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歷史研究需要外國學者,外國學者對中國歷史的研究

2021-03-04 06:16:19 字數 4455 閱讀 6018

1樓:匿名使用者

當局者迷,旁觀者抄清。

bai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du山中。

歷史學科本就是zhi近代以來,利用西方的學科體系建立dao起來的(代表人物由陳寅恪,傅斯年等人)新學科,和中國傳統的只對史籍下功夫的治史是完全不同的理論結構與方**。

加之中國由於政治原因,對一些歷史要麼不敢觸及,要麼服從政治需要而曲學阿世。

而外國學者沒有這個壓力和顧及,有時反倒能夠秉筆直書。

有老外研究中國歷史嗎

2樓:不曾明瞭

多著呢,而且很有成績。

漢學(sinology)或稱中國學(china studies)是指中國以外的學者對有關回中國的方方面面答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包括中國歷史、政治、社會、文學、哲學、音韻學、史學、經濟、書法、等等,甚至也包括對於海外華人的研究。包括三大領域:

美國漢學,以研究現當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為主要內容。

歐洲漢學,一是研究宗教與傳教士的中國文化問題,例如聖經翻譯;二是研究現當代中國問題。

東亞漢學,以日本為中心,研究中國自古以來到現當代所有中國文化內涵。

外國學者對中國歷史的研究

3樓:匿名使用者

4樓:匿名使用者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173冊pdf電子版

5樓:夭夭如也

這個也不一定,當代中國的學者堅持唯物史觀,或許有作繭自縛之嫌,但畢竟掌握的資料更多。至於國外的學者,也就是所謂的漢學家,可以到網上搜一搜

6樓:匿名使用者

您信嗎?

您想想是您瞭解您家呢?

還是外面的人瞭解您家?

為什麼外國學者不承認古代有夏朝?

7樓:匿名使用者

夏朝是中國最早的具有國家形態的王朝,這是國內絕大多數歷史及考古學者們所主張或承認的,而外國的一些學者是不承認的,甚至有否定的。這是為什麼?

中國學者主張夏朝曾存在過,其根據是古人留下來的歷史文獻 以及田野考古成果的輔助證明 。

有些人以為中國歷史學家盲目迷信《史記》和司馬遷。其實,在中國現存的 更 早 的 文獻中絕大多數都提到了夏朝或 大 禹 , 一般都是夏商周三代並列的。司馬遷 只是綜合已經存在文獻而已。

例如,《尚書》有不少篇說到夏朝和商朝,周朝人確認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統朝代。 其中 《周書》產生的年代 在 西周初年,距夏朝不過數百年。 稍 晚 一 些的《春秋左傳》中,夏商周三代是並列的,且提到夏朝及《夏書》的地方極多。

也直接提到了夏朝君王(夏朝時稱為「後」,商周稱為王,以後稱皇帝)的名字,如啟、相、皋、孔甲、桀等。

更多的例子就不舉了。更重要的是田野考古的成果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支援中國古文獻的記載。按照記載,夏朝是商朝以前的王朝,其中心區在豫西 、 晉南等地,建立了國家,建有宮室,曾鑄鼎為國家重器等。

豫西二里頭遺址,按 14 c測定為3900至2023年之前,其時代恰在商之前,確實開始建立了相當不小的宮室 和 宗廟,及道路及排水體系,其青銅鑄造技術已經比再早一些年代的文化有了很大進展,開始鑄造鼎、爵等禮器 , 這和夏朝鑄鼎的歷史記錄是符合的。從這些考古可以相當肯定的說,那時確實到達青銅時代、進入了文明社會、出現了國家,和文獻記載相當符合。

雖然還沒有田野考古證據直接證明二里頭遺址就是夏朝的都城,但是,從年代上看,它確實 是 夏朝時期的文明遺址,也就是說,它明確的證明了,在文獻中記載的夏朝的年代,中原地區確實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有了國家的出現,即使二里頭不是夏朝都城,夏朝都城文明也不應比它差,甚至有更高的發展。

這樣,按理性的考慮,確證當時的王朝名稱為夏,或暫時不能確證或否定這一點,已經沒有原則的差別了。不稱其為夏,而稱為,比如,中國第一王朝,也沒質的差別。

這樣,承認這時的王朝就是夏朝,或是另一個王朝,就成為對於中國古代史書記載的相信度問題了。從前面所講,對於古史中的記載,應有相當程度的相信 。 有些外國學者不承認夏的存在 ,是什麼原因 ?

