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李陽冰是唐代篆書之冠,後人將李陽冰與李斯並稱「二李」
2樓:宋蒸
珠海市320指的是普通的書法家,他們的作品分別表達不同的想法。
3樓:娜娜
租房史上二哩指的是兩位書法家
唐朝書法家及其篆書作品
4樓:端木吟天
篆書自漢代之後,幾成絕響,至唐代出現了轉機。唐出現了一些寫篆書的書家,其中最具影響和代表性人物是李陽冰。
李陽冰(生於約唐玄宗開元年間,卒年不詳;另說721或722~785或787)字少溫,趙郡(今河北趙縣)人。有人說他乃李白族叔,一說為杜甫之甥即李潮。工書,尤喜篆書,師法李斯, 曾退居縉雲,窮研篆法,達10年之久。
自稱「志在古篆,殆三十年……得篆籀之宗旨」,以此聞名於世。李陽冰頗為自信,嘗有印文自詡:「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也」。
李陽冰篆書在當時享有盛名,與李斯並稱「二李」。 宋人朱長文將他與張旭、顏真卿並列歸於神品。李陽冰與顏真卿交好,常為顏真卿所書碑刻篆額。顏書諸碑多由李氏篆額。
李陽冰篆書的藝術成就,在於有唐一代篆書於式微之際的振興之功,他繼承了李斯小篆的筆法,並創造出 「格峻」、「力猛」、「功備」的風格,是唐代篆書傑出的代表人物, 使篆書藝術在漢代以後出現了又一座高峰。他傳世的作品像《三墳記》、《般若臺銘》等。多是宋人重刻,已經不能完整儲存其點劃的美感,但是仍然能夠窺見他的點劃婉轉衝融,結構圓勁遒密創造性的努力。
李陽冰作品多有託筆,代表作品有:
《三墳記》原石己佚,宋人重刻,後經洗碑。與秦漢篆書相較,圓弧形筆畫明顯增多,改上密下疏的傳統結體為上下勻停,飄逸流暢,大字愈見豪邁,但高古質樸的氣息遠遜秦篆。其作品還有《縉雲縣城隍廟記》、《拪先塋記》、《般若臺題名》《崔祜甫墓誌蓋》、《高力士碑額》等。
李陽冰曾作《說文刊正》三十卷,不傳,多有妄篡之弊,為後世所詬。寫小篆必須精通說文,已成為寫篆書者必須的功課,李陽冰儘管自信,但學識上的短板,不能不說是他的不幸。
唐朝陸柬之書法作品《文賦》
5樓:戀圈圈兒
唐代書法在書法發展史上,唐代是晉代以後的又一高峰,此時,在真、行、草、篆、隸各體書中都出現了影響深遠的書家,真書、草書的影響最甚。
初唐唐初,社會安定,經濟日益繁榮,書法亦蓬勃發展。朝廷定書法為國子監六學之一,設書學博士 ,以書法取士。唐太宗李世民喜好書法,倡導書學,並竭力推崇王羲之的書法,這對唐代書法的發展和繁榮起了重要的作用。
歷代盛稱的唐初四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與薛稷代表了初唐風格。這時,行草書尚守晉法,以右軍為宗,沒有什麼新意。這一時期的書法家有鍾紹京、陸柬之、王知敬與唐太宗。
薛稷(649-713)
字嗣通,蒲州汾陽(今山西汾陽)人,官至太子少保,世稱「薛少保」。是魏徵之甥。從魏處獲觀所藏虞、褚書法,臨習精勤,遂以善書名世。
其書得於褚者為多。唐人說:「買褚得薛,不失其節」,但「用筆纖瘦,結字疏通,又自別為一家」,其弟薛曜與之同一師承,但更纖細,是徽宗「瘦金體」的前源。
其真書的代表作品為《信行禪師碑》,該碑刻於武后時(684-704)。石已久佚。唯清代何紹基藏有宋孤本,現已流入日本。
唐代書家林立,眾派紛呈,固然與經濟的繁榮和文化藝術的活躍有一定的聯絡。唐代君主大多數能書,特別是太宗李世民尤為突出。他對唐代書法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唐太宗(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
李淵之次子,對文化很重視,對書法大力提倡,如在「貞觀元年,詔京官職事五品以上子弟嗜書者二十四人,隸館(弘文館)習書,出禁中書法以授之」,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書學右軍,而英俊雄邁之氣超過右軍。他首創以行書入碑,可以稱上古今帝王書法之冠。《唐朝敘書錄》說:
「(貞觀)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為真、草書屏風以示群臣,筆力遒勁,為一時之絕……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賜宴於玄武門,太宗操筆作飛白書,眾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竟取。」其存世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屏風帖》等。
