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八識嗎?本有的佛性是第幾識

2021-03-06 11:00:23 字數 3296 閱讀 8396

1樓:

阿陀那識,阿賴耶識的別名,義為執持,言此識

之力,能執取維持善惡業因,及有情身體,使不破壞。阿陀那識因第八識執持色心諸法的種子而得名,為十法界所共有。

阿賴耶識,又譯為阿梨耶識。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無漏法種的第八識如來藏。

因其內涵深廣,佛四十九年說法從不同面向演說和歷朝各代翻譯版本等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稱為如來藏、本際、涅槃、一切種子識、異熟識、依照各名稱的內涵,所指稱皆是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

人間有情具足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和意根合稱前七識或七轉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眾生在世間之各種活動,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業、惡業、淨業、無記業,造作後即由第七末那識的執著性功能送交第八識——阿賴耶識儲存。第八識阿賴耶識儲存之業種,由第七識不斷地攀緣,配合外境六塵而不斷起意造作新業,同時不斷收集新業種,如是迴圈不已。

阿賴耶識心乃是萬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著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體故,出世間無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

2樓:華少護膚

識分十一。但我們只能研究和分析到第八識。簡單的說,佛性含藏在第八識裡面。

阿賴耶識(阿賴耶為梵語alaya之音譯),又作阿羅耶識、阿黎耶識、阿剌耶識等。舊譯作無沒識,新譯作藏識,或作第八識、本識、宅識。為佛法唯識學中的「八識心王」中所說的第八識。

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關於阿賴耶識不同的宗派又有不同的說法。 阿賴耶,梵語alaya之音譯。

為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等識)之一,九識(八識及阿摩羅識)之一。又作阿羅耶識、阿黎耶識、阿剌耶識、阿梨耶識。略稱賴耶、梨耶。

舊譯作無沒識,新譯作藏識。或作第八識、本識、宅識。無沒識意謂執持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為諸法之根本,故亦稱本識;以其為諸識作用之最強者,故亦稱識主。

此識為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稱藏識。又因其能含藏生長萬有之種子,故亦稱種子識。 此外,阿賴耶識亦稱初剎那識、初能變、第一識。

因宇宙萬物生成之最初一剎那,唯有此第八識而已,故稱初剎那識。而此識亦為能變現諸境之心識,故亦稱初能變。由本向末數為第一,故稱第一識。

由於有阿賴耶識才能變現萬有,故唯識學主張一切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此亦為唯心論之一種。至於阿賴耶識為清淨之真識,或染汙之妄識,乃佛學界所爭論之一大問題。 據攝大乘論本捲上所引增一阿含經之說,及俱舍論卷十六所引契經(或即指雜阿含經)之說,可知阿賴耶思想之萌芽,源於原始佛教時代。

據轉識論、攝大乘論本捲上、佛本行集經卷三十

三、俱舍論卷十

六、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五等所舉,部派佛教時代之諸師皆依愛慾緣起說,將阿賴耶解釋為愛著、貪愛,或為愛、樂、欣、喜等。然至大乘佛教時代,則先後有馬鳴造大乘起信論以論釋阿賴耶識之義,彌勒、無著、世親等亦分別造論闡述唯識緣起說,以一切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遂成立唯識哲學之思想系統。其中,無著依阿毗達磨大乘經、解深密經等,解說第八根本識(阿賴耶識)為有情總報之果體,並於所著顯揚聖教論卷十七中,舉出八種理由以論證阿賴耶識之存在。

無著於其另一著作攝大乘論本捲上,將阿賴耶識分為自相、因相、果相三種,並提出迷、悟二種境界,皆由熏習於阿賴耶識中之種子所生起,此即「種子熏習說」,亦即主張阿賴耶識為真妄和合之說。又世親著之唯識三十頌,至唯識分流時代,有二十八家之註釋,而較聞名者則為**、安慧等十大論師之註釋;玄奘即以**之註釋為主,糅合其餘諸師之說,編譯出成唯識論十卷,對我國、日本、韓國之唯識思想影響甚深。 據成唯識論卷二所舉,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

即: 能藏 謂第八識善於自體中含藏一切萬法之種子。 所藏 指現行薰種子義而說,亦即此識為七轉識熏習諸法種子之場所。

執藏 謂第八識恆被第七末那識妄執為實我、實法,故又稱我愛執藏。 此外,窺基根據成唯識論所述,於所著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就自相、因相、果相三相,舉出阿賴耶識體之三位,即︰ (一)我愛執藏現行位,指第八識之自相而言。因第八識自無始以來,恆被第七識愛執為我,故稱我愛執藏現行位。

