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犯錯後,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2021-05-02 15:12:33 字數 4818 閱讀 4875

1樓:唒扼

前幾天,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偶然間提到批評孩子的問題,沒想到,話題一挑開,許多家長開始抱怨不斷,有的家長說:「現在的孩子真難管,犯了錯誤,你批評他,他根本就不理會你那一套。」有的家長說:

「他甚至會惡語相向,好像犯錯誤的是我們。」

聽到家長這樣議論,老師微笑著對他們說:「你們沒想過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嗎?」

「啥?孩子犯了錯,難道還不能讓我們當家長的說他幾句?」一位家長氣憤地說。

「當然,批評孩子是對的,但是,你們在批評孩子時,嘮叨個沒完,甚至翻出那些『陳年舊賬』呢?」老師繼續微笑著問道。這個問題一提出,教室裡立即鴉雀無聲。

稍後,一位家長率先打破沉默,說:「老師,你說的問題在我身上確實存在,可是,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長記性』啊!」

「錯,『翻舊賬』恰是批評孩子的大忌!」

老師說:「許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的錯誤時,最不可取的就是翻舊賬,這樣做,只會讓你的談話缺少中心,不僅不能提高孩子對這件事的認識,還會讓孩子對家長的批評心不在焉。」

一、就事論事,不翻舊賬。做錯的事已經批評過了就應該『結案』了,不要老是記著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讓孩子覺得他在父母面前永遠無法翻身。孩子正處在學習做人的過程中,父母要原諒孩子的過錯。

二、先褒後貶,獎懲結合。當我們動怒時,常常會急於讓孩子認錯,會直接針對孩子所做的錯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實不是從小到大都只做錯事,必定還有許多可取之處,如果我們只針對眼前的錯事而忽略了他的優點,就很容易讓孩子覺得父母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為。

所以,在我們批評孩子時,應先對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給予肯定,然後再反映出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讓孩子知道家長並不是光把眼睛盯著他的錯處,做得好的地方同樣看得見。

三、用『親密接觸』化解冰冷的批評。在批評孩子時,可以摟著他的肩膀說話,或拉著他的手講道理給他聽。我們都知道忠言逆耳,所以當你們實在需要責備他時,我們應該用眼睛正視孩子,一邊說著指責他的話,一邊身體部分要有接觸,這樣就能夠達到恩威並用的效果。

四、批評是愛,感情依舊。批評過後,父母不要一直板著臉說話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來打算和孩子一起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錯事為理由不帶孩子出去。

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了事應該受到批評,但父母不會因為他做了錯事就不愛他,而是希望他更茁壯成長起來。」

老師的話說完了,許多家長都露出了讚許的表情。幾秒鐘後,教室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2樓:咩小胖育兒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的教育重點是讓孩子知錯改錯。

3樓:吳老師餐桌育兒學

孩子犯錯了怎麼教育?重要的不是批評,而是要善於把孩子的每一次錯誤,變成一次成長的機會。

孩子犯錯後,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4樓:鄭慧東律師

但是打完孩子之後,也應該要注意不要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畢竟孩子感受到了肉體痛苦之後,他對我們的信任感也就會確實。如果長時間積累下去,那很有可能信任感覺就會越來越差,所以應該給予適當的鼓勵。

鼓勵對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家長的鼓勵方式都不太一樣,在打完孩子之後,有些家長是抱著孩子哭,因為這個錯誤自己也有份,所以不應該這麼嚴厲的打孩子。有的家長是鼓勵孩子走出這個錯誤,讓孩子認清楚正確的行為應該怎麼做,而這些鼓勵就能夠讓孩子有效的改正錯誤。

5樓:小議百科雜談

像朋友一樣溝通。家長應該像朋友一樣與孩子溝通,孩子才會聽進去,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6樓:說教育

