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2022-07-29 07:50:28 字數 5685 閱讀 1860

1樓:茆言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諸葛草廬中門聯:淡泊以明志 寧靜而致遠 此聯出自第37回二顧草廬中。劉、關、張三人跟童子進諸葛草廬,至中門,劉備見門上大書一聯。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通過此聯揭示了諸葛亮的高尚德操。

諸葛亮的《誡子書》中有這樣兩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本來是排閥句,**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來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諸葛草廬的門聯。

但它仍然還是排偶句而非對偶句,幹仄極不和諧。

2樓:匿名使用者

非淡泊無以明志,(唯寧靜得以致遠)

3樓:世界風薄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4樓:抄念瑤

非寧靜無以致遠 加油哦!!!這可是名句!背不出來,要好好檢討!再問你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

答案:不教胡馬度陰山

5樓:龍山泉北極熊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在小學四年級學過)

6樓:匿名使用者

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說的.

完了,答案沒人家的詳細,分掙不到了

7樓:

非寧靜無以致遠.我垂死掙扎-_-

8樓:匿名使用者

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10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內心恬淡,不慕名利,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12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如果不內心坦闊,不慕名利就無法明確志向,不寧靜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才能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有兩個回答,你們可以任選一個。第一個回答: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的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第二個回答:不拋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摒棄雜念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淡泊名利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干擾靜下心來無法實現遠大目標。

16樓:匿名使用者

不恬靜寡慾就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就不能完成遠大目標

啦啦啦 德瑪西亞

德瑪西亞之力

17樓:匿名使用者

不內心恬淡不慕名利就無法達到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18樓:匿名使用者

內心不恬淡,沒辦法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沒辦法達到遠大目標

19樓:星星莎糖

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出自諸葛亮寫給八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望參考!(^-^)

20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

21樓:匿名使用者

不怕困難,勇敢前進,堅持努力就會成功。以前目標很接近繼續向前。

22樓:匿名使用者

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23樓:不見了

不能淡泊自守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臨近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24樓:0蘇堤春曉

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 5

25樓:匿名使用者

在挫敗時應該停下前進的步伐去思考失敗的原因,找到解決方法繼續前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26樓:匿名使用者

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7樓:權嘉言字沙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28樓:心有所雨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29樓:新向日葵

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30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的《誡子書》中有這樣兩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的《誡子書》

中國的知識分子向來重視精神修養。諸葛亮在《誡子書》的開篇便諄諄告誡他的子弟,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慾,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這篇短文中,「淡泊」、「寧靜」的氣息處處瀰漫。

然而,我們如果從《誡子書》中讀出超然的、非功利的人生態度來,願意將「淡泊」、「寧靜」作為座右銘,以此安放自己的靈魂,做一個精神上的自養自足者,這可是諸葛亮《誡子書》的原意?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顯然,「淡泊」、「寧靜」是「明志」、「致遠」的必要條件,而「明志」、「致遠」則是「淡泊」、「寧靜」的最終目標。諸葛亮在「書」中強調:「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就是說,立志於學、靜心求學是手段和過程;養成學問、增長才幹才是目的。那麼增長才幹又是為了什麼呢?瞭解我國曆史議價的朋友都知道,中國知識分子提倡的修復,作為內在道德實踐與出世的宗教家所講究的修養之不同就在於其強烈的入世精神。

諸葛亮自不例外。《誡子書》所談之養心修身學問是有明確的終極指向的,那就是「接世」——為世所用,有用於世!就是對國家、對社會有所益處。

這就是諸葛亮的「寧靜」、「致遠」所要告訴我們的全部意義!

諸葛亮當年「躬耕於南陽,苟全生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可謂「淡泊」、「寧靜」之極。然而,其心憂國家,有澄清天下之志,併為此做了長期的不懈努力,讓雄才大略的劉備生出「猶魚之有水」之感;助劉備聯孫權抗曹操,成就帝業;輔劉禪勵精圖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諸葛亮一生對「致遠」的執著

你好,本題已解答,如果滿意

請點右下角「採納答案」。

31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32樓:梅花三弄

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

33樓:匿名使用者

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34樓:匿名使用者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中的無以是什麼意思

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 誡子書 諸葛草廬中門聯 淡泊以明志 寧靜而致遠 此聯出自第37回二顧草廬中。劉 關 張三人跟童子進諸葛草廬,至中門,劉備見門上大書一聯。其大意是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 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意思是什麼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什麼意思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語出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 誡子書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散文家 書法家 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什麼意思?需翻譯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原句是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意思是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這句話出自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的 誡子書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