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方法有哪些財務分析方法有哪些?

2021-03-06 18:25:42 字數 6182 閱讀 3953

1樓:雪地藍狐

財務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一) 水平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指將反映企業報告期財務狀況的資訊(也就是會計報表資訊資料)與反映企業前期或歷史某一時期財務狀況的資訊進行對比,研究企業各項經營業績或財務狀況的發展變動情況的一種財務分析方法。

水平分析法的基本要點:將報表資源中不同時期的同項資料進行對比。

水平分析法的型別

水平分析法中具體有兩種方法:比較分析法(***parative financial statements)和指數趨勢分析(index-number teries)

1、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將上市公司兩個年份的財務報表進行比較分析,旨在找出單個專案各年之間的不同,以便發現某種趨勢。在進行比較分析時,除了可以針對單個專案研究其趨勢,還可以針對特定專案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以揭示出隱藏的問題。比如,如果發現銷售增長10%時,銷售成本增長了14%,也就是說成本比收入增加的更快,這與我們通常的假設是相悖的,我們通常假設,在產品和原材料**不變時,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同比例增長。

現在出現了這種差異,一般有三種可能:一是產品**下降,二是原材料**上升,三是生產效率降低。要確定具體的原因,,這就需要藉助其他方法和資料作進一步的分析。

2、指數趨勢分析

當需要比較三年以上的財務報表時,比較分析法就變得很麻煩,於是就產生了指數趨勢分析法,指數趨勢分析的具體方法是,在分析連續幾年的財務報表時,以其中一年的資料為基期資料(通常是以最早的年份為基期),將基期的資料值定為100,其他各年的資料轉換為基期資料的百分數,然後比較分析相對數的大小,得出有關專案的趨勢。

當使用指數時要注意的是由指數得到的百分比的變化趨勢都是以基期為參考,是相對數的比較,好處就是可以觀察多個期間數值的變化,得出一段時間內數值變化的趨勢。如果將通貨膨脹的因素考慮在內,將指數除以通貨膨脹率,就得到去除通貨膨脹因素後的金額的實際變化,更能說明問題。這個方法在用過去的趨勢對將來的數值進行推測時是有用的,還可以觀察數值變化的幅度,找出重要的變化,為下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

(二) 垂直分析法

垂直分析法是一種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於財務資料的分析方面。在一張財務報表中,用表中各專案的資料與總體(或稱報表合計數)相比較,以得出該專案在總體中的位置、重要性與變化情況。通過垂直分析可以瞭解企業的經營是否有發展進步及其發展進步的程度和速度。

因此,必須把水平分析法與垂直分析法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財務分析的積極作用。

垂直分析法的步驟

(1)計算出表中各專案在總體中所佔比重;

(2)通過該比例判斷該專案在報表中所佔位置、其重要性如何;

(3)將該比例與基期或上一年度的比例資料相對比,觀察其變化趨勢。

會計報表經過垂直分析法處理之後,也叫同度量報表、總體結構報表、共同比報表。

(三) 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又稱水平分析法,是將兩期或連續數期財務報告中相同指標進行對比,確定其增減變動的方向、數額和幅度,以說明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

趨勢分析法的具體運用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重要財務指標的比較

它是將不同時期財務報告中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比較,直接觀察其增減變動情況及變動幅度,考察其發展趨勢,**其發展前景。

對不同時期財務指標的比較,可以有兩種方法:

(1)定基動態比率。它是以某一時期的數額為固定的基期數額而計算出來的動態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定基動態比率=分析期數額÷固定基期數額

(2)環比動態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數額為基期數額而計算出來的動態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環比動態比率=分析期數額÷前期數額

2、會計報表的比較

會計報表的比較是將連續數期的會計報表的金額並列起來,比較其相同指標的增減變動金額和幅度,據以判斷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發展變化的一種方法。

3、會計報表專案構成的比較

這是在會計報表比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是以會計報表中的某個總體指標作為100%,再計算出其各組成專案佔該總體指標的百分比,從而來比較各個專案百分比的增減變動,以此來判斷有關財務活動的變化趨勢。

但在採用趨勢分析法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1)用於進行對比的各個時期的指標,在計算口徑上必須一致;

