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吃脖子
很多民族服飾的由來是受當地舊時的生活需要,風俗習慣和民族風情影響的,西南少數民族要在頭上纏很多布一般是為了防風沙,防晒,遮面。
頭巾和頭帕,可大可小,可長可短,形式非常靈活,穿戴十分方便,可以防塵擋風、保護頭髮臉面,因而格外適用。許多頭巾和頭帕,色彩豔麗,刺繡精美,還具有極大的觀賞價值。
我國從北到南,從草原到山地,在全國的不同少數民族中,頭巾和頭帕式樣繁多,花色各異,使用得非常廣泛。這些頭巾和頭帕為各民族的服飾增色不少,同時也構成為各民族服飾特點的一個組成部分。
我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以包長帕為主,包頭巾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民族,如部分彝族婦女、白族婦女、傣族婦女、布依族婦女、侗族婦女和仡佬族婦女等。雲南傣族少女有時戴色彩鮮豔的頭巾,質料多為綢子和尼龍紗。
貴州的布依族婦女,住在鎮寧扁旦山一帶的戴繡花頭巾,其它地方的包青色的或花格的頭巾。侗族婦女包對角頭巾或三角頭巾。仡佬族男女都有包頭的習慣,用深藍色或黑色布作包頭巾,這種包頭巾長
六、七尺,也可以說是頭帕。
擴充套件資料
我國東北和內蒙的少數民族使用的頭巾,大都簡潔明快,樸素大方,從色彩上可以分為白色和彩色兩類。白色包頭巾的使用,以朝鮮族和達斡爾族為代表,朝鮮族中老年婦女喜歡用白絨布巾包頭,而達斡爾族男子則頭包白毛巾。
彩色包頭巾的使用,以蒙古族和鄂溫克族為代表。蒙古族無論男女;在春夏秋三季都喜歡裡綢巾包頭,婦女的包頭巾尤為鮮豔,顏色有紅、粉紅、天藍等.也有用布巾的。鄂溫克人的頭巾色彩更為豐富,男子用白色,婦多為藍色、白色、青色、綠色等。
西北各少數民族的頭巾形式多樣,色彩豐富。回族、撒拉族、保安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都使用頭巾。
從質料上看,西北少數民族頭巾有布巾、毛巾、綢巾、紗巾以及尼龍巾等,色彩大都十分鮮豔。從形式上看,又分為一般頭巾和大頭巾。所謂一般頭巾,是指一般情況下包的頭巾。
所謂大頭巾,指的是新疆各族在戴了小帽和其它帽子以後加頂的頭巾,這種頭巾一般都十分長大。
2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習慣 就和你為什麼穿衣服一樣
頭上包著布的是什麼族
3樓:魏_雨沫仙飛
頭上包著布,即是頭巾。 我國少數民族包戴的頭帕、頭巾,構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
界:我國東北和內蒙的少數民族使用的頭巾,(白色包頭巾)以朝鮮族和達斡爾族為代表,(彩色包頭巾)以蒙古族和鄂溫克族為代表。回族、撒拉族、保安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等等少數民族都使用頭巾。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4樓:困難解決局
中國這個具有有就歷史的大國,共有56個民族,當然漢族應該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了,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嗎?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其他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
5樓:才寂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
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2023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
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2023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
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
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
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
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臺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2023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臺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0、納西族
原遊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 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主宰。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
6樓:最愛烊的欣
中國少數民族的習俗:
1、壯族:
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
為「壓年飯」,預兆來年農業豐收。
2、布依族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3、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4、白族
雲南白族人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裡裝上火藥,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
5、土家族
春節期間,土家族人民要舉行隆重的擺手舞會,擺手舞會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舞蹈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樸實,情調健康,不用道具,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6、傣族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目,穀雨開始那天定為「潑水節」,在三四天的節日裡,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陳年舊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7、黎族
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雞,擺上豐盛的佳餚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
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
8、傈僳族
傈僳族稱年節為「盍什」,他們大都做秈米粑、糯米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雲南怒江地區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餵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勞動。
9、拉祜族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別重視糯米粑粑,除食用外,總要給牛吃一點,關在犁、鋤、砍刀等農具上擺上一點,以酬其一年來與主人合作,祝願新的一年裡創造更多的財富。
7樓:匿名使用者
回族 開齋節、宰牲節、聖紀節
傣族 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
黎族 春節、三月三
納西族 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撒拉族 古爾邦節 開齋節 聖紀節藏族 藏曆新年、沐浴節、雪頓節 望果節侗族 祭牛節 花炮節
維吾爾族 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節瑤族 盤王節、達努節
怒族 仙女節 祭穀神 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
苗族 苗年、四月
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白族 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 、拜日望畲族 三月三
壯族 三月三歌會、春節、陀螺節、隴端節、吃立節、婭拜節
少數民族的英語是什麼,56個少數民族的英語是什麼?
56個民族 56 ethnic groups 一 中華民族包括漢族 滿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維吾爾族 苗族 彝族 壯族 布依族 侗族 瑤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東鄉族 納西族 景頗族 柯爾克孜族 土族 達斡爾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有意思的少數民族節日,有什麼少數民族的節日呢?
黎族三月三節 農曆三月初三 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稱愛情節 談愛日,黎語稱 孚念孚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 表達對愛情幸福嚮往之情的傳統節日。傣族潑水節又名 浴佛節 傣語稱為 比邁 意為新年 西雙版納德巨集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少數民族預科班問題
1 預科主要課程 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思修 體育 計算機 等等 早自習 晚自習都有 不過還是比較輕鬆的。2 預科升科是需要考試的,考試題目很簡單 都是平時考過的題目 今年開始考試很嚴格 用的金屬探測器 不過不用擔心 99 以上的都能通過。3 預科是填報學校的專業 和高考填志願一樣 除了藝術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