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翻譯:憶及江南,最懷念的還是杭州。月圓之時山寺之中,尋找桂子;潮起之日,躺在郡衙的亭子裡觀潮,什麼時候才能故地重遊呢?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瞭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的意思?
3樓:尼絲紡
何日更重遊 希望有一天再來杭州遊玩,這首詩應該是說就是指作者很留戀杭州的景色,有點捨不得 峙月中尋桂子,這個應該指的西湖。郡亭枕上看潮頭。指的是錢塘江吧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②,郡亭枕上看潮頭③。何日更重遊?的意思是什麼???
4樓:
意思是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圓之時山寺之中,尋找桂子,登上郡亭躺臥其中,欣賞那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憶江南三首》中的第二首。
這首詩描繪杭州之美,通過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的畫面來驗證「江南好」,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憶念之情。
《憶江南三首·其二》原文: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瞭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餘年,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
詩詞賞析
第二首詞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領起,前三字「江南憶」和第一首詞的最後三字「憶江南」勾連,形成詞意的連續性。後五字「最憶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愛的一個江南城市。如果說第一首詞像畫家從鳥瞰的角度大筆揮灑而成的江南春意圖,那麼,第二首詞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畫作了。
作者很愛西湖的春天,他在詞裡偏偏不寫杭州之春,這可能是為了避免和第一首詞所寫的春景重複。他寫杭州之秋,一寫靈隱寺賞月賞桂,一寫高亭之上觀錢塘江潮。
兩句詞就寫出兩種境界,「山寺月中尋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邊的靈隱寺。這座古剎有許多傳說,有的還蒙上一層神話色彩:傳說靈隱寺的桂花樹是從月宮中掉下來的。
作者曾在寺中賞月,中秋節桂花飄香,那境界使他終身難忘。山、寺、月影下,尋桂子,寫出了幽美的環境,也寫了置身其間的詞人的活動。
然而,詞人回憶杭州還有另一種境界使人難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頭」,錢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觀,潮頭可高達數丈,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裡,就能看見那捲雲擁雪的潮頭了,顯得趣意盎然。
「郡亭枕上看潮頭」,以幽閒的筆墨帶出驚濤駭浪的景色,與上句「山寺月中尋桂子」的靜謐而朦朧的美的境界形成鮮明的對照,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熱愛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後,又產生了「何日更重遊」的願望。
5樓:匿名使用者
回憶江南最美的是杭州,在山上的廟裡看桂花,躺在郡衙的亭子的床上看錢塘江大潮,此景此情何能忘懷?
6樓:賽爾號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的意思是 :
憶及江南,最懷念的還是杭州。月圓之時山寺之中,尋找桂子;潮起之日,躺在郡衙的亭子裡觀潮,什麼時候才能故地重遊呢?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中的更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翻譯: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樣的杭州:遊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 ,枕臥其上 ,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
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更——再,又。與「更上一層樓」中的「更」用法與意思一樣。
您好!很高興第一時間為您解答,如有問題請及時追問;如果滿意,請採納!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這首詩描寫什麼景物?表達作者怎樣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描寫了杭州的山寺,桂子,郡亭,潮頭這些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離開杭州時念念不忘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什麼意思
9樓:天上飛
意思是:遊走在天竺寺中尋找中秋盛開的桂花,登上郡亭枕臥其上,觀賞起落的潮頭。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
原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譯文:江南是個好地方,那裡的風光我曾經很熟悉。春天的時候,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的回憶,最讓人容易想起的就是杭州:遊走在天竺寺中尋找中秋盛開的桂花,登上郡亭枕臥其上,觀賞起落的潮頭。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容易想起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10樓:sunny桉藍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譯文]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象天堂一樣的杭州:遊玩山寺尋找皎潔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玩賞那起落的潮頭.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重新玩遊?
回答:①憶江南:作者題下自注說:
「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按《樂府詩集》:「《憶江南》一名《望江南》.
」「因白氏詞,後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為詞牌之一.
②山寺句:作者《東城桂》詩自注說:「舊說杭州天竺寺每歲中秋有月桂子墮.」
③郡亭:疑指杭州城東樓.看潮頭:錢塘江入海處,有二山南北對峙如門,水被夾束,勢極凶猛,為天下名勝.