(2)剔除偶發性專案的影響,使作為分析的資料能反映正常的經營狀況;

(3)應用例外原則,應對某項有顯著變動的指標作重點分析,研究其產生的原因,以便採取對策,趨利避害。

(四)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財務報表中兩項相關數值的比率揭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一種分析方法。根據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比率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種:

1、構成比率。構成比率又稱結構比率,是某個經濟指標的各個組成部分與總體的比率,反映部分與總體的關係。其計算公式為:

構成比率=某個組成部分數額/總體數額

利用構成比率,可以考察總體中某個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協調各項財務活動。

2、效率比率。它是某項經濟活動中所費與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與產出的關係。利用效率比率指標,可以進行得失比較,考察經營成果,評價經濟效益。

3、相關比率。它是根據經濟活動客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聯絡的關係,以某個專案和與其有關但又不同的專案加以對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關經濟活動的相互關係。如流動比率。

比率分析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計算結果容易判斷,而且可以使某些指標在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進行比較,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行業間的差別進行比較。但採用這一方法時對比率指標的使用該注意以下幾點:

(1)對比項自的相關性。計算比率的子項和母項必須具有相關性,把不相關的專案進行對比是沒有意義的。

(2)對比口徑的一致性。計算比率的子項和母項必須在計算時間、範圍等方面保持口徑一致。

(3)衡量標準的科學性。運用比率分析,需要選用一定的標準與之對比,以便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做出評價。通常而言,科學合理的對比標準有:①預定目標,②歷史標準;③行業標準;④公認標準。

(五)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稱因素替換法、連環替代法,它是用來確定幾個相互聯絡的因素對分析物件一一綜合財務指標或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出發點在於,當有若干因素對分析物件發生影響作用時,假定其他各個因素都無變化,順序確定每一個因素單獨變化所產生的影響。

2樓:東奧名師

財務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般來說,財務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比較分析:是為了說明財務資訊之間的數量關係與數量差異,為進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這種比較可以是將實際與計劃相比,可以是本期與上期相比,也可以是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

2.趨勢分析:是為了揭示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及其原因、性質,幫助**未來。用於進行趨勢分析的資料既可以是絕對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資料;

3.因素分析:是為了分析幾個相關因素對某一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一般要藉助於差異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過對財務比率的分析,瞭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往往要藉助於比較分析和趨勢分析方法。

財務比率的分類:

一般來說,用三個方面的比率來衡量風險和收益的關係:

1) 償債能力:反映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

2) 營運能力:反映企業利用資金的效率;

3) 盈利能力:反映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

財務分析方法有哪些?

3樓:七情保溫杯

一、短期償債

1.營運資本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總資產 - 非流動資產)

-(負債 - 非流動負債)

=(總資產 - 非流動資產)-(總資產 - 股東權益 - 非流動負債)

=(股東權益 + 非流動負債)- 非流動資產

= 長期資本 - 長期資產

2.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 流動比率 = 1 ÷(1 - 營運資本÷流動資產)

3.速動比率 = 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 速動資產 = 流動資產 - 存貨

4.現金比率 =(貨幣資金 + 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5.現金流量比率 = 經營現金淨流量÷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

1.資產負債率 = 負債總額 ÷ 總資產× 100%

2.產權比率 = 負債總額÷股東權益

3.權益乘數 = 總資產÷股東權益

* 權益乘數 = 1 + 產權比率

= 1 ÷(1 - 資產負債率)

4.長期資本負債率 = 非流動負債÷長期資本× 100%

=[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 100%

5.利息保障倍數 = 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淨利潤 + 利息費用 + 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6.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 = 經營現金流量÷利息費用

