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生平和代表作,辛棄疾的代表作品

2021-05-04 11:34:40 字數 5213 閱讀 8502

1樓:匿名使用者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比陸游小十五歲,出生時北方久已淪陷於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贊雖在金國任職,卻一直希望有機會「投釁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並常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美芹十論》),同時,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女真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於辛棄疾是在金人統治下的北方長大的,他也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規蹈矩的傳統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在其後方的漢族人民由於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參加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當金人內部矛盾爆發,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

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訊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辛棄疾驚人的勇敢和果斷,使他名重一時,「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洪邁《稼軒記》).宋高宗便任命他為江陰籤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時他才二十三歲.

辛棄疾初來南方,對朝廷的怯懦和畏縮並不瞭解,加上宋高宗趙構曾讚許過他的英勇行為,不久後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現出想要恢復失地、報仇雪恥的銳氣,所以在他南宋任職的前一時期中,曾熱情洋溢地寫了不少有關抗金北伐的建議,像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儘管這些建議書在當時深受人們稱讚,廣為傳誦,但已經不願意再打仗的朝廷卻反映冷淡,只是對辛棄疾在建議書中所表現出的實際才幹很感興趣,於是先後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擔任轉運使、安撫使一類重要的地方官職,去治理荒政、整頓治安.這顯然與辛棄疾的理想大相徑庭,雖然他乾得很出色,但由於深感歲月流馳、人生短暫而壯志難酬,內心卻越來越感到壓抑和痛苦。

2樓:可愛蘿莉多的

最經典的兩句是:醉裡挑燈看劍,夢迴號角連營

辛棄疾的代表作品

3樓:中華詩詞誦

辛棄疾田園風代表詞作!且看一代鐵血戰士如何玩轉農村生活

4樓:芙瑞雅

1、《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7,一夜魚龍舞。

白話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2、《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白話譯文:

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

現在嚐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3、《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白話譯文:

鬱孤臺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夕陽西下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裡傳來鷓鴣的鳴叫聲。

4、《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白話譯文:

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5、《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7。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1,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白話譯文:

江山千古依舊,割據的英雄孫仲謀,卻已無處尋覓。無論繁華的舞榭歌臺,還是英雄的流風餘韻,總被無情風雨吹打而去。那斜陽中望見的草樹,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們說寄奴曾經居住。

遙想當年,他指揮著強勁精良的兵馬,氣吞驕虜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麼輕率魯莽,想建立不朽戰功封狠居胥,卻落得倉皇逃命,北望追兵淚下無數。還記得四十三年前,我戰鬥在硝煙瀰漫的揚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燾的行宮下,神鴉叫聲應和著喧鬧的社鼓。

有誰會來尋問,廉頗將軍年紀已老,他的身體是否強健如故?

5樓:

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明代楊慎在《詞品》中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

2、《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此詞通篇三問三答,互相呼應,感愴雄壯,意境高遠。

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陳廷焯《雲韶集》:「字字跳擲而出,『沙場』五字,起一片秋聲,沉雄悲壯,凌轢千古。」

梁啟超《藝蘅館詞選》:「無限感慨,哀同甫亦自哀也。」

4《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辛棄疾詞選》:這是稼軒早期詞中最負盛名的一篇,藝術上也漸趨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壯中見悲,力主沉鬱頓挫。

5《摸魚兒》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⑽,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以太白詩法,寫忠愛之忱,宛轉怨慕,盡態極妍。

6樓:王大前

代表作品:《青玉案·元夕》《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清平樂·村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等。

人物簡介:辛棄疾(2023年5月28日-2023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

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生平: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守之策。

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2023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

後贈少師,諡號「忠敏」。

評價:劉克莊《辛稼軒集序》說:「公所作,大聲鞺鞳(tāng tà),小聲鏗鍧(kēng hōng),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

其穠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

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並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

成就: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並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

在文學創作方面,他不像陸游喜歡寫作詩歌尤其是格式嚴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詞這一更宜於表達激盪多變的情緒的體裁。

7樓:匿名使用者

辛棄疾作品列表(1140-1207)

