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275捅綿綿臭
女兒說,「我現在知道不是每個媽媽都和你一樣的!我們同學在聊天的時候,我才知道,他們的媽媽很多都是給他們買很多的複習資料,然後監督他們做題,最後檢查他們的結果和成績,讓他們感覺壓力很大。而你不是這樣的,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陪著我,和我一起分析我面對的困難,尋找一些解決辦法幫助我解決這些困難,所以,我現在背單詞的能力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提高了!
而且有你在身邊,我在學習的時候很快樂,不像被人監視著,我特別感覺安心!謝謝你,我的好媽媽!」
聽完孩子的話,我的心裡一震顫,這就是孩子的心聲。 每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願意為了愛孩子而付出更多,但方式方法的呈現,卻讓孩子產生了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如果我們的方式不對,付出的越多,可能孩子更累,而我們也會承受更多的源自孩子的不理解,這是兩敗俱傷的事情!
四、父母自身的糾結太多,給孩子沒有明確的指引。 在我的《在愛中建立規則》一書中,我提出了一個概念「告訴孩子什麼不可以的時候,要告訴他什麼可以、什麼時候可以、什麼方式可以!」 但很多時候,有的父母批評孩子行為的時候,沒有讓孩子知道父母期望他怎麼改變,只是一味的批評、發脾氣。
因此,我接受個案的很多孩子們都有共同的反應:大人有時莫名其妙,甚至「我這樣做也不行,那樣做也不行」的感覺,所以形成情緒**,或者乾脆置大人的意見於不顧,置若罔聞。 有一個在上初中的男孩子對我說過下面這段話:
我在家學習。媽媽說:「你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白長這麼大了」,然後我去幫她扶,她又說:
「不需要!你去學些吧,只要學習好,什麼都好!」我都搞不清到底是學習,還是去幫她做家務?
心裡有時候會很煩很焦慮,學習也不安心。 媽媽總是這樣,讓我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達到她的標準。所以,有的時候乾脆不理她,可是不理她,她又有說法,所以有時控制不住,就會和她發生爭執。
從孩子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出於對媽媽的愛,是希望自己可以有能力滿足媽媽的期望的,但是如果媽媽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期望值,孩子該怎麼辦呢?
2樓:皮峰樑格菲
要因孩子的性格來教育,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打擊。教育孩子是父母及社會的一件大事,作為父母一定要有耐心。
上課總是聽不進,不是神遊就是發呆,怎麼辦吶
和我們一樣呢。我們也是如此。總是聽不進去,因為老師講的不建立在自己的基礎上。那就上課睡覺,睡飽了就好。我最近上課總是發呆,哎呀,怎麼辦?5 呵呵 那就是你的集中能力稍差了點被。平時擺弄一下 魔方啦 拼圖啦。什麼拼裝模型什麼的。然後要隨時提醒自己,認真聽講,給自己每天定點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提高自信...
對於被批評時拒絕交流的孩子怎麼辦?
在被批評的時候拒絕交流其實是孩子的一種防禦機制,因為打擊式的教育很容易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創傷,然後變得自卑呆板。建議先不要總是批評孩子,適當在生活和學習中給他一些鼓勵,還可以帶孩子多做一些有趣的益智活動,或者多帶他到戶外走走,去拍拍親子照,等孩子逐漸開朗起來,再用鼓勵式教學慢慢引導,每當孩子達到什麼小...
學不進去 怎麼辦?想學但是學不進去怎麼辦
重要的是調整心態,分析審視自己的心態。找出影響學習狀態的原因是什麼,找到原因後調整自己。克服畏懼心理,把遇到的問題羅列出來,不要在意有多少問題,從最具體的最緊要的問題開始處理。有壓力可以聽聽喜歡的 參加自己喜歡的運動,或者一個人出去走走。想想自己的將來會因為現在的努力而變得美好,想想父母辛辛苦苦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