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清語麗,韻調優美,膾炙人口。目錄基本資訊作品原文註釋譯文作品鑑賞作品輯評關於詩題作者簡介編輯本段基本資訊 【作品名稱】《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狄少英國畫作品[1] 春江花月夜2-狄少英國畫作品【創作年代】唐代。
【作者姓名】張若虛。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出處】《全唐詩》。
編輯本段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編輯本段註釋譯文註釋 (1)灩(yàn)灩:
波光閃動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4)流霜:
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這裡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 (5)汀(tīng):
水邊平地 (6)纖塵:微細的灰塵。 (7)月輪:
指月亮,因月圓時象車輪,故稱月輪。 (8)窮已:窮盡。
(9)但見:只見、僅見。 (10)悠悠:
渺茫、深遠。 (11)青楓浦上:青楓浦 地名 今湖南瀏陽縣境內有青楓浦。
這裡泛指遊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邊。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樓:
月夜下的閨樓。這裡指閨中思婦。 (14)月徘徊:
指月光移動。 (15)離人:此處指思婦。
(16)妝鏡臺:梳妝檯。 (17)玉戶:
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 (18)搗衣砧(zhēn ):搗衣石、捶布石。
(19)相聞:互通音信。 (20)逐:
追隨。 (21)月華:月光。
(22)文:同「紋」。 (23)潭:
同「談」,說。 (24)瀟湘:湘江與瀟水。
(25)碣石、瀟湘, 泛指天南地北。 (26)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
(27)乘月:趁著月光。 (28)搖情:
激盪情思,猶言牽情。典故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在中國古代,「魚雁」和「書信」有著密切的淵源,古稱信使為「魚雁」,也叫「鴻鱗」。古詩文中留有許多記載,如「關山夢魂長,魚雁音塵少」、「魚書欲寄何由達?
水遠山長處處同」等,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詩中也有「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的句子。因為傳說古代剖鯉魚時,看見魚肚裡有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來人們便把書信叫做「魚書」了。
而鴻雁是候鳥,往返有期,故人們想象鴻雁能傳遞音訊,因而書信又被稱作「飛鴻」、「鴻書」等。《漢書·蘇武傳》載:「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
」說的是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胡地19年,矢志不變。他後來得以歸漢,主要是因為匈奴單于相信漢使所說鴻雁傳書上林苑,被漢昭帝射獲,確知蘇武在北海牧羊。匈奴單于無奈,只得放回蘇武,「鴻雁傳書」一時傳為美談。
由於這種淵源,「魚雁」成為了中國早期郵政的象徵,如同歐洲一些國家早期郵政以牛號角、牛角頭為標誌一般。 本詩中這兩句其實就是借取「魚雁」這兩個典故而化用到春天江濱景物中的。「鴻雁長飛光不度」,是說傳遞書信的鴻雁已經早就遠遠地飛走了,而月光又不能渡過,因而也就不能替我傳遞音信。
「魚龍潛躍水成文」,指傳遞書信的魚龍(這裡偏指魚)也躍入到幽暗的水底藏了起來,看不見了,只剩下水面的波紋而已,意思還是指找不到傳遞音信的辦法。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
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檯。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此二句寫月光之清澈無邊,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 昨天晚上隨意談著夢中落下的花,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春江花月夜,怎不叫**連忘返(6張)編輯本段作品鑑賞聞一多解讀版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被喻為「孤篇橫絕全唐」。
作者抓住揚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揚子江一帶月下夜景中最動人的五種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著對生活美好的嚮往把揚州的景色以文字表達出來。
整篇詩由景、情、理依次,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髮,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裡的「海」是虛指。
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巨集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
月光閃耀千萬裡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
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
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淨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絡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祕。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迴響。
2樓:匿名使用者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裡,什麼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的閃爍。
月光像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見。
春江花月夜前八句景物描寫賞析 600字 20
3樓:玉兒枉凝眉
你好。《春江花月夜》描寫了春江花月夜的奇麗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寫了相思離別之情,表現了對青春年華的珍惜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詩篇起筆便用景語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圖畫,然後以江月為中心,用濃淡相宜的筆觸,描繪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畫卷,詩人即景生情,從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離愁的情懷,融情於景。
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襯出離愁之苦,而離愁又將美景染上了感**彩。那徘徊在明月樓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體。那月夜扁舟中的遊子,樓上鏡臺前的思婦,月光中飛去的鴻雁,江流裡躍水的魚龍,是景?
是情?難以區分。全詩成功地融情於景,攝情入詩,相偕相融,構成了完美的藝術境界。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開始四句暗示我們所吟詠的月夜位於長江下游,因為從詩中可以看出這裡水面寬闊,春潮高漲,江海相連,更有那一輪明月伴隨著海潮一同升起。
月漸升高,皎潔的清輝隨春潮奔湧,光耀千萬裡。這裡明為寫景,其實是寓情於景的。因為潮水漲落有定時,所以在中國傳統古典詩歌中海潮往往與信誓相連。
這首詩中所寫的「 明月共潮生」,應該在望日前後。潮生,使離人想起離別時的信約誓言;月圓,更使離人渴望親人團聚。「何處春江無月明」以設問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親人今夜飄零何處的相思之情,同時也使我們聯想到客人面對潮信明月,倍受思親之苦襲擾的情景。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這四句的著眼點由江海交匯處轉到岸汀之上,寫江水繞著長滿芳草野花的江邊小洲流過,月亮的清輝灑滿散發著幽香的花林,彷彿給花林撒上了一層雪珠兒。
月色潔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飛不易被人覺察,因而也使江邊的沙灘象鋪上了一層銀霜,以致只看得見月色而「看不見」白沙了。這裡既描繪了月下江流、月下芳甸、月下花林、月下沙汀的潔靜,寧謐的景緻,同時也襯托出人物心靈的純潔無瑕,達到了主、客觀之美的和諧統一。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這八句由岸汀江天的美景,引發出人生哲理的探求:江天明淨如洗,沒有絲毫纖塵,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顯得分外皎潔。在江邊是誰最早見到了這明月?
而這明月又是何年何月開始照耀人間呢?人生易老,一代一代地生息無窮;然而蒼天不老,江月總是以她「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不知她在執著地等待著什麼人,然而她所能見到的也只有長江一浪推一浪地送著流水。這八句通過景物描寫,把人們的思緒引向宇宙,引向人生的真締。
它的哲理浸透了思念的詩情,是思婦感情波濤澎湃激盪到極點的昇華,而決不是概念化的邏輯思維的產物。詩中人生哲理的火花,是由「孤月輪」的一個「孤 」字與思婦的心靈撞擊所產生的。一個「孤」使讀者很容易透過明月的孤寂聯想到思婦的孤單,體味出她胸中的相思期待之苦,並給下文作了鋪墊。
古詩春江花月夜插圖,春江花月夜古詩
傳不了 給你看看這個 春江花月夜古詩 古詩 春江花月夜 全詩是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
古詩詞春江花月夜詩詞,詩詞《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版處春江無月權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
春江花月夜描繪了怎樣的意境,《春江花月夜》蘊含了什麼樣的意境?
就是對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祕,就有點象 天問 那種,對很多現象開始很消極,後面又比較積極 總之這首詩描寫非常好 春江花月夜 是一支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盪漾,花影在西岸輕輕得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它原先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