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總結 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2021-04-20 22:09:14 字數 3663 閱讀 6565

1樓:go盛夏的果實

現在我們很多家庭都是住商品房,一回家,門一關隔壁鄰居都不認識。培養幼兒交往能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帶幼兒走出來,與其他小朋友接觸,玩耍。多參加一些親子活動等等。

**如何培養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

2樓:匿名使用者

同伴是指幼兒之間與之相處的具有相同

認知能力的人,同伴交往就是指年齡相同或相近,具有相同認知能力的幼兒之間的一種共同生活、學習、遊戲並相互協作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願望,瞭解別人的情緒,調節自己的行為過程。或者主要指同齡人之間或心理髮展水平相當的個體之間的交往過程。

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意義:

(一)同伴交往能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的發展。

幼兒在交往時必然要通過面部表情語言動作來相互交流。例如,當幼兒接受到同伴的微笑時,他必然對著資訊給予反饋,大腦立即形成一個反射過程,這樣就促進了神經系統的發育。快樂是一個最基本的積極情緒,快樂中包含力量和信心的體驗;快樂能感染周圍的人,因此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吸引更多的同伴,營造更多的快樂;而快樂有益於身體健康;快樂有助於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二)同伴交往有助於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

認知能力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為幼兒掌握社會規範、學習社會行為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同伴交往中,不同的幼兒具有不同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他們在共同活動中也有不同的行為表現,這為幼兒提供了分享知識經驗、互相模仿、學習的重要機會。同時,同伴交往也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直接教導、協商、討論的機會,幼兒常在一起討論物體的多種用途或問題的多種解決方式。

這些都非常有助於幼兒擴充套件知識,豐富知識,發展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解決問的能力。

(三)同伴交往促進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

沒有同伴的幼兒會產生消極情緒,長期沒有同伴,這種消極情緒會穩定為一種不良自我感覺,將嚴重阻礙幼兒心理髮展,阻礙個體社會化的程序。同伴交往能使幼兒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心情輕鬆、活潑、愉快。觀察發現,幼兒在同伴交往中經常表現出快樂的情緒,因為在交往中有許多創造快樂的因素:

幼兒的建議被同伴採納;共同搭建積木被老師表揚等等,都能得到快樂和滿足。同伴交往對調節自我情感的能力及健康情感的發展大有好處。如幼兒在與同伴的競賽**往中獲勝而感到自豪,這是同伴所能接受的;但是繼而產生驕傲的情緒,並在言行上表現出這種反感,這會是幼兒不得不對自己的情感進行調節,否則他將受到群體的排斥。

長期與同伴的交往,幼兒的情感會朝著健康的適合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

(四)同伴交往有利於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和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社會交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也是一種實際操作能力。所謂親社會行為,西方心理學家認為是對別人,對社會有利的行為。表現為:輪流、助人、合作、謙讓、分享等。

在同伴交往中,一方面幼兒發出社會行為,如請求、邀請等,根據對方的反應作相應的調整,自我調空能力得到了的發展。自我調空也是社會交往所必須的能力。另一方面,同伴的反饋往往直接和坦率,如果你發出的是友好、合作、分享等積極的行為,同伴做出肯定和喜愛的反應;而如果你做出搶奪、抓人、獨佔等消極行為,同伴則做出否定、厭惡和拒絕的反應。

這種豐富的、直接的反饋有利於發展幼兒良好的行為,並使之轉化為一些穩定的交往技能。

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方法:

交往能力的培養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憑說教就能達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我們教師和家長做一個有心人,為幼兒創設各種交往環境,並進行細心指導。

1、創設良好的遊戲環境,增加交往機會

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對幼兒進行諸方面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師可通過遊戲活動去培養幼兒的交往興趣和互助精神,體會合作和分享快樂,學會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行為規範,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創設良好的遊戲環境,會使幼兒產生遐想,從而萌發做遊戲的願望。在環境的創設上,教師要注意放一些實物和操作材料,這樣,不僅可以為幼兒遊戲提供必要的玩具,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遊戲中,教師要鼓勵幼兒進行角色遊戲,因為在角色遊戲中,幼兒可以通過角色遊戲表現出一種積極參與社會交往的主動性、角色意識和對角色規範的認同。例如:美食商店的遊戲開始了,小美食廚師、小售貨員們都忙碌準備著各種食物,將各種美食擺在售貨臺上。

