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泉
一定是蜥蜴
周身覆蓋以表皮衍生的角質鱗片
俗稱「四足蛇」,有人叫它「
」。 與蛇有密切的
,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蓋以表皮衍生的角質
,洩殖肛孔都是一橫裂,雄性都有一對
,都是(或有部分
種類),方骨可以活動,等等。
蜥蜴與蛇的區別
有人認為蜥蜴與蛇的區另在於蜥蜴有四隻足,而蛇沒有足。在一部分蟒科蛇類的洩殖肛孔兩側都可找到一對呈爪狀的後肢;而
,在外形上連足的痕跡都找不到,人們常常把它們誤認為是蛇。
就外形上易於識別的特點,蜥蜴與蛇的區別是:
1.蜥蜴
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不能活動,口不能張大。蛇的
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彼此間可拉開,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2.蜥蜴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無存的種類,其體內必有前肢帶(
)的殘餘。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後肢殘餘的種類,其體內也絕沒有前肢帶的殘餘。
3.蜥蜴多具有活動的上眼瞼和下眼瞼,眼睛可以自由啟閉。蛇的上下眼瞼癒合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來,
永遠是睜開的。
4.蜥蜴多數種類的舌頭都較寬大肥厚。蛇的舌頭都很細長,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於鞘內,常通過口前端的缺刻處時伸時縮,藉以蒐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氣味」分子,送入鋤鼻器產生嗅覺。
5.蜥蜴一般都有
孔,即使沒有,也可從外表看出
的所在。蛇沒有
也沒有,所以外表上看不出
的痕跡。
6.蜥蜴的尾巴都較長,一般約等於(或僅略短於)頭體長,或為頭體長的2—3倍。蛇的尾巴相對較短,為體長的 1/2到1/4(即尾長佔全長的1/ 3—1/ 5)。
蜥蜴的類別及形態
蜥蜴與蛇的區別,如果從解剖結構詳細比較,還可以舉出一些。儘管它們二者有許多相異之處,但就
發展過程中有機結構的演化程度上來看,它們都處於同一發展階段,而且非常相近。所以當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
家,都把它們共置於
下的中,區別為兩個不同的
。 class reptilia
qrder squamata
suborder lacertilia 或 sauria
suborder **pentes或 ophidia
lacertilia與serpentes是兩個拉丁字,sauria與ophidia是兩個希臘字。使用時,應該兩個拉丁字並用,或兩個希臘字並用,不可各用其一。
在全世界約有6000種,分隸20科,已知我國有蜥蜴約150種,分隸以下8科。
1.gekkonidae包括各種
、蜥虎、沙虎、瞼虎等。已知我國有10屬約30種,
中多種是與人類伴居生活的蜥蜴,它們體扁而輕,指、趾擴張,其下表面形成許多**褶襞、由無數
的細毛構成,有粘附能力,善於在光滑的牆壁或天花板上爬行,於夜晚在燈光下活動捕吃昆蟲。
2.agamidae包括各種
、樹蜥、
、沙蜥等。已知我國有9屬約50種。這類蜥蜴多數的頸、背有較長
構成頸鬣及背鬣。適應不同的生活方式,差別很大。例如樹蜥與
善於攀援,體輕,體表粗糙(
尖出或起稜),四肢及指、趾均較細長,爪發達,尾具纏繞性.又如飛蜥的前後肢間有發達的
,由幾對伸長的
支援,形成「翅」,可以由高處
到地面,或從這株樹上滑行到另一株樹上。它們並不能作真正的飛行。再如,沙蜥生活於沙漠地區,常將身體迅速埋入沙中,一方面藉以在無隱蔽的曠野中逃避敵害的追擊,另一方面也可躲避沙漠中熾熱陽光的灼傷。
它們的身體寬扁,有利於左右擺動掘沙入穴。眼瞼邊緣的鱗片發達,可防止
侵入眼中。指、趾一側的鱗片特別發達,形成所謂「纓緣」,僅以纓緣及爪接觸
,以減少承受沙溫的面積。
3.anguidae 如各種
。我國有1屬 3種,是適應地下
生活的。體形細長,四肢完全退化,耳孔亦縮小,外形象蛇。
4.xenosaundae本科共有 2屬4科,分隸2
。是一類較多原始特徵的蜥蜴。其中鱷蜥
1屬1種,僅分佈於我國
。 5.