三、應收賬款週轉率

1.應收賬款週轉次數 = 賒銷收入淨額÷應收賬款平均餘額。

2.應收賬款週轉天數 = 365 ÷應收賬款週轉次數

3.應收賬款與收入比 = 應收賬款÷銷售收入

四、存貨週轉率

1.存貨週轉次數 = 銷售成本÷存貨平均餘額

2.存貨週轉天數 = 365 ÷存貨週轉次數

3.存貨與收入比 = 存貨÷銷售收入

五、流動資產週轉率

1.流動資產週轉次數 = 銷售收入÷流動資產

2.流動資產週轉天數 = 365 ÷流動資產週轉次數

3.流動資產與收入比 = 流動資產÷銷售收入

六、非流動資產週轉率

1.非流動資產週轉次數 = 銷售收入÷非流動資產

2.非流動資產週轉天數 = 365 ÷非流動資產週轉次數

3.非流動資產與收入比 = 非流動資產÷銷售收入

七、總資產週轉率

1.總資產週轉次數 = 銷售收入÷總資產

2.總資產週轉天數 = 365 ÷總資產週轉次數

3.總資產與收入比 = 總資產÷銷售收入

八、與銷售額有關的

1.銷售毛利率 = 息稅前利潤總額÷銷售收入× 100%

=(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100%

2.銷售淨利率 = 淨利潤÷銷售收入× 100%

3.主營業務利潤率 =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淨額× 100%

九、與投資額有關的

1.資產淨利率 = 淨利潤÷總資產 × 100%

=(淨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總資產)× 100%

= 銷售利潤率×總資產週轉次數

2.總資產報酬率 = 息稅前利潤總額÷總資產 × 100%

* 資產淨利率和總資產報酬率都屬於資產報酬率(roa)

3.權益淨利率 = 淨利潤÷股東權益× 100%

= 資產淨利率×權益乘數

= 銷售利潤率×總資產週轉次數×權益乘數

4.資本保值增值率 = 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 100%

十、其他的

1.盈餘現金保障倍數 = 經營現金淨流量÷淨利潤× 100%

2.成本費用利潤率 = 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100%

十一、能力分析

1.銷售增長率 = 本年主營業務收入增加額÷上年主營業務收入額× 100%

=(本年主營業務收入額 - 上年主營業務收入額)÷上年主營業務收入額× 100%

2.資本積累率 = 本年所有者權益增加額÷年初所有者權益× 100%

=(年末所有者權益 - 年初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 100%

3.技術投入比率 = 當年技術轉讓費支出與研究投入÷當年主營業務收入淨額× 100%

十二、收現分析

1.銷售收現率 =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銷售收入× 100%

2.資產的經營現金淨流量回報率 = 經營現金淨流量÷總資產× 100%

3.每股經營現金淨流量 = 經營現金淨流量÷普通股股數

4.營業利潤的經營現金淨流量 = 經營現金淨流量÷營業利潤

十三、上市企業

1.每股股利 = 普通股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2.每股收益率 = 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價× 100%

3.每股盈餘(eps) = 可供普通股股東分配的淨收益÷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4.市盈率(p/e) = 普通股每**價÷普通股每股盈餘

5.每股賬面價值 = 普通股股東權益總額÷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6.市淨率(p/bv) = 普通股每**價÷普通股每股賬面價值

7.股利支付率 = 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盈餘× 100%

8.每股淨資產 = 年末淨資產÷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9.股利保障倍數 = 普通股每股盈餘÷普通股每股股利

= 1÷股利支付率

常用的財務分析方法有哪些,財務分析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財務分析 方法主要包括趨勢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1 趨勢分析法回又稱答水平分析法,是將兩期或連續數期財務報告中相同指標進行對比,確定其增減變動的方向 數額和幅度,以說明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2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財務報表中兩項相關數值的比率揭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

財務報表分析,財務分析與財務報表分析的區別?

財務報表分析是對企業財務報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加工 分析 比較 評價和解釋。如果說,記帳 編表屬於會計的反映功能,那麼,財務報表分析則隸於解釋和評價功能。報表中獲取公司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改善經營管理。2.公司的現有投資者以及潛在投資者。投資者對財務報表提供的資訊進行分析 公司的發展趨勢和競爭實力,...

財務分析報告怎麼寫,財務分析報告怎麼寫

我認為,只要掌握要領,平時多關心公司的運作,多動腦 多動筆 多借鑑他人的方法,撰寫財務分析報告就能得心應手。一 財務分析報告的內容與格式 1 財務分析報告的分類。財務分析報告從編寫的時間來劃分,可分為兩種 一是定期分析報告,二是非定期分析報告。定期分析報告又可以分為每日 每週 每旬 每月 每季 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