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吃一種東西來得到心理安慰是什麼心理疾病

2021-03-03 20:58:40 字數 4201 閱讀 9202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其實是壞習慣,是對遇到的事情抱著發洩的態度來釋放自己的不安。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還傷身體,要想辦法解決問題才正確。

2樓:晴天便好

拼命吃一樣東西,應該是她喜歡吃的東西才會喜歡吃,如果不喜歡吃,她就不會吃一樣東西了,吃東西如果沒有其他的原因,應該沒有什麼關係的。

3樓:匿名使用者

那說明非常的喜歡吃這樣子的東西,所以才會非常想吃

只要有傷心的事就拼命吃東西,成了習慣很難改,這是一種什麼心理疾病?

4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化悲痛為食慾,失戀了狂吃,工作不順心狂吃等。其實這類一言不合就狂吃是受情緒影響,儘管肚子不餓,但卻有一種無法抑制的想吃東西的慾望。食物對他們並不是果腹,而是為了填補某種情感的需要

這種借吃解愁的行為別心理學家定義為情緒化進食,主要在不開心、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的狀態下發生。

造成這種借吃解愁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負面情緒帶來的心理壓力,會讓皮醇激素大量分泌,這種激素升高會讓大腦誤以為人體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即使肚子不餓也會釋放出要吃東西的訊號。吃東西真的能緩解人們的壓力。

除了生理上激素分泌的原因,情緒化進食可能與兒時的習慣有關。心理學家認為嬰兒是通過嘴巴獲得各種滿足,在那時,就無意識學會了吃手來緩解不安。

在成長過程中,每當孩子傷心難過時,許多長輩們常會拿零食哄孩子,這些習慣在潛意識裡延續至今,導致了長大後不自覺地總想吃點什麼來緩解負面情緒。

但是借吃消愁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有效,有超過75%的過度飲食都是由情緒化進食引起的。有研究表明,從食物獲得的安撫效果都是暫時的,不具備永續性,且會擾亂腦內的平衡系統,時間長了就形成依賴。

如果確定是情緒的原因,就需要想辦法轉移注意力啦。比如給親人和朋友打**,或者在聊天群裡暢所欲言,或者打幾盤遊戲,或者去健身房鍛鍊等。總之,注意力成功轉移了,飢餓感就沒啦。

尤其是吃了高糖高脂的食物後,大腦除了分泌多巴胺,還會釋放出類鴉片活性肽,很容易給人帶來快感和滿足感。

5樓:cherry範

食物對他們並不是果腹,而是為了填補某種情感的需要,這種思想還是要改正的。

6樓:浪子一個寶寶

因為負面情緒帶來的心理壓力,會讓皮醇激素大量分泌,這種激素升高會讓大腦誤以為人體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

7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某種情感的缺失,主要在不開心、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的狀態下發生。

8樓:life大長腿黑

這個習慣還是錯誤的,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胃的負擔,對身體不好。

9樓:幽晝子

這是情緒化進食,主要在不開心、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的狀態下發生。因為負面情緒帶來的心理壓力,會讓皮醇激素大量分泌,這種激素升高會讓大腦誤以為人體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即使肚子不餓也會釋放出要吃東西的訊號。吃東西真的能緩解人們的壓力。

10樓:小狗看你

這是化悲痛為食慾,因為負面情緒帶來的心理壓力,會讓皮醇激素大量分泌。

總是習慣把好吃的東西留到最後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11樓:匿名使用者

學名叫做推遲滿足感,反映你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比較珍惜。先苦後甜,一般是心思縝密者,善於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吃苦耐勞,能上能下,心性執著。

有愛心,較感性,內心脆弱,喜歡隱藏自己,為人比較低調。

12樓:匿名使用者

好吃的東西先慢慢地去看,這樣也會有自豪感在裡面,也可以向別人炫耀,滿足了自己的面子後再慢慢品嚐是一種享受。

13樓:籽曦草莓蛋撻

總喜歡把好吃的留到最後,這是一種享受的心理,懂得生活愛好生活的人,往往都會把最好的東西留到最後,然後慢慢地品嚐品嚐其中快樂的滋味,這樣才能好好的去享受,

14樓:原創**夢工廠

大多人都會這樣,

把最好的食品留到最後吃,

把一生的積蓄留到老年花,

道理差不多。

15樓:匿名使用者

活東修到最後吃肯定是一種悲觀的態度呀,因為一正常情況好東西就是要最先吃你煩留到最後可能就是留給最後一個。嗯,讓你滿足的機會,所以這種肯定是悲觀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種習慣不錯。好的東西留到最後面吃當然是一種享受,因為好的東西需要慢慢的品嚐,慢慢品嚐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

17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習慣把好的東西留到最後吃是因為心裡有一種期望想得到更好的。另外,這也是一種享受。享受美食的。

