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糊塗的上帝
刻舟抄求劍 [kè zhōu qiú jiàn]比喻不懂事物襲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貶義出 處
《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一條船刻著劍在一條河上猜成語
2樓:劍王牙
刻舟求劍
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釋義 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出處 《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劍的故事
示例 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近義詞 守株待兔 墨守成規
反義詞 看風使舵 見機行事
3樓:精神佈道者
刻舟求劍.......
瘋狂猜成語有一個木船和一個在開船一個在船上刻劍掉到和裡的記號
4樓:u盾
刻舟求劍kè
抄zhōu qiú jiàn
[釋義] 舟:船;求:尋找;尋求。在船上刻記號;尋找失落水中的劍。比喻辦事方法不對頭;死守教條;拘泥固執;不知道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
[語出] 《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正音] 刻;不能讀作「kē」;劍;不能讀作「jiǎn」。
[辨形] 劍;不能寫作「箭」。
[近義] 守株待兔 墨守成規
[反義] 看風使舵 見機行事
[用法] 含貶義。多指做事不知進退;墨守成規;不懂得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來處理事情。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連動式。
[辨析] ~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變通;做根本
兩個人在船上水裡還有一把劍打一成語
5樓:q魂鬥羅
兩個人在船上水裡還有一把劍打一成語——刻舟求劍。
刻舟求劍
kè zhōu qiú jiàn
【解釋】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結構】連動式。
【用法】含貶義。多指做事不知進退;墨守成規;不懂得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來處理事情。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刻;不能讀作「kē」;劍;不能讀作「jiǎn」。
【辨形】劍;不能寫作「箭」。
【近義詞】守株待兔、墨守成規
【反義詞】看風使舵、見機行事
【辨析】~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變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重於「刻」和「求」;強調雖然主觀上努力;但不注意變化了的客觀情況;不能相應地採取適當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強調主觀上不努力;僅想坐守等待;僥倖得到意外收穫。
【例句】我們應當記取~的教訓;使我們的思想適應客觀形勢的變化。
6樓:漪尕墨西咩
這是一個典故。。小學時總提的。。不好意思,忘了。。
7樓:多啦米叮叮
狼狽為奸.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一部電影一條小船船上面有人有狗猴子和老虎,老虎把狗和猴
你好出自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希望能夠幫到你 有一個在海上船上遇海嘯後只剩一個人 和一隻斑馬 猴子 老虎的電影 少年派的奇來幻漂流源 life of pi 2012 導演 李安 編劇 揚 馬特爾 大衛 麥基 主演 蘇拉 沙瑪 拉菲 斯波 伊爾凡 可汗 傑拉爾 德帕迪約 塔布 阿迪勒 侯賽因 阿尤什 坦...
有12人要到河對岸去,河邊只有一條小船,船上每次只能載4人,小船至少要載幾次才能過河
1 選擇一人作為水手,負責划船,每次可運乘客4 1 3 人 2 12個乘客 水手包括在內 的過河次數 12 3 4 次 所以,至少載4次可以過河.不是每次只能載現在人數。四個人嗎?那我就用,總人數 限載人數 次數。就相當於12 4等於3。有12人要到河對岸去,河邊 只有一條船船上每次只能載4人小船至...
有人要到河的對岸去,河邊只有一條小船,船上每一次只能坐人。小船至少
首先要有一人和船一起撐船 開船 往返,要佔一個位置,而且要從26人裡去掉。所以其實是算25人,每次船上坐5人,也就是5次。36 6 1 7 批 一人 怎樣列算式計算出來5次呢?有26個人要到河的對岸去,河邊只有一條小船,船上每一次只能坐6個人,小船至少要載幾次才能全部過河?沒學除法 用乘法啊.因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