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囚徒困境
2023年,由就職於蘭德公司的梅里爾·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爾文·德雷希爾(melvin dresher)擬定出相關困境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經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入罪。於是**分開囚禁嫌疑犯,分別和二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選擇:
若一人認罪並作證檢控對方(相關術語稱「背叛」對方),而對方保持沉默,此人將即時獲釋,沉默者將判監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關術語稱互相「合作」),則二人同樣判監1年。
若二人都互相檢舉(相關術語稱互相「背叛」),則二人同樣判監8年。
如同博弈論的其他例證,囚徒困境假定每個參與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尋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關心另一參與者的利益。參與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況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話,此策略稱為「嚴格劣勢」,理性的參與者絕不會選擇。另外,沒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預個人決策,參與者可完全按照自己意願選擇策略。
囚徒到底應該選擇哪一項策略,才能將自己個人的刑期縮至最短?兩名囚徒由於隔絕監禁,並不知道對方選擇;而即使他們能交談,還是未必能夠盡信對方不會反口。就個人的理性選擇而言,檢舉背叛對方所得刑期,總比沉默要來得低。
試設想困境中兩名理性囚徒會如何作出選擇:
若對方沉默、背叛會讓我獲釋,所以會選擇背叛。
若對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對方才能得到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會選擇背叛。
二人面對的情況一樣,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選擇背叛。背叛是兩種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這場博弈中唯一可能達到的納什均衡,就是雙方參與者都背叛對方,結果二人同樣服刑8年。
這場博弈的納什均衡,顯然不是顧及團體利益的帕累托最優解決方案。以全體利益而言,如果兩個參與者都合作保持沉默,兩人都只會被判刑1年,總體利益更高,結果也比兩人背叛對方、判刑8年的情況較佳。但根據以上假設,二人均為理性的個人,且只追求自己個人利益。
均衡狀況會是兩個囚徒都選擇背叛,結果二人判決均比合作為高,總體利益較合作為低。這就是「困境」所在。例子漂亮地證明了:
非零和博弈中,帕累托最優和納什均衡是相沖突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智豬博弈
佔有更多資源者必須承擔更多的義務
豬圈裡有兩頭豬,一頭大豬,一頭小豬。
豬圈很長,一頭有一踏板,另一頭是飼料的出口和食槽。豬每踩一下踏板,另一邊就會有相當於10份的豬食進槽,但是按按鈕以後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勞動」,加起來要消耗相當於2份的豬食。
問題是按鈕和食槽分置籠子的兩端,如果有一隻豬去踩踏板,另一隻豬就有機會搶先吃到另一邊落下的食物。踩踏板的豬付出勞動跑到食槽的時候,坐享其成的另一頭豬早已吃了不少。如果大豬先到,大豬呼啦啦吃到9份,小豬隻能吃到1份;如果同時到達,大豬吃到7份,小豬吃到3份;如果小豬先到,小豬可以吃到4份,而大豬吃到6份。
「籠中豬」博弈的具體情況如下:如果兩隻豬同時踩踏板,同時跑向食槽,大豬吃進7份,得益5份,小豬吃進3份,實得1份;如果大豬踩踏板後跑向食槽,這時小豬搶先,吃進4份,實得4份,大豬吃進6份,付出2份,得益4份;如果大豬等待,小豬踩踏板,大豬先吃,吃進9份,得益9份,小豬吃進1份,但是付出了2份,實得-1份;如果雙方都懶得動,所得都是0。
利益分配格局決定兩頭豬的理性選擇:小豬踩踏板只能吃到一份,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4份。對小豬而言,無論大豬是否踩動踏板,小豬將選擇「搭便車」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邊,這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來看大豬。由於小豬有「等待」這個優勢策略,大豬只剩下了兩個選擇:等待一份不得;踩踏板得到4份。
