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曾侯乙墓中還出土了哪些具有研究價值的樂器

2021-03-04 04:53:45 字數 4884 閱讀 2872

1樓:漫閱科技

與編鐘同

來墓而出的編磬,源由32枚石磬組bai成。每磬發一音,音du色清越響亮zhi,音域跨三個八度,具dao有旋宮轉調的可能。磬體表面也有與鍾銘相通的刻文和墨書文,內容為編號、標音以及音律關係等。

曾侯乙墓中的其他樂器也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例如:該墓出土的兩件排簫是目前僅見的戰國排簫,其中有一件在未脫水的情況下,尚有八根簫管能夠吹奏發音,音階結構已超出五聲;篪以前只見於文獻記載,該墓出土的篪,為我們瞭解這種古代樂器提供了難得一見的例項;曾侯乙墓中的琴和瑟雖然因弦腐而失音,但其儲存完好的軀體也為研究該類樂器形制的演變情況提供了依據。曾侯乙墓出土樂器共計125件,還有與部分樂器配用的擊奏工具和各種構件、附件,是世界**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這些古樂器直接和間接保留下來的音響以及它們所鐫刻的珍貴銘文,讓我們不難想見2023年前的**盛況,也為我們研究先秦**史上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提供了線索。

古代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編鐘有什麼獨特之處?

2樓:漫閱科技

曾侯乙墓中最引人注目的樂器當屬編鐘。曾侯乙編鐘是中國迄今出土的編鐘中編制最大的一套,共65件,分上、中、下三層八組懸掛在鍾架上。其中有鎛鍾一件,鑄有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作鍾贈曾侯乙永世享用的銘文。

全套鐘的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律齊備,可演奏五聲、六聲乃至七聲音階的樂曲,同時具有旋宮轉調的可能。

編鐘的鉦間或鼓部刻有銘文,說明了各鍾所發之樂音的律名、階名、變化音名以及它們在不同郡、不同諸侯國之間不同稱謂的對應關係。多數鐘的正、側鼓部所發出的兩個音都與標記相符,音程距離為三度關係。出土的曾侯乙編鐘還配有6件t形小木槌和2件彩繪大木棒,前者應是用來敲擊中層和上層的鐘以演奏旋律,當由3人各執一對小槌表演;

後者由兩人分掌,撞擊下層大鐘(從同墓出土鴛鴦盒上的撞鐘圖可知,下層大鐘的演奏者應是面向觀眾站在鍾架前、雙手持木棒反向撞鐘的),用以演奏和聲或烘托氣氛。

曾侯乙墓出土了多少件樂器

3樓:匿名使用者

曾侯乙墓的出土樂器有9種:編鐘、編磬、鼓、琴、瑟、均鍾(律準)、笙、排簫、篪,共計125件。

墓中室及墓東室皆有樂器。若將此地下樂隊編制視為墓主人生前**活動的反映,可以判斷墓中室為宴飲禮賓所用鐘磬樂隊。由於文化功能的轉變,這類鐘磬樂隊已經不再是周禮樂制度中的祭禮樂隊,而是宴飲娛樂用樂隊,其樂或可稱為"堂上樂"。

中室樂隊編制為:

編鐘65件(其中甬鍾45件、紐鍾19件、楚王所贈鎛1件),編磬32件(全套41件,實際完好9件),鼓3件,瑟7件,笙4件,排簫2件,篪2件,總共115件。

墓東室是主棺安置之處,並有8具陪葬侍妾的棺木(此與墓西室13具陪棺中的女屍,均為13-15歲左右的青少年女性),這些殉葬少女的身份應為"女樂"。東室樂隊編制為:

瑟5件,琴(亦稱"十弦")1件,均鍾(亦稱"五絃")1件,笙2件,鼓1件,總共10件。

以上樂器中的琴、瑟、均鍾、篪、排簫、建鼓都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實物樂器。其中的一些樂器製作具有很高的**科技水準。例如帶有調節音高的點簧物的竹製簧片,其精細的製作,合乎科學發音原理;符合音響學規律的"異徑管"排簫製作,說明先秦樂師在實踐中已經懂得,如何通過調整管長與管徑的比值來獲得最好的發音效果。

復原的編磬具備12個半音,音域達3個八度,其音色清澈明亮,要比今天的木琴更富餘韻。

曾侯乙墓樂器中,成套編鐘的出土,不僅是中國**學術史研究的一個重大的收穫,同時也是中國文化史、科技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重大發現。由於曾侯乙墓出土樂器所具有的多種歷史文化價值,因此被國際學者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曾侯乙墓發掘出土了多少種樂器?

