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有多大呢,宇宙有多大

2022-09-27 15:55:27 字數 6766 閱讀 6910

1樓:宇宙大**

目前宇宙的半徑大概是465億光年,直徑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2樓:府士恩齋詩

整個宇宙到現在為止,其實還是不斷在膨脹、擴大當中,科學家已經用望遠鏡證明了這個觀點,他們觀察到許多星系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長,這代表整個宇宙還在擴充當中。而這個宇宙到底要擴充到什麼時候呢?幾乎可以講是無止盡的。

目前人類觀測到的宇宙半徑是130億光年,但我認為,我們的心量有多大,這個宇宙就有多大,我們的心量有多小,這個宇宙就有多小。這個宇宙是根據我們的想法而成就的,所以我們有多大的想法,這個宇宙就有多大。更貼切地說,宇宙是存在於我們的想法之中。

3樓:尾爽巴澤

累贅的不說,具天文射電望遠鏡發出的波所收到的光譜證明,目前觀測的宇宙範圍是222.2億光年,這個答案滿意嗎?

4樓:科學放映室

宇宙黑洞到底有多大?

5樓:宇宙探索飛船

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宇宙有多大?

6樓:呼阿優

整個宇宙的大小可能為無限大,但目前未有定論。不過有個值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範圍,這個值大約為930億光年。

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許多科學家認為,宇宙是由大約1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形成的。

宇宙大**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裡,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

擴充套件資料

宇宙的成分

宇宙的23%由完全不知道起源的暗物質組成,73%由暗能量構成。

宇宙這一真實的存在表明它必然存在自身的組織成分以及基本面貌,近年國內學者利用數理方法提出了一個體現宇宙成分量及之基本面的表示式:量項維物基,描繪了以空間…星分子原子粒子…聲熱光磁電力運動為核心的事物體系在宇宙結構層所起的關建作用。

顯示以空間…星分子原子粒子…聲熱光磁電力運動為體系的產物是形成宇宙物質和時空存在的基本要素。

7樓:司馬晟宇老師

宇宙的直徑現在大約是1560億光年以上。

宇宙(universe),泛指物質和時空。

現代宇宙學中的主流觀點認為宇宙的起源,是起源於一次大**,是在過去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狀態演變而來的,並經過不斷的膨脹達到的狀態,這種觀點被稱為宇宙大**理論或奇點大**理論,大**發出的光線,還在向外傳播。**產生的氣體和雲團,舞動著,旋轉著,聚整合胚胎時期的星系。

宇宙大**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裡,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

起初,無空間、時間,未知原因,空間開始暴漲式出現,振動使得物質誕生,這次大**的反應原理被物理學家們稱為量子物理。大**使空間擴張,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該理論的創始人之一是伽莫夫。

2023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理論,認為宇宙由大約1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形成。上世紀末,對ia超新星的觀測顯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因為宇宙可能大部分由暗能量組成。

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

8樓:宇宙大**

目前宇宙的半徑大概是465億光年,直徑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9樓:宇宙探索飛船

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10樓:大萬說

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

可觀測的宇宙年齡大約為138.2億年

11樓:鑫眾月白

到底宇宙有多大,科學家們也有眾多的說法,最主要被人們認可的就是哈勃望遠鏡提供給的資料,哈勃望遠鏡能夠接收到最遠大約900億光年以外的訊號,所以宇宙現在至少有900億光年大,並且它現在還在不斷的膨脹中,相信它比這個資料還要大!

12樓:候桂冼高昂

可見宇宙約為140億光年,但整個宇宙,估計目前沒人能說得準啦!

13樓:碩覺務秋靈

無邊無際的,儘管現代最大的無線電望遠鏡,已經能看到遠離我們數100萬萬光年的天體,但是仍然還沒有超出這個總星系範圍。我們到現在甚至連總星系有多大,它的邊緣在**,中心在**都還不知道

14樓:王拔沃爾雲

宇宙是無邊際的,因為從宇宙這個詞語的角度就定義了沒有邊際的廣末無垠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

15樓:宇宙大**

目前宇宙的半徑大概是465億光年,直徑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16樓:宇宙探索飛船

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17樓:科學放映室

宇宙黑洞到底有多大?

18樓:函美媛莊丁

宇宙的形狀:

宇宙的形狀現在還是未知的,但可大膽想象.有的人說宇宙其實是一個類似人的這樣一種生物的一個小細胞,而也有人說宇宙是一種擁有比人類更高智慧生物所製造出來的電腦的一個程式或是一個小小的原件,或者宇宙是無形的,它時刻都在變化著...

