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用什麼成語形容警惕的成語有哪些?

2021-03-06 15:41:30 字數 6547 閱讀 4481

1樓:**

安不忘危

ān bù wàng wēi

[釋義] 安:平安;危:危險;災難。平安的時候不忘危險;或太平的時候不忘危機或災難。

[語出] 《周易·繫辭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正音] 不;必須讀作「bú」。

[辨形] 不;不能寫作「步」。

[近義] 居安思危 常備不懈

[反義] 高枕無憂 麻痺大意

[用法] 含中性;形容平安的時候不忘危難。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安」在此與「危」相對;不是「安詳、安逸」的意思。

[例句]

①今春雖風調雨順;但~;我們仍應要做好抗災的準備。

②當今世界處在和平發展的時代;但我們要~;做好反和平演變與反侵略戰爭的準備。

2樓:昔年需要你陪伴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

處於高度警惕狀態安不忘危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來的人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就不會來,須提高警惕鞍不離馬,甲不離身甲:

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處堂燕雀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

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高枕無憂墊高枕頭睡覺,無憂無慮。比喻思想麻痺,喪失警惕。

形容「警惕」的成語有哪些?

3樓:

安不忘危【ān bù wàng wēi】: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造句:今年雖然豐收了,但安不忘危,我們仍應做好迎接災年的準備。

居安思危【jū ān sī wēi】:居:處於;思:想。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裡,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造句:我們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很好,但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常備不懈【cháng bèi bù xiè】:常:時常;備:防備,準備;懈:懈怠,放鬆。時刻準備著,毫不忪懈。

造句:學習要常備不懈,才能獲得更多知識。

未雨綢繆【wèi yǔ chóu móu】:綢繆:緊密纏縛。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造句: 未雨綢繆之際,對手已強烈的廣告攻勢。

積穀防饑【jī gǔ fáng jī】:儲存糧食,防備饑荒。

造句:豐收不忘歉收年,積穀防饑,以備不測。

參考資料

形容警惕的成語

4樓:匿名使用者

小心翼翼 小心謹慎 謹小慎微、 戰戰兢兢、 一絲不苟、 如履薄冰、 輕手輕腳、 躡手躡腳 ,言行慎重 謹言慎行

5樓:如夢隨行

安不忘危    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處堂燕雀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高枕無憂    墊高枕頭睡覺,無憂無慮。比喻思想麻痺,喪失警惕。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忪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戒驕戒躁    警惕並防止產生驕傲和急躁情緒。

來者不善    強調來人不懷好意,要警惕防範。

履霜之戒    走在霜上知道結冰的時候快要到來。比喻看到眼前的跡象而對未來提高警惕。

麻痺大意    指粗心、疏忽,對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痛定思痛    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後,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燕雀處堂    處: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

欲取姑予    姑:暫且;與:給與。要想奪取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他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後用以比喻一方勢力(多指正義的)增長,與...

如臨深谷    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邊上。比喻行事十分警惕,小心謹慎。

梟視狼顧    如梟盯視,如狼頻顧。形容行動警惕,有所畏忌。

燕雀處屋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同「燕雀處堂」。

甄心動懼    敬慎而保持警惕。

晝警夕惕    日夜警惕戒慎。

表達警惕的成語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安不忘危 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出處:《周易·繫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禮,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懲前毖後 懲:警戒;毖:謹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錯誤,吸取教訓,使以後謹慎些,不致再犯。

出處:《詩經·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後患。」

處堂燕雀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

出處:《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

反面教員 反面:壞的,消極的一面。指與人民為敵的人的言行,可以從反面教育人民。

出處:李嫻娟等《血染的愛》:「出了最大的反面教員,我們的黨可以從這場血淋淋的慘痛的教訓中汲取教益。」

豐屋之戒 指高大其屋,將有覆家之禍,應引以為戒。

出處:《易·豐》:「《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高亨注:「『豐其屋』,言貴族在位之時,如鳥得以飛翔於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覆車之鑑 覆:傾覆;鑑:鏡子。把翻車作為鏡子。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作為以後的教訓。

出處:《三國志·蜀志·後主傳》注引王隱《蜀記》:「隗器憑隴而亡,公孫述據蜀而滅,此皆前世覆車之鑑。」

覆車之戒 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作為以後的教訓。

出處:《晉書·庾純傳》:「純以凡才,備位卿尹,不惟謙敬之節,不忌覆車之戒矣。」

覆舟之戒 推翻船的教訓。比喻失敗的教訓。

出處:明·陳子龍《陳涉論》:「後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高枕無憂 墊高枕頭睡覺,無憂無慮。比喻思想麻痺,喪失警惕。

出處:《戰國策·魏策一》:「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後車之戒 對後面跟上來的車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敗或挫折,可以作為以後做事情的借鑑或教訓。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五十二回:「秦王道:『孤當初不聽先生們之諫,致有此難,將來後車之戒,孤當謹重。』」

稽古振今 指考查古事作為借鑑,以振興現代。

出處:清譚嗣同《報貝元微書》:「稽古振今,士風一奮。」

鑑前毖後 指把過去的錯誤引為借鑑,以後謹慎行事,避免重犯。

鑑往知來 鑑:審察或引為教訓;往:過去;來:未來。根據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後怎樣發生變化。