作品鑑賞 詩人早年因避亂來到江南,曾經旅居蘇、杭二州.晚年又擔任杭、蘇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他也與那裡的人民結下了深摯的友誼,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後,仍然戀戀不已.三首《憶江南》詞就是這種心情下的產物.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以後文人詞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這一首詞是突出描繪杭州這個被人喻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來驗證「江南好」.古神話中有月中桂樹的傳說.《南部新書》載:
「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
」可見這寺中月桂的說法不過是寺僧自神其說而已.但是,生活真實不等於藝術真實,作品運用這一傳說,意在表達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時「山寺月中尋桂子」也表現了詩人浪漫的想像,讀者眼前彷彿現出怒放的丹桂,聞到桂子濃郁的芳香.
次句「郡亭枕上看潮頭」則描繪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觀.詩人通過對當年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兩個代表性的生活畫面的描寫,僅用兩句話就足以使人想見杭州之多彩多姿.
11樓:敏敏知道
出自《憶江南》
在一個有月亮的夜晚,上寒山寺裡尋找桂圓,然後很晚了,就在一個叫作郡亭的亭子裡躺在枕頭上看著潮水拍打著的浪頭.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什麼意思?
12樓:我們一起燥起來
意思: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
拓展資料:
1、原文:
《憶江南三首》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2、釋義: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3、賞析:描繪杭州之美,通過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的畫面來驗證「江南好」,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憶念之情。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領起,前三字「江南憶」和第一首詞的最後三字「憶江南」勾連,形成詞意的連續性。
後五字「最憶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愛的一個江南城市。如果說第一首詞像畫家從鳥瞰的角度大筆揮灑而成的江南春意圖。
4、詩人介紹: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祕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
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
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
13樓:帥氣鄭雨威
郡亭,指杭州府屬所建的江亭,一說是杭州刺史衙門裡的虛白亭。隋唐兩代,杭州曾稱餘杭郡,故虛白亭即郡亭,可另有說法郡亭亦非 虛白亭,其名俱不可考!
14樓:尐頒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譯文]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象天堂一樣的杭州:遊玩山寺尋找皎潔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玩賞那起落的潮頭。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重新玩遊?
希望對你有幫助 追問: 謝謝 回答: 僅供參考,如滿意望採納作品註釋 ①憶江南:
作者題下自注說:「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按《樂府詩集》:
「《憶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詞,後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為詞牌之一。
②山寺句:作者《東城桂》詩自注說:「舊說杭州天竺寺每歲中秋有月桂子墮。」
③郡亭:疑指杭州城東樓。看潮頭:錢塘江入海處,有二山南北對峙如門,水被夾束,勢極凶猛,為天下名勝。
作品鑑賞 詩人早年因避亂來到江南,曾經旅居蘇、杭二州。晚年又擔任杭、蘇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他也與那裡的人民結下了深摯的友誼,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後,仍然戀戀不已。三首《憶江南》詞就是這種心情下的產物。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以後文人詞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這一首詞是突出描繪杭州這個被人喻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來驗證「江南好」。古神話中有月中桂樹的傳說。《南部新書》載:
「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
」可見這寺中月桂的說法不過是寺僧自神其說而已。但是,生活真實不等於藝術真實,作品運用這一傳說,意在表達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時「山寺月中尋桂子」也表現了詩人浪漫的想像,讀者眼前彷彿現出怒放的丹桂,聞到桂子濃郁的芳香。
次句「郡亭枕上看潮頭」則描繪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觀。詩人通過對當年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兩個代表性的生活畫面的描寫,僅用兩句話就足以使人想見杭州之多彩多姿。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貴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
唐 白來居易 這首詞是白居易離源開杭州,回到洛陽bai以後懷念杭州du時寫了三首 憶江 zhi南 中的其dao中一首。憶江南 詞牌名。詞的內容也是回憶江南。白居易曾經當過杭州刺史。詞中所回憶的是詩人曾經觀光遊覽當地風景時所留下的印象。原題下的另兩首是 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二問出自何處?大意為何
這句出自唐 白居易 憶江 南詞三首 原詩如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 山寺月中尋桂子 表現了詩人浪漫的想像,我們眼前彷彿現出怒放的丹...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什麼意思?急求
在山中的靈隱寺裡抬頭望月,找尋月中的桂花樹 潮起之日,躺在郡衙的亭子裡 錢塘江的大潮。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什麼意思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出自哪 1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翻譯 遊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枕臥其上,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3 全文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