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字是離的繁體字,第二個字是鄉的繁體字。合起來就是「離鄉」。
2樓:乜懋任玉蘭
雒luo四聲,鳥的名字,另通「洛」
左邊一個昔右邊一個隹念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què
「䧿」
這個字就是「喜鵲」的「鵲」的異體字。
古代造字法中,部首「隹」就是「鳥」,而兩字的音旁都是「昔」,所以是通字。
《康熙字典》:「唐韻》七雀切《集韻》七約切,音碏。《集韻》或作鵲。
又山名。《山海經》南山經之首曰䧿山。《注》三才圖會有鵲山之神。餘詳鳥部鵲字注。
又《集韻》思積切,音昔。雉名。」
五筆:ajwy
4樓:邢音布貞
你應該說的是應該是
「誰」這個字吧
左邊一個「隹」,右邊一個「誰」,念什麼字?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讎chóu
基本釋義
1.校對文字:校~。~校。~定(校對並加以考證專)。
2.同「仇1」。
3.同等:「史高與金安屬上……皆~有功」。
4.售,給價。
5.應對:~問(辯駁問難)。
6.古同「酬」,酬酢。
仇讎[chóu chóu] 仇人
讎比[chóu bǐ] 校對。
夙讎[sù chóu] 見「 夙仇 」。
討讎[tǎo chóu] 1.討究讎校。
讎虜[chóu lǔ] 1.被俘的敵人。
讎覆[chóu fù] 校對複核。
讎嫌[chóu xián] 仇恨、嫌隙。
怨讎[yuàn chóu] 仇敵。
讎貨[chóu huò] 亦作「讐貨」。檢驗成品。
深讎[shēn chóu] 1.積怨甚深的仇敵。
相讎[xiāng chóu] 1.亦作「 相仇 」。互相仇恨。
血讎[xuè chóu] 見「 血仇 」。
6樓:古明地戀戀
報讎的讎(chou2),還有一種寫法,把言放下面。讐
左邊一個「各」右邊一個「隹」這個字念什麼
7樓:
雒luò
【名】鳥名〖owlet〗。忌欺,即「鵋鶀」
雒,鵋鶀也。怪鴟。——《說文》。今稱鵂鶹,也叫橫紋小鴞又如:雒誦(反覆誦讀)
通「駱」。白鬃的黑馬〖blackhorsewithwhitemane〗
淨古都邑名〖luocity〗。今址河南省洛陽。漢光武建都改名雒陽古地名。
西漢時置為雒縣。自古為爭蜀的戰略要地。三國時劉備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luocounty〗。
今址四川省廣漢縣北
印烙。後作「烙」〖brand〗
燒之,剔之,刻之,雒之。——《莊子》
通「絡」。用網狀物兜住頭〖holdsth.inplacewitha***〗
燒之、剔之、刻之、雒之。——《莊子·馬蹄》
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史記》
姓的一種,人口較少,原,因避難,改姓。
8樓:瘋癲了
雒 【拼音】luò
【字義】1.古書上指白鬣的黑馬。2.古同「烙」,烙印。3.姓。
左邊一個名右邊一個隹念什麼
9樓:q王小年
讀音:luò
漢字:雒(左邊的漢字不是名而是各字,各當偏旁後的撇變短成為點的形狀,所以看起來不明顯,像是名字)
筆劃:意思:
1、同「洛」。水名。
2、姓。
組詞:1、雒雒[luò luò] 不休息貌。
2、雒亭[luò tíng] 秦、漢建制名和陶製品產地名。
3、雒常[luò cháng] 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4、雒田[luò tián] 古代交趾人在濱海潮水漲落處開墾的田。
5、雒誦[luò sòng] 反覆誦讀。雒,通「絡」。
6、雒書[luò shū] 洛書。儒家關於《尚書·洪範》「九疇」創作過程的傳說。雒,通「洛」。
7、雒民[luò mín] 指古時墾食雒田的交趾人。
古文引用:
1、《天問》先秦:屈原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翻譯:為何箭射那個河伯,奪取他的妻子洛嬪?
