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病逝後,司馬懿為何終生不攻蜀國呢

2022-02-03 06:00:45 字數 2775 閱讀 1318

1樓:輕描歲月跎

一、不願。其實在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對戰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司馬懿並不願意和蜀國交戰,之所以打了那麼多次,也全都是諸葛亮一直挑戰,他被迫應對。即便在應對過程中他也始終堅持防守為主,以至於諸葛亮嘲笑他膽小,他都不為所動。

按理來說,古代大將都喜歡靠打仗來建功立業封侯拜相。但是司馬懿卻不同,他志向遠大,他想要的是天下。即便當時已經掌握了魏國的兵權,但是他仍要穩住,不能讓皇帝曹叡對他起疑心,懷疑他一味攻擊是有一統天下的大志向,說不定就會削除他的兵權。

二、不能。他不能進攻蜀國,因為會引起皇帝曹叡的猜忌。司馬懿統兵多年,軍中威望越來越大,曹叡猜忌他擁兵坐大會奪走自己的江山。

可是又不得不把軍隊交給他,這樣才能打勝仗。因此曹叡對司馬懿的感情是矛盾的。只要和蜀軍保持均衡,司馬懿就不會做大。

所以後來在司馬懿試圖發起進攻時他都派人阻止。司馬懿也很聰明,故意多次出兵,等皇帝曹叡來阻止再退兵,這樣顯得自己很忠心聽話。

三、不空。諸葛亮去世之後,司馬懿是很忙的。他先後組織了征討遼東公孫淵的戰爭和阻擋孫權進攻的戰爭。

而這些都是曹叡派他去的。而曹叡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也只有他能去,再者只有他去打這些仗才不會有機會做大的可能。後來曹叡去世,曹爽架空他,他才發動高平陵之戰,奪去曹魏權力。

四、不敢。如果說之前是因為曹魏統治者的猜忌所以不能攻打蜀國,那為什麼他奪權之後還沒有發動大軍進攻蜀國呢?那是因為他不敢啊。

初奪政權,政局不穩,國內很多人都不服試圖奪權,在這種情況下他不敢貿然出兵進攻蜀國。一旦出兵在外,朝堂上發生一些事誰都控制不了。

2樓:觀鑑賞歷史

諸葛亮病逝後,蜀國危在旦夕,司馬懿為何終生不去攻打?他並不傻

3樓:體壇剖析者

司馬懿失去了亦敵亦友的諸葛亮,喪失了進攻的慾望,諸葛亮是他攻蜀的最大動力,諸葛亮病逝後,動力蕩然無存。

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諸葛亮死後他最主要的事就是打造自己的勢力自保,曹魏隨時都會向他動刀了。

5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為司馬懿要留著蜀國,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如果攻打蜀國,他就沒有理由掌握兵權,他留著蜀國,就有理由繼續掌兵。

6樓:歷史分析解讀

因為在諸葛亮之後,蜀漢就沒有威脅了,所以這個時候司馬懿的專注力就在曹魏的朝堂上,想得到更多權力。

為什麼諸葛亮去世後,司馬懿不攻打蜀國

7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諸葛亮也認為司馬懿是他這輩子遇到的最大的一個敵人,每次諸葛亮攻打司馬懿的時候,司馬懿總是很有自知之明,不選擇與諸葛亮開戰。司馬懿知道自己不擅長進攻,更擅長防守,如果自己主動進攻的話,勢必會留下破綻,諸葛亮肯定會趁機擊敗自己,所以在諸葛亮攻打司馬懿的時候,司馬懿都是選擇防守,而且以司馬懿的本事,諸葛亮也不能傷他一絲毫毛。

司馬懿和諸葛亮鬥智鬥勇,兩個人也發生過很多次的較量,有幾次,諸葛亮險些就可以打敗司馬懿,可是都讓司馬懿化險為夷,最後逃了出來。就算是上方谷那一次,被諸葛亮總算騙進了谷裡,眼看著司馬懿一家子都要被燒死在大火裡了,可是偏偏這個時候下了一場大雨,這也令諸葛亮之前做的一切準備都白費了,司馬懿最後也沒有死。如果,這次火燒司馬懿大軍成功了,那麼諸葛亮完全可以實行接下來的計劃,滅掉曹魏也只是時間問題。

