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龍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精髓的所在。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和文化標誌,龍的形象早已滲透入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對於每一位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不僅僅是一種紐帶,更是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和信念的標誌。
正因為如此,不但海內外的華人都熟悉「龍」的形象,而「龍的國度」、「龍的傳人」也早已獲得世界的認同。
最近,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國家形象構建」課題被列為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課題,並由此引發了「龍」作為中國形象標誌是否要更改一事掀起軒然大波。
正在領銜重新建構國家形象品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認為,包括「龍」在內的一些中國形象標誌往往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容易招致誤讀誤解或別有用心的歪曲。因此,應該重視和積極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積極元素,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重塑出能夠真正代表當今中國形象的標誌物和載體
(新聞晨報)。從報道中看,他們只所以要更改「龍」作為中國形象品牌,主要出於「龍」的英文,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龍」的形象往往讓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國人由此而武斷地產生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聯想。
說到吉祥嘉瑞的中國龍,它和西方語境中的完全判若雲泥。據說它的形成至今已經歷了多年的歷史。在遠古時代,龍的形象並不是頭上有鹿角,牛嘴巴,單鬍鬚,身上也沒有長爪與腿,只是一條蛇而已。
據現存古書記載,原始社會發展到以農業種植為主的歷史時期,中國境內已出現有熊氏等大小部落,黃帝、炎帝的族首所崇拜的圖騰是龍,這也是有熊氏共同崇拜的圖騰。後來和鄰近部落又經過不斷的軍事爭鬥,華夏氏族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氏族,龍也成為他們的圖騰。聞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龍是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毛、鹿的腳、狗的爪、魚的鱗和須等,構成了一個各種動物的混合體。
從龍的造形中,我們可以揣摸到中華民族在形成過程中不斷融合的過程。以蛇為圖騰的遠古華夏氏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它氏族、部落,逐漸形成華夏大氏族。它的圖騰也兼取被融合了的其它氏族、部落,如馬圖騰、鹿圖騰等,最後拼合成華夏氏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龍」。
正如有人所言,「龍」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參與者和見證物。在歷史上,不管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統一中國,「龍」的傳承始終如一。「龍」具有著無限強大的生命力,變化莫測、氣象萬千。
上可騰雲駕霧,下可遁地入海,它無堅不摧,不可戰勝。這也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氣質和氣魄的形象在現。
「龍」是我們中華兒女共有的「圖騰」,它凝結、寄託著各個時代億萬中國人的智慧和理想,它那吉祥嘉瑞、矯健活潑的形象在所有中國人的心目中都深深地紮下了根。時至今日,龍已越過歷史的門限,跨進了現代社會,龍文化也廣泛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工藝美術、建築名勝,還是婚喪禮儀、服飾冠履,龍的形象都佔據著重要的組成部分,體現著不可或缺的文化蘊涵。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龍的精神是團結統
一、多元融合的精神,是精進自強、創造求新的精神,是天人和諧、寬厚包容以及誠信義勇等民族精神的綜合體現。
然而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由於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一些「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國人卻片面而武斷地產生不符合實際的聯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竊以為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在堅持自己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傳播和廣泛的宣傳,讓他們更好更多地瞭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以消除誤解,除此之外任何消極的退讓或採取改頭換面以迎合他們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這裡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作以比較。
大家知道,美國人的圖騰是禿鷹,英國是獅子,俄羅斯是雙頭鷹,若按照中國人的觀點,禿鷹並不是吉祥物,獅子屬於凶猛野獸,雙頭鷹更不是什麼好鳥。按照我們一些專家的觀點,他們是不是也得更換自己的「崇拜物件」?更為重要的是,傳統文化作為凝聚民族向心力的核心力量,無論任何時候都是人們堅守的最後一塊陣地,不是誰想改變就可以改變的。
談到中西方對「龍」的不同認識,客觀地講,真正使外國人產生誤解的是這個單詞,而不是「龍」這個漢字,更不是外國人對「龍」本身抱有什麼偏見和誤解。在英語中就是一個象徵**的貶義詞,其所代表的形象是一隻巨大的黑色蜥蜴,長著翅膀、身上有鱗,拖著一條長長的蛇尾,能夠從嘴裡噴火。所有這些特徵與吉祥嘉瑞的中國龍判然不同。
可以說,長期以來,外國人產生「片面而武斷的聯想」完全導因於最早的翻譯者,當時他可能並不完全理解在英語文化的涵義,只因兩者的區域性相似而直接將「龍」翻譯為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今天的這種局面。針對目前「龍」在西方文化中有負面含義,甚至有些漫畫、遊戲等還把龍醜化的問題,本人力主把「龍」翻譯成同時建議由國家有關方面出面,召集權威專家研究制定「龍」和的翻譯標準,以供今後翻譯和使用時參照執行。如此一來,「龍」便可在跨文化的溝通和交流中,逐步消除「文明的衝突」、減少文化的磨擦,建立人類和諧文化的共識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
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
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作為龍的傳人,不能對中國的龍文化一無所知。不瞭解龍文化,就無法瞭解古老的中華文明。龍的原形是什麼?