varanidae 本科僅1屬約 30種,多是一些體形巨大的蜥蜴,其中
全長可達4米,是現今最大的蜥蜴。我國只有1種
,全長也有2米多,喜棲水中,尾長而扁,是有力的
工具。6.dibamidae本科僅有1屬4至5種。我國只有1種白尾雙足蜥。它們是營地下
生活的蠕蟲狀蜥蜴,四肢退化,僅雄性殘留一對扁平鰭狀的後肢。眼退化隱於鱗片之下,耳孔亦退化。
7.lacertidae包括各種麻蜥、草蜥、地蜥等。已知我國有4屬25種。麻蜥主要分佈於北方乾燥環境,草蜥多分佈於南方,經常在草叢灌木上活動,體輕尾長,善於攀援。
8.scincidae包括各種
、滑蜥、蝘蜓、島蜥、南蜥等。我國已知8屬30種。本科蜥蜴多營地面生活,一般體軀正常,四肢發達,善於在地面奔跑。
滑蜥屬多在枯枝落葉間穿行,體形細長,體表光滑,四肢較弱,下眼瞼上有一透明「瞼窗」,眼瞼閉合時也可透過險窗感知光線強弱。
蜥蜴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或以下的地區生活。少數種類可生活於2,000米左右的高山,如
滑蜥、山滑蜥、
滑蜥等。**沙蜥與喜山
是垂直分市最高的少數蜥蜴,它們的生活地區常在4,000米左右。
蜥蜴的外形可分為頭、軀幹、四肢與尾四部分。頭與軀幹之間的頸部在外形上並無明顯界限,但頭可以靈活轉動。
在頭部上可以見到口,一對鼻孔,一對眼睛和一對耳孔。如無
孔,則位於表面,有的種類鼓膜上被複以細小鱗片或錐狀大鱗。頭部被複鱗片。各種蜥蜴頭背的大鱗片數目及排列一致,可作分類鑑別的依據;上下脣鱗及頸部鱗片亦相對一致,也可作分類之參考。
被複於軀幹外的鱗片的形狀、大小、行數與結構,也是分類鑑別的依據。
前後肢分別區分為肱(股),
(脛),掌(跖)與指(趾)等部分。前後肢均各具5指、趾指、趾末端均具爪。
洩殖肛孔位於尾基部腹面,是尾與軀幹部的分界。
蜥蜴的兩性差異,有利於
中互相識別,
活動的蜥蜴表現較為明顯。夜晚活動的蜥蜴可能靠嗅味識別異性。
的樹蜥(calotes)及
(japalura)等,雄性頸背的鬣鱗較長。飛蜥( draco)背蜥(acanthosaura)等,雄性喉部有較長而具鮮豔顏色的喉囊。
(eumeces)的雄性頭部比例較大,頭頸兩則常呈現紅色。雄性具有鮮豔色斑是蜥蜴兩性差異中最普遍的一種現象。例如
(ophisaurus)雄性體背具有若干
色的短橫斑,草蜥(takydromus)雄性體側具有鮮綠色縱紋,沙蜥(phrynocephalus)雄性腋下或腹面具有紅斑等等。雄性的這種特殊色斑往往在
尤為鮮豔奪目。
生態習性
繁殖與壽命
蜥蜴類具
,行。一般在
進行交配繁殖。有的種類的精子可在雌體內保持活力數年,交配一次後可連續數年產出
。在一部分蜥蜴中只發現雌性個體,據研究,它們是行孤雌繁殖的種類。這類蜥蜴的
往往是。有的正常行兩性繁殖的種類,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會改行孤雌繁殖,據認為,孤雌繁殖有利於全體成員都參與產生後代,有利
速擴大,佔據生存領域。
多數蜥蜴系
(oviparous)種類、一般於夏季產卵於溫暖潮溼而隱蔽的地方。卵數由一二杖到十幾枚不等。卵的大小與該種個體的大小有一定的關係。
的卵略近圓形,
鈣質較多,殼硬而脆。其他各種蜥蜴的卵多為長橢圓形,殼革質而柔韌。
有的蜥蜴卵在母體
後段(「子宮」)就開始發育,直到產出仔蜥,叫做
(ovoviviparous)。
中不少種類為
,其餘各科蜥蜴多為
。同一屬中有的種類為卵生,另一些種類則為卵
。譬如南漸屬中多
(mabuya multifasciata)為卵
,多凌南蜥(m.multicarinata)為卵生。又如滑蜥屬中兩個相近種
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為卵
,而滑蜥(s.potanini)卻為卵生。我國
動物鱷蜥(shinisaurus crocosilurus)在當年年底仔蜥就在母體
內發育成熟,但延滯到第二年5月才產生母體外。解剖懷孕後期的鱷蜥,成熟仔蜥已無
,而母體
滿網。可能發育後期的仔蜥依靠母體提供營養,應屬於少數胎生(viviparous)蜥蜴之一。
蜥蜴一般每年繁殖一次。但在熱帶溫暖潮溼環境的一些種類,如島蜥(emoiatrocostata)、多
、蠍虎(platyurus plaryurus)、疣尾蜥虎(hemidactylus frenatus)與截趾虎(gehyra mutilata)等則終年都可繁殖。
蜥蜴的壽命主要根據
飼養的資料,飛蜥2—3年,島蜥4年,多
5年,(varanus salvator)12年,毒蜥(helodermasuspentum)25年,最長的紀錄大概是一種蛇蜥(anguis fragilis)54年。這些數字並不完全反映自然界的實際情況,只可能作一參考。
活動與攝食
蜥蜴是,在溫帶及
生活的蜥蜴
季進入休眠狀態,表現出季節活動的變化。在熱帶生活的蜥蜴,由於氣候溫暖,可終年進行活動。但在特別炎熱和乾燥的地方,也有
的現象,以度過高溫乾燥和食物缺乏的惡劣環境。可分為
