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有未分配利潤的企業如何計繳企業所得稅

2022-12-31 07:15:22 字數 5816 閱讀 5760

1樓:匿名使用者

1、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或減投資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減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它業務支出。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所得稅費用=利潤總額*所得稅率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2、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和各項公積金時不用加 期初的未分配利潤。因為上期利潤總額在年末結轉時已經提取過了。

2樓:芊雲說電影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四)項所稱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因權益性投資從被投資方取得的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同時。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清激時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關於未分配利潤交所得稅的問題

3樓:中華一郎

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同屬於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本年利潤期末餘額反映的是計提企業所得稅後的淨利潤,月、季、年末餘額反映的是計提企業所得稅後的累計淨利潤,各月月末餘額不結轉。年度終了,將全年累計餘額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同時,將利潤分配其他各明細科目餘額也結轉到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這時,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的餘額計為歷年滾存的企業未分配利潤餘額,以也就是年末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期末餘額。

而各月月末,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期末餘額是根據未分配利潤和本年利潤的月末餘額計算填列的。你填的方法是正確的。

2023年末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仍以2023年利潤總額計算,借:企業所得稅,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年度末本年利潤餘額反映的已經是計提所得稅以後的淨利潤,與2023年留下的20360未分配利潤餘額無關。

由此不難看出,無論未分配利潤上年餘額,還是2023年年末的本年利潤餘額,都是已經計提所得稅以後的淨額,如果你將2023年留下的20360與2023年末的本年利潤餘額合計在一起再交所得稅?就重複交稅了。

4樓:華佗不再

08年1月份的利潤還是要放在本年利潤中的,不能合併到未分配利潤,因為到年終才轉入未分配利潤的,07年的未分配利潤為稅後利潤不需再繳納所得稅。

未分配利潤應該怎樣處理?如果分配要交稅嗎?

5樓:假面

未分配利潤:

1、本年的未分配利潤是根據本年利潤得來的,是本年利潤結轉過去的。

2、盈利時本年利潤餘額在貸方,年末需要結轉至未分配利潤,結轉後本年利潤無餘額。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未分配-未分配利潤。

(如果是虧損,那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3、如果指資產負債表中的期末分配利潤,那公式是:

期初未分配利潤+本期淨利潤-提取的各種盈餘公積-分出的利潤+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未分配利潤。

4、未分配利潤是要計提企業所得稅的。

6樓:小火柴工作室

未分配利潤應該怎樣處理?

未分配利潤的去向(使用):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2)留作以後年度使用。

3)計提盈餘公積等。

4)轉增資本。

5)股東分紅。

上述都是未分配利潤可以使用的範疇,具體怎麼使用,除了法定盈餘公積以外(要求10%),其他均有股東決定。

如果分配要交稅嗎?

對於個人股東來說,應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20%)。

對於法人股東來說,免徵企業所得稅。

7樓:匿名使用者

股東如果是法人單位,則取得的分紅不交稅。如果是自然人則要按20%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8樓:賁韶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2)留作以後年度使用。

3)計提盈餘公積等。

4)轉增資本。

5)股東分紅。

對於個人股東來說,應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20%)。

對於法人股東來說,免徵企業所得稅。

9樓:匿名使用者

1、本年的未分配利潤是根據本年利潤得來的,是本年利潤結轉過去的2、盈利時本年利潤餘額在貸方,年末需要結轉至未分配利潤 ,結轉後本年利潤無餘額。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未分配-未分配利潤。

(如果是虧損,那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3、如果你是指資產負債表中的期末分配利潤,那公式是:

期初未分配利潤+本期淨利潤-提取的各種盈餘公積-分出的利潤+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未分配利潤。

4、未分配利潤是要計提企業所得稅的。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與本年利潤以及企業所得稅的關係 5

10樓:萌萌情感育兒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與本年利潤以及企業所得稅之間的關係如下: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

未分配利潤是利潤分配的二級科目。本年利潤在會計核算中,將發生的各項費用和收益全部計入各有關收益、費用賬戶。期末,將各收益類賬戶的貸方餘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同時將各成本、費用和支出類賬戶的借方餘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

借記「本年利潤」賬戶,貸記各成本、費用和支出類賬戶。

11樓:杭謹籍建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與本年利潤以及企業所得稅之間的關係可用下面算式表示:

1、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

以上算式中加項,由相應科目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減項,由相應科目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到這一步「本年利潤」科目的餘額即上面算式等號右邊的「利潤總額」。餘額在借方的是當年的虧損額,在貸方的是當年的盈利額。

公司有盈利就應該繳納企業所得稅,於是就有:

2、利潤總額-企業所得稅=淨利潤。

企業所得稅是將利潤總額按照相關稅收法規調整成「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企業所得稅的相應稅率得到的,然後計入「所得稅費用」科目的借方,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這就是以上算式的由來,到這一步「本年利潤」科目的餘額即上面算式等號右邊的「淨利潤」。

3、淨利潤-應在稅後彌補的虧損-法定盈餘公積金-任意盈餘公積金-分配給股東的紅利=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就是「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最後的餘額。餘額在借方時表示有虧損;餘額在貸方時表示有盈餘。

將「本年利潤」科目中的淨利潤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貸方。應在稅後彌補的虧損額在該科目的借方,然後將應計提的法定盈餘公積金、任意盈餘公積金和分配給股東的紅利計入該科目的借方,這時「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餘額就是企業的留存收益。

1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以前年度虧損可以稅前彌補的。應該說是在轉入「利潤分配」前計提所得稅的。

今年交所得稅=(80-50)*25%=萬元。

希望能幫助到您!

