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按內容,詩歌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 說理詩按國別可分為本國詩歌和外國詩歌
按形式,詩歌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民歌等,從詩歌體裁上分為:古代詩歌和新詩兩類,古代詩歌又可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古風),近體詩又分為格律詩(律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絕句、詞、曲;新詩包括自由詩(五四以來產生的白話詩)、散文詩、民歌
中國詩歌按創作的時代和詩歌所反映的時代內容,可分為現代詩歌和古代詩歌其他的找不到了
2樓:撮撮鳥
古代詩歌的分類
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
一. 從詩歌的形式(體裁)可分為:
1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
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樂府產生於漢代,本來是配**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後,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不再配**了。
標題有時會有「歌」「行」「吟」「曲」「引」
樂府詩屬於古體詩。
2 近體詩,被稱為今體詩或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絕句是4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律詩是8句,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在用仄聲韻上;
1:近體詩每首隻能用一個韻,即使是長達數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換韻。2:
近體只在偶數句押韻,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聲收尾則押韻,以仄聲收尾則不押韻。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餘的奇數句都不能押韻。3:
近體一般只用平聲韻。(平聲韻就是我們現在的一或二聲)
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d.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是頷聯(第二聯)和頸聯(第三聯)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的1,往往在題目上標明韻數,如杜甫《風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這種長律除了尾聯(或除了首尾兩聯)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
詩人的別稱:
詩仙:李白 詩聖:杜甫 詩魔:白居易 詩鬼:李賀 詩囚:孟郊和賈島
詩佛:王維 詩豪:劉禹錫
3 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等。
1.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
2.分類: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
長一點的詞還可以分段,有雙調(就是兩段)、三疊、四疊之分。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西江月》有50字,仍屬小令,但有兩段,故稱雙調。
3.詞都有「詞牌」,「西江月」和「天淨沙」都是詞牌名。定曲調,與內容無關。有的詞再詞牌下另立標題或小序,表明作品主題或寫作緣由
天淨沙(詞牌)•秋思(題目)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 曲,又稱為詞餘、。
1. 元曲包括散曲(又稱北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
散曲基本型別:小令與套曲,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帶過曲。
小令又叫「葉兒」,其名稱源自唐代的酒令。單片只曲,調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徵。
套曲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雜劇:由不同宮調組成.如《竇娥冤》
2.題目的組成:宮調(用中括號)+曲牌+題目(可有可無)
3, 襯字:曲與詞最顯著的區別是有無襯字,有襯字的是曲,沒有襯字的是詞。所謂「襯字」指的是在曲律規定必須的字數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韻、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襯字一般用於句首。
(瞭解即可)
4.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代表作《漢宮秋》。白樸,代表作《牆頭馬上》。鄭光祖,字德輝,《倩女離魂》(都是元雜劇作家)
二. 從詩歌的內容(題材)可分為:
(景)山水田園詩,是詩人以山水田園為審美物件,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後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傷春傷別詩,是借對春光流逝抒發韶華易逝、壯志未酬的感慨,或表達對親朋、好友、愛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隱逸詩(物)託物言志詩(詠物詩),是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而是採用象徵、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志趣融於某種具體事物中,達到言志的目的;
寫景抒情詩和詠物言志詩(包括山水田園詩,等),詩人自己與眾不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質,或者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傷感,或者表現其他或喜或悲或憂的複雜懷感,或者表現祖國山河的壯麗,表達對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有的則借景(物)來表達自己遠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質。
(史)詠史懷古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多是對古代人或事的憑弔,或為緬懷先賢,追慕古人,或表達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或訴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或感嘆昔盛今衰,借古諷今。 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要聯絡背景,領悟情感(感慨興衰或寄託哀思或託古諷今);。
(人)閨怨詩,寫閨房女子對丈夫久客不歸的埋怨或對遠在邊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或表達婦女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
贈友送別詩,通過景物渲染離別時淒涼氛圍,抒發難離或勉勵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叮嚀對方,讚頌對方。
或訴依依別情或言別後的思念。
羈旅行役詩,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而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家鄉的憧憬;或表現遊子異地生活的悽楚辛酸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戰爭)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巨集渾,筆勢豪放。要麼表現保家衛國的豪情,要麼表現捨身殺敵的壯烈,要麼表現戰士凱旋的豪邁,要麼表現對戰爭的厭惡,揭露戰爭帶給親人、家鄉、人民的苦難,控訴封建統治者發動戰爭的罪惡。
邊塞詩則是對邊塞軍旅生活的描寫,或表現邊塞苦寒的生活環境,或表現壯麗的邊塞風光。
反映邊疆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鬥精神,或描寫將士和親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或諷刺並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
(國)愛國題材類,有表現憂國傷時的,揭露統治者腐敗的,表現建功報國的理想的,還有表現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人生感慨的。
(理)談禪說理詩,是詩人把自己類似禪宗的頓悟或事理的體察訴之於詩句中,這類詩往往有不食人間煙火之空靈境界;等等。
(詩畫)評詩題畫詩
3樓:帥達狗
1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
