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我而無我是什麼意思,學習形式是什麼?

2021-05-01 11:13:54 字數 4950 閱讀 8426

1樓:匿名使用者

空我而無我:

即是指斷除貪丶慎丶痴三毒,修行十善業(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惡口,

五、不兩舌,

六、不妄語,

七、不綺語,

八、不貪,

九、不嗔,

十、不痴。或稱十善業道。)證「無我」(即真我,佛性丶大涅槃)境地成佛。

通俗講是,空假我,證真我!

假我指,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緣和合之我。

無我即指真我,佛性丶大涅槃丶真如。

佛法無邊,義理深奧。不理解很正常,請多讀誦《心經》得福德無量,種善根結佛緣。因緣成熟,佛菩薩加持可理解。

2樓:匿名使用者

空我  無我

什麼是空? 你們知道佛教對世界本質的一種看法就叫空。我們現在非但要學佛,還要超越時空。

要把這個空字理解為對世界本質的一種看法,也就是說這個空是絕對的。但是空有好幾種,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對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小乘佛法對空的理解是我空。

什麼是「我空」?我是空的,世界上沒有永恆的精神,也就是說我是由精神控 制住的,這個世界永遠沒有精神能控 制我。這是小乘佛法對空的認識。

還有小乘佛法講果空。

什麼叫果空? 也就是說這個人在因果關係上所有的結果所有的事實全都是空的,世界上沒有永恆的基本元素的聚合物。果空就是我的精神實際上是空的。

控 制我這個精神的物質永遠是空的,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譬如; 水是由水分 子組合的,它是一種聚合物。但是等到水蒸發之後,你們說這個水還有沒有?

人的思維可以在一秒鐘,二秒鐘有,但是可以在另外的一,二秒鐘舜間消失,什麼都沒有了。為什麼小乘佛法這麼好的理論,在大乘佛法上還是不被承認。因為它是建立在一個已經現有和存在的基礎上。

因為它講這個空是在有空的基礎上講的。在有空的基礎上講是空的,實際上還是有的,沒有空。

大乘佛法講因空。什麼是因空?連這個因果的因都是空的何況果呢,即沒有這個因。

譬如:今天有人說你們不好,聽都不要聽,沒有這個因你就不會生氣,就不會難過,就不會造成這個果。小乘佛法是當你聽進去之後,心中就會有這個果,然後消除化解這個因。

因空就是沒有因,就是根本沒有的,就不能成為一個果在你心裡,這叫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講連構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也是空的。大乘佛法還講一個叫法空。

什麼叫法空?眼睛所見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全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

不要執著, 不要恨,不要迷惑。

大乘佛法講世界的本原是空的,即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空的,都是假的。 所有自然世界的東西都是虛假虛幻的。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是真的?

例如:今天夫 妻在一起愛的你死我活,過幾天恨的如同仇敵一樣,是不是假的。一個人一定要有聰明智慧才能戰勝自己的愚昧。

如果沒有聰明智慧就永遠戰勝不了愚昧。所以,你感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虛假的,實際上這種不真 實的虛幻就是假有。你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臨時性的有,都不是真 實的,都是假有。

今天擁有的一切一旦失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如父母一旦過逝父母就什麼都沒有了。世界上圝任何東西都是假有,不要認為擁有了就永遠擁有。

什麼都會變的,要用「靜」這種客觀的思維方式去看,你就不會哭泣,就不會難過,不會傷心。看問題一定要用「動」的標準看,而不要用一種簡單的執著方法看,那你這個人就會永遠生活在充滿希望的生活當中。當一個人生活在希望中,就覺得這個世界無限美好。

當一個人看到世界萬物都不能變的話,他就感覺這個世界對他來講好比是末 日,一想到末 日就會想到失落甚至自盡。要記住有智慧的人永遠不會傷害自己,傷害自己的人就是沒智慧,想不通的人就會傷害自己。

用自己的悟性去體驗體悟人生。修心是對自我的一種約束,修心是對自己的一種提升,修心是要受苦的,所以叫苦修行。要控 制自己的各種各樣的欲 望,要控 制自己各種各樣的毛病,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你才能修成正果。

學習形式是什麼?

關於學習的文章

3樓:勇敢的雪夜極光

頭懸梁錐刺股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睏,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髮,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幹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

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樑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2.鑿壁偷光

況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

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

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3.孟母三遷

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但是傳到他這一代,早已衰微。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但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為了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也加入了對好的學區房的追求潮流裡。

起初,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母看到了,就皺起眉頭:

「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不然,以後孟子很有可能變成殯葬禮儀了。

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

只能說,孟子小時候模仿能力真的很強,也許也正因為孟母也意識到了自家熊孩子的這個特定,他們又搬家了。

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因為這次他模仿的是讀書人。這個時候,孟母終於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4.螢火生輝

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

他為此十分苦惱。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裡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裡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

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製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藉著螢光苦苦地讀書。

5.各個擊破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為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瞭解某一個方面。

