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月季新葉子蔫了,幫忙檢視一下問題

2021-03-03 21:32:45 字數 4337 閱讀 9884

1樓:錦羿航成

月季長了葉子之後又蔫了。

應該是根系還沒有長,月季一般是先長葉子再長根系。

很多人以為長了葉子之後就成活了,其實不然。然後轉變了生存環境,導致葉子枯萎。

這時候需要用生根粉灌根,並噴灑葉面肥。

月季新葉蔫蔫的 5

2樓:蝶姑娘丶

1、春秋冬季節介質缺水,會有頂端嫩芽新葉打焉的情況出現,這個時候應當立即補水,因為春秋冬蒸發量比較低,如果頂端打焉,可能已經是比較嚴重的缺水了。

2、季頂部嫩芽新葉打焉,這種情況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葉子太嫩,經受不住強烈的陽光,另外一方面,可能是植株比較細,根系不發達,供水不足造成的,如果介質不缺水,第二天早上觀察發現頂部嫩芽新葉已經恢復,則無需過多幹預,如果實在放心不下,可以在正中午遮擋一下陽光。

3、整株葉子發軟打焉

如果你的月季出現這種情況,無論是春夏秋冬,不要懷疑,那肯定就是嚴重脫水了,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檢視盆土是否脫水(排除是別的原因造成的),如果盆土很乾,那麼就應該打破所有澆水的禁忌,馬上澆透水,無論是正中午還是晚上。

注意,如果介質過度缺水,土可能會板結成塊,那麼澆水的時候應當採用浸盆法讓盆土緩慢吸收,如果盆比較大,應當緩慢的多澆幾次,因為盆土板結,澆水沒有那麼容易吸收,會很快從盆內邊緣流失。

3樓:匿名使用者

看則兩顆花不缺肥,總體不錯,花盆也很飄亮。但是花盆透氣性不好,盆土長期溼潤容易使根系缺氧,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把好澆水關。

建議:1、薔薇科植物喜陽,放到陽光最強、光照時間最長、通風良好的地方,加速盆土乾燥。盆土乾的快,能增加澆水次數,同時也增加了盆土中水溶氧的量。

2、澆水一定要堅持乾透澆透的原則,澆不透容易上溼下幹葉尖蔫萎。ok。

4樓:兵哥花園

月季花、玫瑰花,花苞剛剛盛開就蔫了你碰到過這種情況嗎?

5樓:林竹凱

樓主,後來月季恢復了嗎?

求助:月季花新葉子突然全蔫了

6樓:康姆勒發電機

可能是水過大,或肥上多了,根系有問題,否則不會有這種情況,現在這個季節是月季的休眠期,應該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剛買的月季花葉子打蔫了是什麼原因?

7樓:勵鷹天下

這個有很多原因的,有可能是新換的環境不適應,缺水,缺肥導致的。

1,生長習性:月季對氣候,土壤要求雖不嚴格,但以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微酸性,排水良好的的壤土較為適宜。性喜溫暖,日照充足,空氣流通的環境。

大多數品種最適溫度白天為15-26℃,晚上為10-15℃。冬季氣溫低於5℃即進入休眠。有的品種能耐-15℃的低溫和耐35℃的高溫;夏季溫度持續30℃以上時,即進入半休眠,植株生長不良,雖也能孕蕾,但花小瓣少,色暗淡而無光澤,失去觀賞價值。

2,光照

月季花喜光,在生長季節要有充足的陽光,每天至少要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否則,只長葉子不開花,即便是結了花蕾,開花後花色不豔也不香。

3,澆水

給月季花澆水是有講究的,要做到見幹見溼,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月季花怕水淹,盆內不可有積水,水大易爛根。盛夏季節要每天澆一次水,見盆土表面發白時即可澆水。

冬天休眠期一定要少澆水,保持半溼即可。月季澆水因季節而異,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溼潤,不幹透就行。開春枝條前發,枝葉生長,適當增加水量,每天早晚澆1次水。

在生長旺季及花期需增加澆水量,夏季高溫,水的蒸發量加大,植物處於虛弱半休眠狀態,最忌乾燥脫水,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避免陽光暴晒。高溫時澆水,每次澆水應有少量水從盆底滲出,說明已澆透,澆水時不要將水濺在葉上,防止病害。

4,施肥

月季花喜肥。盆栽月季花要勤施肥,在生長季節,要十天澆一次淡肥水。不論使用哪一種肥料,切記不要過量,防止出現肥害,傷害花苗。

但是,冬天休眠期不可施肥。月季喜肥,基肥以遲效性的有機肥為主,如腐肥的牛糞,雞糞,豆餅,油渣等。每半月加液肥水一次,能常保葉片肥厚,深綠有光澤。

早春發芽前,可施一次較濃的液肥,在花期注意不施肥,6月花謝後可再施一次液肥,9月間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將發時再施一次中等液肥,12月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機肥越冬。冬耕可施人糞尿或撒上腐熟有機肥,然後翻入土中,生長期要勤施肥,花謝後施追肥1-2次速效肥。高溫乾旱應施薄肥,入冬前施最後一次肥,在施肥前還應注意及時清除雜草。

擴充套件資料

不是水沒澆透就是澆半截水(澆透水)或水大了根系開始腐爛(控水),如果遇太陽則蔫頭耷腦是澇害(控水通風)

缺水的症狀,最好上圖看看,並吧澆水頻率,護養環境簡單描述一下

8樓:匿名使用者

分析如下:

1、買到的是剛剛扦插的苗的根系還不發達,一遇到大太陽,就容易萎蔫。如果是這種情況,剪掉已經萎蔫的葉子,澆一次透水,緩一緩就可以了。

2、花盆底部的排水不通暢,特別是塑料盆和瓷盆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加上如果雨天連續的水大,根系得不到呼吸,出現了爛根情況,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建議重新栽植,最好是能換投水透氣的瓦盆,如果只有塑料盆,就要用一個較大的瓦片來掂盆底的排水孔。

