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節日風俗作文小學水平,土家族的節日風俗 作文 400字 小學水平

2022-11-08 07:50:25 字數 3438 閱讀 8811

1樓:匿名使用者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的當上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土家族是跟著漢族一起過春節的,但是過年的風俗卻大不相同。比如說:⒈過年的時候要打餈粑,餈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當上家常便飯,而漢族卻是大魚大肉(這就是富與貧之間的差距啊!

);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吃完團圓飯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陰間的新的一年裡開開心心,而漢族卻只是簡簡單單的守歲;⒊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臉水倒掉。

因為洗臉水相當去金銀財寶,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孫孫在這一年就會大不幸,而漢族卻要在大年初一徹徹底底的打掃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須把欠的債還清。俗話說得好嘛「新年有新氣象」(這條和漢族差不多)。

2樓:匿名使用者

土家人的主食

民以食為天!

土家人食量主要以谷、玉米為主,雜以小米、紅苕和洋芋。

土家人飯食品種很多,其最愛吃也最具地方特色的便是粑粑了!俗話說:「二十八打粑粑!

」其品種多樣!有餈粑、苞谷粑、橋粑、粉粑、鹼粑和油粑粑。 最常見的便是將糯米洗淨浸泡一晚,撈出瀝乾水,然後蒸熟,趁熱摟進石臼,在由兩名力氣漢子飛動木質粑錘打稠,在撈出來在沾滿茶油的木板上稍揉,捏陳拳頭大小的團,用木板壓平,形如薄餅,小者似碗口,留著自吃,大者似盆,拜年送禮。

其儲存方法便是浸泡入水中,食法多樣,油炸、油煎、水煮、火烤均可,各有各的滋味!

過年的時候要吃「合飯」,即把多種蔬菜、肉類切碎拌糯米或小米,用甄子蒸熟。春社做設「社飯」,將臘肉切成肉粒,與糯米和蒿子合蒸。「團饊」是請客送禮的佳品。

深秋時節,把糯米蒸熟壓成薄餅,點以品紅、品綠、晒乾做成團饊。用油炸酥,即脆又香,衝以糖開水,解渴生津:生團饊煮雞蛋,還是婦女「做月」時的上等補品。

這就是我瞭解的土家族。

3樓:匿名使用者

潑水節的傳說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曆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可是潑水節由來的傳說卻有兩種。: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

一天夜裡,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髮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髮,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邪火就蔓延到**。

竹樓被燒燬,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

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於麗江華坪地區的傣家潑水節的故事卻獨具特色。這裡的傣族人是中國乃至亞洲緯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裡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乾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

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裡食用。

土家族的風俗作文400字

4樓: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的當上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土家族是跟著漢族一起過春節的,但是過年的風俗卻大不相同。比如說:⒈過年的時候要打餈粑,餈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當上家常便飯,而漢族卻是大魚大肉(這就是富與貧之間的差距啊!

);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吃完團圓飯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陰間的新的一年裡開開心心,而漢族卻只是簡簡單單的守歲;⒊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臉水倒掉。

因為洗臉水相當去金銀財寶,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孫孫在這一年就會大不幸,而漢族卻要在大年初一徹徹底底的打掃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須把欠的債還清。俗話說得好嘛「新年有新氣象」(這條和漢族差不多)。

土家族過年的風俗還有很多,在這裡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想知道的話,就來到貴州,來到這個多民族的地方! ... ..

土家族民風民俗(作文)大概550字

5樓:90後丶專屬

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關於土家族的利川的風情的作文

6樓:樹影搖曳丨

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土家族的幾個節日。第一個是過春節,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

一、兩天,也有提前

六、七天的,稱為「趕年」。

「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和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

可大、沙灘鄉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並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

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飯後,全家出門遊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蔔等,合煮一鍋。

「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第二個是趕年,「趕年」,或曰「提前過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祭祀活動最豐富,民族特色最濃厚的一個節日。

漢族過年,是臘月三十。土家族過年比漢族要提前一天;若是臘月大,為29天;月小,為28天。

若家裡有亡人還要再提前一天過年,人們稱之為過「趕年」。關於提前過年的來歷,土家人有幾種傳說,但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明嘉靖年間,土家將士奉命出征到江漸沿海,參加抗倭,為不耽誤戰事,土家人提前一天過年,後取得「東南戰線第一功」凱旋。過趕年便是從那時沿襲下來,讓土家後人不忘記先輩的赫赫戰功。

土家人過年時,要在堂屋神龕下襬祭品、敬家神、祭祖先。 我們土家族的節日還有許多我就不一一介紹。

中國土家族的傳統文化作文.

恩施土家族有哪些風俗,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油香,洽渣 都是恩施土家族習俗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1 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餈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乾淨,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餈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餈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

土家族喪歌歌詞,我們土家族的哭喪歌詞

山歌 土家族民歌中首推山歌,一般多為七字一句,四句一首,也有五句一首。題材繁多,主要是抒情歌 敘事歌 神歌等。以下為一首情歌 男 小小姑娘我喊你,我喊你十句呀,你一句也不答我,幾時把你得罪了?你一句一句給我說。女 我的哥哥你喊我,媽媽在屋怎把口開?幾時我媽不在屋,我揹著豬草看你來。鑼鼓歌 也稱挖土歌...

土家族的服飾特點,土家族的服飾特點有什麼

土家族的服飾特點有什麼 1 土家族服飾的結構款式以儉樸實用為原則,喜寬鬆,結構簡單,但是注重細節,喜寬鬆 衣短褲短 袖口和褲管肥大。2 男女老少皆穿無領滾邊右衽開襟衣,衣邊衣領會繡上花紋,繡工精彩,色彩豔麗,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3 土家族婦女穿的是無領滿襟衣,衣向左開襟。土家族服飾,是土家族人民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