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概括出絲綢之路概念的是哪個國家的人

2021-03-04 01:31:19 字數 4906 閱讀 6457

1樓:課文你來說

「絲綢之路」這一名稱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來的。

德國地理

學家李希霍芬(回richthofen,ferdinand von,1833~2023年)首答先提出「絲綢之路」這個概念。也有人將其名字翻譯成奇霍芬或李約瑟。

2樓:miss_羅蘭蘭

首先概括出「絲綢之路」概念的是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

首次提出「絲綢之路」這個概念的是哪位德國地理學家?

3樓:遺忘

李希霍芬

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von,1833~2023年)首先提出「絲綢之路」這個概念。也有人將其名字翻譯成奇霍芬或李約瑟。

什麼是一帶一路概念,和絲綢之路概念一樣嗎 5

4樓:雪兒大國王

兩個詞語說的

是兩個事情,不能混淆,一

個說的地方,一個說的方針。這兩者版

的概念和意義不同權,不能混淆。

古絲綢之路是一條歐洲與中國之間的通道,一帶一路是國家提出的新方針,前者是溝通**的一條商業通道,是連線中國與歐洲許多國家之間商貿、文化、宗教、科學的一條路線。

5樓:匿名使用者

差不多du一樣的概念!都是差不多的目的

zhi!

「一帶一路」dao(one belt and one road,簡稱回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簡稱obor;或 belt and road簡稱,bar)是「絲綢之路經濟答

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絲綢之路是張騫(約公元前164年―前114年)沿線國家和地區人口、經濟規模等資料

於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出使亞洲中、西部地區開闢的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錫爾河與烏滸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大伊朗,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6樓:林晨

這個嘛,官方和你解釋一下吧,因為這樣你能瞭解的更全面一點;「一帶一路」是指回「絲答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不會與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等既有合作機制產生重疊或競爭,還會為這些機制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

最早考察中國西部提出絲綢之路的是哪國的地理學家

7樓:答題狂魔想升級

是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

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中國西漢時期的絲綢之路上輸出的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於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幹),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中國絲綢西傳我認為主要是有三條渠道:一條呢大家看中國史書都知道,中國的漢唐帝國各朝代對周邊的少數民族有大量的封賜和贈與,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渠道;另外一個是當時的中國**和周邊的少數民族絹馬**,絹和馬**。這個**額也是非常大的,因為北方一直到歐亞大陸草原地區這個是相通的。

所以,這個為什麼說早期絲綢能流傳過去與這個有一定的關係,當然後期的流傳也起一定作用;再一個問題呢,就是中國把絲綢作為一種商品和貨幣推出去。另外是當粟特的商人,波斯的商人到中國來採購。有些文書記載非常清楚,你比如說在西晉的時候,在新疆發現的文書,和敦煌發現的文書就是粟特商團。

他們是非常大的商團,就是組織到了中國來採購,這個商團不但在新疆採購,而且到了長安,洛陽和中國的內地。他們主要是用他們的銀幣,他們的毛織物,他們的一些麻製品和特產來交換,來購買,也非常大的,它有一套整個的系統。另外就是當時就是這種做生意吧,粟特人在新疆和敦煌,以至於內地有他們的聚落,也就是說很多東西是由他們購買過去的,這是主要的幾條渠道。

絲綢之路是什麼時候才有這個名稱呢?根據現在的研究呢,就是說19世紀末德國學者李希霍芬在2023年出過一本書叫《中國》。在這本書裡他首先提出絲綢之路這個稱呼,後來在2023年還是德國人的赫爾曼,他又出了一本《中國和敘利亞之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他把這個李希霍芬的觀點又完善了,而且把絲綢之路延伸到敘利亞。

現在,一般的來講,古代的絲綢之路,也就是說,從長安到敘利亞,這個絲綢之路提出來之後,漸漸的現在已經被學術界接受。在中國來講接受這個名稱,真正廣泛的用,是近幾十年的事。因為大家如果說看中國的研究東西方關係的一些學者的論著,就知道。

當時這些學者主要用的名稱是東西交通,或者是中西交通,當時並不用絲綢之路這個名稱。因為絲綢之路這個名稱,是有侷限性的。因為這條路不僅是絲綢**,它只是其中的一項,它也不是絲綢之路,這條交通線的內涵,也不是絲綢之路能完全概括的。

當時講東西交通和中西交通,它既包括交通線又包括所有的各種交流,包括文化、藝術、科技、宗教所有的各方面的交流。所以,它實際上是一個東西文化交流的這麼一個學科,發展到現在,學術界也基本接受了絲綢之路這個稱呼。實際上它呢也並不是侷限絲綢和交通,也還是重在交流,這是它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

絲綢之路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了。所以下面我就講講絲綢之路的開闢、發展和終結的問題。首先講一下東西交通的概況。

東西交通在中亞,現在斯坦的中亞概念就是前蘇聯五個加盟共和國,現在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孜別克,土庫曼,這個地區咱們現在所稱的中亞地區。這個中亞地區本來就是亞歐大陸一個通道,是東西南北的一個通道。古代中亞地區它是和西方和南亞次大陸和南西伯利亞,北方的草原地區交通是非常發達的。