後來,諸葛亮去世,蜀國就陷入了絕境之中,本來以為司馬懿會攻打蜀國,蜀國肯定會被滅掉,可是最後蜀國卻又安穩的過了幾十年,司馬懿也一直沒有向蜀國動手,就連劉禪都覺得很不解。後來,劉禪投降後,還是他問司馬昭原因,司馬昭才笑著說出了司馬懿不攻打蜀國的原因。

原來,司馬懿在曹魏的地位是很不牢固的,就拿每次徵兵作戰之後來說,每次回來後,司馬懿的兵權都會被收回,與其說司馬懿是一個大將,還不如說他只是一個戰爭工具,沒有自己的權力。如果諸葛亮死了,司馬懿就立即派兵滅掉蜀國,那麼之後曹魏就可以安然無憂了。而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也就沒有多大用處了,再加上司馬懿的地位還不穩固,肯定會被除掉。

與其讓自己陷入一個困境,倒不如不攻打蜀國了,就讓蜀國自生自滅,反正蜀國最後也撐不了多久了。司馬懿也在這段時間內穩固了自己的地位,最後成功的奪取了曹魏的天下。

8樓:吳勝旗

四川盆地閉塞艱險的地理形勢,決定了進攻西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只有西蜀主動出擊,魏國才能和蜀國進行運動戰和殲滅戰。另外,當時司馬懿也忙於處理國內政局,加強和鞏固他在魏國的地位,因此沒有精力和時間進攻蜀國。

諸葛亮病逝後,司馬懿為何終生不攻蜀國?

9樓:觀鑑賞歷史

諸葛亮病逝後,蜀國危在旦夕,司馬懿為何終生不去攻打?他並不傻

10樓:摩思琪

快老死了那有時間,還扯這沒意義的問題

11樓:體壇大拌菜

一、司馬懿的第一目標在曹魏而不在蜀漢。司馬懿想要除掉曹魏的心世人皆知,所以他必須要儲存自己的實力,他的最終目標是取代曹魏而不是滅掉蜀國。

二、功高蓋主只會引來禍端。如果司馬懿攻破蜀漢江山,勢必會讓曹家對他的戒備更加森嚴。

12樓:財稅社會

因為這個時候的蜀國的價值已經不大了,並不是因為諸葛亮已經去世了,而且司馬懿在蜀國受到過傷害,所以就對蜀國有了戒備之心。

13樓:職場打工人小喵

司馬懿眼光長遠,老謀深算,非常的隱忍,他知道自己不敵諸葛亮,在看到諸葛亮多次北伐無果之後,他也料到了蜀國衰落的結局,所以諸葛亮死後,司馬懿覺得蜀國一定會越來越弱,所以不必去攻打蜀國,倒不如觀望。

14樓:盼不到的大黃蜂

並不具備攻蜀的條件,因為諸葛亮對後事的安排還是非常穩健的

諸葛亮病逝後,司馬懿為何終生不攻蜀國呢?

一方面是因為地形的原因,蜀國地處四川境內,是山地地形,易守難攻,這也是為什麼司馬懿終身不攻蜀國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除了蜀國還有其他的國家,可能沒有那麼多精力去對付蜀國。當時諸葛亮病逝後,司馬懿是想派軍攻打蜀國,卻被魏明帝攔下,魏明帝怕司馬懿做大。諸葛亮病逝後,蜀國危在旦夕,司馬懿為何終生不去攻打...

司馬懿厲害還是諸葛亮厲害,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

軍事 諸葛亮出祁山都是以退兵或者是失敗告終,什麼空城計,死諸葛嚇活仲達都是假的。司馬懿的軍事才能,軍事煽動能力不是一般的高明,至少他守住了魏國的疆土。而諸葛亮打不進去這點就說明了司馬懿比諸葛亮厲害,當然有人會說諸葛亮是後主劉禪在後方搗亂才導致諸葛亮後方不穩,才退兵,其實司馬懿也有這方面的顧慮,當時的...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很聰明,為何諸葛亮卻能流芳百世呢?

因為司馬懿前期很出名,但是後期因為自己發動政變,殺了皇帝,奪取了曹魏的政權,所以遺臭萬年。諸葛亮再怎麼說忠心耿耿,雖然劉備說如果劉禪當皇帝不行,你可以取代他當皇帝,但是諸葛亮卻沒有那麼做。因為諸葛亮把他所有的才智都用在了保家衛國上,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而司馬懿是為了奪權。因為諸葛亮對於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