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用以上

2021-03-03 20:39:09 字數 6229 閱讀 3134

1樓:匿名使用者

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和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此我便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因為我們從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裡幹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

他們多麼辛苦,我們怎麼能不珍惜糧食呢?

走進學校,如果仔細去注意的話,不難發現學校的泔水桶裡每天都堆得滿滿的,有剩菜、剩飯還有整個饅頭,每一個來到它跟前的人,都會用一個極瀟灑的姿勢,賦予那白白的饅頭一道優美的弧線。雖然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糧食是自家帶來的,不需要花錢去買,但是我們也不必這麼浪費它,這也是我們的父母頭頂烈日,腳踩熱土,花費心血種出來的。如果這一切讓父母看到,他們又會怎麼想,除了痛惜之外,還有什麼呢?。

也許有人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糧食嗎?」是的,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就像你把饅頭扔進泔水桶一樣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

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 節約糧食應該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

當你捧著噴香的米飯、吃著雪白的饅頭、端起美味的麵條時,你是否知道這是農民伯伯頂著烈日辛勤耕耘換來的。糧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

目前,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還遠遠低於世界水平,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糧食才能滿足需求。節約糧食、珍惜糧食應該成為我們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該成為節約糧食的表率。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參加節糧活動,認真學習節糧知識,自覺增強節糧意識,每天節約一點點,每天奉獻一點點,用我們的行動,用我們節省的糧食和資源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盛飯要適量,吃多少盛多少,把我給大家提一些節糧的方法:碗裡的飯吃乾淨,做到不隨便剩飯剩菜;不偏食,不挑食;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帶回家;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讓我們以節約為榮,讓節約成為一種時尚,讓節糧成為一種習慣!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1.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用以上詩句以我家的飯桌或耕耘與收穫寫一篇作文 120

2樓:4399故事大全

參考:月餅的故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晚上,我高高興興地和爸爸媽媽到外婆家吃飯。

一進門,外婆就樂呵呵地招呼我:「艾艾,快來嚐嚐外公剛買來的鮮肉月餅!」一聽這話,我的心一下子涼了,大聲嘀咕道:

「這種月餅我不要吃的,真是倒胃口!」一旁的爸爸尷尬地搖搖頭:「你真是太幸福了,有的吃蠻好了!

」外婆也無比感慨:「小時候,我還為吃不到月餅大哭過呢!」

原來,外婆小時候買東西不僅要花錢,還要憑票,買米用糧票,買肉用肉票……逢年過節,更要起個大早,天不亮就要趕到鎮上去排隊,起碼要等四五個小時才能買到定量的菜。現在想來,真是艱苦啊!

外婆說她總是難忘那個中秋節。那一年,天黑濛濛的,作為家中老大的外婆照例拿著籃子去買菜。那時,買菜的人隊伍排得像長龍,外婆被擠得都要喘不過氣來了。

天漸漸亮了,外婆想從口袋裡掏出美味——一小塊月餅填填肚子。她一摸口袋,馬上傻眼了:月餅都成泥粘在了衣服的口袋上。

外婆難過極了:家裡四個孩子分吃一個月餅,我沒有捨得吃,想不到現在竟被擠得沒法吃了。買完了菜,她垂頭喪氣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一見到媽媽,她就淚如泉湧,傷心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聽著聽著,我的眼眶不禁潤溼了。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時吃飯還總是挑三揀四。現在想想,外婆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

想到這兒,我看著桌上的毛豆、芋艿、月餅,慚愧地笑了笑,然後慢慢地吃了起來,恍然間發現原本不愛吃的食物原來也是那麼的可口。

在特別的日子裡憶苦思甜,雖然那個時代的灰暗早已遠去,但我們的光明生活確是要需要我們的「成長」才能一直到永遠!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的下半句

3樓:雪海旭日

這首詩是抄李紳的憫農

全詩是春種襲一粒粟, 秋收萬bai顆子。

四海無du閒田, 農夫猶餓死。

補充zhi

:詞釋:dao

1.粟:穀子,去皮後就小米。這裡指糧食作物的種子。

2.子:穀子。

3.海:全國之內。

4.閒田:空閒的、沒有利用的土地。

5.猶:還是。

古詩詞作者背景

李紳(772-846),唐代詩人。字公垂,無錫(今江蘇無錫)人。他是新樂府運動的積極參加者,而且是寫新樂府詩,最早的實踐伏族者,和白居易、元稹耐困的缺畝弊關係很密切。

