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關於文明的徵文,寫一篇關於文明的徵文

2021-04-15 10:57:51 字數 6311 閱讀 1954

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文明禮儀的作文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沒有文明禮儀,是不能在社會及家庭立足的。

文明禮儀是人們在生活中養成的一種習慣。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知識水平的外表;可對祖國來說,禮儀卻是生活習慣,品德的反映。

文明禮儀是中國人傳統的高尚品德,古代也有很多故事講述著文明,禮儀的高尚。古代東漢末年的時候,有一家的父親買了一些梨子,到家後,父親特地選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可孔融卻搖搖頭說:「我是最小的,所以應該吃最小的梨,大的梨子應該給哥哥吃。

」父親聽到後感到十分驚訝,小小年紀的孔融竟然懂得謙讓。這個「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應該懂得謙讓別人,文明禮儀應從小做起。尊重別人,等於尊重自己,誰又不想尊重自己呢?

所以要先尊重別人。要學會在學校尊重老師、在家中尊重長輩、在工作中尊重上司、在社會中尊重人民、就一定會成功的。

在日常生活中,禮儀也是無處不在的,有很多的榜樣值得我們學習。文明禮儀不僅僅指的是行為,還有儀態、語言、神態,這都是表現個人禮貌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有許多舉手之勞都是養成文明的習慣:

撿起一張不起眼的紙屑、隨手關燈、不踐踏草地、遵守交通規則、見到老師,熟人說聲好或給個微笑……都是文明禮儀的表現。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言,在請別人幫忙的時候加個「請」字,事後說聲「謝謝」,都會讓別人覺得很有禮貌和文明,別人就會覺得是個值得交的好朋友,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就給別人留了好印象,難道不好嗎?

文明禮儀不是代表著一次性的行動,而是永久的習慣,生活中的一部分。讓祖國變成文明的一個國家,讓外國人更瞧得起我們,何樂而不為呢?讓文明禮儀一直留在我們心裡,變成如同上班上學一樣的平常。

讓文明禮儀想好朋友一樣,在生活中幫助我們,提醒我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國人,也是一個文明的人民。

讓外國人以前對我們的印象全部刪除,讓他們重新對我們另眼相看吧!

一篇關於文明禮儀的徵文,600字

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

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

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裡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

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

「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

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

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

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

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

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3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係。

作為具有2023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物件。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遊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裡,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視窗單位,視窗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麼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

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

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4樓:匿名使用者

(一)林中的清風

叮咚的山泉

都成了遙遠而朦朧的底音

還在做著歡躍叢林的夢嗎

好多個你

已拼成**不匪的「貂皮大衣」

你是人類

最尊貴的象徵

(二)人類的發展真是神速

從高空透過瀰漫的煙霧向下看

城市的地面

都是由流動的人頭

成排的汽車

鋪砌這是人類高度文明的標誌

用書信的格式寫一篇關於文明行為的作文

寫一個關於文明的作文

5樓:坑爹的抄襲

《文明禮儀幫我行》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

。就是說,你不學「禮」,就

沒法在社會中立身。

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

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

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

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

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

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

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

個人素質、外塑單位(小到家

庭、企事業單位、社群,大到

城市、國家),更能夠潤滑和

改善人際關係。

作為具有2023年文明史的「禮

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

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

精神的重要途徑。

就北京而言,最現實的是迎接

2023年奧運會。怎樣體現北京

人以及中國人的有禮、有節,

體現禮儀之邦的文明、友好,

無疑成了北京這幾年精神文明

建設的重要工作。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

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

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

別人討厭的物件。這些無非都

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遊客的時候,總是

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

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

上亂寫亂塗;當我們是市民的

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

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是行人的時候,往往是

怎麼就近就怎麼走路,管他有

沒有紅燈,管他有沒有人行道

,討厭那些沒按規章開車的人

;當我們開車的時候,總是搶

車道、夾塞兒、佔非機動車道

,討厭那些在馬路上亂闖的行

人。 當我們是消費者的時候,經常

把個人的怨氣往服務人員身上

撒,還總說他們態度不好;當

我們是服務人員的時候,又總

是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上來

,卻總怨顧客太挑刺。

當我們和同事相處的時候,總

會埋怨同事的「不拘小節」,

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

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

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

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

,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

屑於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

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

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

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

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

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

自己讓個座。

當我們作為子女的時候,總是

不願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總

是大方地花著父母的血汗錢,

總是大聲地把父母的問話送上

天,對於父母的生日,天才曉

得;當我們身為父母的時候,

從沒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做心靈

上的交流,總是忙於自己的工

作,還說已經給他們的關愛太

多,就是他們自己不爭氣。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

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

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

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

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

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

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

家裡,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

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

;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

頭;在視窗單位,視窗工作人

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

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

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

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

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

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

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

。那麼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

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

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

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

,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

、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

本」。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

敬人。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

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

人還會尊重你嗎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作文,求一篇生態文明建設的作文800字,要不易被別人找到的。

讓我們幸福生活,可是這綠色正在大片大片的消失 在遠古時代,地球氣候溫暖溼潤,空氣清新,水源豐富,植被茂密,鳥語花香,是人類理想的棲息之地。可是近年以來,隨著地區人口增加,土地被大量開墾,人們又多以木材為燃料,致使森林大量減少,造成水土流失,導致河床堵塞等多種惡果。森林過去曾是動物們的天然綠色的居住場...

文明禮儀徵文,關於文明禮儀的徵文

千百年來的文明 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 文明古國 禮儀之邦 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 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以「文明與美麗」寫作文左右,以「文明與美麗」寫一篇作文500字左右

作文自己寫才是最真實的,為什麼要別人幫忙呢?幫來幫去不還是害了自己嗎?多想想,擬出思路,提綱,寫出最動人的作文吧 以一件美麗精緻的花瓶為題寫一篇三百字左右作文 我姨媽家有一個造工精緻的藝術品。它是一個花瓶,雖然稱不上是價值連城,但是我很喜歡它。這個花瓶大約高一米,寬大約是二十五釐米。這個花瓶是深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