總之宇宙的形狀是人類一個未解的一個心鎖。科學家推算宇宙直徑大約有300億光年。(1光年=9454254955488千米)

19樓:濮筠京大

宇宙是浩瀚無垠的。人們通常討論的「宇宙究竟有多大」,說的是可見宇宙。整個宇宙要比可見宇宙大得多。

由於宇宙十分龐大,它的範圍已經不是幾千米、幾十千米甚至幾億千米可以度量的。天文學家測量宇宙的大小是用「光年」這把「尺子」,即光在一年裡所走的路程,大約為9.7萬億千米(光速為每秒30

萬千米)。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銀河系之外的星系,有的距離我們有幾十億光年。最近發現的類星體是我們目前所能觀測到的宇宙邊緣,與我們

相距100億~200億光年

,它們是迄今所知的最遙遠的天體

宇宙到底有多大?

20樓:

答:我們所在的宇宙,巨大無比,到底有多大呢?

我們從小到大,描述下宇宙的尺度。

首先是地球,我們居住的母星,直徑是1.33萬公里,周長略大於4萬公里,按普通汽車100公里/小時算,400小時可以沿赤道開一圈,每天開10個小時,大約要一個多月就可以環球旅行。

第二是地球所在的太陽系, 地球到太陽的記錄約是1.5億公里(由於有近日點和遠日點,這個距離時刻在變化),最遠的行星海王星,離太陽約是45億公里,這個距離已經很難用交通工具衡量了,得用光速來衡量,光速是30萬公里/秒, 則光從太陽出發,達到太陽系邊緣,需要3.3萬秒,約9個半小時。

第三是太陽系周圍的恆星組成的星際社群,這裡有一小撮恆星湊在一起,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半人馬座α星,距離是4.2光年,約等於40萬億公里,用飛機開過去(1000公里/小時), 大概需要1.1億年;這個社群直徑約30光年,有30多個成員

銀河系。太陽系在銀河系的外圍一角,它繞銀河系的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公轉,同理,銀河系周圍也有一小撮星系湊在一起,叫做本地星系群,這個社群的大小約是500萬光年,這裡面有46個星系。

銀河系和其所在的本地星系群,背後還有更大的組織,它就是室女座星系團。室女星系團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不規則星系團,因位於室女座方向而得名。它位於室女座的一個星系團,包含2500多個星系。

他的直徑約1300萬光年。

本超星系團(local supercluster)(或室女座超星系團) 是本星系群所在的超星系團。我們的室女星系團就在該超星系團的中心附近。但銀河系的位置離該中心就大概有6500萬光年了,整個超星系團直接大概1億到2億光年。

最後是我們的可見宇宙範圍了。。。 這是目前人類天文裝置可以掃描的一個3d圓形區域,目前這個半徑大小是140億光年。太大的恆星只能燃燒幾千萬年,小的恆星卻可以燒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年,宇宙本身大小會比140億要大很多,但是太遠的恆星都燒沒了。。。

以後大家知道咱們家的宇宙快遞詳細地址應該怎麼寫了吧?

「大宇宙 - 室女座星系團 - 銀河系 - 太陽系 - 地球 - 亞洲 - 中國 - xx省 -- xx市 -- xx區 -- xx路 -- xx村 -- xx組 yyy收」。

21樓:宇宙大**

目前宇宙的半徑大概是465億光年,直徑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22樓:宇宙探索飛船

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23樓:科學放映室

宇宙黑洞到底有多大?

24樓:文明志

我們人類從古至今對宇宙的探索都沒有停止過,最早的時候我們沒有航天飛行器,只能通過用肉眼的方式觀測來自上天的異象。隨著我們對地球的瞭解,克服了萬有引力的人類開始將探索世界的目光逐漸向外擴張。

宇宙到底有多大?

25樓:宇宙大**

目前宇宙的半徑大概是465億光年,直徑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26樓:宇宙探索飛船

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27樓:匿名使用者

宇宙的直徑大約在920億光年至1560億光年之間,有5000億個星系以上,700萬億億顆太陽(恆星),等同於中國神話 36重天的「天球」大小。在這個哈勃球以外還有無數的其他平行宇宙,這天球又可以叫做本宇宙,本宇宙的年齡大約在138億年至150億年之間。

28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充滿物質和射線的、緻密的、膨脹中的、並且均一的宇宙開始了!在物理定律的作用下,138億年後形成了我們看到的神奇宇宙,這裡有非常多的恆星、星系、星系團、大尺度纖維,這裡有數萬億存在岩石行星、液態水和生命的機會。但目前我們的可見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能夠探索到什麼程度呢?