同時讓自己的心裡感到越來越滿足,我。你總能在最後吃到最好的。這種盼望。

這種享受這種期待。其實給人一種。無限的動力。

讓人積極向上。去爭取更好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就是享受了,這是一種非常享受的感覺的。畢竟把習慣留到最後吃,這也是一種讓人陶醉的做法的。

所以,這個把好吃的東西留到最後,就是說明想最後才是最美好的時刻,也就是先苦後甜,這樣的做法必須是享受呀,是不。因此,還是非常不錯的,這個可以。

我也是這樣的型別的,身邊很多朋友也是呀。

19樓:乘風破浪

享受的心理呀,有一種甜叫做先苦後甜的,他可以更直接地讓我們瞭解到,複雜的問題先做 再做自己拿手的,那樣有效的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魚把好吃的東西留到最後都是享受的心理!

20樓:最愛凌國柱

好吃的東西需要慢慢品嚐,留到最後就是一種念想,這種念想就是享受的過程

21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是一種享受的心理,因為好吃的東西巳吃夠了,自己會感到沒味道了,所以習慣地把好吃的東西留到最後來慢慢地品嚐。

22樓:森林虎

絕大部分人

都喜歡將好吃的東西

留到最後吃,

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先吃不好吃的東西啊,

心裡過了一段難受的過程,

最後把好吃的東西吃享用,

那是種多麼美好的感覺,

這告訴了我們大家一個道理,

好吃的,好用的,

好的東西一定要好好珍惜。

23樓:匿名使用者

倒吃甘蔗越吃越甜,是典型的自我安慰,自己嚮往美好的心裡。好吃的東西也是這樣的。

24樓:匿名使用者

好的東西留到最後面吃,當然是一種享受,因為可以需要慢慢的品嚐,慢慢的品嚐過程就是一種享受。屬於享受型的人一點一點苦盡甘來,這樣的過程是最好的。因為留到最後吃才感覺完美,心裡很滿足。

25樓:六合新構

這是一種享受的心理。先吃不好吃的東西,這叫先苦;把好吃的東西留到最後吃,這叫後甜。先苦後甜就是從自討苦吃走向自得其樂,苦中作樂才是真正的樂。所以,這是一種享受的心理。

26樓:闞闞

總是習慣把最好吃的東西留到最後,說明這個人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因為他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到最後留給別人吃,說明他是一個心地非常善良的人。

27樓:匿名使用者

好吃的留到最後是一種享受。

這就是傳統思想中我們經常說的先苦後甜,好的東西放到最後吃起來才最香。

28樓:明月天涯無名

好吃的留到最後吃,這個是很正常的心理,大部分人會這樣。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先苦後甜,如果從字面理解,就是先吃苦,後享受,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這個心理,先從最苦最累的做起,最後才能有好的收穫。

吃東西也一樣,如果先把好吃的吃掉,那後面不好吃的肯定就不愛吃了,會越來越沒胃口,如果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就會得到最終的享受。

29樓:阿海

總是習慣把好東西留到最後再吃,其實就是一種享受,覺得心裡美滋滋的。

30樓:匿名使用者

總是習慣把好吃的東西留到最後吃,我覺得就是一種享受的心態。把好吃的東西留在最後,主要目的是慢慢品嚐。在最後的時候好好享受一下。

31樓:匿名使用者

總是把好吃的東西留到最後吃,應該是一種享受的心理,這樣可以慢慢享受,不然先把好吃的吃了,剩下的就不要吃了,或者吃起來就沒勁了。

小孩子愛拿別人的東西,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兒童心理學研究分析,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有兩種心理因素引起 一是孩子有一種強烈的佔有慾望,他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充滿好奇心,而且很想馬上獲得。在這種私有欲的引領下,他便悄悄將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另一原因是孩子有一種異乎 的冒險心理,他們心想,我拿了別人的東西,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這是多刺激和神...

太過講究原則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理?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的解釋,原則,是指說話或行事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一般說來,原則既有客觀性,額有主觀性。客觀性,是因為原則是一個標準或法則,通常是客觀存在,大家都認同的東西 而主觀性的原因,則是由於說話做事是由 人 來執行的,而 人 是無法絕對客觀的。問題中的所謂 做事要講原則 要根據當時的情況...

不管是什麼親戚來我家,我都會有一種牴觸心理,就是很不喜歡他們

可能是你喜歡清靜吧,也許你缺乏一種博愛,放寬心態,善待親朋好友,你也會很快樂的!應該是由於親情不是很濃的原因吧,可能你的性格比較孤僻吧,態度決定一切!保持美好的心情就好,那是因為你不習慣他們的做法 明明知道自己有多慮症和抑鬱症,很反感自己現在的狀態,卻不願改變,從心裡牴觸 我是怎麼了?下邊我寫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