下自凡夫,上至七地以前之菩薩,或二乘中之有學聖者皆屬此位。 (二)善惡業果位,指第八識之果相而言。因第八識系由無始以來之善惡業所招感之異熟果,故稱善惡業果位。

此位通至十地菩薩之金剛心,或二乘之無學聖者。 (三)相續執持位,指第八識之因相而言。此位通至佛果以及盡未來際。

因第八識執持色心之萬法種子,令五根不斷失,故稱相續執持位。依此,從凡夫以至佛之轉迷開悟,第八識為眾生所依止,故阿賴耶識又稱所知依。**之唯識思想,由其**戒賢論師傳予玄奘,而盛行於我國。

阿賴耶是梵音,又稱為藏識,含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是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 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由無明(無明二字的含義見我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為阿賴耶識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物件的境界,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

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前七識的作用是能薰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薰所緣,所以有所藏義。第七識恆定執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義。

你的問題太大了,很繁瑣,只能說這麼多了,自己去查資料。 如來藏又稱為阿賴耶識、藏識、真如。 《入楞伽經》卷七(大一六·五五六中):

『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梵語 tathāgatagarbha,佛教術語。如來藏一詞大約在西元三世紀出現,在西元

四、五世紀中非常興盛,有關(廣義的)如來藏說也紛紛流傳出來。 如來藏又稱為阿賴耶識、藏識、真如等,它具有常住、妙明、不動、周圓與神妙真如之性質:常住是不去不來;不動是不生不滅;妙明是寂而常照;周圓是周遍圓滿無所不包;妙真如性是真如能生萬法,能生一切妙有之性質。

如來藏雖覆藏於煩惱中,卻不為煩惱所汙,具足本來絕對清淨而永遠不變之本性。又一切染汙與清淨現象,皆緣如來藏而起之教法,稱作如來藏緣起。經論中常以該思想闡明人之迷、悟對立意義。

《勝鬘經·法身章》(大一二·二二一下):『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大方等如來藏經》亦列舉蓮花內有化佛、淳蜜在巖樹中、真金墮於不淨處、弊物裹金像、賤女懷貴子等九喻,詳加解說其義。

《佛性論》卷二《如來藏品》謂『藏』有三義: (一)所攝藏,一切眾生悉攝於如來之智內。 (二) 隱覆藏,如來法身無論因位、果位,俱不改變;然眾生為煩惱所覆,故不得見。

(三)能攝藏,如來果德悉攝於凡夫心中。 《佛性論》卷二《自體相品》與《勝鬘經·自性清淨章》謂『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實、祕密等五義,即:(一)萬有悉為如來之自性,由自性之義而言,稱為如來藏。

(二)此藏乃聖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對境,由成為境界之『因』義而言,稱為正法藏,或法界藏。(三)信此藏可得如來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義而言,稱為法身藏。 (四)此藏超越世間一切虛偽,由真實之義而言,稱為出世藏,或出世間上上藏。

(五)一切法若順此藏則得清淨,反之則成染濁,由祕密義而言,稱為自性清淨藏。以上五項稱為五種藏。

人死後就喝孟婆湯嗎還有的說最多過49天就轉世

你是想問人死後是不是會存在靈魂,不再投胎啊?很少但不是沒有。人的念頭不在受身體約束了會比較瘋狂的。但要是鬼上身就比較不靠譜了。畢竟人體是有防備的。所謂的鬼上身其實就是引導了思維而已。分靈和鬼鬼也分多種,人死後要隔七天他才能入地府這是正常死亡的。不正常的還可能入不了地府。邪病一般可能是你不小心惹到他了...

筆記本中八核的意思是有cpu嗎,筆記本中八核的意思是有八個cpu嗎?

多核技術是 在一個等大的cpu內,從各個框架和單核效能一樣的情況下,整合的cpu核心越多,效能就越強悍。比如,一份工作,如果是單核心相當於一個人在做,如果是八核心相當於八個人分擔做。效率可想而知。amd的八核有時候會直接核心 大多數都指的是8個核心 電腦八核是什麼意思 指的是cpu的核心有四bai個...

會考有的科目是c,高考能報一本嗎

需要看所報學校的要求。如果要參加高校的自主招生的話,水平測試考試都達到a是最好的,如果不參加高校的自主招生的話,那是沒有任何影響,只需要每科都達到c以上就可以順利畢業了。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在高考錄取中不影響高考分數,但在錄取中有參考作用。按照現行高考制度,在高考錄取中,高考成績仍然是劃定各批次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