家長應該有耐心的教育,因為有一些事情孩子並不知道對錯他犯錯可能是因為不瞭解,所以家長要有耐心。

7樓:半夢半醒

讓孩子自己說出來錯在哪了,是否知道了錯誤,最好不要體罰孩子,要合理教育。

8樓:我給你寫信

可以先讓孩子去進行反省一下,然後先讓孩子自己去說自己到底錯在了**,然後家長可以補充或者糾正,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並造成了哪些影響,並給予正確的教育引導。

孩子犯錯了,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9樓:咩小胖育兒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的教育重點是讓孩子知錯改錯。

10樓:吳老師餐桌育兒學

孩子犯錯了怎麼教育?重要的不是批評,而是要善於把孩子的每一次錯誤,變成一次成長的機會。

孩子犯錯家長應該怎麼做?正確的教育方式是什麼?

11樓:花媽育兒觀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孩子,看孩子所做的事情,就會發現孩子所做的事情是情有可原的,犯錯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家長就會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孩子,就不會打罵和責備孩子,孩子就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孩子未來的人生就可能發生改變。

一、孩子犯錯不一定是錯

有些父母們覺得自己的孩子總是犯錯,其實父母眼中孩子所犯的錯誤不一定是錯。

同事小江有一天下班以後感覺身體有些不舒服,回到家之後就一頭紮在床上連話也懶得說。小江剛在床上躺了一會兒,就聽見客廳裡啪的一聲,好像是什麼東西摔在地上碎了的聲音。小江急忙來到客廳,就見五歲的女兒蘭蘭呆呆的看著地上,地上滿是杯子的碎瓷片。

小江非常生氣,女兒蘭蘭總喜歡玩家中的杯子,說了多少次也不聽,地上的杯子肯定是她打碎的。小江剛要訓斥女兒,蘭蘭怯生生地抬起頭來對媽媽說,媽媽累了,我想給媽媽倒杯水,可是杯子掉了,摔碎了。聽完女兒的話,小江又看了看地上,發現地面上有大片的水漬,知道誤會了女兒。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家長都和小江一樣,看到孩子犯的錯就會先入為主,認為孩子是故意的,但是,如果家長多聽聽孩子的話,就會發現事實和我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小江的女兒蘭蘭之所以摔壞杯子,是因為孩子的年齡小,倒水這件事情對於她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算不上是錯。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父母們看到的的錯誤其實是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造成的,或者是孩子由於自身的能力有限而造成的,這些都不是錯。

二、孩子犯錯後家長的處理方式

孩子犯錯後家長們的處理方式有很多種,有的家長會呵斥打罵孩子,有的家長會對孩子冷嘲熱諷,有的家長會通過其他方式懲罰孩子,也有的家長會問明孩子犯錯的原因,並積極地採取措施應對。在對待孩子犯錯這個問題上,孟母的做法就非常好,值得家長們學習。

孟子小時候不喜歡讀書學習,經常逃學。這一天,孟子又逃學了,回到家中的時候,孟母正在家中織布。孟母發現孟子逃學後並沒有責怪他,也沒有訓斥他,只是默默的弄斷了織布上面的梭子,將馬上就要織好的布毀掉了。

孟子不明其義,忙問母親為何如此。

孟母對孟子說,你讀書和我織布是一樣的道理,我織布要從一根一根的線開始織起,一寸一寸的累積才能夠織成一匹完整的布,布只有織成完整的一匹才能夠用,否則就會成為廢物,什麼也做不成。你讀書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恆心,不能堅持,經常逃學,就會像我織的布一樣,無法成才。孟子聽完母親的話後猛然頓悟,從此之後孟子刻苦學習,再也沒有逃過學,後來成為一代大家。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的孟母發現孟子逃學以後,不是對他啟發教育,循循善誘,而是對孟子呵斥責打,冷嘲熱諷,又會導致什麼後果呢?首先孟子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識,不知道錯誤的嚴重性。其次,因為學習受到責打,受到懲罰,受到語言暴力,可能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就不會有後來的一代大儒,一代大家。

