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墨舞
(1)從圖上copy可以看
出,巴西bai主要位於赤道與南迴歸
du線之間,主要位於五帶中的
zhi熱帶;
(2)根據地理dao位置可知a為亞馬孫河,亞馬孫熱帶雨林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但由於人類不合理的墾荒行為,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3)根據地理位置可知b是伊泰普水電站;
(4)巴西的首都為巴西利亞,是全國的政治中心.
(5)巴西鋼鐵、汽車、造船等重工業主要分佈在東南部沿海地區,那裡礦產資源豐富,里約熱內盧是巴西最大的港口,依託周圍的礦產資源,工業發展迅速.
故答案為:
(1)大部分國土介於赤道與南迴歸線之間,是世界上熱帶面積最廣的國家;
(2)亞馬孫;森林遭受破壞,水土嚴重流失,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3)伊泰普;
(4)巴西利亞; a;
(5)里約熱內盧;巴西高原東南部是鐵礦主要分佈地區,如伊塔比拉露天鐵礦.從地理位置看里約熱內盧靠近鐵礦分佈區.另外,里約熱內盧是巴西最大的港口城市,水陸交通便利.
讀巴西圖,完成下列各題.(1)巴西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廣泛,該國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的有利條件______.(2)
2樓:手機使用者
(3)伊泰普;
(4)當地農民採用原始的刀耕火種的方法,肆意砍倒樹木,開荒種地;
(5)里約熱內盧;鄰近鐵礦等原料產地.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緯度位置看,巴西大部分位於______帶,分佈有地球上面積最大的______(植被
3樓:百度使用者
(1)從緯度位置看,巴西被赤道與南迴歸線穿過,大部分位於熱帶,其境內分佈有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俄羅斯北部被北極圈穿過,其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小部分為北寒帶,其境內分佈有地球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
(2)巴西熱帶面積廣大,盛產熱帶經濟作物,咖啡、柑橘、甘蔗等農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從圖中看出,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落後;
(3)從圖中看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因該區域氣候溫和溼潤,交通便利;俄羅斯的人口、城市和經濟主要集中分佈在溫和相對溫和溼潤的東歐平原.
故答案為:(1)熱;熱帶雨林;北溫;亞寒帶針葉林;(2)咖啡;甘蔗;自然資源;重;(3)東南沿海;東歐.
讀「巴西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緯度位置看,巴西大部分面積位於五帶中的______帶.(2)巴西的北部
4樓:百度使用者
(1)從緯度位置看,巴西大部分面積位於赤道和南迴歸線之間,屬於五帶中熱帶;
(2)亞馬孫河發源於安第斯山脈,亞馬孫水系跨越高溫多雨的赤道南北,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於非洲尼羅河,居世界第2位.由亞馬孫河長期沖積而成,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巴西境內.亞馬孫平原終年高溫多雨,為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
(3)巴西面臨e大西洋,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北部的亞馬孫平原約佔a巴西全境的1/3;
(4)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東部沿海地帶,其中,以東南部人口最為稠密.在發展中國家,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目前城市人口已佔全國總人口的70%以上.
故答案為:(1)熱;(2)亞馬孫河;熱帶雨林;(3)巴西;大西;(4)東部沿海.
讀「巴西農業、礦產和工業分佈圖」,回答問題: (1)巴西主要的礦產資源有________、_____
5樓:血刺隱安讙
(1)鐵礦;錳礦;石油;煤;伊塔比拉露無鐵礦
(2)紡織;汽車;鋼鐵;化學;鋼鐵; 汽車
(3)東南;咖啡;甘蔗;柑橘
讀北美洲圖回答問題(1)從緯度位置來看,北美洲大部分地區位於
讀圖分析可知 1 從緯度位置來看,北美洲大部分地區位於五帶中的北溫帶 2 從海陸位置來看,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北臨北冰洋 3 北美大陸的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 4 北美洲的地形分佈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冬季來自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氣流 可以通過中部的平原,長驅直入...
讀亞洲地區和北美地區圖,回答(1)從緯度位置看,亞洲和北美洲都有緯線)穿過,均地跨
讀圖可bai知,1 亞洲和du北美洲都有北極圈 北迴歸zhi線穿dao過,跨寒 溫 熱三帶回,亞洲和北美洲共同瀕答臨太平洋和北冰洋 2 亞洲和北美洲面積最大的氣候型別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3 a喜馬拉雅山脈,b落基山 4 亞洲中部以高原 山地為主,平原主要分佈在大陸四周,北美洲的平原位於中部地區 5 亞...
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圖」,回答問題 (1)圖A中7月
1 圖 抄a中7月份平均氣溫是25 降水量襲約是190毫米 bai 2 如果a dub兩圖分別代表上海 zhi和北京dao,則a是北京,北京1月氣溫在0 以下,b是上海,1月氣溫在0 以上 3 讀圖可知,上海的氣候特點是 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溫和少雨,上海屬於 帶季風氣候 故答案為 1 25 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