水龍吟(楚天千里) 太常引(一輪秋影) 菩薩蠻(鬱孤臺下)感皇恩(七十古來稀) 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 滿江紅(過眼溪山)摸魚兒(更能消幾番) 木蘭花慢(漢中開漢業) 沁園春(三徑初成)祝英臺近(寶釵分) 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 蝶戀花(何物能令公喜)水龍吟(渡江天馬) 千年調(卮酒向人時) 清平樂(繞床飢鼠)醜奴兒(少年不識) 醜奴兒近(千峰雲起) 鷓鴣天(枕簟西堂)清平樂(連雲松竹) 八聲甘州(故將軍吟罷) 鷓鴣天(唱徹陽關)青玉案(東風夜放) 清平樂(茅簷低小) 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賀新郎(老大那堪說) 破陣子(醉裡挑燈) 鵲橋仙(松岡避暑)西江月(明月別枝) 鷓鴣天(陌上柔桑) 水龍吟(舉頭西北)沁園春(疊嶂西馳) 沁園春(杯汝前來)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鷓鴣天(壯歲旌旗) 粉蝶兒(昨日春如) 賀新郎(綠樹聽鵜鴃)滿江紅(倦客新豐) 滿江紅(家住江南) 浣溪沙(北隴田高)鷓鴣天(秋水長廊) 水調歌頭(四座且勿語) 西江月(醉裡且貪)永遇樂(千古江山) 南鄉子(何處望神州) 生查子(悠悠萬世功)

8樓:匿名使用者

水龍吟(楚天千里) 太常引(一輪秋影) 菩薩蠻(鬱孤臺下)感皇恩(七十古來稀) 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 滿江紅(過眼溪山)摸魚兒(更能消幾番) 木蘭花慢(漢中開漢業) 沁園春(三徑初成)祝英臺近(寶釵分) 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 蝶戀花(何物能令公喜)水龍吟(渡江天馬) 千年調(卮酒向人時) 清平樂(繞床飢鼠)醜奴兒(少年不識) 醜奴兒近(千峰雲起) 鷓鴣天(枕簟西堂)清平樂(連雲松竹) 八聲甘州(故將軍吟罷) 鷓鴣天(唱徹陽關)青玉案(東風夜放) 清平樂(茅簷低小) 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賀新郎(老大那堪說) 破陣子(醉裡挑燈) 鵲橋仙(松岡避暑)西江月(明月別枝) 鷓鴣天(陌上柔桑) 水龍吟(舉頭西北)沁園春(疊嶂西馳) 沁園春(杯汝前來)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鷓鴣天(壯歲旌旗) 粉蝶兒(昨日春如) 賀新郎(綠樹聽鵜鴃)滿江紅(倦客新豐) 滿江紅(家住江南) 浣溪沙(北隴田高)鷓鴣天(秋水長廊) 水調歌頭(四座且勿語) 西江月(醉裡且貪)永遇樂(千古江山) 南鄉子(何處望神州) 生查子(悠悠萬世功)

辛棄疾簡介,辛棄疾的生平簡介

辛棄疾 1140年5月28日 1207年10月3日 南宋豪放派詞人 將領,有 詞中之龍 之稱。與蘇軾合稱 蘇辛 與李清照並稱 濟南二安 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 報國雪恥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種燕趙...

辛棄疾的生平,詳細一些的,辛棄疾的生平資料,詳細一些的

辛棄疾生平簡介 辛棄疾 1140年5月28日 1207年10月3日 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人。南宋豪放派詞人 將領,有 詞中之龍 之稱。與蘇軾合稱 蘇辛 與李清照並稱 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於金國,早年與党懷英齊名北方,號稱 辛黨 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抗金歸宋,獻 美芹十論 ...

杏林子的代表作是杏林子的生平和事蹟

1969年 遙遠的路 合著 集 1976年 喜樂年年 1977年 生之歌 1979年 杏林小記 1981年 生命頌 1982年 誰之過 另一種愛情 1983年 凱歌集 皓皓長安月 牧羊兒 于右任的故事 1984年 大地注 生命注 1985年 我們 重入紅塵 母親的臉 1986年 行到水窮處 種種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