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岊(jié):山角落的意思。康熙字典中能找到。
2樓:生旦淨末呆
岊(jié)是一個漢字,指山角落。
拼音jié筆畫7部首山
3樓:匿名使用者
有古漢語字典查試試有沒有。或者換一本新華字典看有沒有。
4樓:匿名使用者
岊(jie)音標讀第二聲
上面一個山下面一個巴是什麼字?
5樓:匿名使用者
岜 拼音:bā
部首:山,部外筆畫:4,總筆畫:7
6樓:匿名使用者
爸字,因為父親像座山
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巴是什麼字?怎麼念?
7樓:313傾國傾城
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巴是漢字邑,讀音是yì。
【中文名】:邑
【拼 音】:yì
【外文名】:cities ;state
【筆 畫】:7
【五 筆】:kcb
【部 首】:邑
【總筆畫】:7畫
【筆順編號】:2515215
【詞 性】:名詞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 橫折 豎橫豎彎鉤
【結 構】:上下結構
【解 釋】:
1.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李朝威《柳毅傳》:」則洞庭之城邑,不足為邑也。「2.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
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千金,邑萬家。「4.古同「悒」,愁悶不安。
吳質《答東阿王書》:」凡此數者,乃質之所以憤積於肊,懷眷而悁邑者也。「
8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巴」是「邑」 ,讀作:yì。
一、基本資訊
漢字:邑(yì)
演變:甲骨文演變而來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2] 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23年2月版
注音:yì
部首:邑 部首筆畫:7 總筆畫:7
二、基本解釋
1.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李朝威《柳毅傳》:」則洞庭之城邑,不足為邑也。「2.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
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千金,邑萬家。「4.古同「悒」,愁悶不安。
吳質《答東阿王書》:」凡此數者,乃質之所以憤積於肊,懷眷而悁邑者也。「
三、相關成語
通都大邑;通都巨邑;通衢大邑;通邑大都
9樓:love楊老將
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巴是邑,邑了念邑,yi,從囗(wei)人。表城邑。會意。
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
「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城市,都城,舊指縣,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古同「悒」,指愁悶不安。
基本釋義:
1.城市,都城:城~。都~。
2.舊指縣:~人(同鄉的人)。~庠(明清時稱縣學)。~宰。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採~。
4.古同「悒」,愁悶不安。
10樓:匿名使用者
邑,yi,從囗(wei)人。表城邑。會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
。「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城市,都城,舊指縣,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古同「悒」,指愁悶不安。
11樓:匿名使用者
發「億」的音,四川大邑縣
12樓:匿名使用者
邑 yi 音易
13樓:匿名使用者
邑 yi
部首: 邑 部首筆畫: 07 總筆畫: 07邑yì
(1)(會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
合起來表城邑。「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
本義:國)
(2)古代稱侯國為邑 [state]
邑,國也。――《說文》。段玉裁注:「《左傳》凡稱人曰大國,凡自稱曰敞邑。古國邑通稱。」朱駿聲通訓定聲:「《書》『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謂國。」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左傳·僖公四年》
(3)又如:敝邑(對本國的謙稱)
(4)國都,京城 [capital]
邑外謂之郊。――《爾雅》。郭璞注:邑,國都也
商邑翼翼。――《詩·商頌·殷武》
