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7月5日下午,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國學及人文社會學首席教授李庚其先生走進《前沿講座》的演播室,與廣大企業家分享其幾十年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習中體悟出的文化精髓和管理智慧。 當他走進演播室的那一瞬,其濃郁之青絲、矍鑠之精神、儒雅之言談,讓我們誰都不敢相信這已是一名七十古稀的老者。雖然當天外界已達到37度的高溫,但是炎炎夏日仍無法阻擋人們追隨這位智者的腳步,隨著講座的行進,演播室內的氣氛更是一浪高過一浪。
此次講座的主題為《悟性管理與中國傳統文化》,李庚其先生認為,悟性是人生境界的最高知識。***幾十年來潛心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營管理的內在聯絡,從博大精深的傳統典籍和浩瀚的歷史中,領悟並總結出了一整套值得現代企業家借鑑的管理戰略,並結合企業操作的一些實際案例為在場的所有人進行了精要的分析。 從道家到儒家,從四書五經到中國經典名著,李先生講的不僅僅是歷史,其中更是滲透著深厚的為人處世之道、企業管理之道。
他指出,講傳統文化要避免神祕化、庸俗化,古代文化並非無用的文化,而需要和實際相聯絡才能實現其真正的價值。李庚其先生是這麼說的,他也是這麼做的。他認為,做企業首先要把握好「道」,同時重視企業文化、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做到「企業興亡,匹夫有責」,這即是成功的企業,而成功的企業家則須有「中正和諧」的思維法和「上善若水」的境界。
李先生的思想在這炎炎夏日裡,有如一汪沁心的清流,滋潤著在場每個人的心田。講座結束,在場觀眾皆為李庚其老師深厚的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底蘊所深深折服,大家不僅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而且也領悟到了企業管理之「道」。許多觀眾表示今後要潛心學習中國傳統歷史,用一位觀眾的話表示,即生而知之,學而知之,貴在悟而知之。
李庚其先生與前沿講座董事長李洪亮先生的合影
李庚其先生與觀眾交流
2樓:旅希家奕奕
」上完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素質培養》,這就是我最直接的感受。
一、眾裡尋她
當時選課時,我是本著「愛好」與「實用」的原則去選的。我之所以看重這門課,不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吸引,而是看到了「大學生素質培養」這幾個字。可以說我在追求「素質」,我的「眾裡尋她」之「她」也就是「素質」。
在我的印象中「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無外乎背誦與欣賞,我個人的記憶力不是很好,不關於背誦。所以選課時其實對「中國傳統文化」甚至還有一些牴觸。但畢竟是與「素質」相聯絡的,最終還是選下了。
二、燈火闌珊
「燈火闌珊」在這裡當然是指「中國傳統文化」現今所處的社會位置。曾經在中國戰友統治地位的「中國傳統文化」現今已經被人們旋轉到了社會的某個角落,在這個角落裡,沒有太多的人為之撐起蠟燭,沒有太多的人給以重視。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當然更是沒有太多的機會去接觸「中國傳統文化」。
三、驀然回首
上第一節課時,老師竟然把課程簡稱為「中國傳統文化」而非「大學生素質培養」。當時我的心就涼了一半。依然想要從中素質所在,而卻未對「中國傳統文化」引起多大興趣。
而一節課之後,我開始「回首」了,兩節課後,我已確信「中國傳統文化」正是我要找的「她」。
以上就是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過程。相信沒有接觸過「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一定不會輕易相信「素質」就在其中。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
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個人素質」和「人際關係」。
一、個人素質
在第一節課上,老師就提出「不學禮,無以立」。那麼一個「禮」字就集中體現了一個人的個人素質。「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視教育下一代,那麼教育當然是為了提升「個人素質」。
這裡引用《**規》裡的話來說明個人素質的主要內容。「**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可見,「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把「孝」擺在首要位置的。
(一)孝弟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也同樣將「孝」字放在一個首要位置。那麼我們的古聖先賢為什麼會一致這麼認為呢?
不難理解,在這個世界上顯然父母對我們的恩德要大於任何其它人。是他們孕育、生育、養育、教育了我們。我們如果有一丁點的感恩心,那麼首先當然應該回報我們的父母。
而「孝」才使得「考有所養」得以實現,才使得我們不必為以後年老而擔憂,只要我們的子女是心存孝道的。
「孝」擺首位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孝道開,百道皆開」,即其為其它任何一種「素質的基礎。也不難理解。假如一個人對給予他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能盡孝的話,那麼他對別人的態度還會好到**呢?
