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哪些成語中的字在文言文中出現過

2021-03-03 20:40:24 字數 5721 閱讀 7271

1樓:喝水的楊羊

有哪些成語中的一個字在文言中出現過?有哪些成語有很多成語在文言文中的出現過?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成語中一字文言文子路線過就是一馬當先。

3樓:春江潮水

不亦樂乎,之乎者也中的亦和乎

舉例這幾個字在古詩文或成語中出現過的。。

4樓:匿名使用者

若:你。(若毒之乎?)

是:1.代詞,這。(是進亦憂,退亦憂。)2.動詞,表判斷。(此必是豫讓也。)

斯:1.副詞,則、就。(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2.代詞,此。(微斯人,吾誰與歸?)

之:1.助詞,的。(塞上之人)2.代詞,這、此。(虎見之)3.助詞,用在主語語謂語之間,無實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特:1.形容詞,獨、獨特。(特立獨行)2.副詞,只。(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

修:1.長。(茂林修竹)2.修飾。 (起西苑,修飾宮殿。)

5樓:連江一點萍

若:你。(更~役,復~

賦,則何如?)

是:1.代詞,這。(~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2.動詞,表判斷。(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覺民《與妻書》)

斯:1.副詞,則、就。(有備~可以無患。)2.代詞,此。(以至於~。)

之:1.助詞,的。(赤子~心)

2.代詞,這、此。(「~二蟲,又何知」)

3.助詞,用在主語語謂語之間,無實義。(大道~行也,天下為公」)特:1.形容詞,獨、獨特。(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副詞,只。(特以詐佯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修:1.長。

(鄒忌修八尺有餘。——《戰國策·齊策》)2.修飾。

(以脩敬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6樓:匿名使用者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覺民《與妻書》

人之性,心有憂喪則悲,悲則哀,哀斯憤,憤斯怒,怒斯動,動則手足不靜。——《淮南子》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宣王說之。(之:指南郭處士來吹竽。)——《濫竽充數》

口之於味,有同耆也。——《孟子》

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韓愈《伯夷頌》

夫國豈特為車哉?——《呂氏春秋·君守》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歐陽修《醉翁亭記》

以脩敬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古文中的成語

7樓:秋野無忌

【絕妙好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 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蒱臼』八字。

魏武謂修曰:『解不?』答曰:

『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

』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

』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

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為辭。

所謂絕妙好辭也。』」後用以指極其美妙的文辭。

【葉公好龍】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譯文】葉公子高(人名)喜好龍,衣服的帶鉤上畫龍,喝酒的爵上畫龍,房屋上的雕刻花紋是龍。於是天上的龍聽說了就下來,從窗子探進頭,把尾巴放進廳堂。葉公看見了,掉頭逃跑,(嚇得)魂不附體,(嚇得)臉色茫然無主。

這個葉公不是喜好龍,是喜好象龍又不是龍的東西。

【雞鳴狗盜】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

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譯文】世人都稱道孟嘗君能夠招攬士人,士因為這個緣故歸附他,而孟嘗君終於依靠他們的力量,從像虎豹一樣**的秦國逃脫出來。唉!孟嘗君只不過是一群雞鳴狗盜的首領罷了,**能夠說得上得到了賢士?

不是這樣的話,孟嘗君擁有齊國強大的國力,只要得到一個賢士,(齊國)應當可以依靠國力成為天下霸主而**秦國,還用得著雞鳴狗盜之徒的力量嗎?雞鳴狗盜之徒出現在他的門庭上,這就是賢士不歸附他的原因。

8樓:山海軒

《莊子》

朝三暮四、不近人情、害群之馬、獨來獨往、分庭抗禮「上漏下溼」、「數米而炊」、「捉襟見肘」

「涸轍之鮒」、「沉魚落雁」、「望洋興嘆」

「山木自寇」、「螳臂當車」「螳螂捕蟬」「如膠似漆」「空谷足音」等等

9樓:紫黛鷥

溫故知新

【出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0樓:煜vs煜

童趣——初一語文課文第五課

11樓:毓玲敏高潔

1溫故知新;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

2熟能生巧

3諱疾忌醫

4世外桃源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6士別三日

刮目相看

吳下阿蒙

7水落石出

8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9不求甚解、環堵蕭然

文言文中的一些字的含義在成語裡還有留存舉例

12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中的一些字的含義,在現代漢語的成語裡還有留存。例如:《守株待兔》中,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其中的走,與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的含義是一樣的,意思都是「跑」。

故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

13樓:檀香透窗櫺

①《名》事故;變故。

《報劉一丈書》:「鄉園多故,不能不動客子之愁。」

譯文:家鄉多次遭遇災禍,不能不觸動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

②《名》緣故;原因。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譯文:趙王怎麼會因為一塊玉的原因欺負秦國呢?

③《形》舊;舊的;原來的。

《墨池記》:「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譯文:這是原來的痕跡,可以相信嗎?

④《副》舊時;從前。

《項脊軒志》:「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

譯文:房子的東邊曾經是廚房,人去,從房子前面經過。

⑤《名》老朋友;舊交情。

《垓下之戰》:「若非故人乎?」

譯文:難道你不是我認識的人嗎?

