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胡大瑤
有一個軟體叫薄荷的,有自帶計算功能
較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
成年:〔身高(cm)-100〕×0.9=標準體重(kg)另一種是:
男性:身高(cm)-105=標準體重(kg)女性:身高(cm)-100=標準體重(kg)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最近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兒童標準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準體重(kg)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準體重(kg)1歲以上:8+年齡×2=標準體重(kg)
1.用身高的釐米數減去100後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標準體重(公斤)。低於或高於標準體重10%都屬於正常現象
2.體重指數=體重(公斤)/體高(米)的平方。正常範圍為18.5-22
兩個公式算的結果差不多,因為都設有一個範圍,只要在範圍內就算正常。所有生物的數量現象都是無絕對值的,如血紅蛋白值、血糖值、體重、高矮等等。
還可以使用體質指數計算或體質健康計算器,望採納。
2樓:匿名使用者
體質指數計算或體質健康計算器,你可以試試哦還有有一個軟體叫薄荷的,有自帶計算功能
較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
成年:〔身高(cm)-100〕×0.9=標準體重(kg)另一種是:
男性:身高(cm)-105=標準體重(kg)女性:身高(cm)-100=標準體重(kg)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最近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兒童標準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準體重(kg)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準體重(kg)1歲以上:8+年齡×2=標準體重(kg)
1.用身高的釐米數減去100後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標準體重(公斤)。低於或高於標準體重10%都屬於正常現象
2.體重指數=體重(公斤)/體高(米)的平方。正常範圍為18.5-22
兩個公式算的結果差不多,因為都設有一個範圍,只要在範圍內就算正常。所有生物的數量現象都是無絕對值的,如血紅蛋白值、血糖值、體重、高矮等等
3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胖也有標準的按下面的計算就可以了怎樣才算肥胖呢?一個人的身高和體重是有一定比例的。一般認為身高(釐米)減去105為標準體重(公斤),超過標準體重10%為「超重」,超過標準體重20%可以認為是肥胖(也有人認為超過標準體重30%才算肥胖)。
還有人用身高在150釐米以下者減去100,身高151-165釐米者減105,身高在166釐米以上者減去110來計算標準體重。怎樣才能更確切的計算一個人的胖瘦呢?簡單的方法是採用下列公式計算:
標準體重(公斤數)=身高(釐米數)-105或者按下列公式計算也可:男子:標準體重(公斤數)=身高(釐米數)-100-(身高-150)÷4女子:
標準體重(公斤數)=身高(釐米數)-100-(身高-150)÷2肥胖症一般分為三度,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30%為輕度,超過30—50%為中度,超過50%以上為重度,其計算公式可按:肥胖度=(實際體重-按身高計算的標準體重)÷按身高計算的標準體重×100%例如,一位中年女子,身高160釐米,體重75公斤,則其標準體重為160-105=55(公斤)。如按另一公式計算,則為160-100-(160-150)÷2=55(公斤)。
肥胖度=(75-55)÷55×100%=36.1%根據上述規定,凡超過標準體重的30—50%為重度肥胖,則此人屬於中度肥胖者。為什麼吃同樣的食物,做同樣的活動,有的人發生肥胖,有的人卻體重很正常呢?
有些人甚至吃得比別人少,活動比別人多,但仍然發胖呢?這除了與遺傳基因有關(即個人代謝上的明顯差異)外,同不愛運動,攝取的營養超過了消耗量有關
4樓:小高666666的家
不是有很都穿戴式的運動電子產品嗎,就是不知道準不準
5樓:不聰明的小笨蛋
體質指數計算、體質健康計算器、美柚(女生)
6樓:東澤
體質指數計算或體質健康計算器。
7樓:i家長圈
軟體不管用,建議去健身房,裡面有一款機器可以很科學的測出體脂數,也就知道自己**肥胖,**瘦啦。
8樓:匿名使用者
薄荷,keep什麼的,也可以網上查bmi公式自己算,但我舉得最重要的是人的體型看起來胖瘦
9樓:嘿嘿秀
體質指數計算或體質健康計算器,望採納。
10樓:匿名使用者
spring圖示是綠底上面有一截白色的彈簧可以調整胖瘦、身體比例、還有腦袋大小,效果也不錯試試吧,簡單粗暴到讓你發瘋
11樓:張爍醫生
好像是沒有這樣的軟體。
12樓:匿名使用者
測身高的軟體很多,測體重的軟體首先還要手機支援這個功能才行!另外測體重除了手機軟體外還要配合硬體才能測,你總不可能踩在手機測吧?那樣會把手機踩壞的。
13樓:執筆繪天下
你可以自己量一下坐高就知道比例了,這樣的軟體我不知道,你可以搜尋一下升身高體重的公式,望採納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用軟體測,這樣算,你的身高(cm)-100=你的標準體重(kg)
15樓:黃建斌知道校園
瘦瘦,一款專業的**軟體
16樓:匿名使用者
體質指數計算器、體質健康計算器
17樓:匿名使用者
乃也可以拉參考線,從標尺處往外拖拽,就會出現一條淺藍色的線,拖到你要量的位置,用四條參考線框出要量的部分,然後就能根據所顯示標尺上的資料相減得出結果。
18樓:匿名使用者
從目前手機感測器的配置情況來看,還沒有具備這樣功能的。所以就別找了。
19樓:匿名使用者
網上一搜應該會有比較多的推薦吧
國家面積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這個需要很多工作的 設想有一個靜止的海水面,向陸地延伸而形成一個封閉的曲面,曲面上每一點的法線方向和鉛垂線方向重合,這個靜止的海水面稱為水準面。但是受海水潮汐的影響,所以水準面有無數個,其中平均高度的水準面成為大地水準面,測量中常以大地水準面作為點位投影和計算點位高度的基準面。實際工作中常選用一個能...
科學家是如何測量出「行星」之間距離的?
主要是通過傳送無線電波來測量的。因為無線電波接觸到阻礙時會反射回來,然後根據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就能夠確定行星的距離。科學家是通過雷達遙測的方式來進行測量的,而且也會通過一些科技手段來進行輔助測量,這樣就可以精準的測量出行星之間的距離。科學家是如何測量天體間的距離的?有什麼依據?科學家是怎麼測量星系...
關於三針法測量螺紋中徑的問題,測量出來的結果是單一中徑還是作用中徑
三針測量出來的是單一中徑,這個中徑在實際使用中是沒有用處的。我們平常使用的時候用到的稱之為作用中徑。單一中徑只是一個用來參考的東西。三針測量出來的是單一中徑。我們平常使用的時候用到的稱之為作用中徑回。單一中徑,表面上是沒有答用,但實際上是一個螺紋的基本引數,影響著螺紋的力學效能 疲勞強度 齧合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