出處:《詩經·大雅·蕩》:「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

戒驕戒躁 戒:警惕,預防。警惕並防止產生驕傲和急躁情緒。

出處:***《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來者不善 善:親善,友好。強調來人不懷好意,要警惕防範。

出處:《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履霜之戒 走在霜上知道結冰的時候快要到來。比喻看到眼前的跡象而對未來提高警惕。

出處:《易·坤》:「履霜堅冰至。」

麻痺大意 麻痺:肢體失去知覺和運動機能障礙,比喻失去警覺。指粗心、疏忽,對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前車可鑑 鑑:引申為教訓。指用前人的失敗作為教訓。

出處:《清史稿·劉韻珂傳》:「洋人在粵,曾經就撫,迨給銀後,滋擾不休,反覆性成,前車可鑑。」

前車之鑑 鑑:鏡子,為教訓。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出處:《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

前覆後戒 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出處: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

前危後則 前人的危亡,後人應引以為戒。猶言前車之覆,後車之鑑。

前轍可鑑 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同「前車之鑑」。

如臨深谷 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邊上。比喻行事十分警惕,小心謹慎。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籤》九十八:「如潛有所得,專如臨深谷,戰如履薄冰,此得道之門耳。」

痛定思痛 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後,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出處:唐·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梟視狼顧 如梟盯視,如狼頻顧。形容行動警惕,有所畏忌。

燕雀處堂 處: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

出處:《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

燕雀處屋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同「燕雀處堂」。

出處:《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也。」

以人為鏡 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鑑。

出處:《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

以往鑑來 用過去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辦事的借鑑。

出處:《三國志·魏書·楊阜傳》:「願陛下動則三思,慮而後行,重慎出入,以往鑑來。」

殷鑑不遠 殷:指商朝後期;鑑:鏡子。指殷商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借戒。後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出處:《詩經·大雅·蕩》:「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

引古證今 用古代的經驗教訓,證明現實中的事情。

出處:《南齊書·高逸傳》:「儒家之教,憲章祖述,引古證今,於學易悟。今樹以前因,報以後果,業行交酬,連鎖相襲。」

引以為戒 引:用;戒:鑑戒。指把過去犯錯誤的教訓拿來作為警戒,避免重犯。

出處:《國語·楚語下》:「人之求多聞善敗,以鑑戒也。」

欲取姑予 姑:暫且;與:給與。要想奪取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他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出處:《老子·三十六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甄心動懼 敬慎而保持警惕。

知往鑑今 鑑:借鑑。瞭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鑑。

晝警夕惕 日夜警惕戒慎。

出處:宋·沈括《延州謝到任表》:「敢不盡慮力行,求神聖責任之實;晝警夕惕,思天地亭育之恩。」

酌古御今 指擇古之善者以為治今的借鑑。

出處:南朝·樑·劉勰《文心雕龍·奏啟》:「強志足以成務,博見足以窮理,酌古御今,治繁總要,此其體也。」

觀今宜鑑古 宜:應該;鑑:鏡子。觀察當今的社會,應以古代為鏡子加以借鑑。

出處:《增廣賢文》:「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失敗為成功之母 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後取得勝利。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出處:唐《敦煌變文集·卷一·漢將王陵變》:「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亂情昏錯認家。可恨法身無坐位,當時行動念頭差。」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後用以比喻一方勢力(多指正義的)增長,與之對立的另一方勢力(多指非正義的)則加倍增長。

出處:明·李贄《與梅衡湘書》:「『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聲之有響,必然不相離者。」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忪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出處:《老子》三十六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前人失腳,後人把滑 比喻吸取人家失敗的教訓,小心謹慎,免得再失事。

出處:明·葉盛《水東日記》卷七:「仁廟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猶或時失足。漢顧趙曰:『前人失腳,後人把滑。』」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師:借鑑。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鑑。

出處:《戰國策·趙策一》:「前世之不忘,後事之師。」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出處:《敦煌變文集·卷一·漢將王陵變》:「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摺扇用什麼成語形容,摺扇用什麼成語形容

小巧玲瓏 並茂 詩情畫意 愛不釋手 形影不離 相伴而行 涼爽我心 搖風曳影 送燥清風 夏日炎熱,令人心煩。扇子引來清風,將煩躁送走。引清送爽 引清風以解暑,送涼爽以消煩。關於 扇子 的成語有哪些?關於 扇子 的成語有 傳風扇火 綸巾羽扇 扇枕溫席 秋風團扇 舞裙歌扇 1 傳風扇火 讀音 chu n ...

用什麼成語形容心態好,用什麼成語形容秋天

稱心快意 遇事如意,心情舒暢。稱心 恰合心願。快意 心情爽快舒適。稱心如意 形容心滿意足,事情的發展完全符合心意。春風滿面 春風 指笑容。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靄愉快的面容。鼓舞歡欣 形容高興而振奮。同 歡欣鼓舞 精神抖擻 抖擻 振動,引伸為振作。形容精神振奮。精神煥發 煥發 光彩四射的樣子。...

用什麼成語形容快人一步,有什麼句子,成語形容快人一步

形容快人一步應該是 捷足先登,或 一馬當先 捷足先登 拼音 ji z xi n d ng 釋義 比喻行動快的人先達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東西。出處 史記 淮陰侯列傳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例句 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懈怠,否則就可能讓別人捷足先登。有好些類似的,比如 笨鳥先飛 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