⑥《形》衰退;衰老。

《琵琶行》:「暮去春來顏色故。」

譯文:年復一年榮耀衰老。

⑦《動》死亡;去世。

《紅樓夢》:「目今其祖早故,只有個兒子。」

譯文:目今的祖父早就死了,只留了個兒子。

⑧《副》故意;特意。

《陳涉世家》:「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譯文:將軍喝醉了,陳廣說了很多次要逃跑,使將軍生氣。

擴充套件資料

文言文實詞的推斷:

(1)因文定義法

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考生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義項。

例如:「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這句話中的「亡」與「舉大計」並舉,而其結果都是「死」,可見它絕不會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

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兩個「亦死」而來,意思是「同樣」。

(2)聯想遷移法

近幾年文言文考查都堅持「課外材料課內考」這一原則,即考查的語段和內容是陌生的,但知識點卻是課內的,可從學過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語典故中找到相關依據。

因此要運用聯想,充分調動大腦中的儲存資訊,進行靈活遷移。

如2023年高考四川卷中「而鄭氏數千指獨完」一句,熟悉課文《六國論》的同學馬上就會想到「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中的「完」字,意為「保全」,選項解釋為「滅亡」顯然是錯誤的。

再例如:「不以外夷見忽」中的「見」,我們可以聯絡《孔雀東南飛》中「府吏見叮嚀」來推斷。「見」是第一人稱「我」之意。「不以外夷見忽」的意思是,不因為我是外夷輕視我。

由於不少成語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詞多義現象,因此解題時將聯想的觸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語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實詞題的方法之一。

如「韓軌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聯想到成語「投筆從戎」,可知此處「投」應為「扔掉,捨棄」。

14樓:匿名使用者

1、原因、緣故:既克,公問其故.——《左傳·莊公十年》

2、事情:昭伯問家故,盡對.——《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3、意外或不幸的事變:鄉園多故,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4、舊識、舊交:君安與項伯有故?——《史記·項羽本紀》

5、舊的事物: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有如下意項:

1、名詞,事故,變故。如《孟子》:「今也不幸至於大故。」

2、名詞,緣故,原因。如《曹劌論戰》:「既克,公問其故。」

3、形容詞,舊的,原來的。如《論語》:「溫故而知新。」

4、副詞,舊時,從前。如《柳敬亭傳》:「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

5、名詞,老朋友,舊交情。如《垓下之戰》:「若非故人乎?」

6、形容詞,衰退,衰老。《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7、動詞,死亡,去世。《紅樓夢》:「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個兒子。」

8、副詞,故意,特意。《陳涉世家》:「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9、副詞,仍然,還是。《孔雀東來飛》:」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10、副詞,通「固」,本來。《大鐵椎傳》:「宋將軍故自負。」

11、連詞,所以,因此。《屈原列傳》:「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15樓:璀璨星痕

關於您的問題,查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有如下意項:

1、名詞,事故,變故。如《孟子》:「今也不幸至於大故。」

2、名詞,緣故,原因。如《曹劌論戰》:「既克,公問其故。」

3、形容詞,舊的,原來的。如《論語》:「溫故而知新。」

4、副詞,舊時,從前。如《柳敬亭傳》:「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

5、名詞,老朋友,舊交情。如《垓下之戰》:「若非故人乎?」

6、形容詞,衰退,衰老。《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7、動詞,死亡,去世。《紅樓夢》:「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個兒子。」

8、副詞,故意,特意。《陳涉世家》:「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9、副詞,仍然,還是。《孔雀東來飛》:」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10、副詞,通「固」,本來。《大鐵椎傳》:「宋將軍故自負。」

11、連詞,所以,因此。《屈原列傳》:「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16樓:匿名使用者

1.事情;事故:細~。變~。

2.緣故;原因:無~缺勤。不知何~。

3.故意;有意:~作鎮靜。明知~犯。

4.所以;因此:因大雨,~未如期起程。

5.姓。

6.原來的;從前的;舊的:~址。~鄉。依然~我。

7.朋友;友情:親~。沾親帶~。

8.(人)死亡:病~。染病身~。父母早~。

「以」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用,拿,把,將 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鑑來。依然,順,按照 以時啟閉。物以類聚。因為 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於 指時日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 以待時機。以儆效尤。文言連詞,與 而 用法相同 ...

文言文中窮的意思有哪些,窮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讀音 qi ng 釋義抄 1 貧窮。襲分貧,振窮。左傳 昭公十四年 2 邊遠的。孤燈耿霜夕,窮山讀兵書。陸游 夜讀兵書 3 窮盡 用盡。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 赤壁賦 4 尋根究源。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作者不詳 易 說卦 5 揭穿。恐事窮且得罪,乃再詣相府。沈括 夢溪筆談 6 終端 終極。...

文言文中以有幾種用法,可以的「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幾種用法?!

以 字用法歸納 以 是古文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虛詞。以 的本義是 用 作動詞。例如 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春秋 字用歸納 古文使用頻率高虛詞 本義用作詞例 今吾欲辱何 晏 春秋?晏使楚 作用解連用組或 結構譯認認 例 滿座賓客伸頸 側目 微笑 默嘆 認 妙絕 林嗣環 孤讀書自 認 所益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