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2021-03-04 09:14:02 字數 5708 閱讀 7983

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目的就是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擴大侵略目的!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資產階級第一次聯合侵略中國的戰爭

1856~2023年(咸豐六年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援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因其實質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而得名,亦稱英法聯軍之役。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只是開啟了中國的市場,但是遠遠不能滿足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因此,急需一場戰爭進一步開啟中國內地市場,所以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沿長江開設了通商口岸,目的就是開啟中國廣大內陸的市場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繼續: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脈相承,都是為了開啟中國市場,變中國為英國等國家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②戰爭性質一脈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義的殖民掠奪戰爭。③戰爭影響一脈相承,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化加深。擴大:

①從戰爭程序來看:a.侵略力量擴大。

鴉片戰爭侵略軍只有英國;第二次英法兩國出兵,美俄參與。b.侵略時間增長。

第一次兩年多;第二次延續達四年之久。c.侵略區域擴大。

第一次主要在長江以南沿海地區;第二次從沿海一直侵入北京。d.訂約國和條約增多。

第一次只與英法美三國簽約;第二次與英法美俄四國共簽訂了七個條約。②從危害和影響來看:a.

開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開5口,割香港島;第二次增開11處,英增割九龍司,沙俄割去我國東北、西北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b.中國主權遭到更多破壞。

第一次,中國領土、領海、司法、關稅等主權被破壞;第二次外國公使進駐北京,中國內河航運權的喪失等,使中國主權進一步遭到破壞,外國侵略勢力由中國沿海進入中國內地。c.同鴉片戰爭相比,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

4樓:

答案d英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滿以為會開啟廣闊的中國市場,大量傾銷商品,滿足工業發展的市場需要。但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使列強的願望無法完全實現,戰爭是實現目的的直接手段。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5樓:阿沾

第二次鴉片戰爭根本原因:列強進一步要開啟中國市場、擴大利益。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援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藉口,聯手進攻清朝**的戰爭。

因為英法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藉口發動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the arrow war)。又稱「英法聯軍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戰爭」(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同時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即鴉片戰爭,相對於第二次而言)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2023年,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燬。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失敗原因:備戰不利

2023年,英法聯軍進攻廣州,當時的清**忙於鎮壓天平天國,沒有太多的精力關注此次戰役。導致廣州淪陷。2023年4月,英法聯軍北上,挑起了第一次大沽口戰役,清**還是沒有給與足夠重視,加上裝備落後,導致慘敗。

等到了2023年6月第二次大沽口戰役,清**給與了重視,僧格林沁親自負責指揮海防,加上英法聯軍有些輕敵,僅派12艘**來犯,經過激烈的戰鬥後,清軍打退了聯軍的進攻,保衛了大沽口。

從第二次大沽口戰役來看,英法聯軍由於是臨時組建,長途跋涉,所以並不是堅不可摧。可是清**忙於和太平軍作戰,加上麻痺大意。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廣州淪陷和第一次大沽口戰役的失利。

6樓:第一職責

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

其他原因有:

1、直接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提出修改《天津條約》要求,但是遭到清**拒絕。

2、國內原因:我國正處於太平天國運動時期,英法等國趁機掠奪。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

擴充套件資料

經過:2023年,英國派兵進攻廣州;同年12月份,大舉進攻珠海;2023年5月20日,英法聯軍炮轟大沽炮臺,第一次大沽臺戰役開始,隨後簽訂《天津條約》;2023年5月,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

2023年,爆發了第二次大沽臺戰役;2023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10月18日,英法聯軍佔領北京,搶劫焚燬圓明園,簽訂《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2023年,**強迫清**訂立《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派兵290000人,英法聯軍共173艘**,17700人。結果英法聯軍405人** ,清軍2150人** 。

2023年10月到2023年11月曆時四年多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保家衛國,英勇抗敵,給予侵略者沉重的打擊。但是,由於清**的腐敗無能,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