(5)(翼翼:整齊的樣子)
是以論其遷邑易京,則同規乎殷盤。――漢·張衡《東京賦》
(6)又如:商邑(商都)。又指舊都
天子治居之城曰都,舊都曰邑也。――唐·慧琳《一切經音義》
(7)又如:邑廟(城隍廟);邑野(都邑郊野)
(8)指古代無先君宗廟的都城 [city]
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左傳》。孔穎達疏:小邑有宗廟,則雖小曰都,無乃為邑,為尊宗廟,故小邑與大都同名
(9)又如:邑郛(城郭);邑門(城門;都邑之門)
(10)
泛指一般城鎮。大曰都,小曰邑 [city]
小則獲邑,大則獲城――宋·蘇洵《六國論》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宋·王安石《傷仲永》
邑小不足容。――清·張廷玉《明史》
攝篆旁邑。――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邑有成名。――《聊齋志異·促織》
俾入邑庠。
(11)
又如:邑人(鄉邑中的人);邑子(同鄉,同邑人);邑屋(村舍);邑落(村落);邑黨(鄉黨);邑閭(里巷的門);邑鄰(鄰里)
(12)
舊時縣的別稱 [county]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唐·柳宗元《封建論》
故今之邑民,最獨畏旱而旱輒連年。――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
(13)
又如:邑乘(縣誌;地方誌);邑僚(縣府中的同僚);邑尉(縣尉);邑宰(縣邑之長。即縣令)
(14)
通稱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 [fief;feud]
邑萬家。――《戰國策·燕策》
然廣不得爵邑。――《史記·李將軍列傳》
(15)
又如:邑入(貴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稅);邑(邑,采邑;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邑錢(封邑的租稅收入);邑賞(封地和賞賜);邑粟(采邑的賦粟);邑族(封地和宗族);邑國(古代大夫、諸侯的封地);邑租(封邑的租賦)
(16)
居民聚居的地方 [village;town]
邑犬群吠。――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邑人yìrén
[townspeople] 同邑的人
率妻子邑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邑人奇之。――宋·王安石《傷仲永》湛
謁於邑人。
邑人以為榮。――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邑yì ㄧˋ
(1)城市,都城:城~。都~。
(2)舊指縣:~人(同鄉的人)。~庠(明清時稱縣學)。~宰。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採~。
(4)古同「悒」,愁悶不安。
鄭碼:jyia,u:9091,gbk:d2d8
筆畫數:7,部首:邑,筆順編號:2515215
14樓:廖淑及葉飛
笨笨!你不會問點有深度的呀!嘿嘿!麗
15樓:宜寧奇衣
邑讀音:[yì]
部首:邑
五筆:kcb
釋義:1.城市,都城:城~。都~。
2.舊指縣
16樓:sunny柔石
上邊一個口底下一個巴是:邑
邑,會意字,甲骨文字形。上為口,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
邑:[ yì ]
基本解釋
1、城市,都城 :城邑。都邑。
2、舊指縣 :邑人(同鄉的人)。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 :采邑。
4、古同「悒」,愁悶不安。
相關詞語:畿邑、 旁邑 、憤邑 、林邑 、京邑、 邑宰 、邑入、 皇邑、 弊邑等。
上面山下面酉是什麼字,上面一個山下面一個酉是什麼字
崷,拼音qi 崪 高峻的樣子,如 巖峻 金石崢嶸。在那看到的這個字,應該是某個字的繁寫.字典裡沒有,不好意思 上面一個山下面一個鬼叫什麼?嵬,w i。1.崔 見 崔 2.高大。上面一個山下面一個今怎麼念?上面一個山下面一個今是 岑。讀作 c n 部首 山 筆畫 7 五行 木 五筆 mwyn基本解釋 ...
上面幾下面又讀什麼上面一個幾下面一個又讀什麼
殳sh 部首筆畫 部首 殳 部外筆畫 0 總筆畫 4 五筆86 mcu 五筆98 wcu 倉頡 hne 筆順編號 3554 四角號碼內 77407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 6bb3 基本字義 1.古代的一種武容器,用竹木做成,有稜無刃。2.古八體書之一 殳書 用於兵器上 3.戟柄。4....
上面山下面兩個木是什麼字,上面一個山下面兩個木是什麼字
該字讀音 釋義見 中華字海 第446頁掃描 部分 或者左邊一個山,右邊一個林 lin,崊。木字旁右邊一個山下面是今是什麼字 梣來ch n c n 梣 ch n 基本字義 1.白蠟樹,源落葉喬木 可放bai養白蠟蟲,樹皮可入藥,du稱秦皮,木材堅硬,zhi可做器物。dao梣 c n 詳細字義 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