但是在漢通西域以前,這個新疆地區的交通是封閉的,這是與當地的情況有關。大家都知道新疆地區周圍都是被山圈起來的,而且都是非常高。另外就是新疆的沙漠、戈壁範圍非常大,小國林立,就互相封閉。

所以當時大規模交通是沒有的。從西方所記的一些歷史記載,對現在的新疆瞭解的並不清楚,當時就是天山以北的地區,是遊牧民族遷徙的路線,你比如烏孫、大月氏等等。但是後來就被匈奴給封閉了,說那邊基本上也是不通的。

所以當時中國和中亞之間和西方之間隔著新疆地區,現在的新疆地區,當時這條交通線是並不通的。所以現在絲綢大量的外運,在漢以前是不可能的,它過不去。所以這個交通線的開闢,就是在西漢時期。

西漢時期主要是有一個大家都知道張騫,張騫鑿空與漢通西域與絲路的開通關係非常大。當時張騫鑿空,他主要是兩次,當時為什麼要叫他通西域呢?也就是說當時漢武帝是要打匈奴,因為烏孫和大月氏,原來是在甘肅河西走廊,它被匈奴驅逐出去以後,遷到了中亞地區,他要聯合烏孫、大月氏打匈奴,就是兩面夾擊,為了這麼一個政治目的,派張騫去,張騫第一次去,沒有取得多少效果,烏孫和大月氏也不想回來,後來就說漢武帝還不死心。

第二次又派他去,到烏森和周圍各國,這次古代新疆的好多小國家,他都派使節去了,張騫鑿空回來以後,會了向漢**有詳細的報告,就是周圍的交通線,各國的風土人情、實地物產等等都報告的非常詳細。所以這個報告就是後來《史記??大宛列傳》主要是以報告為素材的,這個報告對漢武帝,漢**瞭解西漢以西的情況非常重要,對漢武帝下決心通西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後來的漢武帝,就決定通西域,派兵到西域去,最後就是統一了西域。這個西域,大家可能也知道,但是這個理解不一樣,現在有廣義的和狹義的說法。

廣義的說法,就是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的地區都可以叫西域;狹義的西域也就是玉門關和陽關以西,新疆包括就是帝俄侵略咱們領土以前那個範圍,都叫西域。但是歷代呢,中國曆代對西域的說法也不一樣。漢武帝決定通西域以後,因為軍事方面的需要,政治方面的需要,他把當時交通線封閉的交通線,各國之間交通線整個打通了,而且他的勢力到了中亞,包括當時的烏孫、大月氏等等,他都是有很密切的關係。

也就是說把新疆交通線和剛才講的中亞的交通線對接起來。這樣的話,絲綢之路才真正通。所以真正開闢絲綢之路,是中國的漢朝開闢了。

以前是各自都有的交通線,並沒有真正的連線起來。

絲綢之路開闢以後,它有一個發展過程。兩漢時期基本上可以說絲綢之路發展,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中國處於內亂狀態。在西方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也**了,波斯也衰落了。

所以這時候,絲綢之路屬於比較簫條的時期。到了唐朝,唐朝可以說經營西域最盛的就是唐朝,不僅說在整個新疆地區是進行直接統治,在中亞地區直到波斯的東境,它設立了16個都督府,是名義上控制的。所以就是說他們當時唐朝的交通線,交通組織,也是最完備的,這時候發展到非常高的一個階段。

但是就是在唐朝,在怛羅斯被阿拉伯帝國戰敗,後來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就要到公元790左右就退出了新疆。所以在這個階段,絲綢之路就屬於慢慢的衰落時期是吧。到了唐末,五代時候,這個時候陸路的絲綢之路就被海上絲綢之路取代了,它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也就說終結到五代宋初的時候,這個陸路絲綢之路作為它的主要歷史使命已經完結了。

但是到元朝時候,蒙元時期,因為它通過各個汗國,整個陸路絲綢之路又通了,這時候也還是比較發達的,但是這是落日輝煌,只是隨著蒙元帝國的滅亡,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絲綢之路呢,它是一個歷史的範疇。關於絲綢之路現在交通線的問題,大家也很關心,現在絲綢之路的交通線,中亞西亞和羅馬地方,那個交通線是比較清楚的,因為研究的也比較充分。

從長安到河西走廊,總體來講也是比較清楚的,現在最不清楚的還是新疆地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新疆地區主要是戈壁和沙漠,戈壁和沙漠固定的交通線是沒有的,它只要大方向對就可以了,大家如果到了新疆就知道這個情況

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是哪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分別是哪裡

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終點站在歐洲。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的東南沿海,在漢代是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島。後來發展到了波斯灣地區。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 前202年 8年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

絲綢之路的形成原因是什麼,絲綢之路是怎樣形成的

通常所指bai的絲綢之路是穿越中du 亞 翻過帕米zhi爾高原 抵達西亞的線路。若再dao往北走回,則是北路,往南走是南答海路。絲綢之路形成於漢代。公元前139年,張騫首次從長安出使西域,到達樓蘭 龜茲 于闐等地,其副手更遠至安息國,身毒國等。絲綢之路的意義 不僅是中國聯絡東西方的 國道 也是整個古...

絲綢之路是誰帶人走出來的,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歷史人物有誰

張騫公元前138年,他帶著百餘名隨從從長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張騫返回長安,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率領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