同時,一個高能中子打中鈹核後,會產生一個以上的中子,稱為鈹的中子增殖效應。這種鈹反射層能使中子彈體積大為縮小,因而可使中子彈做得很小。

三相彈有個叫原子彈的傢伙穿上件熱核材料做的馬甲就成了氫彈,後來又在外面套上件貧鈾材料(鈾238)做的防彈馬甲就改叫三相彈了。

普通氫彈是在原子彈的基礎上,外面包一層熱核材料(氘、氚),由裂變反應放出熱量導致聚變反應,進而釋放出更多的能量。因為它是通過重核裂變觸發輕核聚變,所以,在物理學上又將氫彈稱為雙相彈。三相彈是在普通氫彈外再包一層貧鈾(鈾238)材料。

鈾238這種用於坦克裝甲和穿甲彈的廉價材料雖然平時很安分,但當氫彈發生核聚變時會產生大量高能中子,鈾238的鈾核會引起裂變,產生出能量和裂變中子,前者增強了殺傷威力,而後者反過來衝擊氫彈中的鋰-6材料,製造出新的氚,加劇新一輪的熱核聚變,接下來的良性迴圈不用再多說了。可見其原理是核裂變-核聚變-核裂變三個過程,所以叫三相彈。它使普通二相彈的威力得到了成倍提高。

大當量三相彈**效果

三相彈也稱氫鈾彈,**時先由中心的鈾235或鈽239裂變產生超高溫,在這條件下氘(dao,符號d)和氚(chuan,符號t)【均為氫的同位素】進行熱核反應,如同氫彈一樣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大量快速衝擊中子,其速度超出每秒五萬千米,能量很大,在這樣高速的中子流的持續轟擊下,外層的鈾-238這種平時不易裂變的原子也發生裂變,釋放巨大的能量,從而獲得氫彈和原子彈的雙重**威力。同時,這種**產生的鈾-238碎片很多,於地面形成的放射性汙染也很嚴重,從殺傷力的角度來說更加威懾。

前面說了,三相彈就是一種氫彈。印象中,世界上大多數氫彈,特別是用於戰略核**的大當量氫彈,都應該是三相彈。雖然沒看到中國官方宣稱進行過三相彈試爆。

三相彈的製作不難,中國沒有它反而是不可思議的。三相彈是為增大威力而產生的,三相彈威力中差不多一半是來自裂變,所以造成的放射性沾染嚴重,是不環保的典型的髒彈。

4樓:暮色之雲

原子彈的主要材料是:鈾、鈽

氫彈的主要材料是重氫:氘 引爆的時候還要用到原子彈。

其他一些材料要用到鈹等東西。

5樓:命運doing無雙

來自化合物的分解反應。在這些化學反應裡,碳、氫、氧、氮等原子核都沒有變化,只是各個原子之間的組合狀態有了變化。核反應與化學反應則不一樣。

在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裡,參與反應的原子核都轉變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發生了變化。因此,人們習慣上稱這類**為原子**。但實質上是原子核的反應與轉變,所以稱核**更為確切。

原子彈(atomic bomb)是核**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汙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主要包括裂變**(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式)。亦有些還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汙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彈)。

6樓:匿名使用者

鈾235是原子彈的主要裝藥。要獲得高加濃度的鈾235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這是因為,天然鈾235的含量很小,大約140個鈾原子中只含有1個鈾235原子,而其餘139個都是鈾238原子;尤其是鈾235和鈾238是同一種元素的同位素,它們的化學性質幾乎沒有差別,而且它們之間的相對質量差也很小。因此,用普通的化學方法無法將它們分離;採用分離輕元素同位素的方法也無濟於事。

為了獲得高加濃度的鈾235,早期,科學家們曾用多種方法來攻此難關。最後「氣體擴散法」終於獲得了成功。鈾235原子約比鈾238原子輕1.