7樓:張家主任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列強要使中國市場更加開放,擴大侵略權益。2023年秋,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悍然出動**襲擊廣州城,法國藉口「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國共同出兵,英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爆發了。這次侵略戰爭實際上是鴉片戰爭的繼續,所以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8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同意另外一個百度使用者的回答,我認為恰恰相反,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第一次鴉片戰爭訂立的條約沒有被清**執行,英法等列強沒有獲得期望的利益,所以英法才利用各種藉口理由發動第二次戰爭,既然中國拒絕開放,那就用武力血淋淋地撬開中國的大門。

第一次鴉片戰爭訂立的《南京條約》中關於開關的相關約定:

五口通商。清朝**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另訂關稅則例。清朝**將以公平的原則頒佈一部新的關稅則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納。

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

這三條是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深層目的。英國是**大國,在東印度公司解散之後,英**是帝國商人在華利益的最大保護人。當時的清國十分封閉,對外**管理比較混亂,對外來商品的需求僅僅是少量的藥物和奢侈品,並且清**官方拒絕與英國駐華代表接觸,對此英國非常惱火,於是以保護鴉片商人利益這個不名譽的藉口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並在戰爭勝利後與清廷訂立了開放口岸的相關規定。

上述第一條是針對清**的鎖國政策,要求加開口岸,第二條是針對以前清**隨意攤派勒索西方商人,第三條是針對清**對外**的十三行制度,十三行制度是官商制度,由中國商人承包管理權,以半官半商的身份管理對外**,盈虧自負,這種制度使得外商的生意完全取決於中國****人的好惡,十分不利於**自由,因此英國要求廢除十三行制度,中英自由通商。客觀地說英國**並不希望靠鴉片來賺取對中**的順差,對於獨品**,英議會內有很大的反對聲音,英國**希望的是把中國納入西方的威斯特法利亞世界體系,通過正常健康的方式對華**獲取利益,遺憾的是中國龐大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使得中國能夠自給自足,並不能成為英國商品的傾銷地。

《南京條約》訂立以後,英國**天真地以為清**會老實地執行條約,但是沒有想到缺乏契約精神且十分頑固的、對外界極端抵制的清**各級官僚機構以種種藉口暗中阻撓對外開放,比如想方設法阻止西方商人進入城市通商(之前清**專門規定西方商人只能在規定地點生活,不得進入城市,在鴉片戰爭之後這個規定名義上取消了),比如說西方人進城會造成百姓恐慌,比如煽動百姓集會抵制西方商人進城之類,再加上中國長期自給自足的經濟對外來商品並沒有急切的需求,這導致英國**期待的中英之間繁榮的通商情況並沒有實現,也就是說英國**打了鴉片戰爭最終的目的並沒有達成,僅僅獲得了1200萬的軍費。因此英國才萌發了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想法。當時訊息傳播慢,英國駐華商務監督有先斬後奏的巨大權力,而如同我上文說到的,清**始終拒絕與英國**駐華代表接觸,這讓駐華監督非常窩囊,想象一下,當今一個身居高位的美國政要在一個落後的國家吃了閉門羹,還要長期待在這個國家一事無成,他會不會想發動一場戰爭教訓一下落後國家。

正好一艘在香港註冊的、法理上屬於英國的商船(其實註冊已經過期)被中國水軍查獲走私,一個官兵把一面英國國旗扔到地上踩了一腳,以中國綠營軍的文化水平很可能根本不知道那是英國國旗,偏偏駐華監督說服英**以此為藉口對華開戰,這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國方面的導火索。

法國為什麼要趟這趟渾水呢?除了眼紅英國人獲得的**利益,法國很大程度是為了宗教。中國明朝就有**教的傳教士進入中國傳教了,在明朝和清前期很受官方歡迎,因為傳教士會帶來西方的先進光學器材討統治階級的歡心,會利用西醫**疑難雜症討民眾的歡心。

這些傳教士以新教教士為主,新教比較開放,能夠妥協變通,可以較好地跟中國傳統社會融合。在雍正時期,天主教進入中國,天主教教義非常保守固執,對中國的傳統習俗零容忍零妥協。**教是一神教,禁止偶像崇拜,新教開明地認為中國的祭祖屬於尊敬緬懷祖先,不算偶像崇拜,對於廟會搭戲班認為是戲劇行為(說明一下,廟會的戲名義上是演給神靈看的,為的是風調雨順,而人類觀眾只是在旁邊順便看一下),並不加以禁止,但天主教認為中國的祭祖是崇拜偶像、廟會是崇拜異教神,禁止教民參與。

