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青清愛生活
人們在清明時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的功德,實際上是一次生命倫理的教育,同時也是與祖先對話的機會。人們在祭祀儀式中,實現了家族歷史與精神遺產的正向互動,促成家族子孫在日常生活中對道德操守的堅持與對俗規國法的遵守。
另一方面,清明是強固血親根脈的重要節日。李漢秋認為:歷史可以傳承人類的生命資訊,但國史和方誌容量都有限,傳統的家譜經過改造是個容量很大的載體,可以滿足每家每戶的需要,可以記載每個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後代,藉以激勵生人,教育子孫。
因此,「清明節正是進行家庭文化建設的契機。人們可以把個體生命置於祖輩代代相傳的生命長鏈之中,作為長鏈的一環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頓。」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作為時令的標誌,時間在冬至後一百零七日、春分後十五日,也就是公曆的四月五日前後。農業是傳統中國民生的主業,人們十分看重清明在年度生產週期中的自然時序位置。清明是播種與準備養蠶的季節,諺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清明真正成為民俗節日是在唐宋之後,它走了與傳統節日生成的不同路線。古代節日一般依據節氣時令,但脫離節氣時間點,另外生成民俗節日,比如立春到春節、夏至到端午節走的就是這一路徑。
2樓:悅心愛吧
清明節背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的意義是什麼?
3樓:教育奮鬥之星
清明節的意義是如下:
1、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乙個節日。如何通過我們現有的生命延續過去的生命,用過去的生命激發今天的生命。
2、緬懷的意義不單純是對親人的思念,更該成為一種民族的風俗,成為乙個種族的繁衍儀式。我們對自己親人每年一次的掃墓就是乙個典禮,是敬祖報本觀念的延續。
3、清明節還是「生機的節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機,擴大大自然的生機。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的。
4、植樹就是古人擴大自然的生機,古代有「插柳留春」的習俗;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到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蹴鞠、盪鞦韆、拔河等等,以此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
5、清明節融合了古代的寒食節。寒食本來就是一種大自然的節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就是那許許多多的傳說和人物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節日轉化而來的,從自然到人文,「感自然節律而成,蘊人文精神而豐」。
清明節的意義是什麼?
4樓:熱詞團小知
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早期人類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據考古發掘,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了萬年前的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萬年前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與禮俗觀念。「墓祭」禮俗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清明「墓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
清明節的發展演變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清明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節有著久遠的歷史,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後續漸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習俗。古時中國南北風俗各異,唐代以前中國北方上墓祭掃主要是在寒食節與寒衣節。
從《禮經》等文獻的記載來看,唐代以前中國北方並沒有清明節上墓祭掃的例規,到了唐代時清明節上墓祭掃已成風氣。唐代是中國南北各地墓祭風俗融合時期,沿襲清明墓祭風俗,並擴大到全國各地。
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因與清明節日期相近。宋元時期,清明節在全國各地地位上公升,並融匯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等習俗內容。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清明節。
5樓:網友
清明節的意義:禮敬祖先,親近自然,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乙個節日。
清明節的意義是什麼
6樓:顓孫恨陽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繫結在一起的。
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乙個不孝順的人,乙個忘記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純屬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
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和意義是什麼?
7樓:小青清愛娛樂
清明,從最初的清明節氣到如今的清明節,經歷了從自然到人文、從物質到精神的發展嬗變,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清明不僅從寒食中分擔了祭墓的功能,同時它也將一些原本屬於寒食節日的遊戲娛樂置於自己名下,如蹴鞠、鞦韆是寒食的著名節俗,這時也已成為清明的娛樂。
歷史淵源:清明雖然出現得晚,但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中國向來十分重視祭祀祖先,但上古並無墓祭的禮俗,祭祀都在宗廟裡進行。
時至春秋戰國時期,墓祭風氣才漸濃。
但此時,這種習俗似乎還限於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家,直到唐朝,祭墓風俗才擴大到整個社會。唐玄宗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節氣日的相連,在唐朝已將寒食清明並稱。
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和意義是什麼?
8樓:小青清愛生活
清明時節,吐故納新、生氣始盛、氣溫公升高、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清明節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
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9樓:來自萬石巖足智多謀的曹植
我覺得有點不像文化內涵和意義。
清明節的來歷是什麼,清明節的來歷是什麼
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 墓而不墳 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 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 還歸東海掃墓地 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 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
清明節插花和掛山球有什麼含義,清明節的意義
清明節源於商代時代,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 月 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 吐故納新 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古有清明前一天為 寒食節 之說,...
清明節的習俗是什麼清明節的習俗是什麼?40字
清明節的習俗是 盪鞦韆 踏青 植物 戴柳等。1.盪鞦韆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2.踏青 踏青又 遊。古時叫探春 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3.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