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巴」是「邑」 ,讀作:yì。
一、基本資訊
漢字:邑(yì)
演變:甲骨文演變而來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2] 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23年2月版
注音:yì
部首:邑 部首筆畫:7 總筆畫:7
二、基本解釋
1.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李朝威《柳毅傳》:」則洞庭之城邑,不足為邑也。「2.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
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千金,邑萬家。「4.古同「悒」,愁悶不安。
吳質《答東阿王書》:」凡此數者,乃質之所以憤積於肊,懷眷而悁邑者也。「
三、相關成語
通都大邑;通都巨邑;通衢大邑;通邑大都
上面一個巛中間一個口下面一個巴,是什麼字?怎麼讀?
2樓:暮夏淺眠
一個巛中間一個口下面一個巴的字是邕,拼音yōng。
釋義:1、邕江,水名,在廣西。
2、廣西南寧的別稱。
邕的部首:邑
漢字結構:上中下結構
造字法:會意
相關組詞:
邕劇、邕睦、肅邕、李邕、邕潰、邕容、邕滯
邕邕、邕文、邕熙、邕穆、時邕、六合時邕
擴充套件資料:漢字筆順:撇點、撇點、撇點、豎、橫折、橫、橫折、豎、橫、豎彎鉤、片語釋義:
1、肅邕 [ sù yōng ]
見「肅雝」。
2、邕潰 [ yōng kuì ]
謂河道壅塞和河堤潰決。邕,通「壅」。
3、邕容 [ yōng róng ]
猶雍容。形容文雅大方,從容不迫。邕,通「雍」。
4、邕滯 [ yōng zhì ]
壅塞阻滯。邕,通「壅」。
5、邕邕 [ yōng yōng ]
邕,通「雍」。群鳥和鳴聲。
3樓:匿名使用者
邕:yōng
(1) ㄩㄥˉ
(2) 古同「雍」,和睦,和諧。
(3) 古同「壅」,堵塞。
(4) 〔~江〕水名,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
(5)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的別稱。
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巴是什麼字?怎麼念?
4樓:313傾國傾城
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巴是漢字邑,讀音是yì。
【中文名】:邑
【拼 音】:yì
【外文名】:cities ;state
【筆 畫】:7
【五 筆】:kcb
【部 首】:邑
【總筆畫】:7畫
【筆順編號】:2515215
【詞 性】:名詞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 橫折 豎橫豎彎鉤
【結 構】:上下結構
【解 釋】:
1.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李朝威《柳毅傳》:」則洞庭之城邑,不足為邑也。「2.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
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千金,邑萬家。「4.古同「悒」,愁悶不安。
吳質《答東阿王書》:」凡此數者,乃質之所以憤積於肊,懷眷而悁邑者也。「
5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巴」是「邑」 ,讀作:yì。
一、基本資訊
漢字:邑(yì)
演變:甲骨文演變而來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2] 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23年2月版
注音:yì
部首:邑 部首筆畫:7 總筆畫:7
二、基本解釋
1.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李朝威《柳毅傳》:」則洞庭之城邑,不足為邑也。「2.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
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千金,邑萬家。「4.古同「悒」,愁悶不安。
吳質《答東阿王書》:」凡此數者,乃質之所以憤積於肊,懷眷而悁邑者也。「
三、相關成語
通都大邑;通都巨邑;通衢大邑;通邑大都
6樓:love楊老將
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巴是邑,邑了念邑,yi,從囗(wei)人。表城邑。會意。
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
「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城市,都城,舊指縣,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古同「悒」,指愁悶不安。
基本釋義:
1.城市,都城:城~。都~。
2.舊指縣:~人(同鄉的人)。~庠(明清時稱縣學)。~宰。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採~。
4.古同「悒」,愁悶不安。
7樓:匿名使用者
邑,yi,從囗(wei)人。表城邑。會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
。「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城市,都城,舊指縣,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古同「悒」,指愁悶不安。
8樓:匿名使用者
發「億」的音,四川大邑縣
9樓:匿名使用者
邑 yi 音易
10樓:匿名使用者
邑 yi
部首: 邑 部首筆畫: 07 總筆畫: 07邑yì
(1)(會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
合起來表城邑。「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
本義:國)
(2)古代稱侯國為邑 [state]
邑,國也。――《說文》。段玉裁注:「《左傳》凡稱人曰大國,凡自稱曰敞邑。古國邑通稱。」朱駿聲通訓定聲:「《書》『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謂國。」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左傳·僖公四年》
(3)又如:敝邑(對本國的謙稱)
(4)國都,京城 [capital]
邑外謂之郊。――《爾雅》。郭璞注:邑,國都也
商邑翼翼。――《詩·商頌·殷武》
