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收入及收益的區別
2樓:帥氣的小宇宙
收入及收益的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1)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2)收益是指就該財產收取天然的或法定的孳息。
2、範圍不同:
(1)收入是指某一個體,包括個人或者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轉讓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通常包括商品或勞務的銷售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費收入、股利收入等。
(2)收益:一般指個人生產的全部數量金額,包括未銷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庫存價值。
3、計算方法不同:
(1)收入計算公式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指數-100%。
(2)收益計算公式為:經營淨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4、在會計學中的特徵不同:
(1)收入的特徵:收入從企業的日常活動中產生,而不是從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收入是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總流入;收入必然能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2)收益特徵:會計收益是根據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以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銷售收入,減去為實際銷售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得出的。是建立在會計分期的假設之上的。
計算會計收益的成本是以歷史成本計列的。會計收益有賴於期間收入和費用的合理配比。會計收益受謹慎原則約束。
3樓:奧斯卡
收入及收益的區別入下:
1、影響因素不同
收益是直接影響市場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收入一方面受制於巨集觀經濟狀況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國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的影響,收入直接決定消費者購買力水平。
2、包括的範圍不同
收益:一般指個人生產的全部數量金額,包括未銷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庫存價值;
而可收入為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收入、還有其他業務收入的總和,有的流通居民總收入核算的是差價收入、即毛利。
3、計算方法不同
收益計算公式為:
經營淨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出租房屋淨收入、出租其他資產淨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淨租金等。財產淨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收入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指數-100%。
4、特點不同
收益誕生於20世紀九十年代末北美及歐洲等經濟發達國家,因其業務拓展不以實體網點和物理櫃檯為基礎,具有機構少、人員精、成本低等顯著特點,
而收入有著存款利息高和實時、方便、快捷、成本低、功能豐富的24小時服務的特點,獲得越來越多客戶的喜愛,其自身數目也會迅速增長,成為未來銀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4樓:龍泉
收益是指在會計期間內經濟利益的增加,其表現形式為資產的流入或增值,或者是負債減少。從而導致權益的增加,但不包括與權益所有者出資有關的那些事項。
(2)費用是指在會計期間內經濟利益的減少,其表現形式為資產的流出或折耗,或者是產生了負債,從而導致權益的減少,但不包括與權益所有者分配有關的那些事項。
收益的定義包含了收入和利得。
收入:是在企業正常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並且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包括銷售收入、服務費、利息、股利、使用費和租金等。
利得:是指滿足收益的定義但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在企業正常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其他專案。利得代表了經濟利益的增加,在這一點上與收入的性質沒有差別。
因此,在本結構中沒有將它列作一種單獨的要素。
舉例來說,利得包括了那些變賣非流動資產所產生的收益。收益的定義還包括了未實現利得,例如,對有價**進行價值重估而產生的收益和由於長期資產的帳面價值增加而產生的收益。當將利得在損益表中予以確認時,通常將它們單獨列示,因為了解利得的情況對於作出經濟決策是有幫助的。
利得經常只是報告其扣除有關費用後的淨額。
通過收益可以收到或增加各類資產,例如,通過交換貨物和提供勞務可以獲得現金、應收帳款、貨物和勞務等。收益還可能來自於負債的清償。例如,企業可以向貸款人提供貨物和勞務,以結清償還所欠貸款的末了債務。
而利潤(淨利潤、純利潤)常常用來作為計量經營業績的指標,或者作為計量其他指標如投資報酬率或每股收益等的基礎。與利潤計量直接有關的要素是收益和費用。
利潤(淨利潤、純利潤)=收益-費用(包括所得稅)
總結一下,收益可以理解為取得的收入(利得),利潤理解為收入扣除費用(含所得稅)後的淨額。
對上市公司而言,每股收益=淨利潤/普通股股數,這裡講的收益是站在股東(投資者的角度),預計可以從股利分配中取的收益。
5樓:企慧網:免費註冊公司
收入是指比如你現在銷售了收到的款為收入,收益是指月底年底贏利了就是收益了,簡單點說就是這樣.
6樓:匿名使用者
收入:是企業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的經濟活動而獲取的,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進行計價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收益:
是指取得的收入扣除因獲取收入而支付的成本費用等的差額。 收益是收入的其中一部分.收入是毛利性質,收益是純利性質。
舉例說明:在投理想投資三個月的專案一萬元,三個月後到賬10360元,那麼10360元是收入,360元是收益。
7樓:俊彩星馳
有收入不一定能賺,但是收益是肯定賺了,這就是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收入就是你獲得的錢,而收益就是利潤。
9樓:邱米盈敏
收入和收益的區別非常大,為好理解簡單地比劃,收入是毛利性質,收益是純利性質。
一、收入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資本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收入是財務會計的一個基本要素。
1、廣義的收入概念將企業日常活動及其之外的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均視為收入;
2、狹義的收入概念則將收入限定在企業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總流入;
3、我國現行制度採用的是狹義的收入概念,即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二、收益
收益是指就該財產收取天然的或法定的孳息。收益權也可以依法律的規定或所有人的同意,而歸非所有人取得。
從歷史上看,收益概念最早出現在經濟學中。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將收益定義為「那部分不侵蝕資本的可予消費的數額」,把收益看作是財富的增加。後來,大多數經濟學家都繼承並發展了這一觀點。
2023年,艾•馬歇爾(alfred
maarshell)在其《經濟學原理》中,把亞當•斯密的「財富的增加」這一收益觀引入企業,提出區分實體資本和增值收益的經濟學收益思想。
20世紀初期,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爾文•費雪發展了經濟收益理論。在其《資本與收益的性質》一書中,首先從收益的表現形式上分析了收益的概念,提出了三種不同形態的收益:
三、收入和收益的區別
1、銷售方面,收入一般是指銷售了收到的款為收入,收益一般是指期末贏利了,才有收益了。
2、企業在會計期間內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資以外的經濟利益通常稱為收益。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商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費收入、股利收入等。
3、會計科目不同。收入和收益在各種會計報表中應中分別反映,會計科目和**均不同。
4、法律方面,收益比收入更有說服力。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資本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收益是指就該財產收取天然的或法定的孳息。收益權也可以依法律的規定或所有人的同意,而歸非所有人取得。
5、投資方面,由於投資風險的存在,收入是流水性質的資料,而收益是結果性質、結論性質的資料。收益比收入更能體現投資風險與收益率的關係。
收入總額是什麼呢?
