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和湯圓一樣嗎

2022-08-09 00:45:36 字數 5418 閱讀 7629

1樓:不搭啊

元宵和湯圓不一樣,兩者製作方法和口感都不同。

南方人做湯圓時,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北方人做「元宵」,先把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幹糯米粉的蘿筐裡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末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

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

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2樓:太陽的糾結

不一樣據介紹,元宵和湯圓的製作工藝不同。簡單來說,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以糯米粉或其他糯性粉為主要原料,經和麵,新增或不新增餡料,如果新增餡料,湯圓是用和好的面將餡「包」起來做成圓球形,而元宵是將餡料加工成型後,通過手工或者機械方式,使浸水後的餡料在生糯米粉中反覆「滾」粘成圓球形。

其次是口味不同。湯圓的餡甜、鹹、葷、素都有;元宵餡多為豆沙、芝麻、山楂等種類。

此外是食用方法不同。湯圓煮時,湯比較清亮,皮面潤滑,餡流動性好,湯圓多為煮食;元宵煮時湯容易渾濁,但其皮面鬆軟,可採用煮、炸、煎、蒸、烤等多種方法食用。

食品專家還介紹說,兩者的儲存方法也不同。湯圓多需經過速凍工藝,產品溫度低於零下18攝氏度,需要冷凍儲存,保質期一般在三個月以上,冷凍後湯圓味道變化不大;元宵外層的幹糯米粉容易吸水,冷藏後味道會變,因此元宵多為現做現賣,保質期多為三兩天。

摘自《食品專家介紹元宵和湯圓的區別

》新華網

3樓:南方健康

元宵和湯圓有什麼區別?

4樓:生迎海

不一樣的,一般湯圓只能煮吃元宵可以油炸。

5樓:壽無疆見所未見

都是一樣的,元宵就是湯圓,望採納

元宵和湯圓一樣嗎

6樓:匿名使用者

元宵和湯圓是不一樣的。

1.元宵

元宵的口感比較單一,除了甜味沒有其他任何味道,並且元宵的餡料也是比較簡單的,比較常見的只有只放芝麻一種餡料,當然還有桂花或豆沙這兩種甜口味的食材作為餡料。所以,甜味是元宵獨有的味道。

2.湯圓

湯圓也有甜的,但是湯圓不僅限與甜味,也有很多鹹的湯圓,也有很多葷食作為餡料的湯圓、更有以素菜為餡料的湯圓,並且隨著人們對美食的不斷研究,很多人會用水果作為湯圓的餡料,吃起來口感獨特,可供各種口味美食愛好者挑選。

總結一下,湯圓有與元宵一樣的甜味,還有鹹、葷、素的餡料的湯圓,所以從味道上大家就比較好區別湯圓與元宵了吧。

7樓:匿名使用者

元宵、湯糰是兩回事。可以說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我見過機器做元宵的操作過程。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

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裡,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機器就「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南方的湯糰(北京人按四川習慣叫做湯圓)做法完全不同,倒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麵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裡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

湯糰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包湯糰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麵杖。溼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

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糰。做得好的湯糰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糰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儲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

現在有了速凍工藝,湯糰才出現在商店裡。

南方的湯糰有多種「流派」,現在最出名的是寧波的「黑洋酥」湯糰。所謂「黑洋酥」就是豬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豬油不是熬出來的純油,要用取自豬肚子裡的原塊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網膜後用手工擠壓、揉搓它,再一點一點地摻入黑芝麻粉。

這東西從現代保健觀點看是絕對的糟粕,可吃起來口感極佳:滑糯軟燙,值得一試。

湯糰越軟、滑越好,所以對糯米原料很講究。要選粘性特強的品種。加工工藝上也有說法,要用「水磨粉」。

就是說,把糯米粒用水泡過後,連水帶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漿那樣),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紗布袋吊起來瀝乾,可以冷藏三四天(時間長了會發酸)。可見,好的湯糰很難工業化生產出來,這又是它與元宵不同的一個特點。

8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9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正解

一般元宵是滾粉出來的,小一點,口感硬,還可以油炸,北方人比較喜歡

湯圓是包出來的,大一些,口感糯,南方人吃得多

10樓:

元宵和湯圓是一樣的嗎今天才知道它們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啦

11樓:南方健康

元宵和湯圓有什麼區別?

12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製做方法不一樣。

用料基本都是一樣的

元宵的餡是滾的:先做好餡,然後把面一層層粘上去湯圓的餡是包的:和好面,把餡包進面中,搓圓。

口味上,元宵稍硬一些,湯圓稍軟一些而已

元宵和湯圓一樣嗎?