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
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
這裡,我們將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的奧祕......
有關龍的記載
根據古代的**,龍是一種創造物,它有鹿一樣的角,駱駝的頭,野兔的眼睛以及巨蛇的頸。它的腹部看上去像一種「shen」(一種類似鱷魚的虛構的水龍)。它的爪像鷹,指間像老虎,而它的耳朵則類似於一種水牛。
龍有能力在瞬間從一種物體變成另一種;從胖到瘦,從高到矮。它也可以飛上天以及下到海底。看上去,龍似乎是一種具有超能力的創造物,能變換成各種形式。
在中國,龍的標誌誕生在商、殷朝(公元前16-11世紀,中國出現最早的象形文字期間),它被刻在動物的骨頭與海龜的外殼上。這些刻花描述了一種有角的爬蟲動物,它有牙齒、鱗,有的也有爪子。上述符號通常指明龍被視為一種殘酷的、罪惡的,帶來不幸的創造物。
基於這些符號,中國科學家總結出其實是一種短吻鱷魚。在幾個世紀中,科學家提出過許多關於龍的解釋與推測。無疑,龍在它最初的形象中一定是一種爬蟲動物、一種蛇、一種短吻鱷或是蜥蜴。
距今5000-2023年的化石與古蹟說明,蜥蜴、短吻鱷及龍是由象徵榮譽的圖騰以及宗教中改編而成的。通過研究這些發現上的畫像,我們可以追溯到龍最早的形象,它的進化史到它現在的外貌。
雖然第一條龍只有一種單一的形象,但隨著中國古人彼此間的聯絡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把他們的圖騰描繪地更具有想象力。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這種圖象就演化成了一種性質完全不同的龍或圖騰。
因此,龍是人們想象力的結晶,是被人們崇拜了幾個世紀的神祕創造物。在現代國畫中,龍也以各種形式出現。少數民族把龍描述成各種樣子,從一條魚到鱷和人。
龍的種類
夔龍:想象性的單足神怪動物,是龍的萌芽期。《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
「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
」(《說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
虺:是一種早期的龍,以爬蟲類——蛇作模特兒想象出來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曾出現在西周末期的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
虯:一般把沒有生出角的小龍稱為虯
3樓:匿名使用者
龍是現實中沒有的,人們把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寄託在"龍"這一個吉祥物上。所以就成了我們中華華夏的吉祥物了啊.
龍為什麼會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4樓:北京創典文化
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具有興雲吐霧、隱介藏形,飛騰太空、潛伏波濤之能,它與白虎、朱雀、玄武並稱四神獸。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中華民族的象徵,龍文化上下幾千年,源遠流長,對龍的崇拜深深地印在了炎黃子孫的骨血裡。
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我國古代帝王也自稱為真龍天子以示威嚴。龍文化蘊涵著我國人民自古重視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和相容幷包的多元文化觀,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
為什麼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5樓:匿名使用者
龍是偉大的,因為它得到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尊敬;龍又是虛無的,因為它只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物質。在中國,龍為神話中的神異動物,在陰陽宇宙觀中代表陽,是民族的象徵和王室的標誌。有人認為這是古代炎黃統一中原各部落後,揉合各氏族的圖騰形成的形象。
傳說能隱能顯,春分時登天,秋分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龍被中國先民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中國人經常自稱「龍的傳人」。
中國的龍以東方神祕主義的特有形式,通過複雜多變的藝術造型,蘊涵著中國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觀念:
第一層,龍的觀念 從中國龍的形象中蘊涵著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四大觀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的互主體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相容幷包的多元文化觀。
第二層,龍的理念 在中國龍的形象、龍的觀念後面,包含著中國人處理四大主體關係時的理想目標、價值觀念,追求天人關係的和諧,人際關係的和諧,陰陽矛盾關係的和諧,多元文化關係的和諧。
第三層,龍的精神 多元一體、綜合創新的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這是中國龍形象、龍文化的最深層文化底蘊。王東認為,發掘中國龍文化的深層內涵,有助於解決當代世界的一些文明衝突。
龍,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華夏兒女自稱是龍的傳人。在農曆
b試題分析 該題考查中華文化的特徵以及文化作用,觀點錯誤,文化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觀點錯誤,中華民族精神是民族發展的精神支柱,自古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農曆 龍 年,普天下炎黃子孫賽龍舟 舞龍陣 唱 龍的傳人 沉醉在 龍 的世界之中說明文化對人影響是深遠持久的,故 符合題意,故答案應選b。...
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讓我們用語言來贊
龍,歷來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據說,飛向太空的宇航員曾經報告說,從遙遠的月球觀察地球,能夠辨認出的人類工程只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
為什麼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是凝聚和寄託了幾代中國人的這樣的一種宿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的期盼。在幾千年的文明歷史上,中華民族應該說都是世界上最偉大 最強大的民族,但是近代以來隨著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