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來歷日記評語,清明節的來歷日記15o個字

2021-06-17 18:15:10 字數 2268 閱讀 1658

1樓:最強大腦花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習俗,農曆3月初的天氣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時候,適合人們開展各類活動,包括踏青出遊,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節日也在這個時候。早期的清明節並沒有祭掃的功能,清明節的活動內容與3月初的其它節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曆制定的歷法,本身並非節日。清明恰好在農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節日上巳節、寒食節重疊,久而久之清明也成為了春季節日的一部分。

至於清明祭祖的風俗,有一種說法認為與農曆三月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傳說是因為春秋時晉文公為了紀念大臣介之推而設。朱旭強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後人附會的說法,就像將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塊兒那樣。寒食節的來歷與古代取火困難有關,一旦得到火種便要儲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保留著在屋子裡設火塘的風俗。

而寒食節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人們在那幾天要替換新的火種,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節本身和祭掃並無關係。

清明節的來歷日記15o個字

清明節的來歷日記390字

2樓:

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選我吧!!!

你刪一些就行了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300字

3樓:集權與裂變

晉國有人慾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飢寒交迫之際,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後他安然回國,當上國君,並勤政愛民。

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當上了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並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卻忘了介之推,他經旁人提醒,才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可是,介之推和母親到深山隱居。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

可是,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揹著母親的屍體。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

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

第二年,晉文公與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們發現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圍成圈兒戴在頭上,並將楊柳插在門外以示紀念,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清明節。

4樓:汗死啊

清明節,我、媽媽和姑姑一起去掃墓。

一路上,我看到許多人捧著素淨的花兒走在通往墓地的大路上。媽媽問我:「清明節你會想起哪一首詩呢?

」我眼珠骨碌一轉,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媽媽又問我:「那你知道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嗎?」我想了好半天也沒想出來,媽媽說:

「清明時節細雨綿綿,路上的行人悲痛欲絕,像丟了魂似的。想問**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指著遠處的杏花村。」

到了墓地,我們來到已死去 11年的外婆墓碑面前。看到外婆的**,我心如刀割,因為我沒見過,我把媽媽和姑姑疊的金山、黃冠拿出來,用打火機把它們點燃,再撿來一根樹枝慢慢翻動它們,直到它們完全化為灰燼。我問媽媽:

「外婆真能收到這些東西嗎?」媽媽笑著說:「這只是我們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我望著**上的外婆,心理默默地說:「外婆,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您就放心吧!」

5樓:怪物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 清明節掃墓

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 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

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

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是一週的,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重要的節氣,0到7分身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顧耀強中筒

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的來歷30字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 行清節 三月節 祭祖節等,節期在 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 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 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

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的來歷與習俗。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 行清節 三月節 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1 2 3 4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

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的來歷與習俗。

節日起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 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圖 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 墓祭 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