所以「等待」就變成了大豬的劣勢策略,當大豬知道小豬是不會去踩動踏板的,自己親自去踩踏板總比不踩強吧,只好為一點殘羹不知疲倦地奔忙於踏板和食槽之間。
簡單的例子如果能夠說明方法,能夠啟迪思維,就有它的價值。
「籠中豬」博弈有許多應用,它可以解釋為什麼佔有更多資源者必須承擔更多的義務。這樣的例子承國家政治和國際政治中表現都十分突出。
在許多國家,一個大政黨和一個或多個小政黨必須組成一個聯合**。大政黨一般願意扮演負責合作的一方,委曲求全,確保聯盟不會瓦解,而小政黨則堅持它們自己的特殊要求,而選擇通常可能偏向極端的道路。又如在北約內部,美國承擔了防務開支很大比例的份額,大大便宜了西歐和日本。
美國經濟學家曼庫爾·奧爾森將這一現象非常簡潔地稱為「小國對大國的剝削」。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智豬博弈卻是一則激勵失效的典型案例。
具體諮詢智庫
博弈論在經濟學中的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經濟博弈論是指將博弈論知識用於經濟問題的分析之中,如針對經濟問題的種類、結構,構建出相應的數學博弈模型,用於描述、反映經濟問題參與人的策略選擇動機,以便尋找到己方的問題最優解(其實也是其他利益主體的最優解)。上述新老兩個廠商爭奪產品市場的例子就屬於經濟博弈範疇。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企業與**之間、**與消費者之間、**與納稅人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不斷加強,以這些經濟主體間的對抗、依賴和制約為研究前提和出發點的博弈論研究更具有現實意義。
例如,近一兩年來,國家為了防範經濟過熱,央行適當調高了貸款利率,其目的是遏制各地過猛過熱的專案建設。面對這一財政政策,各地企業,尤其是那些有當地**支援的大中型企業,所選擇的策略無非是與央行合作,減縮當前的投入,停止大型專案的審批;另一種策略就是,為了發展地方經濟,維繫其一己私利,置全國一盤棋的整體利益於不顧,大中型企業間暗自串通,繼續上馬新專案,妄圖影響或架空**的財政政策。於是,形成了**與地方大中型企業之間的博弈,如何協調,如何處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因此,無論在社會經濟巨集觀層面,還是涉及到個人、經濟組織的微觀層面,博弈論的功用都是顯而易見的。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博弈論的學習,使我們在分析經濟現象和協調經濟利益時,能夠學著以戰略的思維來統領我們的原則;以謀略的方式來做出我們的選擇。隨著我們進一步系統掌握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定能使我們在未來對抗性更強,競爭更激烈的市場活動中,思路更開闊,決策錯誤更少,活動效率更高,成功機會更多。
請列舉幾個用「博弈論」在實際生活中分析問題的例子。
4樓:王王王小六
1、智豬博弈
假設豬圈裡有一頭大豬、一頭小豬。
豬圈的一頭有豬食槽(兩豬均在食槽端),另一頭安裝著控制豬食**的按鈕,按一下按鈕會有10個單位的豬食進槽,但是在去往食槽的路上會有兩個單位豬食的體能消耗,若大豬先到槽邊,大小豬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6:4;同時行動(去按按鈕),收益比是7∶3;小豬先到槽邊,收益比是9:1。
那麼,在兩頭豬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終結果是小豬選擇等待。
"智豬博弈"由納什於2023年提出。
實際上小豬選擇等待,讓大豬去按控制按鈕,而自己選擇「坐船」(或稱為搭便車)的原因很簡單:在大豬選擇行動的前提下,小豬選擇等待的話,小豬可得到4個單位的純收益,而小豬行動的話,則僅僅可以獲得大豬吃剩的1個單位的純收益,所以等待優於行動。
在大豬選擇等待的前提下,小豬如果行動的話,小豬的收入將不抵成本,純收益為-1單位,如果小豬也選擇等待的話,那麼小豬的收益為零,成本也為零,總之,等待還是要優於行動。
當大豬選擇行動的時候,小豬如果行動,其收益是1,而小豬等待的話,收益是4,所以小豬選擇等待;當大豬選擇等待的時候,小豬如果行動的話,其收益是-1,而小豬等待的話,收益是0,所以小豬也選擇等待。
綜合來看,無論大豬是選擇行動還是等待,小豬的選擇都將是等待,即等待是小豬的佔優策略。
2、協同攻擊難題
兩個將軍各帶領自己的部隊埋伏在相距一定距離的兩個山上,等候敵人。將軍a得到可靠情報說,敵人剛剛到達,立足未穩。如果敵人沒有防備,兩股部隊一起進攻的話,就能夠獲得勝利;而如果只有一方進攻的話,進攻方將失敗。
這是兩位將軍都知道的。
a遇到了一個難題:如何與將軍b協同進攻?那時沒有**之類的通訊工具,只有通過派情報員來傳遞訊息。
將軍a派遣一個情報員去了將軍b那裡,告訴將軍b:敵人沒有防備,兩軍於黎明一起進攻。
然而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情報員失蹤或者被敵人抓獲。即:將軍a雖然派遣情報員向將軍b傳達「黎明一起進攻」的資訊,但他不能確定將軍b是否收到他的資訊。
事實上,情報員回來了。將軍a又陷入了迷茫:將軍b怎麼知道情報員肯定回來了?