盛-中唐
盛唐這一時期隨著社會經濟、文化藝術也有很大的變化和發展。書法風格由初唐方整勁健趨向雄渾肥厚。真草更徹底的擺脫了王家的書派的束縛,形成自己的新風格。
這時出現了張旭、懷素、顏真卿和柳公權等著名的書法家。他們分別在狂草和楷書方面開創了新的境界。篆隸二體又重新出現書壇,雖未見超出古人之上,但頗有一些名家。
篆書以李陽冰聲名最大,其成就則不如史惟則。隸書則有韓擇木、蔡有鄰、李潮、史惟則四家。這時的名家還有徐浩、盧藏用、蘇靈之、張從申等人。
董其昌說:「右軍如龍,北海如象。」指出了他們的各自的特點,宋米芾,元趙孟頫,明董其昌,清何紹基的行書,都學過李邕的書法。
韓擇木(生卒年不詳),昌黎(今遼寧義縣)人。為韓愈同姓叔父,官至右散騎常侍、工部尚書。傳世碑刻有《告華嶽文》、《葉慧明碑》、《心經》等。
如果說李邕是唐代行書之冠的話,那麼,李陽冰就是唐代篆書之冠,後人將李陽冰與李斯並稱「二李」。
唐代帝王善書者除唐太宗外,還有唐玄宗李隆基(685-762)。他是睿宗第三子,英武善騎射,通音律,工書法。唐玄宗工隸書、行書,傳世的碑刻有《紀泰山銘》、《慶唐觀紀聖銘》、《石臺孝經》,楷書有《賜虞正道勅》,行書有《蓋州刺史張敬忠勅書》與墨跡《鶺鴒頌》等。
唐代的隸書成就遠遜於漢隸,工於隸書的除唐太宗、徐浩外,還有韓擇木、史惟則、蔡有鄰、李潮等隸書四大家。
李潮,杜甫的外甥,在唐開元年間以隸書享名。
中唐中唐書家柳公權,又築一重鎮,作品若《玄祕塔》、《神策軍》、《蒙詔帖》、《送梨帖跋》等,骨峻氣遒。晚唐以降至五代,兵燹頻仍,文事廢弛,迨楊凝式出,書壇方為之一振,其作品若《盧鴻草堂十志圖跋》、《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夏熱帖》,超脫清逸,別有異趣。 唐人擅篆隸者,有李陽冰、韓擇木、徐浩、史惟則、尹元凱、李隆基等。
唐詩人中,雅善書法者不乏其人,可惜墨跡鮮有流傳,因此賀知章《孝經》、杜牧《張好好詩並序》等彌足珍貴。 隋唐墨跡中,名家之作固可珍貴,但敦煌隋人寫經楷書《大般涅經》,唐人寫經草書《因明入正理論後疏》等,均揮灑自如而妙合法度。
晚唐唐代的書法藝術不僅在楷書上眾派紛呈,樹立典範,在草書也形成了鼎盛的局面。書法家有初唐的孫過庭及盛唐的張旭、懷素、賀知章等著名的書家。晚唐時隨著國勢漸衰,書法也沒有初唐、盛唐興盛,但也出現了一些書法家杜牧、高閒、裴休等。
敬客為高宗時人,河東望族,史蹟無考,以《王居士磚塔銘》而稱於世。銘是高宗顯慶元年,靈芝撰,敬客楷書,明萬曆年間出土,後石薄而裂為七,藏合陽縣官庫中。此銘王昶認為是石。
當時翻刻很多。翁方綱說:「此刻書法全得褚意,唐揩之最精者。
褚書之妙,乃在上通隸古,旁證歐、虞。後有作者,未免失沖和之度。此刻婉潤秀整,雖已開後人法門,尚未失河南規矩。」
為什麼說唐代是中國書法史的鼎盛時期
出現了歷史抄上許許多多書法藝術家和書法理論家,並開創了有唐一代新風。有記載有姓名的書法藝術家和書法理論家,就達一百八十多人。馬宗霍在 書林藻鑑 中記載能書之人有二百四十五人之多,而大量民間無名書法家尚不在其列。這兩個數字雖不完全一致,但卻說明了唐朝書法藝術的繁榮昌盛。大約可分前後兩期,前期由唐朝開國...
為什麼說商代甲骨文可以看做中國書法史的開端
說商代甲骨文可以看做中國書法史的開端,從目前的現看甲骨文是中國文字的起源。因為這是現在發現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發現有何重大意義 1 對中國文化史的完善,對漢字形成和演變的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的意義。2 是中國商文化史的最好實特佐證。商代甲骨文的發現,以實特形式展示商代的存在,在甲骨文未發現前,西方人...
李殿清的書法作品價值多少錢
李殿bai清是山西離石人,曾隨衛du俊秀學zhi書20餘年,深得衛dao先生在做人 治學等方版面的真傳。他現為權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員,曾參與編輯 當代書法家精品集 衛俊秀卷 衛俊秀學術論集 等著作。他書宗二王 傅山,渾樸蒼勁,獨標骨氣。此次由建森工作室設計的 李殿清書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