因此,即使孩子真正犯了錯識,家長也要慎重對待,處理方式不同所引起的後果會有很大的差別。為人父母者應向孟母學習,當孩子犯獵後,要啟發教育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誤,知道自已錯在哪,認識到後果的嚴重性,孩子以後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三、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高度

當一個孩子犯錯後,家長的態度對於孩子非常重要。

如果一個孩子犯錯後,對孩子不問緣由,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打罵,孩子並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會因為父母的打罵而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有的父母在孩子犯錯後,對孩子冷嘲熱諷,質疑孩子的能力,孩子也會因此對自己產生懷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因為自己很笨。還有的父母在孩子成績差的時候,會通過限制其他的權利來懲罰孩子,例如減少零花錢,不許看電視等等,孩子會因此厭煩讓他受到懲罰的學習,會厭學,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好。

如果一個孩子犯錯後,家長採取的是消極、惡劣的態度,對孩子不會有好的影響,還會起到負面作用,會讓孩子越來越偏離正道,孩子的路會越走越窄,孩子的未來可以預見,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和出息。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犯錯後,家長的態度積極、和善,和顏悅色對待孩子,並且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孩子會覺得非常愧疚,就會迷途知返,回到正道上來,並且之後的路會越走越順暢,越走越寬廣,孩子會有一個好的未來,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由此可見,當孩子犯錯後,家長對於孩子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高度。

四、換個角度看孩子就是拯救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換一個角度看孩子,就會發現犯錯誤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次成長的機會,也是一個鍛鍊孩子的機會。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的態度至關重要。如果家長的態度非常惡劣,孩子就會失去成長的機會,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成為一個庸才,甚至會走入歧途。如果家長的態度積極和善,孩子會利用錯誤的機會得到成長,孩子會越來越優秀,越來越上進,孩子的未來和前途不可限量。

12樓:戲娛樂

孩子犯錯,不要總是去責怪。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有時候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並不知道是錯的,做錯之後,只有讓家長去解釋。孩子的成長,是家長帶領的。

13樓:旺仔小褲頭

家長要教育引導讓孩子明白錯誤。家長在教育的時候要注意方式,不能採用暴力教育,要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自己明白自己錯了,明白錯在了**。

14樓:鎖玥

家長應該耐心和孩子溝通,找出孩子犯錯誤的根本原因,去引導孩子向正確的方向發展,不要總是對孩子發脾氣

15樓:撒哈拉的海豚

孩子犯錯,家長應該正視孩子所犯的錯誤,瞭解犯錯的原因,幫助孩子避免下次再犯同類的錯誤。當孩子犯錯誤以後,正確的方法是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就開始教訓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可以回家以後給他詳細講解明白。

孩子犯錯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犯錯了家長該怎樣教育

正確引導教育就可以了,不贊成這種偏激方式。人生的旅途,山高海闊,天涯路遠 而渺小的我們總是容易迷失,以至於做出錯誤的選擇,但無論怎樣的錯誤,只要勇於承擔和改正,就不算太糟。佛家有云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無論我們走多遠,錯多少,只要肯回頭,就總會有更好的出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況且犯錯 是漫長人生中...

如果孩子犯錯家長該怎麼教育,孩子犯錯家長該如何教育

正確的教育方式不是逼迫,而是讓孩子 知錯 家長教育孩子也一樣,需要理解,需要耐心,需要科學有效的方法,以讓孩子發自內心地知錯 認同,自覺自願地改正,更好地前行。1 讓孩子知錯。孩子犯錯後大多數家長都會先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一通,然後在逼迫孩子道歉,要知道對於年齡稍小的孩子來說,他們是分不清是非觀念的,...

孩子犯錯後,怎樣讓孩子知錯就改,孩子犯錯以後該怎麼教育?

當父母對孩子犯了錯,一定要放下家長的架子向孩子承認錯誤,這不僅不會破壞父母的威信,反而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和尊重從而更加信任父母,並學會承擔與自尊。孩子往往比父母更寬容,他們要的只是父母的一個態度而已。孩子犯錯以後該怎麼教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的教育重點是讓孩子知錯改錯。孩子犯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