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怎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023-01-04 17:00:22 字數 3316 閱讀 4057

1樓:鞁犾澑

1、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著想受應試教育作崇,某些學校部分教師仍然把分數的高低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於是,很多人陷入圍繞「分數」而教的怪圈,忽視了人的本性發展。通過學習,我更加堅信了自己強調學生全面發展,學有所長的做法是對的 。

2、對學生信任和寬容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後的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更多的寬容,相信學生的能力並想方設法鍛鍊提高學生的能力。

3、學生才是學習和發展的真正主人 原來我們搞的「填鴨式」教學,得到的結果是學生被動「換聽」,課堂氣氛沉悶,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過學習,我著重在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上下功夫,改革課堂教學設計。

4、經常反思,不斷提高 。 反思是教師得以成長和不斷進步的必備條件。素質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教育工作既要有實幹精神,又善於開動腦筋,善於在反思中運用新技術、新理念解決教育教學存在問題。

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必經途徑,反思是教師進步的一大階梯。我們要在反思中揚長避短,在新形勢下以自己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目標。

1、傳統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語言能力、數學素養、學會學習、問題解決能力。現代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溝通與交流、團隊合作、國際視野、資訊素養、創新與創造力、社會參與貢獻、自我規劃與管理等。

2、我認為要做一名好教師,不僅應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懂得教育的規律,具有教學和教育的各種能力,而且必須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應當是個人一生中連續不斷的學習過程,終身學習將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而作為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的教師,更應要求以終身教育為目標,將終身學習貫穿於一生。

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樓:龍源期刊網

在現代高中教育體系中,化學課程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起到提高學生化學能力以及學生化學知識水平。就現階段我國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來說,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素養,需要積極以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作為核心指導,注重全面將學科素養作為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入手點,結合化學學科的實際教學內容並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確保學生學習能力以及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都能實現良好的發展。

一、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與重要性(一)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分析。

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含了平衡思想及變化觀念、創新意識及科學**、模型認知能力及證據推理這三個方面,除此之外還包含了社會責任及科學精神、巨集觀辨識及微觀探析兩個方面,利用這五個方面化學教學,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及化學素養,另一方面還能夠實現學生綜合能力及綜合素養的提高,對學生今後實現長足發展產生現實意義。

(二)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高中化學教學的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通過學習高中化學知識,綜合體現出學生的態度情感、知識及技能、價值觀世界觀以及過程與方法等多方面的發展,其中包含了。

3樓:匿名使用者

高中化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巨集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通過觀察、辨識一定條件下物質的形態及變化的巨集觀現象,初步掌握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方法,並能運用符號表徵物質及其變化;能從物質的微觀層面理解其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聯絡,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的觀念;能根據物質的微觀結構**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質和可能發生的變化。

二。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認識物質是在不斷運動的,物質的變化是有條件的;能從內因和外因、量變與質變等方面較全面地分析物質的化學變化,關注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轉化;能從不同視角對紛繁複雜的化學變化進行分類研究,逐步揭示各類變化的特徵和規律;能用對立統。

一、聯絡發展和動態平衡的觀點考察、分析化學反應,**在一定條件某種物質可能發生的化學變化。

三。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能初步學會收集各種證據,對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基於證據進行分析推理,證實或證偽假設;能解釋證據與結論之間的關係,確定形成科學結論所需要的證據和尋找證據的途徑;能認識化學現象與模型之間的聯絡,能運用多種模型來描述和解釋化學現象,**物質及其變化的可能結果;能依據物質及其變化的資訊建構模型,建立解決複雜化學問題的思維框架。

四。實驗**與創新意識。

發現和提出有**價值的化學問題,能依據**目的設計並優化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能對觀察記錄的實驗資訊進行加工並獲得結論;能和同學交流實驗**的成果,提出進一步**或改進實驗的設想;能尊重事實和證據,不迷信權威,具有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和批判的創新精神。

五。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認識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深刻理解化學、技術、社會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讚賞化學對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能運用已有知識和方法綜合分析化學過程對自然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權衡利弊,勇於承擔責任,積極參與有關化學問題的社會決策。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最新相關資訊

4樓:黑森殊林

人認為「核心素養」這個詞是一個高度抽象化的體現,反映在應試學習中,無非是課內知識的完善與運用和課外拓展兩個方面。

課內知識的完善即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要樹立牢固的基礎知識體系。反映在語文上是實詞、虛詞、成語、文章體裁等(語文的基礎知識體系比較龐雜,需要日後不斷積累),數學上是定義、公式等,英語上是詞彙、固定搭配、語法等。

課內知識的運用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說白了就是做題+總結,就不過多贅述了。最關鍵的是總結這一個環節。都說高考是「源於課本,高於課本」的,而總結這一環節可以讓「高於課本」的知識和經驗凝練出來,讓所學的知識更好地服務於高考。

例如語文中的各個題型的答題技巧和思路、數學的二次結論和簡便方法、英語各個題型的答題技巧等等。

5樓:匿名使用者

1、育人導向發生變化:更加註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突出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

2、課堂教學發生變化: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展趨勢,強調課程整體育人功能和價值。3、實踐活動發生變化:

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注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其包含的學科實踐活動課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實踐育人的價值。4、課業負擔發生變化:學生課業負擔將會進一步減,課後作業形式及總量發生較大變化。

5、課程發生變化:學校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提供滿足孩子現實生活、未來發展的課程,特別關注核心價值觀、生涯指導、金融理財素養,突出學生是現實生活中「完整的人」。

3、課程適應發生變化:未來將更加註重增加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適應性,進一步突出地方、校本課程的時代性、開放性和靈活性。

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教研活動《對聯漫談》教學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對聯》教學設計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創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的基礎。平日,教師要注意深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感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用親切的眼神 和藹的態度 熱情的讚語來縮短師生心靈的差距,真誠地關懷和幫助每個學生,充分尊重他們,信任他們。要允許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錯誤,允許學生...

小學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該怎麼上?沒有教材

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就是以身邊的資源入手,選擇一個小的主題,最好是學生能夠親自實踐的主題,讓學生活動前制定活動計劃,然後按照計劃去親自實踐,回來後把調查實踐的材料做一下整理,最好在把實踐的過程和結果集體交流一下就可以了,這就是一個主題活動的方法。然後我們可以另找其他的活動主題。綜合實...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哪一年提出並開始實施的

綜合實bai踐活動與其他課程的內容du,獨特的和有zhi系統的,但dao具有很強的 內開放性超越了傳統學科容的邏輯系統。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人物,動物,植物或事物,無論它是一種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文化,科研,科學和藝術,只要是符合學生的年齡,主題或專案的特點與潛在的教育價值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