10樓:註冊會計師
收入總額是指納稅人當期發生的,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取得的收入,包括會計核算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11樓:匿名使用者
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它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
12樓:燈塔市張滿亮
您問收入總額是什麼呢?
答:一個單位的主營收入(主產品或主要服務收入),加上其他收入(除了上述收入的一切收入)的總合就是收入總額。
13樓:宋國慶
收入總額
bai是指納稅人當期發du生的,以貨幣形式和非貨zhi幣形式從各dao
種**取得的收回入,包括會計核算中的答
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收入總額是指納稅人當期發生的,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取得的收入,包括會計核算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收入總額包括:
1、銷售貨物收入;
2、提供勞務收入;
3、轉讓財產收入;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8、受捐贈收入;
9、其他收入
14樓:東奧初級
企業所得稅copy
意義上收入總額,是指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取得的收入,包括不徵稅收入和免稅收入。
企業取得收入的貨幣形式,包括現金、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以及債務的豁免等。
非貨幣形式收入應當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額。
什麼是收入?
15樓:註冊會計師
現金收入是「現金支出」的對稱,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即指銀行回籠貨幣。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是唯一合法的通貨,現金收入即回籠流通中的人民幣。
16樓:會計網
1,公司發給職工的獎金是收入。(對的)
2,小明獲得的獎學金是利得。(錯的)
收入是財務會計的一個基本要素。
1.廣義的收入概念將企業日常活動及其之外的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均視為收入;
2.狹義的收入概念則將收入限定在企業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總流入;
3.我國現行制度採用的是狹義的收入概念,即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所涉及的收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日常活動是指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營性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活動。企業非日常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不能確認為收入,而應當作為利得。企業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項,應當作為負債處理,不應當確認為收入[1]。
收入的特徵
1.收入從企業的日常活動中產生,而不是從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
日常活動是指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活動。
日常活動將收入和利得相區分。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應確認為利得。如企業將其擁有的房產出租而取得的租金應確認為收入;而企業將該房**的淨收益應確認為利得,但企業**材料的收入應確認為收入。
2.收入必然能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3.收入是與所有者投入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4.收入可能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或企業負債的減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5.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收入的確認原則
銷售商品的收入只有同時符合以下四項條件時,才能加以確認:
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
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已轉移的判斷
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絡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主要表現為銷售商品的價款;
實務中,企業售出的商品符合合同或協議規定的要求,並已將發票賬單交付買方,買方也承諾付款,即表明銷售商品的價款能夠收回;
如企業判斷價款不能收回,應提供可靠的證據。
4.經濟利益的流入能夠可靠地計量。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收入能否可靠地計量,是確認收入的基本前提;
成本不能可靠計量,即使其他條件均已滿足,相關的收入也不能確認。
5.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
收入的分類
1.按性質不同,可劃分為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2.按重要性不同,可劃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2]。
主營業務收入:來自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而從事的日常活動中的主要專案,如工商企業的銷售商品、銀行的貸款和辦理結算等。
其他業務收入:來自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動,如工業企業銷售材料,提供非工業性勞務等。
馬克吐溫的簡介,馬克吐溫簡介
馬克吐溫。mark twain l835 1910 作者簡介 美國作家。本名塞謬爾 朗赫恩 克萊門斯。馬克 吐溫是其筆名。出生於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漢尼拔的一個鄉村貧窮律師家庭,從小出外拜師學徒。當過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 南軍士兵,還經營過木材業 礦業和出版業,但有效的工作是當記者和寫作幽默文學。馬...
馬克吐溫的名言,馬克吐溫的名言有哪些?
那些有好書卻不讀的人不比無法讀到這些書的人擁有任何優勢。美國作家馬克 吐溫 馬克 吐溫說 遲來的真相,就像突然擊中頭部的馬蹄鐵,哎,痛啊!馬克 吐溫 沒有情感的吻,就像在親死豬肉一樣。不要放棄你的幻想。當幻想沒有了以後,你還可以生存,但是你雖生猶死。永遠說實話,這樣的話你就不用去記你曾經說過些什麼。...
馬克吐溫寫過哪些小小說
他的代表作是 百萬英鎊 在小學5年級人教版語文書第二學期時會學到的,是24課名叫 金錢的魔力 他的作品 湯姆索亞歷險記 被錄入七年級蘇教版語文課本第一學期的名著推薦與閱讀。六年級下冊也同樣有。他的作品 湯姆索亞歷險記 被錄入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第17課。他的作品 湯姆索亞歷險記 被錄入英語牛津深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