古詩詞今譯

春天種下一粒粟種,秋天收穫萬顆糧食。四海之內沒有荒田,還有農民活活餓死。

古詩詞名句賞析

詩人形象地用「種」和「收」,「一粒粟」就變成了「萬顆子」描繪出農民的勞動;而且全國的土地盡被開墾,毫無荒廢,我們由此能夠想象出一個遍地穀穗金黃、糧食堆積如山的豐收景象。而「四海無閒田」則顯示了農民的勤勞和辛勞,詩歌最後一句筆鋒陡轉,揭示出一個殘酷的實現:創造豐收的農民卻被活活餓死。

這一巨大的反差形成極大的震憾力量,它迫使我們深思,是誰造成了農民的悲慘命運?詩人用通俗明白的語言聲討了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也使我們認識了當時社會制度的極度不公正。

4樓:匿名使用者

憫農來【作者】李紳 【朝代】唐

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bai

顆子。du

四海無閒田zhi,農夫猶餓死。

譯文:春天dao只要播下一粒磨巧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註釋】:

[1]禾:禾苗。

[2]日當午:太陽當頭直瞎租鍵晒的時候,指中午。

[3]餐:飯。

[4]皆:都是。

[5]秋成萬顆子:一作「秋收萬顆子」。

這首憫農詩,寫出了農民勞動的艱辛和對浪費糧食的憤慨。在盛夏的正午,農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鋤地,汗水淌滴在莊稼地裡。可是誰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飯型指都包含著農民的辛苦啊!

5樓:德國鈴蘭

憫農 唐 李紳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6樓:紙殼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出自唐代李紳的《憫農二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內子。容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攔衝粒種子,姿衡衝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跡殲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註釋

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穀類。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閒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禾:穀類植物的統稱。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7樓:手機使用者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上半句是什麼

8樓:再涼過人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作者] 李紳

[全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9樓:匿名使用者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出自哪一首詩?

10樓:速寫俠俠

出自憫農二首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註釋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穀類。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閒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禾:穀類植物的統稱。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11樓:匿名使用者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出自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 。

2、原文

憫農二首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譯文

其一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其二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

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12樓:會發光得果果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 李紳《憫農》

誰知盤中餐這首古詩的名字

13樓:寶格格

憫農二首

其一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1]。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三李紳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1、《憫農》:題一作《古憫農二首風》。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

2、 粟:穀子

3、收:一作「成」。

4、四海:指全國。閒田:未被耕種的田。

5、猶:還,仍然。

6、餐:一作「飧」。

譯文:其一: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裡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裡。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地辛苦。

其二:春天,農民把一粒粒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糧食全被佞官奪去而餓死。

其三:在田地裡扶犁耕種的男兒,理應有飯吃,吃得飽,但是實際上卻捱餓;在窗牖下投梭織布的婦女,理應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實際上卻在受凍。我希望燕地趙地的美女,都變成面目醜陋而德行賢惠的嫫母;那麼,她們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樣值錢,也就再不至於有一笑千金的揮霍現象了。

到那個時候,社會上富者窮奢極侈、貧者衣食無著的現象,也許可望有所改變吧。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出自哪首詩?

14樓:喵喵的森林

出自:《憫農二首》。

原文:《憫農二首》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創作背景:

根據唐代範攄《云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賞析:「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絡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裡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

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絡在一起。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

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作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作文600字

開飯了!媽媽在叫我吃飯了,我懶洋洋地走過去,拿起碗慢吞吞地吃起來,過了好久,我總算把小半碗飯消滅掉了。我一邊拿著零食,一邊說 我不吃了!不行!媽媽嚴厲地說。我假裝可憐惜惜地說 我的好媽媽,請饒了我吧,我真得吃不下了。媽媽說 糧食是農民伯伯一顆一顆種出來的,你不能浪費糧食。你知道,在災區,有多少人,還...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作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600字作文

昨天中午,全校午休生一如既往地來到各自吃飯的教室,大家領到飯盒,翻開自己的飯盒蓋,臉上又露出失望的表情,但只好隨意扒幾口,填飽肚子。當然,也包括我在內。值日羅老師點完名後,關心的問大家 怎麼樣?今天的飯菜有沒有好一點?沒有!多數人異口同聲的說,回答得十分乾脆。但是我沒有說,因為仔細想想,今天的胡蘿蔔...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看圖作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看圖作文

上面的答案絕對性錯誤,太沒禮貌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看圖作文 星期天,正下著雨,林月和媽媽早早地吃過午飯,林月正要寫作業,看見媽媽要把吃過剩下的米飯 鯽魚扔掉,趕忙把 天天背古詩 拿出來。她要幹什麼呢?媽媽 林月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您不是常教我背這首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