並不是因為他們治學更嚴謹。他們對中國古籍是不熟悉的,且不熟悉就容易產生偏見;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囿於其經驗。

他們在研究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等古代文明曾取得了極大成績,其研究的基礎是考古成果,及乎沒有可依據的歷史文字記載,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神話傳說。當他們轉過來看東亞文明時,不熟悉浩如煙海的漢字文獻,很自然的他們也會以同樣的心態來對待上古歷史研究。

比如在我們看來,甲骨文的發現的重要貢獻之一是證實了中國歷史文獻中關於商文明的記載,而在歐美學者看來,殷墟的發掘發現了一個新文明——商文明。「證實」和「發現」兩個詞,表徵了學者對待中國歷史記錄的態度的區別 。

把中國古史等同於西方古代神話傳說,是不合適的。 在《左傳》之類歷史書中神話傳說之類 的成分是很弱 的。當史官們站在宮庭中,把他認為該記的都記錄下來 ,可能還經過學者的編輯 而形成《春秋》,然後人們給它再作說明的過程,和編造神話有著根本的不同。

不承認這種不同,把中國歷史記錄看作和神話傳說一類,只能走上錯誤的研究路線。當然,我們不能肯定這些歷史記錄的細節上都準確,但是,在大關節上,如夏商周並列為三代這在事,是不能亂說的。

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國學大師王國維提出「二重證據法」,即考古成果和文獻並重。這在中國上古史學研究中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而歐美學者則只能有一重證據——考古。

歐美的學者們對於自己的觀點,通常是要堅持到最後的。我在國外曾和物理 學 方面的學者有所接觸,他們確是這樣。這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原來的觀點並不正確,我們當然沒必要因為他們堅持就盲從。

所以,不要迷信所謂「主流」。作為主流學者,他們曾認為水稻是從印度傳過來的,中國文字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後代,中國青銅器鑄造技術是從中亞傳過來的等,現在來看這些都是錯誤的。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們接觸中華古文化時,他們對於北非中亞的古文明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了,滿腦子都是西方考古成就,當時中國又沒有足夠的田野考古成果,他們對於中國古文獻的又是那樣生疏,掌握起來又是那樣困難,所以,他們得到這樣的結論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他們有權力堅持自己的觀點,有權不去 下功夫 研究中國古代典籍。我們卻完全沒有必要盲從。

但是,迷信盲從外國人的總是有的。 有人 就在 沒有任何證據 條件下, 硬說夏朝的存在是周人為了推翻殷商師出有名而編造的。這種說法真有些滑稽。

如果當初根本沒有夏朝,周人 憑空 捏造一個夏朝來哄殷商人,一定會起反作用的,殷商人對自己祖先有沒有取代夏朝而成為中原共主當然是知道的,捏造其歷史只能弄巧成拙。

統觀中國歷史 ,一群人為 推翻一個王朝時 ,不會 拿它曾推翻更早的王朝為理由的 (除非冒充更早一朝皇族後裔)。 因為 , 如果 以此為理由, 按邏輯說,新建立的王朝就應該把統治權交給前面被推翻的王朝的後裔。比如,如果周推翻殷商 的原因 是因為殷商曾推翻夏,那麼周在推翻商後,就應把統治權交給夏人後裔才最合邏輯。

