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顰葉
張若虛(生卒年不詳)揚州人,唐代詩人曾任兗州兵曹,唐中宗神龍年間與賀知章等以吳越文士揚名京都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僅《全唐詩》錄存《代答閨夢還》、《春江花月夜》兩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情樂府舊題來抒寫真摯感人的離別情緒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完全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覺,後人評價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一詩用《西洲》格調「孤篇壓全唐」、「盛唐第一詩」、「春風第一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聞一多先生譽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我們自然會想到與月相關的詩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關於寫月的詩,不勝列舉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或寄託了他們的悲歡離合,或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或抒寫他們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就有這樣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千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張若虛,這首詩便是千百年來無數人為之迷戀、為之傾倒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2樓:金果
全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月圓人聚的嚮往。
出自:《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作。原文: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譯文: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了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蕩漾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變成了一種顏色沒有一點微小的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懸掛。
江邊上是什麼人最初看見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們?
人生一代一代地無窮無盡,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總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誰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舟在漂盪?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在離人的梳妝檯。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已過了一半自己卻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道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後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
《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的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目前具體的創作背景已不可考。
賞析:《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範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
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藉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讚歎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
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祕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
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裡,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詩人舉目而眺,「有乘扁舟為客者,有登樓而傷別者」,更有自己不可盡言的思念。他似乎還看見了家中「妝鏡臺」前的同樣思念他的女子,輾轉反側,苦於月色的柔情更添了她的愁思。
那多情的女子,多想隨明月光華一起,「逐月華流照君」,瞬思閒就能流轉到意中人的身側。可惜「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望長空,鴻雁遠飛,飛不出月的光影。
飛也徒勞;看江面,魚躍深水,只激起陣陣波紋,躍也無功。「尺素在魚腸,存心憑雁足」,向以傳信為長的魚雁,如今也無法傳遞思念。
對於「水成文」,其實我還有別的理解。詩人的思念,望穿了秋水,也望成了幻覺,他好像看到了魚躍激起的水紋裡有遠方傳來的書字,一篇思愁蔓延水面,情深亦如水。
全詩到這裡,我的激情大約也到了個終點。近乎審美疲勞,後面的內容,已經不足以翻起我的思緒。月復西斜,海霧徒生,瀟湘碣石,江樹搖情。
就以這個「搖」字作為最後的看點,「月華搖晃,樹影婆娑,人心起伏,月搖,樹搖,人心亦在搖」。詩人在江邊站至夜深,江風驟起,他看岸上的樹舞起。
好像是在代替誰迴應著他的思念,也好像是因為樹枝沉甸甸地掛滿了他的思念,於是他情不自覺地心中悸動起來,再也平靜不下來。只好就此收了筆。
3樓:匿名使用者
全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月圓人聚的嚮往。
作者抓住揚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揚子江一帶月下夜景中最動人的五種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著對生活美好的嚮往把揚州的景色以文字表達出來。
整篇詩由景、情、理依次,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原文內容: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白話翻譯: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
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檯。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4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抓住揚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揚子江一帶月下夜景中最動人的五種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著對生活美好的嚮往把揚州的景色以文字表達出來。
整篇詩由景、情、理依次,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5樓:『隨風行
全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月圓人聚的嚮往。
本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髮,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裡的「海」是虛指.
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巨集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
月光閃耀千萬裡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
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
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淨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絡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祕.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迴響.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著什麼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
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雲」四句總寫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託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
「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盪漾,曲折有致.
名曲《春江花月夜》與張若虛的詩《春江花月夜》有關聯嗎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與永恆江月的相遇,意味著初唐的先覺詩人們的詩學觸角開始伸向天地宇宙,做著迎接 醉態盛唐 的準備,而且就其宇宙精神而言,無疑足以站在時代的峰巔,遙遙地回眸天人關係的文化原點,迢迢地引領靈魂的經典走向不朽。這正是它 以孤篇壓全唐 竟為大家 的魅力之所在,無疑也是它的文學史價值之所在。...
古詩春江花月夜插圖,春江花月夜古詩
傳不了 給你看看這個 春江花月夜古詩 古詩 春江花月夜 全詩是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
古詩詞春江花月夜詩詞,詩詞《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版處春江無月權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