將軍b如果不能肯定情報員回來的話,他必定不會貿然進攻的。於是將軍a又將該情報員派遣到b地。然而,他不能保證這次情報員肯定到了將軍b那裡……
這就是「協同攻擊難題」,它是由格萊斯(j. gray)於2023年提出。更為糟糕的是,有學者證明,不論這個情報員來回成功地跑多少次,都不能使兩個將軍一起進攻。
擴充套件資料
2023年,馮·諾依曼證明了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從而宣告了博弈論的正式誕生。2023年,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劃時代鉅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將二人博弈推廣到n人博弈結構並將博弈論系統地應用於經濟領域,從而奠定了這一學科的基礎和理論體系。
1950~2023年,約翰·福布斯·納什利用不動點定理證明了均衡點的存在,為博弈論的一般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納什的開創性**《n人博弈的均衡點》(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給出了納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
此外,萊因哈德·澤爾騰、約翰·海薩尼的研究也對博弈論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今天博弈論已發展成一門較完善的學科。在金融學、**學、生物學、經濟學、國際關係、電腦科學、政治學、軍事戰略和其他很多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
5樓:巴黎圍牆巍峨
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均可從博弈得到解釋,大到**戰,小到今天早上你突然生病。可能你會認為,**爭端用博弈論來分析是可以的,但對自己生病也可以用博弈論來理解就有點不可思議,因為自己就一個人,和誰進行遊戲?
實際上,並非只有一個人,還有一個叫做「自然」(nature)的參與者。「自然」可以理解為無所不能的上帝,上帝現在有兩種策略,讓人生病或不生病。人一旦生病,就不得不根據生病的資訊判斷上帝的策略,然後採取對應的策略。
上帝採取讓人生病的策略,人就採取吃藥的策略來對付;上帝採取不讓人生病的策略,人就採取不予理睬的策略。這正是一場人和上帝進行博弈的遊戲。
「自然」是研究單人博弈的重要假定。再比如一個農夫種莊稼也是同自然進行博弈的一個過程。自然的策略可以是:
天旱、多雨、風調雨順。農夫對應的策略分別是:防旱、防澇、放心地休息。
當然,「自然」究竟採用哪種策略並不確定,於是農夫只有根據經驗判斷或氣象預報來確定自己的行動。如果估計今年的旱情較重,就可早做防旱準備;如果估計水情嚴重,就早做防澇準備;如果估計是風調雨順,農夫就可以悠哉遊哉了。
生活中更多的遊戲不是單人博弈,而是雙人或多人的博弈。比如,某一天你覺得應該是你太太的生日,但又不能肯定:如果是太太的生日的話,你可以送一束花,太太會特別高興;你不送花,太太會埋怨你忘了她的生日;如果不是太太的生日的話,你可以送太太一束花,太太感到意外的驚喜;你不送花,結果生活同往常一樣。
在這個博弈裡,我們看到,「自然」可以有兩種策略:確定今天是太太的生日或確定今天不是太太的生日,但不論「自然」採取何種策略,你的最好行動都是買花。
夫妻吵架也是一場博弈。夫妻雙方都有兩種策略,強硬或軟弱。博弈的可能結果有四種組合:夫強硬妻強硬、夫強硬妻軟弱、夫軟弱妻強硬、夫軟弱妻軟弱。
根據生活的實際觀察,夫軟弱妻軟弱是婚姻最穩定的一種,因為互相都不願讓對方受到傷害或感到難過,常常情願自己讓步。動物學的研究有相同的結論,性格溫順的雄鳥和雌鳥更能和睦相處,壽命也更長。
夫強硬妻強硬是婚姻最不穩定的一種,大多數結局是負氣離婚。夫強硬妻軟弱和妻強硬夫軟弱是最常見的一種,許多夫妻吵架都是這樣,最後終歸是一方讓步,不是丈夫撤退到院子裡點根菸,就是妻子避讓到臥室裡號啕大哭。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界,博弈更為常見。比如兩個空調廠家之間的**戰,雙方都要判斷對方是否降價來決定自己是否降價,顯而易見,廠家之間的博弈目標就是儘可能獲得最大的市場份額,賺取最多的收益。
經濟學中的博弈論是什麼意思,經濟學的博弈指什麼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它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按照2005年因對博弈論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robert aumann教授的說法,博弈論就是研究互動決策的理論。所謂互動決策,即各行動方 即局中人 的決策是相互影響的,每個人在決策的時候必須將他人的決策納入自己的決...
微觀經濟學,有關博弈論的問題,圖中第七題,還是不會看納什均衡什麼的,麻煩詳細一點回答謝謝哦
1 納什均衡可bai以用劃線 法,du針對對方的每一 zhi個策略,在自己利益較dao大的那個數字下面劃回線,兩個數字都答劃線的就是納什均衡 2 極大化極小策略是假設對方始終與自己作對比如a採用低價時,認為對方也會採用低價,收益是 20a採用 時,認為對方也會採用 收益是50相比較而言,50更大,所...
西方經濟學論述題。試說明簡單凱恩斯模型,IS LM模型和AD
1.凱恩斯理論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認為國民收入決定於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資本邊際效率遞減以及心理上的流動偏好這三個心理規律的作用 這三個心理規律涉及四個變數 邊際消費傾向 資本邊際效率,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2.凱恩斯通過利率把貨幣經濟和實物經濟聯絡起來,打破了新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