4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掘出土了大批的古樂器,品種的齊全和儲存的完好都大大地超過以往的發現,其中不少樂器是前所未見的,樂器中共有編鐘、編磬、鼓、瑟、琴、笙、排簫、8種124件,包括目前國內首次發現的排簫2件、建鼓1件,尚不知名的五絃樂器1件,以及與出土的漢代以後品種相同的竹笙5件、2件、十絃樂器(琴)1件、短柄雙面鼓2件、懸鼓1件,此外就是12具二十五絃瑟和全套編鐘,這些編鐘及其他古樂器的出土,成為中外**史上的一大奇觀。

過去出土的樂器極少,而且難以知道其確切的名稱。但曾侯乙墓的發掘改變了這種情況,曾侯乙蕭是用13根長短大小依次遞減的細竹管並列,再用剖開的細竹管分3道纏縛而成,出土時在未脫水的情況下,其中一件有七八個簫管能夠發音,可以聽出它們不是按律編管而至少已是六聲音階的結構,這種形制與古壁畫、石雕中所見的形象是一致的。是一種橫吹竹管樂器,它七孔而有底,五個指孔並列,一個吹孔上出,採用叉口指法能吹出十二個半音,與簫一起是首次發現的先秦實物。

笙則以葫蘆作笙鬥,以細竹為笙管,計有12管、14管、18管三種,管內有竹質的簧片。琴有五絃和十弦兩種,是根據現有資料尚難正確定名的樂器。瑟由整塊木料雕成,並且腔體完整,彩繪精美,但因柱位不明,難以進一步**。

鼓則為木腔皮面,皮已朽爛,僅存鼓腔,罕見的是銅盤龍座建鼓和銅立鶴架懸鼓。

在出土的樂器中對中國**史研究貢獻最大的,當是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編鐘和編磬。編鐘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的打擊樂器,由青銅鑄成的,它是依大小和音高為序的樂鍾,編組懸掛在鍾架上,演奏時以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鳴,音色清脆洪亮,幽靜而柔美。曾侯乙編鐘有64枚,另有楚惠王贈的鐘1枚,共計65枚,編成8組,出土時懸掛在三層銅木結構的曲尺形鍾架上,由六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託。

全部甬鐘有碎龍交錯的浮雕花紋,大鐘還錯嵌紅銅。每件鐘上都有關於樂律的銘文,總字數達2800字左右。此外,出土時有兩件粗大的撞鐘棒依架而立,六件「t」字形鍾槌在銅架附近,說明這些棒槌是和編鐘配套使用的工具。

編磬為古代敲擊樂器,磬由玉石、青石或石灰石琢制而成,懸掛於架上,敲擊之發聲。曾侯乙編磬全套共32件,分列四組,磬架銅質,由兩隻鶴狀怪禽支撐,上下兩層分別懸掛石磬。磬面刻有文字,殘存約六七百字,內容與編鐘的相近,均為音律、音階的名稱和編號。

由於編磬長期浸於水中,石質溶蝕朽壞,目前已不能測音。

按照編鐘上的樂律銘文和實測證明,每件銅鐘都能敲擊出兩個樂音,整套編鐘的音階結構與現今國際上通用的c大調七聲音階屬同一音列。它的音域寬廣,從最低音到最高音。跨越了5個八度,僅比現代鋼琴的兩端各少一個八度,其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

經過試奏,證明在旋宮轉調的情況下,用這套編鐘能夠演奏古今中外的多種樂曲,並可以用來伴唱。演奏效果表明,它的和音、復調和轉調手法的運用已相當成熟,且音色優美,悅耳動聽,效果甚佳,從而推翻了「中國的七聲音階從歐洲傳來」的傳統說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先秦樂律學的認識。鍾銘所使用的樂律學術語,在科學概念上表現出相當精密的程度。

這些樂律術語約有三分之二以上不見於過去的樂律學著作,因而事實上已提出了一個對於中國傳統樂律史重新估價的問題。

曾侯乙墓編鐘及其他樂器的學術價值已為世界所公認。這說明遠在戰國早期,中國已具有了非常豐富多彩的**文化。這一**史上的空前發現,使失傳了2023年的華夏古聲——「楚聲韶樂」得以恢復。

曾侯乙墓的墓室中出土的樂器笙有什麼特點?

5樓:漫閱科技

曾侯乙墓室中的樂器笙出土了5件,有12管、14管、18管三種,管內有竹片作的簧片。笙的表面塗著黑漆,上施硃色和黃色的彩繪花紋。

曾侯乙墓的墓室中出土了哪些樂器?

6樓:漫閱科技

曾侯乙墓雖已被盜,但是墓內出土遺物仍非常豐富,各類文物達15404件,其中125件樂器備受世人專矚目屬,大部分出土於中室,計有編鐘65件、編磬32件,另外還有鼓、瑟、琴、笙、排簫、篪等8種和一件不知名的五絃樂器,完全可組成一個樂隊。其中排簫和建鼓在我國尚屬前所未見。

曾侯乙墓的墓室中出土的樂器編鐘有什麼特點?

