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關鍵來詞]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策略和措自施高校bai校園文化是一種具有自身特色du的亞文化形態zhi,是指在高校這一dao特定範圍中生活的每一個成員,所共同擁有的校園價值觀和這些價值觀在物質與精神上的具體化。高校校園文化深藏於學校的歷史沉澱之中,反映學校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精神,體現著學校的校風和學風。它以一種無形但超強的內聚力傳承著校園精神,激勵著教師和學生。
(剩餘1810字)
如何推進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分析
2樓:匿名使用者
高校校園文化是一種具有自身特色的亞文化形態,是指在高校這一特定範圍中生活的每一個成員,所共同擁有的校園價值觀和這些價值觀在物質與精神上的具體化。高校校園文化深藏於學校的歷史沉澱之中,反映學校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精神,體現著學校的校風和學風。它以一種無形但超強的內聚力傳承著校園精神,激勵著教師和學生。
高校校園文化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對提升高校的文化層次、精神境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時期如何促進高校建設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成為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要把校園文化建設得到位,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首先必須在認識上達到對校園文化的正確認識。但現階段一些高校在建設校園文化時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他們過分看重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而忽視了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許多高校在物質文化建設上舍得花錢,搞建築、買裝置、修道路、建廣場、栽花植樹,對這些外在的、收效快的專案,普遍比較重視,但對隱性的、潛在的精神文化建設積極性不高。
校園文化反映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不注意日積月累的養成,要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是不可能的。
二、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受到衝擊和挑戰
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程序中出現了經濟成分、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形式、就業方式的多樣化,從而出現了思想觀念、文化意識和價值取向的多樣性,這給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臨著嚴峻的衝擊和挑戰。一是西方文化的挑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西方文化思潮湧入,部分大學生缺乏對現代人文精神和優秀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他們喜歡標新立異、追求叛逆的感官刺激,而西方文化的表現模式正好與部分青年學生的需求相吻合。
二是文化功利性的挑戰。隨著高校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強烈。社會成員在市場經濟中容易滋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思想和行為,這使一些大學生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漠、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鬥精神淡化、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三是網路資訊化浪潮的挑戰。資訊電子時代網路上各種不良、不健康的內容,極易動搖大學生經過前期教育剛剛形成的價值體系,破壞大學生的人格養成。四是高校擴張影響的挑戰。
高校擴張影響校園文化品質。高校擴招在為更多人提供高等教育的同時,也為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不少的難題。學生數量增加了,但同時作為校園文化的參與者與建設者的學生的整體素質卻下降了,他們素質的降低也必然會影響到校園文化品質的下降。
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和措施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高校校園文化始終處在社會文化的前沿,既承擔著育人的重要職責,也承擔著引領社會文化的重要任務。
優秀的校園文化不僅是大學精神的具體體現,而且是培養獨特文化素質和創新人才的沃土,對於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時期在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時,應把握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力度,要旗幟鮮明地讓馬列主義、***思想、***理論和「****」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佔領高校思想陣地,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的說服力、滲透力和吸引力。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援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二是要以人為本,客觀務實。
高校的和諧首先是人的和諧,人的和諧才能推進高校的和諧,構建和諧高校校園文化必須以人為本,為廣大師生創造公平競爭的空間,營造和諧寬鬆的環境,激勵師生在建設校園文化中的自覺行為,形成全體師生員工各盡其能、各展所長、各得其所、專心工作和學業而又和諧相處的高校校園文化氛圍。三是要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標,是中華民族振興的成功之路。
要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凝聚人心,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果鼓舞人心,使廣大師生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以天下為己任,自覺地把個人追求與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統一起來,把個人奮鬥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一起來。
高校校園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源頭,一所學校如果沒有良好的校園文化,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學風和校風,就難以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的**人。
如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3樓:龍源期刊網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校園文化建設能夠體現一所學校的獨特精神風貌,它是一所學校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創造並積澱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作為重要的環境教育力量,對師生在理想追求、發展目標、價值取向、行為習慣等方面起著積極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優秀的校園文化能夠孕育出優秀的學校教育,本土的校園文化又彰顯著自己的個性與特長,滋養著本土的孩童。
一、校園文化的現狀和問題
學校作為育人的場所,校園文化的建設應該遵循人的發展規律。但是,有很多學校失去了自身應遵循的原則,致使校園文化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重特色建設,輕歷史傳承
沒有調查好學校的歷史底蘊,沒有對歷史傳承的重視,缺乏明確的校訓、校徽、校歌等。
(二)重活動形式,輕活動內容
許多學校定期舉辦一些特定的校園活動,這種固定的模式,致使校園文化活動僅僅成為學校的例行公事,對活動的內容和意義等缺乏重視。
(三)辦學理念脫離時代潮流
辦學理念大都是「強化管理、以人為本」等空洞的理論,千篇一律,有的口號過於寬泛致使辦學思想呈現空洞,缺乏與時代潮流的應有聯絡。
(四)管理手段過於簡單
日常管理重視自身利益和管理得失,從而呈現出資訊傳遞
如何提高校園文化建設
4樓:匿名使用者
一、抓好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
育人離不開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風格各異、錯落有致的校園建