而反過來,當他能細心地關照父母,體恤父母的辛苦,進而就能慢慢的理解別人。
(二)謹信
謹信則給出了一個人立身安命的第二件法寶。這件法寶主要用於涉身處世。「信為人言」,「言而無信,不知其可」。
在對「信」字的認識上可以說「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相信沒有一個人願意同一個「言而無信」的人交往。
(三)仁愛
仁愛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個人素質培養的一個終極目標。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期對整個都心存仁愛,那「孝弟」與「謹信」自然便也會做到了。「仁愛」可以看作是「孝弟」和「謹信」的推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能夠做到這些,那麼「仁愛」當然也就不難。
二、人際關係
「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是「大同」,為此當然要處理好社會關係。在「中國傳統文化」
中,將人際關係劃分為「五倫關係」,即君臣關係、父子關係、夫婦關係、兄弟關係、朋友關係。並且指出了「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
(一)父子關係
在這裡「父」與「子」都是代名詞,指代父母與子女,還可以擴充套件到長輩與晚輩之間的關係。父子關係中要做到「父慈子孝」,即父母應該慈愛子女,子女應孝養父母。需要說明的是「慈愛」是廣義的,它至少應含有以下意義。
養育。父母對子女理所當然負有養育的責任。
關愛。「關愛」不等於「溺愛」,是要照顧好,並培養好。
教育。教育不是靠邊口頭傳授而是身體力行,「上有所施」才會「下有所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子女的發展。
(二)夫婦關係
這裡「夫婦關係講述了從擇偶到相處的一系列的規則。
1、擇偶。擇偶的標準應該是賢德,而不是金錢、地位、容貌等。
2、過程。交往的過程應依據自然的發展規律,即相識——相知——相惜——相愛——結婚的發展規律。
3、相處。重點突出相處的言語、行為、心地、感覺。愛的言語應該是正直的,愛的行為是成全的,愛的心地地無私的,愛的感覺是溫暖的。
以下三種關係,只要把握「仁愛」兩字便可處理得當,故簡略介紹。
(三)君臣關係
泛指上司與下屬的關係。
(四)兄弟關係
泛指長幼之間的關係。
(五)朋友關係
這是一種最廣泛的關係,可以認為「普天之下皆朋友」,也只有這樣才能「人無倫外之人」。
學好「中國傳統文化」,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現在,我明白了中國傳統文化所教導的內容才是真正的「素質」所在。那麼我就要將它學好,並將它光大。當然其實真正難的不是學而是做。現在就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吧……
不知道能不能幫上你
中國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3樓: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智慧結晶。其中許多思想精華、處世原則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們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標準。在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們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文案中國,原創**各類公文材料)輕一代中尤為突...
談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4樓:戒為良藥
中華傳統文化,是
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的道儒文化為主體,中國約2023年曆史中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
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2023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佈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5樓:佘雲蔚燕珉
傳統文化幾千年不斷,說明它有一定的存在的價值,雖然有糟粕但它都在不斷的淘汰中進行了自我的選擇,能存下來的大部分應該是精華。即使有的不適合了現代的環境,但若干年後,隨著環境的變化,它又會重新適應。
而西方的文明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文明,實際上是中國過去淘汰的文化。現在又適應了新的環境,於是又變成了我們的老師,連他們自已也承認是從中國古代文化中學來的。只不過中國人不用了,他們又用了。
就如同一些落後地區被淘汰的文化風俗一樣,他們已經忘記了,城裡的人卻開始熱衷起來,反而成了新的潮流。
這就是中國文化。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個與「現代文化」相對的名詞。所謂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它有著特定的內涵和占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
它負載著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擾著一個民族自我認同的凝聚力。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保留在中華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它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
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一個時代,都有著與之相適應的文化,並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文化又是一種地域現象,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都有著各自的特徵,而且相互交融和滲透。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相比,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持續發展未遭中斷的文化,中華民族又具有多源一體的發展格局,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如下三個基本特徵:
第一、源遠流長,綿延不絕,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頑強的再生力。第
二、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整體性和多元性。第
三、長於積澱,注重交流,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和一定的開放性。
三、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必須在分析的基礎上,批判性地吸收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現實是傳統的繼承,傳統是現實的基礎,沒有傳統便沒有現實。對待傳統文化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虛無主義,一種是國粹主義,這兩種態度都是不正確的。
我們應當正確地對待我們祖國的文化遺產,反對虛無主義,就是要充分認識祖國文化的精華,我們中國文化有許多在今天也該大講特講的部分,比如,儒家思想中有關對人性的論述,提出的倫理道德等觀念,至今還有現實指導意義。反對國粹主義,就是也要看到中國文化中的糟粕,也以儒家思想而言,兩宋理學中那些「存天理,滅人慾」觀點,實在讓人反感而不能接受。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作為一種積澱性文化,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民族精神。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就是為了讓廣大的青少年學生能夠廣泛地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輝煌成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深厚的大中華文化底蘊,並激勵他們去創造更大的輝煌。
中國傳統文化古詩,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古詩。
怒髮衝冠,憑copy闌處 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 滿江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350字資料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剪紙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這一習俗在中國境外有時仍可見到。剪紙藝術一般都有象徵意義,也是這種儀式的...
中國傳統文化有什麼,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就是通過文字或者其他有形的事物反映出來的中國古聖先賢代代相傳的精神。其核心是儒釋道三家對宇宙人生的智慧。8uuuuuuuuuuuuu 儒,道。法,墨 諸子百家,理學 中國結 國畫。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包括思想 文字 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 樂 射 御 書 數,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