活動、夜晚活動與晨昏活動三種型別。不同活動型別的形成,主要取決於食物物件的活動習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個體蜥蜴的活動範圍很侷限。樹棲蜥蜴往往只在幾株樹之間活動。據研究過的幾種地面活動的蜥蜴,如多線南蜥等,活動範圍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
有的種類還表現出年齡的差異。剛孵出的蝘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動,成年後才轉移到較遠的林中活動。
大多數蜥蜴吃動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
類(gekkonids)夜晚活動,以
等昆蟲為食物。體型較大的蜥蜴如
(,gekkogecko)也可以小鳥,其他蜥蜴為食物。
(varanus)則可吃魚、蛙甚至捕食小型
。也有一部分蜥蜴如
(agama)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由於大多數種類捕吃大量昆蟲,蜥蜴在控制
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為蜥蜴是有毒動物,這是不對的。全世界6000種蜥蜴中,已知只有兩種有毒毒蜥,隸屬於
(helodermatidae),且都分佈在北美及
。 尾的自截與再生
許多蜥蜴在遭遇敵害或受到嚴重干擾時,常常把尾巴斷掉,
不停跳動吸引敵害的注意,它自己卻
。 這種現象叫做自截,可認為是一種逃避敵害的保護
。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發生。但
的地方並不是在兩個
之間的關節處,而發生於同一椎體中部的特殊軟骨橫隔處。這種特殊橫隔構造在
過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強烈收縮而斷開。軟骨橫隔的細胞終生保持胚胎組織的特性,可以不斷分化。所以尾斷開後又可自該處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沒有分節的
,而只是一根連續的骨稜,鱗片的排列及構造也與原尾巴不同。有時候,尾巴並未完全斷掉,於是,軟骨橫隔自傷處不斷分化再生,產生另一隻甚至兩隻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現象。我國科、、
及的蜥蜴,都有自截與
。 變色與發聲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鳥啊,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鳥啊?
珍珠鳥是金山珍珠的別名,學名叫斑胸草雀 學名為poephila guttata,英文名為zebra finch 也叫脅草雀 錦花鳥 錦華鳥 小珍珠 錦花雀等。金山珍珠雀,碎米不行,主食穀子,也可新增少量菜籽。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鳥?紅嘴藍鵲 是藍鵲屬的鳥類,俗稱赤尾山鴉 長尾山鵲 長尾巴練 長山鵲 山...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植物啊,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植物?是人蔘嗎?
廣東萬bai年青,別名 粗肋草du 亮絲草 粵萬年zhi青。我可以確定dao。白鶴芋是內沒有那麼長的莖幹的容。廣東萬年青,天南星科亮絲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原產於印度 馬來西亞,中國,菲律賓也有少量分佈。喜溫暖 溼潤的環境,耐蔭,忌陽光直射,不耐寒,冬季越冬溫度不得低於12 中文學名 萬年青 拉丁...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蟲子,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蟲子呀?
學名 daphnis nerii linnaeus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科 天蛾科 sphingidae 寄主 夾竹桃科,夾竹桃,日日紅,長春花屬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蟲子呀?這是水黽,是一種在湖水 池塘 水田和溼地中常見的小型水生昆蟲。水黽是水生半翅目類昆蟲,黽蝽科,學名aqua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