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音無結弦
第73世孫。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漢族,名孔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末期魯國陬邑昌
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尊稱「至聖」「文聖」;編撰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卒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史記·孔子世家》;他首改「子姓」為「孔姓」,是真正的孔姓始祖
擴充套件資料
1世孫(兒子)孔鯉
2世孫(孫子)孔伋
3世孫(曾孫)孔白
4世孫(玄孫)孔求
5世孫孔箕
6世孫孔穿
7世孫孔謙(又名孔慎、孔順)
8世孫孔鮒、孔樹、孔騰(漢高祖劉邦封孔騰為奉祀君)
9世孫孔忠(孔騰子)
10世孫孔武(孔忠長子)、孔安國(孔忠次子)
11世孫孔延年(孔武子)
12世孫孔霸(孔延年子),被漢元帝封為褒成侯
13世孫孔福(孔霸長子,被漢成帝封為殷紹嘉侯)、孔捷(孔霸子)、孔喜(孔霸子)、孔光(孔霸子)
14世孫孔房(孔福子,褒成侯)、孔永(孔捷子)、孔放(孔光子)
15世孫孔均(原名孔莽,孔房子),褒成侯
16世孫孔志,褒成侯
17世孫孔損,褒亭侯
18世孫孔曜,奉聖亭侯
19世孫孔完(孔曜長子,褒成侯,無子)、孔贊(孔曜次子)
20世孫孔羨(孔贊子),宗聖侯
21世孫孔震,奉聖亭侯
22世孫孔嶷,奉聖亭侯
23世孫孔撫,奉聖亭侯
24世孫孔懿,奉聖亭侯
25世孫孔鮮,奉聖亭侯
26世孫孔乘,崇聖大夫
27世孫孔靈珍,崇聖侯
28世孫孔文泰,崇聖侯
29世孫孔渠,崇聖侯
30世孫孔長孫,恭聖侯
31世孫孔嗣悊(孔長孫次子、孔英悊之弟),紹聖侯
32世孫孔德倫,褒聖侯
33世孫孔崇基,褒聖侯
34世孫孔璲之,褒聖侯、文宣王兼兗州長史
35世孫孔萱,文宣公
36世孫孔齊卿,文宣公
37世孫孔惟晊,文宣公
38世孫孔策,文宣公
39世孫孔振,文宣公
40世孫孔昭儉,文宣公
41世孫孔光嗣,泗水主簿
42世孫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縣令
43世孫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贊善大夫
44世孫孔延世(孔延澤之兄),文宣公兼曲阜縣令
45世孫孔聖祐:文宣公兼知縣事,無子
45世孫衍聖公孔宗願(孔延澤子、孔聖祐從弟)
46世孫衍聖公孔若虛(孔宗願次子)、孔若愚(孔宗願第三子)、孔若蒙(孔宗願長子)
47世孫衍聖公孔端立(孔若愚子)、孔端操(孔若蒙次子)、孔端友(孔若蒙長子,南宗)
48世孫衍聖公孔琥(孔端立子)、孔璠(孔端操次子)、孔玠(孔端操第四子,南宗)
49世孫衍聖公孔拂(孔琥子)、孔摠(又名孔詌,孔璠次子)、孔搢(孔玠子)、孔拯(孔璠長子)
50世孫衍聖公孔元用(孔拂長子)、孔元孝(孔拂次子)、孔文遠(孔搢子,南宗)、孔元措(孔摠長子)、孔元紘(一作孔元綋,孔摠次子)
51世孫衍聖公孔之厚(孔元孝子)、孔之全(孔元用子)、孔萬春(孔文遠子)、孔之固(孔元紘子)
52世孫衍聖公孔浣(孔之厚子)、孔治(孔之全子)、孔湞(孔之固子)、孔洙(孔萬春子,南宗)
53世孫衍聖公孔思晦(孔浣子)、孔思誠(孔治子)、孔思許(孔津子,孔之言孫,孔仁玉的第11世孫,南宗)
54世孫衍聖公孔克堅(孔思晦子)、孔克忠(孔思俊子,孔洙孫,南宗)
55世孫衍聖公孔希學(孔克堅子)、孔希路(孔克忠子,南宗)
56世孫衍聖公孔訥(孔希學子)、孔議(孔希路子,南宗)
57世孫衍聖公孔公鑑(孔訥子)、孔公誠(孔議子,南宗)
58世孫衍聖公孔彥縉(孔公鑑子)、孔彥繩(孔公誠子,南宗)
59世孫衍聖公孔承慶(孔彥縉子)、孔承美(孔彥繩子,南宗)
60世孫衍聖公孔巨集緒(孔承慶長子)、孔巨集泰(孔承慶次子)、孔弘章(孔承美子,南宗)
61世孫衍聖公孔聞韶(孔巨集緒子)、孔聞音(孔弘章子,南宗)
62世孫衍聖公孔貞幹(孔聞韶長子)、孔貞寧(孔聞韶次子、孔尚坦之父)、孔貞運(孔聞音子,南宗)
63世孫衍聖公孔尚賢(孔貞乾子,生有二子:孔胤椿、孔胤桂,皆無子而早夭)、孔尚乾(孔貞運子,南宗)
64世孫衍聖公孔衍植(原名孔胤植,孔尚坦子)、孔衍楨(孔尚乾子,南宗)
65世孫衍聖公孔興燮(孔衍植子)、孔興燫(孔衍楨子,南宗)
66世孫衍聖公孔毓圻(孔興燮子)、孔毓垣(孔興燫子,南宗)
67世孫衍聖公孔傳鐸(孔毓圻長子)、孔傳錦(孔毓垣子,南宗)
68世孫衍聖公孔繼濩(孔傳鐸子)、孔繼濤(孔傳錦子,南宗)
69世孫衍聖公孔廣棨(孔繼濩子)、孔廣杓(孔繼濤子,南宗)
70世孫衍聖公孔昭煥(孔廣棨子)、孔昭烜(孔廣杓子,南宗)
71世孫衍聖公孔憲培(孔昭煥長子,孔憲增之兄,無子)、孔憲坤(孔昭烜子,南宗)
72世孫衍聖公孔慶鎔(孔憲增子,過繼給孔憲培,2023年襲爵)、孔慶儀(孔憲型子,孔傳錦的第5世孫,南宗)
73世孫衍聖公孔繁灝(孔慶鎔子)、孔繁嘉、孔繁豪(孔繁英之兄,無子,南宗)
74世孫衍聖公孔祥珂(孔繁灝子)、孔祥壯、孔祥楷(孔繁英長子,過繼給孔繁豪,南宗、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
75世孫衍聖公孔令貽(孔祥珂子,字谷孫):2023年(光緒三年,5歲)承襲衍聖公,2023年11月8日病逝於北京太僕寺街衍聖公府
76世孫衍聖公孔德成(1920-2008):孔令貽子;母王氏夫人;出生百日,奉徐世昌大**令,承襲衍聖公爵位;2023年,國民**改其封號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2023年,娶前清名宦孫家鼐的孫女孫琪芳為妻;