這樣的事是不會發生的,編造一個夏朝的存在也就沒有了理由。

有人舉出疑古學派大師顧頡剛為不承認夏朝存撐腰。顧頡剛在早期確曾懷疑過夏是否存的,後來修正了自己的觀點,不但承認夏朝曾存在,而且還對夏朝的都城及疆域進行過研究。 不輕信古書,但是,但在有了新發現的考古成果後,能據其修正自己的觀念,這才是大學者應有風範。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有文字可靠歷史始於商代,有相關甲骨文資料。

這也是為什麼外國只承認中國只有四千年曆史,而不承認夏朝的原因

有一些學者認為,我國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可以從半坡等文化找到相關線條刻在陶器或者牆上,但是這一些學者還無法真正百分百確定這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所以這個答案可能要再等科技鑑定技術發達一點才可能判定.另一些學者認為,真正是可以在商朝的甲骨文,銘文等,遺留下來的骨頭和青銅器可找到我國的文字的開始,因為我們中國文字都是由演變進化而來,一開始是線條,在慢慢變影象化,然後慢慢演變成方塊型別的字型,我國文字的起源,還是第二種說法比較好,因為有歷史等考古學家或者歷史學家相關證實,和有相關史料左證,但是第一種也是有可能性.依21世紀的科技,還無法辨別出中國文字是否從新石器文化演變出來,所以第一種說法留給後人慢慢考據.

9樓:天枰小爸爸

夏,就是巴比倫到印度。古代印度禹部落有治水的經驗,而周部落是源於黃帝的一支部落,所以夏朝的發源應該是印古印度。和今天的印度肯定不一樣!

古印度指古代南亞地區,是一個地理概念,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尼伯爾、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以古印度王朝為主體。 今天的印度是一個主權國家,南亞大國,發展中第二大國,僅次於中國。

恆河地區東遷,途經緬甸雲南四川一帶自西而來,所以在河南地區和山西地區找不到夏的具體遺址,而應該在雲南緬甸印度恆河地區起源,這些地區突然發生的文明遺址是夏部落東遷時留下的一些小的氏族分支,後來夏被商擊敗後向西遷走又回到了四川地區,然後再步步後退到了涼山地區成為一個小小的部落。

10樓:where有使用者名稱

你說的外國跟中國有什麼關係,他們又不是炎黃子孫。

11樓:匿名使用者

現存發現的商朝記事裡沒有關於夏朝的記載,後人完全不提前人的事情,不是很奇怪麼?哪怕侵略者都會至少提一下原住民的舊事吧?

如果沒有了《史記》,對中國的歷史研究會有什麼影響

那將是一大損失!因為秦以前的史書大部分被銷燬了,而且以前大部分的歷史,都是按國家來記敘的,沒有 史記 查閱起來也是很繁瑣的 史記 紀傳體寫法,脈絡清,就很好的避免了查閱的繁瑣。也為後來的史書提供了範本,是開創之舉。我上面說過,秦以前的史書大部分被銷燬了,我們也知道,史記 寫作素材,來自宮廷藏書。所以...

縱觀中國歷史,縱觀中國歷史,為什麼總是北方統一南方,很少南方統一北方的,這是什麼原因

你說的很精闢,我很贊成,其實女人在中國歷史某些時段起到的作用甚至大於 男人,女人很多時候是戰爭,政治等的犧牲品,也是男人的附屬品,只有依靠手段或者是生育除的兒子來獲得尊貴,難免勾心鬥角,明爭暗鬥 歷史是殘酷的 歷史學習中的橫縱觀,什麼是橫向 什麼是縱觀?縱觀是以時間為順序,比如從鴉片 戰爭到辛亥革命...

為什麼初中歷史 世界歷史比中國歷史難學多了,總是記不住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呢,要把歷史學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辦到.你每天都需要積累一些知識,背住一些歷史嘗試.從而慢慢的到了最後,把所有的課程全部都學完了,你也應該全部都記住了.那麼對於剛剛升初一的同學應該怎麼學好初中歷史呢?歷史是屬於文科,是一種記憶性很強大的科目,一般呢,同學們都會把很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