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中的什麼字不僅告訴我們春天來了還讓我們感覺到了什

2021-03-26 11:00:54 字數 6479 閱讀 6907

1樓:手機使用者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一個「綠」字不僅告訴我們春天來了,還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得淋漓盡致,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蔥綠的河岸就在我們眼前。這個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堪稱全詩的詩眼。

原創,望採納~

泊船瓜洲的綠字還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

2樓:木惜

「綠」字使人感受到春風的鮮活動感和傳達的盎然春意,是經過精心篩選的專,極其富於表現屬力。這是因為:

一、前四字都只從風本身的流動著想,粘皮帶骨,以此描寫看不見的春風,依然顯得抽象,也缺乏個性;「綠」字則開拓一層,從春風吹過以後產生的奇妙的效果著想,從而把看不見的春風轉換成鮮明的視覺形象——春風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這就寫出了春風的精神,詩思也深沉得多了。

泊船瓜洲綠字讓我們想到什麼什麼什麼等描寫春天的詞語,還想到描寫春天的詩句什麼

3樓:我才不是王三歲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訊息。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4樓:匿名使用者

描寫春天的詩句太多了!!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訊息。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林花著雨胭脂溼,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5樓:

春風又綠江南岸;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

6樓:下雪的憧憬

1、《相思》【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江南春絕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5、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泊船瓜洲詩中的什麼字經過十多次修改最後才決定用

7樓:夢裡心落

是「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

「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靜結合,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它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詩文】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作者】宋代:王安石

【賞析】

詩歌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詩人站在長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與這邊的「瓜洲」這麼近,就一條江水的距離,不由地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座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鄉的心情,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8樓:匿名使用者

是「綠」字。

「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綠更能展現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綠更能表現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或者綠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或者說綠還能看出作者心裡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

因為作者看到江南又綠了,想到家鄉也在江南那邊,一定也綠了,彷彿又看到了家鄉的美景,但卻不能回鄉,這個「綠」字也表達了作者的思鄉情。

史書上並沒有記載王安石是受到了哪句詩的啟發。史書只記載了他改字的故事。以下是原文。

王荊公絕句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

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選自《容齋續筆·詩詞改字》卷八)

意思就是,王安石的一首絕句詩寫道:「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州那個地方的一個讀書人家裡收藏有這首詩的初稿,最初寫的是「又到江南岸」,後來圈去了「到」,批註說「不好」,改為「過」,又圈掉「過」改作「入」。

隨後又改作「滿」。總共照這樣修改前後選用了十多個字,最終才確定為「綠」字。

初用到、過、入三字,著眼於時令的變化,體現出了江南迴春;待用滿字,著眼於春深似海,體現出春意正濃;最後定用綠字,著眼於春的偉大生命力。春風作為春天的使者,把江南的草木都吹綠了。一個綠字把春到江南的生機勃勃的景象非常巧妙而又形象地描繪了出來。

可見詩人在藝術手法上,善於翻新出奇,富有獨創性。這種注重垂煉字句,認真寫作的態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詩中首句通過寫京口和瓜洲距離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種輕鬆、愉悅的心情;第二句寫詩人回望居住地鐘山,產生依依不捨之情;第三句描寫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後以疑問語氣結尾,再一次強調了對故鄉的思念。全詩不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而且在敘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

參考資料

《容齋續筆·詩詞改字》卷八

9樓:微笑柏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

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鐘山只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

「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裡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本詩是「文字頻改,工夫自出」(《童蒙詩訓》)的著名例證

泊船瓜洲中綠字讓我們想到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看到綠色鮮活的在江南大地鋪開,彷佛有一支巨大的筆---- 春風--一下子就把綠色塗滿大地

《泊船瓜洲》一詩中「綠」字讓我們彷彿看到了什麼

11樓:千歲鸞觴

它使人聯想到,是春風給江南披上了綠妝。它彷彿在我們的眼前展示了一幅美麗的江南景圖:一條條碧綠暢流的溪水歡唱著繞村過寨,輕吻著沃土,滋潤著萬物;一座座翠綠起伏的山峰,宛如一條條翩翩起舞的青龍,蜿蜒起伏,騰躍歡歌;一片片隨風起舞的無邊綠浪,時而昂首向天,時而俯首吻地,彷彿在向人間報道著春天的資訊;一個個橫簫馬背的牧童,正在歡奏著悠揚的迎春之曲,悠閒地走在田間的小道上;還有那綠榕翠竹環繞掩映的農舍上空,不時有幾縷輕煙,在嫋嫋飄起,不時有鶯鳥在飛翔啼鳴。

這美麗富饒的江南春岸,到處是綠的山、綠的水、綠的田野;到處是一派生機盎然,勃勃向上的景象,使詩人心曠神怡,忘卻了官場失意後的煩惱和寂寞,勃發了思歸之情和進取之志。

同步泊船瓜洲的綠字讓我們想到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當宰相後,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堅決反對,沒幾年就被罷了官。他在京城閉居無聊,決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兒。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揚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蘇省南京市),路過於京口(令江蘇省鎮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時,船靠碼頭,不再走了。他站在船頭上,極目西望,但見青山隱隱,江水滔滔,春風綠野,皓月當空,觸景生情,更加懷念起金陵鐘山(又名紫金山)的親人來了。他走進船舶,拿出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題名《泊船瓜洲》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本來是「春風又綠江南岸」,但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

想到這裡,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覆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一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後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綠更能展現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綠更能表現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或者綠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或者說綠還能看出作者心裡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

因為作者看到江南又綠了,想到家鄉也在江南那邊,一定也綠了,彷彿又看到了家鄉的美景,但卻不能回鄉,這個「綠」字也表達了作者的思鄉情。

答案1:

「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吹」「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答案2:

綠更能展現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綠更能表現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或者綠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或者說綠還能看出作者心裡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

泊船瓜洲描寫春天的詩句是什麼,泊船瓜洲綠字讓我們想到什麼什麼什麼等描寫春天的詞語,還想到描寫春天的詩句什麼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前兩句描寫寫的是春天的景色,後兩句寫的是春天氣息.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前兩句描寫寫的是春天的景色,後兩句寫的是春天氣息.泊船瓜洲綠字讓我們想到什麼什麼什麼等描寫春天的詞語...

泊船瓜洲這首詩的內容是什麼泊船瓜洲這首詩的主要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麼快點啊!急急

原文 泊船瓜洲 宋代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譯文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擴充套件資料 京口 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瓜洲 鎮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

《泊船瓜洲》中的間應讀幾聲

間應讀四聲。因為間 一聲 表示在什麼什麼之間的意思,而間 四聲 表示間隔的意思。京口瓜洲一水間這句詩中,京口 鎮江 與瓜洲 隸屬於揚州的一個小鎮 中間隔著長江,因此是指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水之隔的意思。如果讀一聲,意思就變成了京口 瓜洲在一條河之間,是解釋不通的。因此,在這句詩中,間應讀四聲。5 間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