這也是藝術眾籌平臺patreon支持者佛雷德里克·馬泰樓的問題。

2微米全天巡天的遙遠宇宙

宇宙異常廣闊,僅僅一個銀河系就有難以計數的星系、恆星、氣體和塵埃,我們僅能觀測到非常有限的東西

credit: 2mass

「哈勃極限深場已在一個方向觀測到130億光年遠的天體,所以我們是否可以說不管什麼方向我們都能看到130億光年那麼遠?深空影像展示出新生的星系,它們形態奇怪,內部的第一代恆星也並不多,它們是宇宙大**後不久形成的。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整個宇宙的直徑是260億光年?

還是我們僅僅能夠看到很有限的部分,宇宙遠不止那麼大?」

哈勃極限深場的遙遠宇宙

credit: nasa/esa

首先我們從這些人類看到的最遠影像開始!哈勃極限深場影像展示了非常狹小的天區——大約是1/32000000,並通過持續長達23天的紫外、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觀測得到。影像中發現了5500個星系,其中部分星系是現有宇宙年齡約4%時的影像。

這樣推算,可見宇宙可以有1800億個星系。但實際上這個數字遠遠低於真正的數字,大約僅僅是後者的10%。

望向遙遠的宇宙,就如同時間之旅,但我們的觀測能力還非常有限

credit: nasa

當我們向遙遠的深空觀測,同時我們也是在做時光之旅。星系的光線在宇宙中以光速傳播,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已經138億年。當我們觀測1億光年外的天體,其實看到的是1億年前的影像。

實際上,哈勃望遠鏡可以看到宇宙大**後僅僅10億年時的星系。這些越遠的也就是越年輕的星系通常是這樣的:體積相對較小、質量相對較小、顏色較淡、亮度較低(因為內部的恆星較少)。

不同時期的星系,右側是哈勃發現的最早期星系

credit: nasa/esa

這樣的觀測結果很合理:在引力的作用下,這些小的原始星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聚合成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經過幾十億年,才能在星系團中誕生我們所熟知的橢圓星系。

因此, 在宇宙的初期,一定有非常非常多的星系「種子」。

credit:ralf ka04hler

如果我們想要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星系,我們有兩種方法:一個是理論上的,我們依據現有物理理論來模擬測算;一個是實際觀測的,也就是使用天文望遠鏡看到的資訊。結合兩者有助於我們得到更準確的數字。

2023年的一項研究(附註)告訴我們,整個可見宇宙擁有2萬億個星系。它們在各個方向較為均勻的分佈,較遠距離的是大量低質量的星系,大質量星系周圍的星系數量較少。同時,有星系蔟、星系團和大尺度纖維結構連線,在它們之間是引力作用下形成的空洞。

我們的觀測能力非常有限

credit: nasa/esa

那為什麼我們僅僅看到了9%的星系?為什麼我們遺漏了如此多數量的遙遠星系?

一個簡單的原因:很多星系非常遙遠以至於我們很難觀測到。50億光年遠的星系已經非常難觀測,如果是它在100億光年外,那亮度會下降到1/4,也就是我們需要花費4倍長時間來觀測它。

另一個原因是這些星系並不大,內部的恆星比較少,實在是太暗了。儘管年輕的星系擁有的亮星比例較高,但一個只擁有1億顆恆星的年輕星系,亮度僅僅是擁有4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的0.1%。

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到底有多大?

目前宇宙的半徑大概是465億光年,直徑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宇宙黑洞到底有多大?宇宙一經形成,就在不停地運動著。科學家發現,宇宙正...

宇宙到底有多大

目前宇宙的半徑大概是465億光年,直徑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宇宙黑洞到底有多大?心胸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要多大有多大,現在的科學...

宇宙年齡到底有多大,宇宙的年齡有多大

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知計劃 目前抄宇宙的半徑大概是襲465億光年,直徑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僅僅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只在地球上觀測宇宙的話無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宇宙年齡大約136.8億年。但是現在科學家公認宇宙年齡是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