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樂府產生於漢代,本來是配**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後,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不再配**了。
標題有時會有「歌」「行」「吟」「曲」「引」
樂府詩屬於古體詩。
2 近體詩,被稱為今體詩或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絕句是4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律詩是8句,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在用仄聲韻上;
1:近體詩每首隻能用一個韻,即使是長達數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換韻。2:
近體只在偶數句押韻,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聲收尾則押韻,以仄聲收尾則不押韻。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餘的奇數句都不能押韻。3:
近體一般只用平聲韻。(平聲韻就是我們現在的一或二聲)
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d.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是頷聯(第二聯)和頸聯(第三聯)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的1,往往在題目上標明韻數,如杜甫《風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這種長律除了尾聯(或除了首尾兩聯)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
詩人的別稱:
詩仙:李白 詩聖:杜甫 詩魔:白居易 詩鬼:李賀 詩囚:孟郊和賈島
詩佛:王維 詩豪:劉禹錫
3 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等。
1.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
2.分類: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
長一點的詞還可以分段,有雙調(就是兩段)、三疊、四疊之分。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西江月》有50字,仍屬小令,但有兩段,故稱雙調。
3.詞都有「詞牌」,「西江月」和「天淨沙」都是詞牌名。定曲調,與內容無關。有的詞再詞牌下另立標題或小序,表明作品主題或寫作緣由
天淨沙(詞牌)•秋思(題目)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 曲,又稱為詞餘、。
1. 元曲包括散曲(又稱北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
散曲基本型別:小令與套曲,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帶過曲。
小令又叫「葉兒」,其名稱源自唐代的酒令。單片只曲,調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徵。
套曲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雜劇:由不同宮調組成.如《竇娥冤》
2.題目的組成:宮調(用中括號)+曲牌+題目(可有可無)
3, 襯字:曲與詞最顯著的區別是有無襯字,有襯字的是曲,沒有襯字的是詞。所謂「襯字」指的是在曲律規定必須的字數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韻、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襯字一般用於句首。
(瞭解即可)
4.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代表作《漢宮秋》。白樸,代表作《牆頭馬上》。鄭光祖,字德輝,《倩女離魂》(都是元雜劇作家)
二. 從詩歌的內容(題材)可分為:
(景)山水田園詩,是詩人以山水田園為審美物件,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後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傷春傷別詩,是借對春光流逝抒發韶華易逝、壯志未酬的感慨,或表達對親朋、好友、愛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隱逸詩(物)託物言志詩(詠物詩),是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而是採用象徵、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志趣融於某種具體事物中,達到言志的目的;
寫景抒情詩和詠物言志詩(包括山水田園詩,等),詩人自己與眾不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質,或者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傷感,或者表現其他或喜或悲或憂的複雜懷感,或者表現祖國山河的壯麗,表達對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有的則借景(物)來表達自己遠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質。
(史)詠史懷古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多是對古代人或事的憑弔,或為緬懷先賢,追慕古人,或表達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或訴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或感嘆昔盛今衰,借古諷今。 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要聯絡背景,領悟情感(感慨興衰或寄託哀思或託古諷今);。
(人)閨怨詩,寫閨房女子對丈夫久客不歸的埋怨或對遠在邊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或表達婦女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
贈友送別詩,通過景物渲染離別時淒涼氛圍,抒發難離或勉勵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叮嚀對方,讚頌對方。
或訴依依別情或言別後的思念。
羈旅行役詩,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而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家鄉的憧憬;或表現遊子異地生活的悽楚辛酸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戰爭)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巨集渾,筆勢豪放。要麼表現保家衛國的豪情,要麼表現捨身殺敵的壯烈,要麼表現戰士凱旋的豪邁,要麼表現對戰爭的厭惡,揭露戰爭帶給親人、家鄉、人民的苦難,控訴封建統治者發動戰爭的罪惡。
邊塞詩則是對邊塞軍旅生活的描寫,或表現邊塞苦寒的生活環境,或表現壯麗的邊塞風光。
反映邊疆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鬥精神,或描寫將士和親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或諷刺並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
(國)愛國題材類,有表現憂國傷時的,揭露統治者腐敗的,表現建功報國的理想的,還有表現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人生感慨的。
(理)談禪說理詩,是詩人把自己類似禪宗的頓悟或事理的體察訴之於詩句中,這類詩往往有不食人間煙火之空靈境界;等等。
(詩畫)評詩題畫詩
按表達方式,詩歌可以分為哪三類,詩歌按內容表達方式分分為哪兩類
敘事詩,如 孔雀東南飛 抒情詩,如 將進酒 說理詩,如 琴詩 表達方式 賦 比 興 體裁 敘事 抒情 形式 絕句 律詩 古體詩 式 絕句 律詩 古體詩 詩歌按內容表達方式分分為哪兩類 詩歌的分類也有多種方法,根據不同的原則和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本的有以下幾種 1 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
古代詩歌的分類,按音律分,可分為和
中國古代詩歌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 詩歌按內容分類可分為 按形式可分為 內容來自使用者 清風滄浪 詩歌鑑bai賞專題二 詩歌按du內容分類 詩歌按內容來分類 可分zhi 為懷古詩 詠史dao詩 詠專物詩 山水田園詩 邊塞屬詩 羈旅行役詩 閨怨詩 送別詩 諷喻詩等。一 懷古詩 詠史詩 詠...
建築類別按使用功能分類分為哪些,建築按使用功能分類可分為哪幾類各類均有何使用功能
建築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質,通常可分為 生產性建築 工業建按照民用建築的使用版功能分類 居住建權築,公共建築 居住建築 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體生活起居用的建築物,如住宅 公寓 別墅 宿舍 公共建築 主要是指提供人們進行各種社會活動的建築物,其中包括 行政辦公建築 機關 企事業單位的辦公樓。文教建築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