7樓:漫閱科技

曾侯乙墓室中出土的樂器大小不同的編鐘就達64枚,加上楚惠王贈送的一枚特鍾,共65枚,是中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儲存最好的一套。總重量達2500多公斤,依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分三層懸掛在銅木結構的曲尺形高大鐘架上,鍾架橫樑上髹漆,並有彩繪花紋和刻文,橫樑兩端有浮雕及透雕龍紋或花瓣形紋飾的青銅套,有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銅圓柱承託著鍾架,鍾架旁邊有兩根粗大的撞鐘棒和六件t字形鍾槌,均為木製彩繪髹漆,顯然是配套的擊打編鐘的工具。鍾架高達3米,長10米,體積之大以至於需要十人一起合作才能演奏它。

全套鍾架由245個構件組成,可以拆卸,設計精巧,整架編鐘在地下歷經兩千多年,出土時仍屹立如故。

曾侯乙墓編磬

論述曾侯乙墓出土編鐘的科學價值及其歷史意義

8樓:夢尼

剛好考試也考這個 希望可以幫到你

湖北隨縣擂鼓墩遺址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編鐘,是目前同類出土樂器中一支數量較多,規模最大,音域最寬,音律較準,儲存較好的樂器。是我國十二樂音體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階關係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調樂器。它表明早在2400多年前,我國歷史上的編鐘**文化所達到的驚人成就。

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對我國古代**史有著重大意義。

1)整套編鐘共64枚,分上中下三層,上層鈕鍾19枚,分三組排列。中下兩層為甭鍾,有45件,也分三組。編鐘之外另有一件是楚惠王鑄贈曾侯乙的銅鈸。

這套編鐘是目前所見古代編制最為龐大的一套編鐘,為後人瞭解曾國宮廷**的規模、**活動情況進一步提供了實物資料。它標誌著春秋戰國時期**文化所達到的高度水平。

2)編鐘的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十二律齊備。鐘上共有2800多個錯金銘文,記載了當時楚、齊、晉、周、申、曾等國的各種律名、階名、變化音名的對照情況。這些都反映出春秋戰國之際各地**文化交流的實際情況,併為研究戰國時期的古代樂律提供了實證資料,這也說明我國**文化中的旋宮轉調問題不止是確鑿有據的理論,而且已有**實踐成果。

3)多數甬鍾可發兩音(分別在鼓部和隧部)引發了研究者對雙音規律實際運用的範圍、意義及出現時代的思考。

4)編鐘的上層鈕鐘的律制與三分損益律近似,說明三分損益律較早運用於實踐中。各組編鐘八度音程的音分值皆不同,戶層三組編鐘的律制近似純律,說明這套編鐘是複合律制。

由此可以看出,從編鐘製作、月律學理論等方面,研究者都能從曾侯乙墓編鐘得到直接的解答和啟發。

曾侯乙墓發掘的楚國漆器是怎樣的,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的特點是什麼?

曾侯復乙墓的發掘是楚國漆器的制又一重要發現,發現有bai5000多件漆器du,胎骨基本上是zhi用一整塊木板斫制或剜鑿而成,dao紋飾主要有浮雕或透雕及彩繪,多是黑地朱漆或黑地金漆,其中以二十八宿衣箱和鴛鴦形盒昀具有代表性。曾侯乙彩繪二十八宿圖衣箱,長71釐米,寬47釐米,通高40.5釐米,木胎,挖...

求解,戰國時期,曾侯乙墓出土了這麼多青銅器,為啥歷史上沒有記載曾國這個國家

隨和曾來 現在到底是什麼關係還自弄不清 bai楚 歷史上這兩國 du都城 國土 出現的時zhi間都是重 dao合的。但是奇葩的就是隨國存在於史書上但是沒有文物。曾國有文物而不見與史書。有觀點就認為是隨和曾是一國 要真是這樣的話歷史上關於隨國的記載也就是曾國的記載了隨國在歷史上最出名的事情應該就是 在...

神墓中的謎題,神墓中的祕密

1.2.3神墓陵園和祖脈中的人都是獨孤敗天4 獨孤敗天 鬼主 魔主 時空大神 玄黃 修羅祖神5 九道門裡是億萬生靈辰南本身就是一個埋葬億萬生靈的墓血官裡是獨孤小拜啊.一共有五個完美的世界種子 分別是 辰南 辰戰 雨馨 魔主 獨孤敗天 擁有獨孤敗天和魔主 為了對抗天道 分別把自己的完美世界種子 煉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