2、《王孫滿對楚子》先秦:左丘明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
翻譯:楚王攻打陸渾戎人,於是到了雒水,在周朝邊境上炫耀武力。
3、《魯頌·駉》先秦:佚名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駱,有駵有雒,以車繹繹。思無斁,思馬斯作。
翻譯:群馬高大又健壯,放牧廣闊原野上。說起那些雄健馬,驒馬青色駱馬白,駵馬火赤雒馬黑,駕著車子跑如飛。精力無窮沒限量,馬兒騰躍膘肥壯。
10樓:小蚊子很忙
左邊一個名右邊一個隹是雒,讀音是luò。某些地方作為姓氏,口語讀音為lào,如山東寧津縣、河北省承德地區。
雒,左右結構,部首是隹,部首筆畫是8,總筆畫14,筆順是撇-折-捺-豎-橫折豎-橫-撇-豎-點-橫-橫-橫-豎-橫,五筆字根為tkwy。
詳細字義如下:
1、鳥名,鵋鶀(jìqí)。
雒,鵋鶀也。怪鴟。——《說文》。今稱鵂鶹,也叫橫紋小鴞譯文:雒,就是鵋鶀,一種長得像貓頭鷹的鳥。
2、指白鬃的黑馬。
3、古都邑名。今址河南省洛陽。漢光武建都改名雒陽。
4、古地名。西漢時置為雒縣。自古為爭蜀的戰略要地。三國時劉備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今址四川省廣漢縣北。
5、印烙。後作「烙」。
燒之,剔之,刻之,雒之。——《莊子》
譯文:用燒紅的鐵器灼炙馬毛,用剪刀修剔馬鬃,鑿削馬蹄甲,烙制馬印記。
11樓:若雨繁花開
這個字還有一個孿生兄弟,
雒 讀音:[luò]
部首:隹五筆:tkwy
釋義:1.古書上指白鬣的黑馬。 2.古同「烙」,烙印。 3.姓。
左邊一個隹,右邊一個誰,念什麼字?什麼意思?
12樓:匿名使用者
讎chóu
基本釋義
1.校對文字:校~。~校。~定(校對並加以考證)。
2.同「仇1」。
3.同等:「史
版高與金安權
上……皆~有功」。
4.售,給價。
5.應對:~問(辯駁問難)。
6.古同「酬」,酬酢。
仇讎[chóu chóu] 仇人
讎比[chóu bǐ] 校對。
夙讎[sù chóu] 見「 夙仇 」。
討讎[tǎo chóu] 1.討究讎校。
讎虜[chóu lǔ] 1.被俘的敵人。
讎覆[chóu fù] 校對複核。
讎嫌[chóu xián] 仇恨、嫌隙。
怨讎[yuàn chóu] 仇敵。
讎貨[chóu huò] 亦作「讐貨」。檢驗成品。
深讎[shēn chóu] 1.積怨甚深的仇敵。
相讎[xiāng chóu] 1.亦作「 相仇 」。互相仇恨。
血讎[xuè chóu] 見「 血仇 」。
13樓:匿名使用者
讎〈動〉
1. (形聲。從言。雔( chóu)聲。本義:應答)2. 同本義[respond]
讎,猶應也。——內《說文》。按,以言相容當也。
讎,對也。——《三蒼》
無言不讎。——《詩·大雅·抑》
憂必讎也。——《左傳·僖公五年》
著之盤盂,屬之讎柞。——《戰國策·趙策一》
3. 又如:讎祚(在筵席上賓主互相敬酒)
4. 校對文字 [proof read]。如:讎定(校對考正)〈名〉1. (為仇的異體字)
2. 同「仇」。仇恨;仇怨 [hatred]怨偶曰讎。——《一切經音義》引》《三蒼》
又眾兆之所讎。——《楚辭·惜誦》。注:「大怨曰讎。」
3. 又如:讎怨(仇恨,憎怨);讎隙(猜忌、仇恨)4. 同「仇」。仇敵 [enemy]
反以我為讎。——《詩·邶風·穀風》
祁大夫外舉不棄讎,內舉不失親。——《左傳》
ps.這個字在高中語文課本里面出現過呢,歐陽修的《伶官傳序》裡面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
14樓:匿名使用者
念仇 是仇的異體字 夏書的檃栝中最早使用 仇讎萬姓遂無依,顏厚何曾解忸怩
左邊一個右,右邊一個隹怎麼讀?
15樓:不可不說
左邊一個右,右邊一個艽怎麼讀?就是念一個就要叫。
左邊木右邊隹怎麼讀,左邊一個木右邊一個隹怎麼讀
第一個字是離的繁體字,第二個字是鄉的繁體字。合起來就是 離鄉 zhui 跟追施一個拼音 chu zhu 一 來椎 zhu 名 1 椎骨 vertebra 例 自三椎下間主胸中熱bai。素問 du刺熱篇 王zhi冰注 脊節謂之椎。dao 2 又如 頸椎 胸椎 脊椎 腰椎 尾椎 3 錐 錐屬植物 的古稱...
左邊釒右邊土念什麼,左邊一個釒右邊一個土念什麼
釷來 繁體字 釷 拼音 t 自 注音 簡體部首 釒,部外筆畫 3,總筆畫 8 繁體部首 金 五筆86 98 qfg 倉頡 opg 鄭碼 pbvv筆順編號 31115121 四角號碼 84710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 948d 基本字義 釷 釷 t 一種放射性金屬元素,灰色,質地柔軟,...
左邊口右邊羊念什麼,左邊一個口右邊一個羊念什麼?
咩 mi 結構 左右結構 造句 草原上的羊群正在咩咩的叫著。方言集匯 粵語 me1 如 咩事?做咩?可以咩?客家話 梅州腔 me.1 寶安腔 me5me1 客英字典 me1 海陸豐腔 me1mi3 客語拼音字彙 me1 臺灣四縣腔 me1mi3 普通話 如 是咩 詳細解釋 咩哶 mi 名 象聲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