2023年國民黨**退守臺灣,孔德成隨遷往臺灣,復建臺北家廟,歷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考試院院長」、「**府資政」,兼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開設商周青銅彝器、三禮綜合研究、金文等課程;
2023年10月28日上午10點50分在臺北慈濟醫院臺北分院因心肺功能衰竭,安詳辭世,享年89歲;長女:孔維鄂;子:孔維益、孔維寧;長孫:孔垂長
77世孫孔維益:孔德成子,早卒,未襲封
78世孫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垂長:孔維益子,2023年9月25日正式襲封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享特任官待遇
79世孫孔佑仁:孔垂長子,2023年元旦,生於臺灣
79世之後的輩分字:
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2樓:輕靈觸動
是第74代。
1、第74代孫孔繁禮(1923-),字景高,安徽太湖人,蘇軾研究專家。
孔繁禮(1958~至今),漢族山東臨沂人,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大展中獲獎,10餘幅作品被美國、韓國、英國等友人收藏。現任上海竭誠文化藝術策劃****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神州書畫研究院特聘花鳥畫家、中國王羲之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等職。
2、第74代孫孔繁星,當代詩人。
3、第74代孫孔繁森(1944-1994),曾任**阿里地委書記。
孔繁森(2023年7月-2023年11月),男,漢族,中**員,山東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孫。他18歲參軍,20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23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
孔孟後人現在取名,正式訂出行輩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
後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後清代為避帝諱,將弘改為巨集,胤改為衍)。
明天啟年間,這十個字已不夠用,由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孔蔭植)奏準。後續二十個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八年由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立二十個字諮請當時的北洋**核准公佈。
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到現在為止已知最小輩是「欽」字輩。因此,不少孔孟後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輩分大小。
這並非是孔孟傳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2023年),由禮部調查整理,報皇帝欽定作為孔孟後裔行輩的順序的。 在此之前,孔子家譜非常繁蕪,這個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簡化,又經皇帝提倡,使得中國其他大家族譜系的也開始效仿這種方法。
3樓:匿名使用者
繁字輩是孔子第七十四代孫。
孔姓最早嚴格排輩是明朝。排序是按照下面的順序: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嬴。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秦、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於、文、煥、景、瑞、永、錫、世、緒、長。
劉備是誰的後代?劉備有幾代後人做皇帝呢?
劉備 161年 223年6月10日 字玄德,涿郡涿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 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演義裡有念查族譜一幕。劉備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據 三國志 先主傳 記載 劉備是 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可見...
孔子後人中,有沒有名人,孔子的後代有哪些人是名人?
子 孔鯉 孔子雕塑 孫 孔伋 曾孫 孔白 玄孫 孔求 六代孫 孔箕 七代孫 孔穿 八代孫 孔謙 九代孫 孔鮒 孔樹 孔騰,漢高祖劉邦封孔騰為 奉祀君 十代孫 孔忠 十一代孫 孔武 十二代孫 孔延年 十三代孫 孔霸,漢元帝封為 褒成侯 賜食邑八百戶。十四代孫 孔福,被漢成帝綏和元年封為 殷紹嘉侯 十五...
孔子拜師這一課中說明了孔子和老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孔子拜師 課文簡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教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同時也告訴我們 學無止境 孔子 學無止境,謙虛為甚。老子 學識淵博,學富五車。孔子簡介 孔子 公 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