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原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話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
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請望著萋萋芳草。
2樓:匿名使用者
那請問,這首詩的名句是什麼?
白居易寫草這首詩原名是什麼
3樓:陽光的
相傳白居易寫草的時候是十六歲,這首詩的題目是《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十六歲時應考的習作.讚揚了草堅強,頑強的精神.
全詩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及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韻譯: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依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草,這首古詩,原來的名字叫什麼
4樓:鬼谷玄翎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首詩的詩名是什麼?
5樓:喵喵喵
詩名是《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貞元三年(787),作者時年十六。詩是應考的習作。按科場考試規矩,凡指定、限定的詩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相類,須繳清題意,起承轉合要分明,對仗要精工,全篇要空靈渾成,方稱得體。
束縛如此之嚴,故此體向少佳作。
作者並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麼令人惆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遊未歸的人。
而這裡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餘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
6樓:
出自白居易的 賦得古原草送別
原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7樓:時兒久
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8樓:匿名使用者
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榮。
李白寫《草》時才幾歲?這首詩原來的題目叫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不對吧,寫《草》的應該是白居易,原名 《賦得古原草送別》。寫時作者不滿16歲。讚揚了草頑強的生命力。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搞錯了。巜草》應該是白居易寫的,原名《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作於貞元三年(787年), 讚揚了草頑強的生命力。
11樓:time做人應低調
你搞錯了,寫《草》的是白居易,
白居易(772一846)。這首詩作於貞元三年(787年),詩人當時年僅16歲,原題是《賦得古原草送別》。讚揚了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12樓:檸檬_____橙子
《賦得古原草送別》
不滿16歲
白居易讚揚了草頑強的生命力
13樓:仙劍霄青
李白??是樹中草嗎?
在文中劃出白居易的詩句,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草原上的青草,一年一次枯敗與茂盛,野火無法燒盡,春天風一吹又再次生長。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這首詩的題目?白居易 賦得古草原送別 又名 草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 春風...
《白雲泉作者 白居易這首詩的解釋
譯文 天平山白雲泉邊是那樣清幽靜諡,天上的白雲隨風飄蕩,舒捲自如 山上的泉水淙淙潺流,從容自得。我問泉水,你既然在這裡如此閒適,何要奔衝山下去,給原本紛擾多事的人間推波助瀾?天平山上白雲泉 起句即點出吳中的奇山麗水 風景形勝的精華所在。天平山在蘇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吳中最為崷崪高聳,一峰端正特立 巍...
離離原上草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離離原上草 的意思是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出處 該句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 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於公元788年 唐德宗貞元三年 作者當時實齡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