這樣一來,求雨和祭祖之後沒有效果還好,倘若有效果,不信教的普通老百姓就不答應了,憑什麼天主教徒一分錢不花就白白享受大夥祭祀的成果,這樣普通百姓和教徒很容易發生衝突。再比如天主教定期舉行彌撒舉行集會,就在教徒的大房子裡面進行,魯迅說過中國人在性方面的聯想能力太強了,從穿個短袖就能聯想到性,無數男女在一個大房子裡面集會就更容易引發民眾的聯想了。即使是當今,亂交依然是禁忌話題,更別說封禁的清朝了。

諸如此類,天主教的宗教儀式和教義非常違背中國傳統,教民衝突愈演愈烈,導致雍正年間官方釋出禁教令。從此中國**禁止**教在中國傳播。法國是虔誠的天主教護教國,十分希望中國解除禁教令。

正好當時有個馬神父違反清**律法,偷偷潛入廣西傳教,被官府抓獲。當地知縣沒有照規定將其遣返,而是嚴刑拷打,將其折磨致死。後來法國**追查,清**各級**互相推諉,拖延時間,推卸責任,最終發現馬神父早已死在牢獄。

法國**既惱火又興奮,遂以馬神父的死作為藉口,與英國聯合對清**宣戰。

後來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是有前因後果的。本來英法聯軍沒準備攻打北京,而是準備進北京交換文書。但清**不願意西方公使進京,這涉及到三跪九叩禮這個歷史問題。

早在乾隆時期,英國公使馬戛爾尼訪華時就拒絕三跪九叩,雙方僵持不下,英使團被冷處理很長時間。最終乾隆皇帝接見英國使團時,馬戛爾尼有沒有跪沒跪,單腿跪還是三跪九叩,不得而知,歷史上沒有統一意見。而這次清**是打了敗仗,英法代表更不可能下跪了。

跪是中國封建帝王權威的直接外在體現,清朝統治者擔心外國使者不跪導致臣民對皇帝權威產生懷疑,十分牴觸英法代表進京一事。英法執意進京,正是有震懾清朝統治者的目的,只有在一個國家的首都交換了條約文書,才能獲得最大效益。由於英法的堅持和戰場上的節節失利,咸豐皇帝不得已同意在京交換文書。

不過咸豐皇帝耍了個小聰明,要求英法從陸路走,讓僧格林沁安排一幫官軍假扮盜匪伏擊英法使團一下,讓他們知難而退。結果英法代表沒按清**安排的陸路路線走,而是走的水路想從天津登陸。大沽炮臺的守軍合理合法地攻擊了英法艦隊,因此英法再開戰端,攻入北京。

英法在主權國家的領土不遵守主權國家的規定,擅自衝關,被守軍攻擊當然是英法方面的全責。不過假如英法使團按照咸豐的路線走,結果被僧格林沁伏擊的話,那這就是近代中國外交史上的一大汙點了。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時間是在什麼時間

中國歷史共有兩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年 1842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 1860年 1856年,英國藉口 事件炮擊廣州城,標誌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時間是在什麼時間 1856到1860年英法聯軍之戰,因為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又...

第一次鴉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關係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都是西方列強 主要是英法 為了進一步奪取殖專民地屬和原材料,擴大商品消費市場而發動的侵華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實際上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還很根深蒂固,列強無法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於是藉口 亞羅號事件 悍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所以說,兩次戰爭的目的和性質相同,第...

你對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看法和認識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人自作自受,第二次鴉片戰爭是人家發現你好欺負憑什麼不欺負你!認識 表面看是起於 衝突,實質是由於國力衰弱,科技實力軍事實力落後於人。如果有強兵利器,有 止戈為武 的強大實力,自然敵不敢犯。國際上從古至今都通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美國悍然攻打伊拉克即是一例。看法 政治腐敗 制度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