13樓:匿名使用者

最好是看一下去年的彙算清繳報表,看上年報表中是否是虧損50萬,一般來講肯定不相等,如果根據上年度的彙算清繳報表的虧損數再結合本年度利潤總額的資料再去計算預繳,會相對準確一些。

14樓:匿名使用者

未分配利潤中的貸方餘額已經是所得稅稅後的利潤了,為什麼還要計提所得稅?

如果說分配利潤涉及的的股息、紅利稅金,分幾種情況繳納股息、紅利所得稅金:如果是國內稅收居民個人,除上市公司外,按20%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是國內的稅收居民企業,所得一般情況是免稅的;如果是外商投資企業,外方投資方企業**國如果是稅收協定國,一般按10%代扣代繳;如果是外商投資外籍個人,暫免個人所得稅。

15樓:綠水青山

如果「上一年未分配利潤為借方餘額50萬」全部是5年以內的虧損,是可以用本年的利潤彌補的。

今年交所得稅=(80-50)*25%=萬元還要下去年的彙算清繳報表,看上年報表中是否是虧損50萬,一般來講肯定不相等,如果根據上年度的彙算清繳報表的虧損數再結合本年度利潤總額的資料再去計算預繳,但是,超過5年的虧損,就不能用今年的利潤彌補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的,朋友,就這樣計算。

企業所得稅沒有計提進未分配利潤?

17樓:會計學堂

1、2、3季度末未計提,但在下月實際繳納時直接作為所得稅費用的,隻影響季末當月的未分配利潤。對當年的未分配利潤沒有影響。

如果第4季度末或年末沒有計提所得稅,則對未分配利潤有影響,相當於虛增了當年的利潤,也造成了如果下年1月份交納稅款時,要列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待第二年所得稅彙算清繳時又要進行調整,蠻麻煩。重要的是不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核算要求。

18樓:朱映波

我覺得計提沒計提企業所得稅是不會影響報表是否平的,即你少入賬一筆所得稅計提,報表勾稽關係依然會平。

沒有計提的話,可以出年報前調整。

19樓:老宋同志

未計提所得稅的未分配利潤就不是淨利潤。

補提所得稅直接計入利潤分配的借方。

20樓:網友

通過賬務差錯調整未分配利潤。

21樓:哈幾卡拉嘸

12月未結賬,原分錄記賬憑證,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從這號記賬憑證每張做修改。(其實財務軟體修改很快)

開始修改。計提12月所得稅費用。

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同時結轉。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

下一張修改。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下一張修改成提取法定提取盈餘積公積。

一直修改完善為止。

否則,到所得稅彙算做調增金額補交所得稅及滯納金或者要罰款。

未分配利潤在什麼情況下要交稅?

22樓:關洱家

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時,個人股東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以財稅〔2015〕116號印發的《關於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範圍實施的通知》:

1、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時,個人股東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股東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確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曆年度內(含)分期繳納,並將有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2、個人股東獲得轉增的股本,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專案,適用20%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3、股東轉讓股權並取得現金收入的,該現金收入應優先用於繳納尚未繳清的稅款。

4、在股東轉讓該部分股權之前,企業依法宣告破產,股東進行相關權益處置後沒有取得收益或收益小於初始投資額的,主管稅務機關對其尚未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可不予追徵。

5、本通知所稱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是指註冊在中國境內實行查賬徵收的、經認定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且年銷售額和資產總額均不超過2億元、從業人數不超過500人的企業。

6、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或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股東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繼續按照現行有關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執行,不適用本通知規定的分期納稅政策。

可供分配利潤與未分配利潤的區別

可供分配利潤 當年實現的淨利潤 年初未分配利潤 或減年初未彌補虧損 其他轉入 未分配利潤 期初的未分配利潤 本期實現的淨利潤 本期提取的盈餘公積 本期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如果不存在其他轉入的情況下,未分配利潤 可供分配利潤 本期提取的盈餘公積 本期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的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 ...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的借貸方表示什麼

你的理解正確 利潤分配 是一個所有者權益科目,用以核算企業淨利潤的分配或虧損的彌補情況以及歷年淨利潤分配 或虧損彌補 後的結存餘額,其主要用途是用於調整 本年利潤 科目。未分配利潤 明細科目 核算企業年度終了時的累計未分配利潤或累計未彌補虧損。年度終了,企業將全年實現的淨利潤 或虧損 自 本年利潤 ...

「利潤分配 未分配利潤」的借貸方表示什麼

年末結轉後的 利潤分配 未分配利潤 賬戶的貸方期末餘額反映累計的未分配利潤,借方期末餘額反映累計的未彌補虧損。貸方,為未分配利潤 借方,為已分配利潤 借方是已分配的利潤或轉入的虧損,貸方是轉入的淨利潤。利潤分配 利潤分配 是一個所有者權益科目,用以核算企業淨利潤的分配或虧損的彌補情況以及歷年淨利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