3%,所以,如果讓這兩種原子處於氣體狀態,鈾235原子就會比鈾238原子運動得稍快一點,這兩種原子就可稍稍得到分離。氣體擴散法所依據的,就是鈾235原子和鈾238原子之間這一微小的質量差異。

這種方法首先要求將鈾轉變為氣體化合物。到目前為止,六氮化鈾是唯一合適的一種氣體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在常溫常壓下是固體,但很容易揮發,在56.

4℃即昇華成氣體。鈾235的六氟化鈾分子與鈾238的六氟化鈾分子相比,兩者質量相差不到百分之一,但事實證明,這個差異已足以使它們分離了。

六氟化鈾氣體在加壓下被迫通過一個多孔隔膜。含有鈾235的分子通過多孔隔膜稍快一點,所以每通過一個多孔隔膜,油235的含量就會稍增加一點,但是增加的程度是十分微小的。因此,要獲得幾乎純的鈾235,就需要讓六氟化鈾氣體數千次地通過多孔隔膜。

原子彈的另一種重要裝藥是鈽239。鈽239是通過反應堆生產的。在反應堆內,鈾238吸收一箇中子,不發生裂變而變成鈾239,鈾239衰變成錼239,錼239衰變成鈽239。

由於鈽與鈾是不同的元素,因此雖然只有很少一部分鈾轉變成了鈽,但鈽與鈾之間的分離,比起鈾同位素間的分離來卻要容易得多,因而可以比較方便地用化學方法提取純鈽。

鈾233也是原子彈的一種裝藥,它是通過釷232在反應堆內經中子轟擊,生成釷233,再相繼經兩次β衰變而製得。從上面可以看到,後兩種裝藥是通過反應堆生產的。它們是依靠鈾235裂變時放出的中子生成的,也就是說,它們的生成是以消耗鈾235為代價的,絲毫也離不開鈾235。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完全可以把鈾235稱作「核火種」,因為沒有鈾235就沒有反應堆,就沒有原子彈,就沒有今天大規模的原子能利用。

「熱核彈頭」——是第二代核彈頭,也就是氫彈,由原子彈引爆氫彈,它是核裂變加核聚變——原子彈放出來的高能中子與氘化鋰反應生成氚,氚和氘聚合產生能量。由於氫彈的聚變條件必須由原子彈**產生幾千萬度的溫度,所以氫彈頭也叫做熱核彈頭。

7樓:五戒之印

主要是以金屬鈾為主。

8樓:匿名使用者

鈾235或鈽。鈾238是下腳料,用它做貧鈾裝甲。

亨利,舍普琴科是同一型別的前鋒嗎?核彈頭好象人氣要高點

現在,人們常常把舍甫琴科與烏克蘭歷史上最優秀的前鋒布洛林 普羅塔索夫 別拉諾夫等人相提並論,因為他在球場上有著豹子般的敏銳力和攻擊力,他技術嫻熟,能夠在一剎那間抓住機會,給對手以 致命一擊 對這些看法,舍甫琴科認為 雖然我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但要想趕上那些前輩,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基輔迪納摩隊教...

土的最主要成分是什麼,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一般來說,土壤是地球的最上層,我們在其上挖 犁,植物在其上能生長。土壤覆蓋了陸地的大部分。一個地區土壤的型別依賴於許多因素,包括當地的氣候和降雨 地形 水在本地區的運動 礦產成分和形成土壤的岩石碎片 棲息在土壤裡的動物 生長在這裡的植物 附近的人類活動等等。這些變化的因素使得每一種土壤具有特殊的混合...

復仇者聯盟上的裝核彈的飛機是什麼飛機

外觀原型為 f 35 戰bai鬥機 百du度 f 35 百科裡有詳 zhi細介紹 電影中可能為dao 半架空設定 專 f 35使用的是 頭盔顯示器系統屬 hmds 取代了傳統的hud 平視顯示器 hmds 本該是這個系列戰鬥機的亮點 上圖為電影中的截圖 飛行員頭盔上 可以看到hud的痕跡下圖為現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