3、月季開花需要營養,剛買來時,裡面的營養只夠開花時用,開過花後,應給月季剪枝,一盆花留一到兩個頭就可以了。

擴充套件資料

月季花生長習性:

1、月季花對氣候、土壤要求雖不嚴格,但以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微酸性、排水良好的的壤土較為適宜。性喜溫暖、日照充足、空氣流通的環境。

2、大多數品種最適溫度白天為15-26℃,晚上為10-15℃。冬季氣溫低於5℃即進入休眠。有的品種能耐-15℃的低溫和耐35℃的高溫。

3、夏季溫度持續30℃以上時,即進入半休眠,植株生長不良,雖也能孕蕾,但花小瓣少,色暗淡而無光澤,失去觀賞價值。

9樓:發財

「春季花友常犯的錯誤」葉子綠油油卻突然蔫了,原因是施肥太多

10樓:匿名使用者

剛剛移栽的嘛,適應環境要有個過程哎,緩一緩就好的。移栽好後,最好先放在陰涼的地方兩週或者遮光兩週。

11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原來在大棚催的花,環境變了也會這樣。家裡溼度溫度肯定不如大棚穩定,不適應呢。放陰涼有散射光處緩幾天。

12樓:匿名使用者

哦,這樣哦,你先澆透水,放在陽光好,透氣,通風地方。

13樓:匿名使用者

買來時是帶盆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剛移栽的。

月季花移盆後蔫了,怎麼緊急救助一下?

14樓:一**十碗瘦肉

給月季花換盆以後如果葉子萎蔫,首先要考慮是不是盆土積水了,如果新換的盆子排水差,比如用了那種瓷盆,或者花盆和底部托盤焊在一起的盆子,栽種以後稍微澆水就會積水,導致在根系無氧呼吸,最後根系無法給葉子通過水分,於是葉子就會打蔫了。

此時給予了較強的光照,導致葉子蒸騰作用迅速增加,於是葉子散失水分的能力大於根系吸收的能力,於是植株水分入不敷出,於是葉子就萎蔫了,對於這種的情況,第一要保持盆土溼潤、透氣,第二儘量換盆以後給與散射光,不要直接給與強光,讓苗子慢慢緩過來了,再逐漸過渡到強光環境養護。

15樓:duende惡魔

月季花移盆後蔫了,需要立即適應它的生長習性。

喜日照充足,

空氣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風的環境,盛夏需適當遮蔭。多數品種最適溫度白晝15~26℃夜間10~15℃。較耐寒,冬季氣溫低於5℃即進入休眠。

如夏季高溫持續30℃以上,則多數品種開花減少,品質降低,進入半休狀態。一般品種可耐-15℃低溫。要求富含有機質、肥沃、疏鬆之微酸性土壤,但對土壤的適應範圍較寬。

空氣相對溼度宜75%~80%,但稍幹、稍溼也可。有連續開花的特性。需要保持空氣流通,無汙染,若通氣不良易發生白粉病,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氯,氟化物等均對月季花有毒害。

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微帶酸性沙壤土為好。喜歡陽光,但是過多的強光直射又對花蕾發育不利,花瓣容易焦枯,喜歡溫暖,一般氣溫在22~25℃最為花生長的適宜溫度,夏季高溫對開花不利。

16樓:匿名使用者

趕緊剪枝,剪到一個筷子那麼高,把葉子都掐掉,放在陰涼背陰處緩根,或罩一個黑塑料帶避光,一次澆足水,不乾不澆,大約兩週就會活過來了

17樓:00****

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吧。我也是剛買的移到盆中後一直沒出現萎靡現象。而且花也開得特別旺盛,

像你這種情況,必須將所有的花苞都剪掉。另外重剪枝,之後放到陰涼處養護半月,然後再轉入正常管理!

一定要狠下心去,你現在的狠心,是為了你以後的利益。

18樓:綺麗清雪

月季是很好養的,不明白你為什麼要在花蕾期移盆~

不想它死掉還是狠狠心吧~

果樹葉子生病了,有沒有懂得幫忙看一下啊

葉子背面長毛,梨檜鏽病。不好治,打藥吧。早期落葉病,多菌靈1200倍或甲基託布津1500倍噴霧!aqui te amo。高手們,大家幫忙看看我的果樹葉子得了什麼病?果樹葉子發黃,沒有得病,是缺肥了。除了常規的氮磷鉀肥,還要補充微量元素肥。植物缺營養,樹勢就會弱,就容易生病。一年級下冊看圖寫話 大全果...

有行家嘛幫忙看一下值錢不?在網上查了一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紀念章,尺寸這麼大的,真品值錢的,真品有收藏價值的。大家幫忙看一下,是不是錯幣,謝謝 圖都沒有,怎麼看啊親!幫忙看一下,幫我查一下,這個是真是假?100 目前查詢不到此駕照,最好去交警部門核實!求行家幫忙看一下這塊翡翠,是a貨嗎?品質怎麼樣?有證書,證書在官網也查到了,中工珠寶檢測中心的證書 這是一...

最近體檢了,幫忙看一下結果空腹血糖688甘油三酯

你好 我是部隊三甲醫院 人民解放軍天津療養院體檢中心的工作人員 你的空腹血糖偏高一些,正常值在3.89 6.11 甘油三酯0.4 1.7 略微高點 影響不大 總膽固醇 3.6 5.7 你的高了點 血清尿酸374.7 還行 只能說空腹血糖異常,還沒到糖尿病的標準。要是懷疑糖尿病的話建議查一下餐後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