13樓:匿名使用者

除去製造工藝,一個是搖,一個是包的區別以外,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還有兩大區別。一是餡料不同,北方多以白糖,山楂,黑芝麻等等甜薪為主,相對單一。而南方除了黑芝麻,花生這種傳統餡料,又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入餡,特別是榴蓮味的,真是見仁見智了。

還有的地方有鹹味的,這些都超出了我們北方人的想象。二是外皮不同,北方的元宵皮是江米麵的,比較散,所以需要搖。

而南方的外皮以糯米麵為主,肯定新增了其它配料和特殊工藝,所以居然會有透明的。

14樓:惠風英代靈

第一,北方一般稱之為元宵,而南方叫湯圓。

第二,元宵個大,湯圓個小。

第三,南方的湯圓是用糯米粉加水和成麵糰以後再加餡包制而成,而北方的元宵是直接用糯米粉一層一層包裹起來的:先把切成小方塊的餡料蘸水,放到特製的機器裡面,加乾的糯米粉滾,然後再蘸水,再放回去滾...就是這樣一遍一遍的滾制而成。

第四個,因為製作上的區別,所以在儲存上面也有區別,南方的湯圓,儲存時間相對元宵要長一些,還可以凍起來;而元宵最好是現做現吃,因為乾的糯米粉很容易吸水,所以容易潮解變質,不宜久放!

15樓:南方健康

元宵和湯圓有什麼區別?

16樓:

元宵和湯圓是一樣的嗎今天才知道它們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啦

17樓:折項蒲詩蘭

用料一樣 但是做法、吃法不一樣的 湯圓是把糯米麵和成麵糰包裹餡料柔園煮著吃 元宵則是把餡料製成塊狀放在可以滾動的容器裡 容器裡同時放入糯米麵多次放少許水容器滾動使餡料快上沾上糯米麵成圓球狀即可上油鍋炸成金黃色食用

18樓:禚靜慧葉朋

湯圓是南方的叫法,元宵是北方的叫法。湯圓的皮一般會比元宵的厚。無論你是吃元宵還是湯圓,我也祝你元宵節快樂!

19樓:篤元修渾鶯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是,湯圓是用手包出來的,元宵是用籮搖出來的……下班回家吃湯圓嘍,大家元宵節快樂

20樓:常成揚戌

基本差不多吧,我們北方叫元宵,是吧一個切成方塊的餡料放到盛著糯米粉的大圓盒子裡不停的邊灑水邊晃,慢慢的就變成元宵了;南方的叫湯圓,他們是把切好的餡料用糯米和好的麵糰包起來捏好,就是湯圓了。我感覺湯圓更好吃暢姬扳肯殖廄幫詢爆墨,呵呵,滑滑的很軟糯。

21樓:飛鳥的

不一樣的。元宵是捏好的圓餡團用糯米粉搖出來的,湯圓是用和好的糯米麵包餡包出來的,兩種在質感和口感上不同,元宵粗糙有韌勁,而湯圓細膩光滑。

22樓:仁秀雲考寅

對於我們南方人而言

湯圓就是湯圓,而元宵是一個節日,鬧花燈,放河舟,猜燈謎等等。反正和湯圓是風和牛馬不相及

23樓:

不一樣 ,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搖出來的,口感也不一樣,元宵很硬,湯圓口感軟滑

24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主要是製做方法不一樣。

用料基本都是一樣的

元宵的餡是滾的:先做好餡,然後把面一層層粘上去湯圓的餡是包的:和好面,把餡包進面中,搓圓。

口味上,元宵稍硬一些,湯圓稍軟一些而已

在南方的叫湯圓,北方的叫元宵,做法口感也有些不同.元宵是先做好餡,再在蘸水,然後放在糯米粉裡一層一層滾出來的,口感比較勁道;湯圓是象做包子一樣,先和好糯米麵,在往裡面夾餡的,口感比較軟,現在超市裡買的一般都是湯圓.還有元宵一般都是清真的

煮元宵和煮湯圓的方法一樣嗎?若不一樣,煮法有什麼不同?散裝的

你好,煮元宵和煮湯圓的方法一樣的。元宵放冷凍室。元宵和湯圓區別 1.元宵和湯圓是一樣的嗎?元宵和湯圓不一樣。從製作工藝上來說,元宵是滾出來的,而湯圓是包出來的 用幹糯米粉搖出來的元宵,吃起來的口感元宵是勁道又鬆軟,湯圓是用糯米粉調好後包餡食用的,因此吃起來口感軟軟糯糯 而且元宵多為甜餡,湯圓則甜 鹹...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哪個好吃呢,湯圓和元宵什麼區別?

做法不同 吃法不同 餡料不同和儲存方式不同,他們都是中秋節人們的吃食,是傳統元宵節的習俗!只不過因為南北方文化差異吃的不同而已,兩者都挺好吃。滾元宵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先拌好元宵的餡料,處理好的元宵餡料,切成小塊。然後把餡塊放入一個比較大的容器裡,倒上江米粉,讓元宵滾起來,隨著互相撞擊,江米粉慢慢沾...

元宵湯圓搭配什麼好吃,元宵和湯圓的區別有什麼元宵湯圓哪個好吃

1 香蔥鹹湯 通常製作的糯米粉小元宵,用煮麵條的方法來煮出鹹味,吃起來感覺特殊。元宵軟而不糊,在湯裡配上香蔥 香菇 肉末 蔥花,吃起來感覺像湯糯米條似的別有風味。2 龍井湯 選取色澤淡綠,清香醇濃,口感細嫩,爽口不膩的菜綠元宵。先將龍井茶葉放入杯中,衝入適量開水浸泡兩分鐘,把茶汁瀝掉不用,再衝入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