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住新房子」,留守兒童與父母分別時痛哭挽留,這句話有戳中你嗎?

2024-12-31 09:40:26 字數 1335 閱讀 8560

1樓:物理指導楊老師

2021年2月20日,朱女士和丈夫臨時決定回溫州工作,兩女兒不捨與父母分別,在車上痛哭流涕。

朱女士稱家裡剛購置了新房需要用錢,女兒希望有父母陪伴,說「不住新房子了」。

朱女士表示:希望把孩子帶在身邊照顧,但目前沒有這個能力。

成長不能等待春節過後,父母們為了給孩子乙個更好的將來生活環境,很多家長已經陸續返回到了打工的城市。

而他們剛剛和孩子分開時,一天打乙個**,後來一週打乙個**,再後來乙個月打一次……最後**被繁忙的工作取代,直到過年回家。

孩子的童年不能回爐,成長不能等待。」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林丹華建議在外打工的家長,不管有多忙,一定不要忽略了親情溝通。

在溝通中及時發現成長中的問題,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讓『雲端』的愛不缺席。」

校園欺凌、家庭暴力、自殘很多孩子身上有傷疤,這和他們無憂無慮的年齡極不相稱。

孩子們身上的一些傷疤源自意外受傷。由於父母外出打工,疏於對留守兒童的照顧,加上家中長輩的監管力度不到位,留守兒童遭遇意外傷害的比例會遠高於非留守兒童。

除了這些意外傷害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由於他人或自己故意劃傷而留下的傷疤。

經對12個省的留守兒童調研發現,疫情期間有17%和12%的留守兒童出現了害怕和焦慮的情緒,出現壓抑、恐懼和悲傷情緒的留守兒童分別為.5%和。

同時家長對於如何安撫兒童的情緒也表現得無所適從;

8%的家長表示疫情期間孩子無法很好地自主學習,對孩子的課業表現出無能為力。

這是乙個系統工程,只有學校、家庭、社群『三維』促進體系有序執行,

才能夠形成濃郁的關愛和促進的氛圍與合力,實施『減少問題』和『促進積極發展』並重的留守兒童關愛新舉措,滋養孩子心田裡那一顆顆向陽而生的種子。

2樓:涼秋時光紛亂

是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陪在身邊,他可以不要新玩具,只希望父母陪伴他成長,可是父母也有自己的難處,在家掙不了多少錢,很難兩全其美,也很戳心。

3樓:努力學習拼搏快樂

有戳中我。其實小孩都是單純的,然而事實的殘酷壓力壓在了父母身上,他們也不想分別,但生活的本質就是這樣,跌宕向前。

4樓:睿智睿評

這句話聽著太難受了,兒童是最嬌弱最黏人也最需要爸爸媽媽呵護的年紀,但是迫於生活不得不早早和父母分開,聽起來特別扎心。

5樓:健康知足

直戳我心。在我兒子2歲的時候,我也面臨過這樣的選擇,每次離開家,孩子抱住自己聲嘶力竭大哭的樣子,都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夢見自己家買新房子請客,夢見住新房子請各吃飯

夢見自己家買新房子請客 運勢雖然維持水平,就是缺少了那麼一點點協調性的感覺。因此需要團隊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大事情可能就要多些辛勞了。一味強調突出個人色採可是會惹來反感的喔。倒是不知怎麼地就是沒有學習的慾望,就算去上課也是意興闌珊,有聽沒有進。不過金錢運還算不錯,這兩天就不要太在意預算了,花錢錢痛快樂...

夢見住還沒有裝修好的新房子,夢見住新房還有一半沒裝修

做夢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應,不能當真 該怎麼樣還得怎麼樣 不要太過迷信了 毫無依據的解夢祝福語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說的好聽的不準,說的難聽的反而讓你心裡不痛快,然後同樣的也不準,做夢而已,是人都會做夢的,無論好夢壞夢一笑置之 只當它是 南柯一夢 理性對待,實在不行去買一注彩票,中了是財,不中破財免災。ps...

我有套新房子不太住,但是我偶爾會住婆婆為了給小姑子小叔子帶孩子說要住到那去合適嗎我已經給

其實也沒什麼都是自己家人,不過就是心裡彆扭,看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了。特步合適,你蠢啊!自己的房子幹嘛給他住,而且和別人住的話,感覺不爽,他也可以住你給你婆婆買的房子住吧!最好讓她住她那邊 新房肯定是你和老公的單獨居住 不給他們住吧!會說你現在有錢了,了不起了,都看不起人了!給他們住吧,又怕以後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