可過了沒一會,臺前的售貨員愁眉苦臉的說:「為什麼美食超市裡沒顧客來啊?」對呀,我們可要想想辦法了。

於是,我拿了張宣傳廣告紙鼓勵孩子想辦法。果然,他們靈機一動,在美工區裡拿來了筆和紙,只看見超市裡所有的成員分工合作,有的負責畫超市裡的美食**,有的則負責圖上漂亮的顏色。剩下的則做起來宣傳員在超市門前拿著他們創作的宣傳單向每一位路過的同伴進行介紹。

同伴們也因這漂亮的宣傳單而紛紛來到美食超市購物。美食超市頓時熱鬧了起來。

2、教給幼兒交往的方法

在家庭中,幼兒一般只與家人交往,進入幼兒園幼兒的活動範圍就從家庭擴大到學校,交往範圍明顯擴大,他們要學會與同伴交往。

(1)教會幼兒學會運用交往語言

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注重豐富幼兒知識的今天,我們也應該注重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在優美的旋律中,在**帶來的寬鬆氛圍中,要讓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他們內心的感受。正是這種寬鬆和諧的氛圍,這份積極愉悅的心情,使幼兒有可能大膽嘗試,勇於實踐,同時也為幼兒間的交往提供了機會。

對於幼兒來說,在遊戲、學習、生活中,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商解決問題,協調關係,從而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同時每個人都從相互配合中實現了目標,這就是合作。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從嚴格意義上講,兩個或幾個幼兒在一起並不一定意味著合作,這在遊戲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如兩個幼兒在一起遊戲,但並不一定是共同完成一項主題,他們有可能相互模仿對方或互借玩具,然後各玩各的,這是平行遊戲或協作遊戲而不是合作遊戲。

合作是幼兒未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因此,從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麼,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呢?

一、要讓幼兒懂得相互尊重的道理

許多幼兒在交往中常常發生爭吵,究其原因在於獨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識很強,只想要求別人尊重自己,而沒有想到自己先要尊重別人。在**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幼兒自己分配**作品中的角色,讓他們在實踐中嘗試成功與失敗,明白只有尊重別人才會贏得別人尊敬的道理。如:

在**遊戲《找朋友》中,可以讓幼兒自己結伴並分配角色,讓幼兒充分理解相互尊敬的道理。教師可在一旁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鼓勵幼兒積極地交往,適時引導解決衝突。活動結束時,教師可以請幼兒談談他們是如何商量角色的、玩得是否開心,及時表揚在活動中尊重他人、樂於謙讓的幼兒,並可請在交往中獲得成功的幼兒進行示範表演。

二、教師為幼兒樹立合作的榜樣

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教師之間、教師與保育員之間能否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如,一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時,另一教師主動幫著擺放、分發材料,保育員搞衛生時,教師幫著擦玻璃、抬桌子,這在無形中都為幼兒提供了積極的行為榜樣。

相反,教師間的某些不合作行為也會對幼兒產生消極影響。因此,教師要注意自身行為,為幼兒樹立正面的榜樣。

另外,同伴也是幼兒觀察學習的榜樣,教師對有合作行為的幼兒的積極評價和鼓勵,會激發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的動機;同時,在合作遊戲時,幼兒經常通過觀察,模仿學習其他幼兒的合作行為,因此,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強的幼兒與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弱的幼兒一起遊戲,也不失為一種樹立榜樣的好方法。

家長如何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4樓:匿名使用者

引導作用,不用刻意的培養,孩子還小啊。著什麼急啊

怎樣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

1 製造良好的家庭交往環境。要有一個民主平等的家庭,不能以父母或孩子為中心這都是不可取的。父母應多與孩子交流,讓孩子敢愛 敢說。讓孩子多參與到家中的大小事務,聽聽孩子的意見,這樣有利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能與大人交際。2 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父母可以多給孩子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可以帶孩子到外面與其他...

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如何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所謂bai 幼兒健康教育是根據幼兒身du 心發展zhi特點,以提高幼兒的健dao康認識內,改善幼兒健康態度,容培養幼兒健康行為,維護和促進幼兒的健康為核心目標開展的有組織 有計劃 有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幼兒期是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多彩的...

如何培養幼兒的人際關係能力,如何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具體來說有 1 親近大自然啟迪幼兒的審美情趣。2 美術欣賞活動是培養幼兒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3 創設審美環境是 提高幼兒審美能力的前提。4 提高教師的審美素質是開發幼兒審美的必要條件。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對幼兒進行美的教育是需要循序漸進和潛移默化的。教師要善於對幼兒進行美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