(5)(翼翼:整齊的樣子)
是以論其遷邑易京,則同規乎殷盤。――漢·張衡《東京賦》
(6)又如:商邑(商都)。又指舊都
天子治居之城曰都,舊都曰邑也。――唐·慧琳《一切經音義》
(7)又如:邑廟(城隍廟);邑野(都邑郊野)
(8)指古代無先君宗廟的都城 [city]
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左傳》。孔穎達疏:小邑有宗廟,則雖小曰都,無乃為邑,為尊宗廟,故小邑與大都同名
(9)又如:邑郛(城郭);邑門(城門;都邑之門)
(10)
泛指一般城鎮。大曰都,小曰邑 [city]
小則獲邑,大則獲城――宋·蘇洵《六國論》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宋·王安石《傷仲永》
邑小不足容。――清·張廷玉《明史》
攝篆旁邑。――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邑有成名。――《聊齋志異·促織》
俾入邑庠。
(11)
又如:邑人(鄉邑中的人);邑子(同鄉,同邑人);邑屋(村舍);邑落(村落);邑黨(鄉黨);邑閭(里巷的門);邑鄰(鄰里)
(12)
舊時縣的別稱 [county]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唐·柳宗元《封建論》
故今之邑民,最獨畏旱而旱輒連年。――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
(13)
又如:邑乘(縣誌;地方誌);邑僚(縣府中的同僚);邑尉(縣尉);邑宰(縣邑之長。即縣令)
(14)
通稱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 [fief;feud]
邑萬家。――《戰國策·燕策》
然廣不得爵邑。――《史記·李將軍列傳》
(15)
又如:邑入(貴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稅);邑(邑,采邑;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邑錢(封邑的租稅收入);邑賞(封地和賞賜);邑粟(采邑的賦粟);邑族(封地和宗族);邑國(古代大夫、諸侯的封地);邑租(封邑的租賦)
(16)
居民聚居的地方 [village;town]
邑犬群吠。――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邑人yìrén
[townspeople] 同邑的人
率妻子邑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邑人奇之。――宋·王安石《傷仲永》湛
謁於邑人。
邑人以為榮。――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邑yì ㄧˋ
(1)城市,都城:城~。都~。
(2)舊指縣:~人(同鄉的人)。~庠(明清時稱縣學)。~宰。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採~。
(4)古同「悒」,愁悶不安。
鄭碼:jyia,u:9091,gbk:d2d8
筆畫數:7,部首:邑,筆順編號:2515215
11樓:廖淑及葉飛
笨笨!你不會問點有深度的呀!嘿嘿!麗
12樓:宜寧奇衣
邑讀音:[yì]
部首:邑
五筆:kcb
釋義:1.城市,都城:城~。都~。
2.舊指縣
13樓:sunny柔石
上邊一個口底下一個巴是:邑
邑,會意字,甲骨文字形。上為口,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
邑:[ yì ]
基本解釋
1、城市,都城 :城邑。都邑。
2、舊指縣 :邑人(同鄉的人)。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 :采邑。
4、古同「悒」,愁悶不安。
相關詞語:畿邑、 旁邑 、憤邑 、林邑 、京邑、 邑宰 、邑入、 皇邑、 弊邑等。
上邊一個口底下一個巴是什麼字
14樓:sunny柔石
邑,會意字,甲骨文字形。上為口,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
邑:[ yì ]
基本解釋
1、城市,都城 :城邑。都邑。
2、舊指縣 :邑人(同鄉的人)。
3、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 :采邑。
4、古同「悒」,愁悶不安。
相關詞語:畿邑、 旁邑 、憤邑 、林邑 、京邑、 邑宰 、邑入、 皇邑、 弊邑等。
15樓:茉茉
邑,讀作(yi)是漢語常用字,此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
16樓:慕容雨落
這個字和義一個讀音,是四聲,可以組邑鎮,一個小城鎮的意思
17樓:巫山除卻雲不是
邑讀yi,第四聲,可以用搜狗輸入法拼出結構,先打u,然後輸入口和巴的拼音就可以進行拆字打出,其他不認識的字一樣流程
18樓:匿名使用者
邑yì(會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
合起來表城邑。「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
本義:國)
(2)古代稱侯國為邑 [state]
邑,國也。――《說文》。段玉裁注:「《左傳》凡稱人曰大國,凡自稱曰敞邑。古國邑通稱。」朱駿聲通訓定聲:「《書》『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謂國。」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左傳·僖公四年》
(3)又如:敝邑(對本國的謙稱)
(4)國都,京城 [capital]
邑外謂之郊。――《爾雅》。郭璞注:邑,國都也商邑翼翼。――《詩·商頌·
上面口下面立念什麼字,口下面巴念什麼字
讀音 y 釋義 明天 照耀 光輝燦爛的,明亮而閃閃發光的造句 1 凡經傳子史,翌日字皆昱日之假借,翌與昱同立聲,故相借。2 昱日往何處去?3 日以昱乎晝,月以昱乎夜。4 後一日不亡,帝一日不得親政。則此七年者,月之朗於夜,非日之昱於晝也。5 一輪明月昱耀天空。沒有上面是口的字 有上面是日的字 昱 口...
口下面巴念什麼字,口字下面加天字念什麼
念yi,第四聲 望採納 保持溝通和交流 口字下面加天字念什麼 這個字是 吳 讀音 w 部首 口 五筆 kgdu 口加個嬰念什麼字 y ng 象聲詞,形容鳥叫或低而細微的聲音。寧 輕聲叫喚或哭泣。泣 低聲哭泣。鳴 鳥叫,喻尋求志趣相投的朋友,如 相召 嚶 ying 同 嬰 讀音。有這種字嗎中國。人加從...
上面文下面口唸什麼上面一個文下面一個口是什麼字怎麼讀
念 吝吝的釋義 拼 音 l n 部 首 口 筆 畫 7 五 行 火 1.小氣 捨不得 嗇。慳 qi n 不 賜教 向人徵求意 見時 用的客氣話 如 吝愛 過分吝嗇 吝慳 吝嗇 吝簡 吝嗇 吝驕 吝嗇而驕傲 2.感到為難 如 吝色 為難的神色 吝道 困難之道 擴充套件資料一 吝惜 l n x 過分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