築,鳥語花香的校園小景,寬敞明潔的校園道路,萬紫千紅的綠化景觀,明亮寬敞的教室、
圖書館,這些都能給學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學習、生活,增進了
他們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懷,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學校的校
園文化建設,不僅僅侷限於綠化、美化校園,應有重點地搞好校園主要景點的建設,辦好宣
傳櫥窗、閱報欄、標語牌等,讓校園的每一個景點都發揮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規範學生的行為,使他們形成自律,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生的行為操守更加規範。
二、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和校風建設
校園文化反映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體現了校園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學生良好的精神風
貌。一個學校良好的校風,體現在自由的學術氛圍、多學科交匯的氛圍、寬容失敗的氛圍、
個性得以充分發展的氛圍等幾個方面。校園文化的最大特點在於它在潛移默化地、有意無意
中影響、同化環境中的每一個人人們都在自覺與不自覺地經受著這種文化的薰陶。在校園文化的作用下,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校園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圖變成一種精神化的形式溶於文化氛圍中,出神入化的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是一種高超的德育教育藝術。
三、加強社團文化建設
學校要開展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機地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要加強社團組織的管理和建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群眾性、廣泛性、
參與性的特點,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各項活動。校園文化經常是以學校或班級為單
位開展活動,很多活動都需要學生集體參與,需要有相互協作的精神。每個學生要處理好個
人與集體的關係,以構建一種友好互助的群體氛圍。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優化了師生的
心理環境,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圍。校園文化為學生追求個性的發展,追求
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適應了學生精神需求的多樣
化、個性化的特點,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可塑造學生形成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空間。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以自身物質因素為基礎,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長期積累而形成的較
為穩定的精神生活的整體。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不能急功近利,要迴圈
漸進,將校園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統一起來,使之互相促進,真正發揮校
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1、體現發展的理念,建立創新、競爭為理念的校園文化
建設校園文化,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題,以「人文、協作、創新、實踐」的學校精神為指導進
行。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建設承載著精神文明建設的使命,必將體現一定的時代特徵,從而
培養並輸送出能適應時代發展,能參與社會競爭與合作,能積極推進、引導社會發展的學生
個體。這些學生走上社會,將會用他們的品質影響社會風尚,用他們的人格影響未來的社會
道德,使他們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維護者。
2、堅持創新的觀點,建立新型一流的校園文化
要以全新的觀念、方法去建立新型一流的校園文化,樹立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理念,使校園
文化傳遞融為一體。徹底摒棄「應試教育」,推行「素質教育」,提供創新思維平臺,引導學生把夢想變為現實,激發熱情,張揚個性,啟發創造,讓每一位學生經過多種實踐活動,展示
特長,體現自我價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實踐活動的開展,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和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學習能力、蒐集和處理資訊等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3、建立校園網路文化,傳遞先進思想和時代最強音
網路作為「第四**」進入校園,對傳統教育提出了挑戰,校園網路文化已成為校園文化網路
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有的方式深刻地影響著和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特別是對學生的
認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網路文化並非一方淨土,如何進行引導和實施有效的監管,正
成為學校德育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要搶佔網路思想文化陣地,弘揚主旋律,突出網路政治
性、思想性、導向性、理論性、親和性、多樣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強研究,努力構建健康
文明、藝術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園網路文化環境,使學生在這種文化環境中既獲得資訊素養
和審美能力,又具有正確的資訊價值觀和道德觀。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設整體性原則
突出文化建設整體性原則,就要注重「四育人」(教書、管理、服務、文化)的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又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要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務上提倡「博愛」,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嚴謹規範的執行軌道中,充分鍛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環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環境條件的建設,更加出「軟」環境的培植,在學習創新、技能實踐、文體競技、團隊精神、思想導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營造出良好成長環境。
如何理解新時期生態文明的內涵,如何全面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 自然 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 人與人 人與社會和諧共生 良性迴圈 全面發展 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 生態文明是...
在新時期如何繼承發揚黨的優良作風
首先,金老師從三個方面闡明瞭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的重要性 1 繼承發揚黨的優良作風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它直接關係到人心所向,關係到能否制訂正確的路線 方針與政策,關係到能否堅 持黨的工農階級先鋒隊性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 回顧歷史,用歷史經驗驗證其重要性,針對這點,金老師又從新民主主義革...
如何理解我國新時期的主要矛盾的論述
對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從黨的八大指出 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到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再到黨的十九大闡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重大變化,又作出了一個根本性 全域性性的重大判斷。對社會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