比如想**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

4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才能優化生命

世上有件事最難做,最不容易做好,它不但需要人付出極大的努力和代價,甚至必須使出全身心的力量及奉獻整個生命去完成,這件事就是學習。人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文化要學,做事要學,做人更要學,生活中360行各種各樣大情小事非學不可,**前要學,**後要學,到了青壯年要學,中老年來也還得學,真可謂「學無止境」,「學海無涯」。人一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天起就須從由簡入繁地開始學,一直學到老都有學不完的東西,所以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所以,學習成了人生最重要也最繁瑣繁重,最具意義又最難完成但又不得不做的求生大事,也是最能挖掘人的生命潛力,最能發揮人的聰明才智,最能體現人的生存價值,最能讓生命儘量收穫希望和幸福,寧可窮其一生之力而不可不做的光彩人生的頭等大事。

學習是件人見人愛又令人敬而遠之的事——

學習可以使人獲得文化知識,掌握到必要的生活技能,擺脫矇昧無知的圍困,提高做人的品位和素質,幫人走出艱難求生的低谷,踏上有所作為的光明坦途,使人不至成為家庭和社會的包袱和累贅,讓生命在知識溶爐的淘冶中得到優化和昇華,使其充分發揮出最大潛力和功用,為建設人間的美好未來發光發熱,故而學習使想有所作為人愛不釋手,一生一世不厭其煩的竭誠求索真知卓見。

學習多寂寞孤獨,少嘈雜熱鬧,多傷神累腦,少嘻樂逍遙;學習因難而耗時費力,太多疑難問題使人難獲成就。所以,畏難者盡都偃旗息鼓地半途而廢,最後一面蜻蜓點水般的作秀搞笑,一面望而生畏地避而遠之。

學習只有一條光明正道可以走,那就是勤奮、誠實、刻苦、堅韌、用功,這條路是通向領取成功專利權大門的唯一捷徑。

千萬別誤以為學習得多了,自己骯髒貪慾的念頭就可以無限度地膨脹,就可以隨心所欲向世界巧取豪奪自己想要的一切,以此狂示旋耀自身無恥的「能耐」,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慾火燒身不知毀(悔),聰明又被聰明誤」。

「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地來,最後也將兩手空空著去」,所有一切,人人都「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這種說法過於悲觀,是一種主管認識的小腦逐漸向米粒狀萎縮的明顯症狀表現,它體現的是追求消極享樂的人生觀念,對人的生命起不到絲毫積極的促進作用。要知道,兩手空空來到這個世界的人們,不僅帶來了一顆可以為使世界變得更完美而堅強搏動的心,而且還帶來了為實現美好心願擔當保駕護航重任的無窮智慧,更其重要的,人們還帶來了超乎尋常的學習慾望和學習能力,通過不同程度的學習,人們掌握了不同程度的知識才能,從而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同程度地出了力,添了光,加了彩,心靈和精神世界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淨化,這一切都成了人們留給世界的無價財富,生活沃野上從此留下了人們一面學習,一面求索,一面拼搏奮鬥,一面進取奉獻的閃光足跡。這一切足以說明:

「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地來,最後也將兩手空空地去」、「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悲觀濫調,最終只能成為人人眄視和遺棄的笑柄。

生活中,現成的物質享受不一定就是現成的幸福,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不求上進,那不叫人,只能叫行屍走肉的一具軀殼。

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是人間最寶貴的財富,是再多金錢也買不到的無價之寶,它就象寂寞沙漠中滋滋流淌著永遠不會枯竭乾涸的一股甜美清泉,滋潤著一片片美麗人生生活的絢麗風景。

善於學習的人總是在夜深人靜時還在獨自掌燈苦讀,那燈是夜空中最明亮的一顆星星,白天卻變成了透視洞穿熔燬生活苦難的火眼金睛。

學習知識要靠一點一滴地長期用功用心積累才會見成效。走馬觀花別看學得飛快,其實那才叫費力不討好,那樣做無異於等於白把大好時光用作交付多走人生彎路的過路費。

學習才能優化生命,這是人類生活鐵定了的真理,若世上真有三頭六臂的人,也休想打破它。

諸法無我的我是什麼意思,佛教的「諸法無我」是什麼意思

淺一點和你說,深說我也不懂。我 有主宰 自在 恆長的意思。一般眾生都認為自己的身心當中有一個能支配人事的主體,這就是佛法中常說的我執,即認為有個 我 的執著。這種執著是眾生迷惑時產生的錯覺,為什麼說是錯覺?因為這個 我 根本就不能主宰 自在,不能永恆支配人事。比如自己的身體,誰不想年年十八?然卻日日...

「無我」是什麼意思?舉例說明

一 無我相 不要有貢高我慢,不要有為自己打算的心。二 無人相 不要妨礙或障礙他人,凡對人不利的事都不要做。三 無眾生相 視萬物為一體。第一種無我相 人可以通過宗教的行持,達到某種程度的經驗,他會瞭解到那個平常經驗的 我 實際上只是一個虛幻的東西,主觀或永恆的我原本是不存在的 它的存在只是因為身體的感...

空亡到底是什麼意思空亡是什麼意思

1.白死。2.亦作 空忘 空房 古代用干支紀日,十干配十二支,所餘二支,謂之 空亡 又稱孤虛。迷信的人說是凶辰。3.術數用語。指所求不應 貧賤夭亡的凶佔。無極裡,有一部分能量可以動的,動了之後就生出了太極,然後繼續變成萬物。也就是說,太極是運動之後的無極,太極是動的,但在太極的裡面,還有極其微少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